<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34960閱讀:113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針織大圓機上的成圈機構,尤其是一種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的提花割圈絨機上的沉降片8a—般采用如圖I所示的安裝方式,沉降片8a安裝在外生克筒Ia和內生克筒2a的一側,外生克筒Ia和內生克筒2a安裝在上針筒3a的筒槽內,沉降片8a位于上針筒3a和下針筒6a之間。如圖2所示,沉降片8a的下端設置兩條平行的導向片5a和副導向片7a,在導向片5a和副導向片7a之間形成導向槽9a,該導向槽9a與上針筒3a的筒槽邊緣配合,所述沉降片8a由該導向槽9a進行導向實現沉降;在所述導向片5a的外側上部設置片鼻4a,該片鼻4a的外側上部與沉降片8a的連間處形成鈍角,片鼻4a的外側邊垂直向下或朝向導向片5a—側傾斜;并且,導向片5a的長度大于等于 2個片鼻4a的長度。該種結構的沉降片在工作時存在以下幾個問題(I)由于導向片5a和副導向片7a的存在,需要將導向槽9a安裝在上針筒3a筒槽的邊緣上,安裝極不方便;(2)由于片鼻4a的外側上部與沉降片8a的連接處為鈍角,紗線滑動不順暢,吃紗效果不理想;由于導向片5a的長度較長,從而使導向片5a與上針筒3a之間的空隙較小,從而做低絨下布時不夠順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安裝方便、紗線可以輕松滑入上針針鉤。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包括沉降片片體,沉降片片體安裝在外生克筒和內生克筒的一側,外生克筒和內生克筒安裝在上針筒的筒槽內;其特征是所述沉降片片體的下端垂直設置導向片,在導向片的內側形成導向槽,該導向槽為兩側開口的槽體,導向槽與上針筒的筒槽邊緣配合;在所述導向片的外側上部設置片鼻,該片鼻的外側上部與沉降片片體之間圓弧過渡。所述片鼻的外側邊為朝向外側突出的圓弧狀。所述導向片的長度大于等于片鼻的長度,且小于2個片鼻的長度。所述片鼻與導向片之間形成片鼻槽。所述沉降片片體位于上針筒和下針筒之間。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取消了副導向片,導向槽的兩側開口,方便于沉降片的安裝;(2)本發明所述的片鼻的外側為圓弧形,可以使紗線輕松滑入上針針鉤;(3)本發明所述的導向片相對現有技術較短,增大了下針筒與導向片之間的間隙,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下布。


圖I為現有技術中沉降片的安裝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沉降片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所述沉降片的安裝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所述沉降片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3 圖4所示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包括外生克I、內生克2、上針筒3、片鼻4、導向片5、下針筒6、沉降片片體7、導向槽8、片鼻槽9等。 如圖3所示,本發明包括沉降片片體7,沉降片片體7安裝在外生克筒I和內生克筒2的一側,外生克筒I和內生克筒2安裝在上針筒3的筒槽內,沉降片片體7位于上針筒3和下針筒6之間;
如圖4所示,所述沉降片片體7的下端垂直設置導向片5,在導向片5的內側形成導向槽8,該導向槽8為兩側開口的槽體,導向槽8與上針筒3的筒槽邊緣配合,所述沉降片片體7由該導向槽8進行導向實現沉降;在所述導向片5的外側上部設置片鼻4,片鼻4與導向片5之間形成片鼻槽9,該片鼻4的外側上部與沉降片片體7之間圓弧過渡,且該片鼻4的外側邊為朝向外側突出的圓弧狀;
所述導向片5的長度大于等于片鼻4的長度,且小于2個片鼻4的長度。本發明取消了副導向片,導向槽8的兩側開口,方便于沉降片的安裝;本發明所述的片鼻4的外側為圓弧形,可以使紗線輕松滑入上針針鉤;并且,本發明所述的導向片5相對現有技術較短,增大了下針筒6與導向片5之間的間隙,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下布。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包括沉降片片體(7),沉降片片體(7)安裝在外生克筒(1)和內生克筒(2)的一側,外生克筒(1)和內生克筒(2)安裝在上針筒(3)的筒槽內;其特征是所述沉降片片體(7)的下端垂直設置導向片(5),在導向片(5)的內側形成導向槽(8),該導向槽(8)為兩側開口的槽體,導向槽(8)與上針筒(3)的筒槽邊緣配合;在所述導向片(5)的外側上部設置片鼻(4),該片鼻(4)的外側上部與沉降片片體(7)之間圓弧過渡。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片鼻(4)的外側邊為朝向外側突出的圓弧狀。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導向片(5)的長度大于等于片鼻(4)的長度,且小于2個片鼻(4)的長度。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片鼻(4)與導向片(5)之間形成片鼻槽(9)。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沉降片片體(7)位于上針筒(3)和下針筒(6)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針織大圓機上的沉降片結構,包括沉降片片體,沉降片片體安裝在外生克筒和內生克筒的一側,外生克筒和內生克筒安裝在上針筒的筒槽內;其特征是所述沉降片片體的下端垂直設置導向片,在導向片的內側形成導向槽,該導向槽為兩側開口的槽體,導向槽與上針筒的筒槽邊緣配合;在所述導向片的外側上部設置片鼻,該片鼻的外側上部與沉降片片體之間圓弧過渡。所述導向片的長度大于等于片鼻的長度,且小于2個片鼻的長度。本發明導向槽的兩側開口,方便于沉降片的安裝;本發明片鼻的外側為圓弧形,可以使紗線輕松滑入上針針鉤;本發明增大了下針筒與導向片之間的間隙,可以更加順利的進行下布。
文檔編號D04B15/06GK102877206SQ20121039114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
發明者孫燁, 蔣志 申請人:無錫市佳龍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