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針織橫機的彈簧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針織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針織橫機的彈簧針。
背景技術:
國產電腦橫機針槽內的中間片又稱彈簧針,介于選針和長針的中間,主要通過選針的作用或者不作用,壓迫或不壓迫彈簧針,使織針處于工作或者不工作狀態。其形狀直接影響到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工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針織橫機的彈簧針,其可以使得挺針片形成編織位、集圈位和不編織位的幾種狀態。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針織橫機的彈簧針,包括一細長形主體,其特征在于主體具有一頭部,主體前端具有一凸起;主體后端分叉為兩部分,第一分叉部的下表面包括三個圓弧面,第一分叉部的長度短于第二分叉部的長度。由于國產電腦橫機針槽內一枚完整的針自上而下依次由織針、挺針片、彈簧針和選針片組合而成,因此,在編織過程中,選針片作用于選出的所需要的針,把彈簧針推往進行編織時所需要的位置,彈簧針的頭部壓迫挺針片,使得挺針片形成編織位、集圈位和不編織位幾種狀態。彈簧針的主體前端具有的凸起用于讓不織壓片壓下或者不壓下,最終決定織針是否工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三個圓弧面,可以使得挺針片處于幾種不同的編織狀態,同時彈簧針上的片鍾還可以讓不織壓片壓下或者不壓下。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
圖1,本具體實施例中包括主體2,主體的頭部3用于壓迫挺針片,主體2的前端上面具有一片鍾1,片鍾I用于讓不織壓片壓下或者不壓下,主體后端分叉,第一分叉的下表面包括圓弧面5,使挺針片形成編織位、圓弧面6,使挺針片形成集圈位,和圓弧面7,使挺針片形成不編織位。此三個圓弧面依次排列,第二分叉4的長度大于第一分叉的長度。
權利要求1.針織橫機的彈簧針,包括一細長形主體,其特征在于主體具有一頭部,主體前端具有一凸起;主體后端分叉為兩部分,第一分叉部的下表面包括三個圓弧面,第一分叉部的長度短于第二分叉部的長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針織橫機的彈簧針,包括一細長形主體,主體具有一頭部,主體前端具有一凸起;主體后端分叉為兩部分,第一分叉部的下表面包括三個圓弧面,第一分叉部的長度短于第二分叉部的長度。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三個圓弧面,可以使得挺針片處于幾種不同的編織狀態,同時彈簧針上的片鍾還可以讓不織壓片壓下或者不壓下。
文檔編號D04B35/08GK202492684SQ20122014260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8日
發明者孫平范 申請人: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