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流輸送相向旋轉篩網打粉篩粉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干法造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氣流輸送相向旋轉篩網打粉篩粉輸送裝置,可使纖維物料從篩網中撒落在傳送網帶上,完成纖維物料的輸送。
背景技術:
氣流篩粉機是一種對微細粉進行有網篩分的設備,然而篩粉時粉狀纖維大小不均勻,以及粘網、堵網孔等現象的發生,會影響氣流篩粉的質量和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雙筒式氣流篩粉裝置,可有效解決所篩出的粉狀纖維不均勻、易發生粘網和堵網孔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氣流篩粉裝置和傳送網帶,傳送網帶位于氣流篩粉裝置的下方,氣流篩粉裝置包括4塊矩形板圍成的外層隔板,外層隔板內沿其長向平行設置有第一篩網和第二篩網,外層隔板一端與第一篩網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氣流送料管道,外層隔板另一端與第二篩網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氣流送料管道。本實用新型的特點還在于,其中第一篩網和第二篩網上設置有若干均勻排列的網孔。其中第一篩網與第一氣流送料管道同軸設置,第二篩網與第二氣流送料管道同軸設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送入篩網中的粉狀物料充分擴散到氣流中,粉料不再團聚,而是以單個物料纖維依次·隨氣流通過篩網,因此氣流篩粉時的產量大、不易造成粘網和堵網孔,有利于提高氣流篩網的效率和質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氣流輸送相向旋轉篩網打粉篩粉輸送裝置的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氣流輸送相向旋轉篩網打粉篩粉輸送裝置中氣流篩粉裝置的結構圖。圖中:1.第一氣流送料管道,2.第一篩網,3.外層隔板,4.第二氣流送料管道,
5.第二篩網,6.傳送網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流輸送相向旋轉篩網打粉篩粉輸送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氣流篩粉裝置和傳送網帶6,傳送網帶6位于氣流篩粉裝置的下方,如圖2所示,氣流篩粉裝置包括4塊矩形板圍成的外層隔板3,外層隔板3內沿其長向平行設置有第一篩網2和第二篩網5,外層隔板3 —端與第一篩網2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氣流送料管道1,外層隔板3另一端與第二篩網5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氣流送料管道4,。第一篩網2和第二篩網5上設置有若干均勻排列的網孔。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在外層隔板3結構上安裝左右兩個篩網,第一篩網2和第二篩網5,外層隔板3各有一個氣流送料管道,第一氣流送料管道I與第一篩網2同軸安裝,第二氣流送料管道4與第二篩網5同軸安裝。氣流篩粉時,物料從兩側的第一氣流輸送管道I和第二氣流送料管道4送入,借助氣流和兩篩網的相向轉動,即可完成氣流篩粉過程并使粉狀纖維落于傳送網帶上。本裝置的工作原理是:物料從兩側的第一氣流輸送管道1、第二氣流送料管道4隨風吹入左右兩個篩網,第一篩網2、第二篩網5中,風機抽取空氣在網帶及外層隔板中形成負壓,借助氣流和篩網的轉動作用,可將纖維團打散成比較均勻粉狀纖維物料,并隨氣流從篩網中均勻撒落至傳送網帶6上。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可將粉狀物料分別隨氣流送入兩個上層篩網中,借助氣流和篩網的轉動作用,可將纖維團打散成比較均勻的粉狀纖維物料并從篩網中下落,不易造成粘網、堵網孔。兩篩網能獨立旋轉,篩網內部氣流相向流動,有助于氣流充分擴散;篩網上網孔的大小可根據粉狀物大小進行設置,并且可按照要求更換篩網;此外,滾筒內部物料通過氣流輸送,篩網開孔均勻,有助于物料打散和細分。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氣流篩粉時的產量大、篩粉細度均勻,且不易造成粘網和堵網孔,提1 了氣流篩粉的 效率和質量。
權利要求1.一種氣流輸送相向旋轉篩網打粉篩粉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氣流篩粉裝置和傳送網帶(6),傳送網帶(6)位于氣流篩粉裝置的下方,所述氣流篩粉裝置包括4塊矩形板圍成的外層隔板(3),外層隔板(3)內沿其長向平行設置有第一篩網(2)和第二篩網(5),外層隔板(3) —端與第一篩網(2)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氣流送料管道(1),外層隔板(3)另一端與第二篩網(5)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氣流送料管道(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篩網(2)和第二篩網(5)上設置有若干均勻排列的網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篩網(2)與第一氣流送料管道同軸 設置,第二篩網(5)與第二氣流送料管道(4)同軸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流輸送相向旋轉篩網打粉篩粉輸送裝置,包括氣流篩粉裝置和傳送網帶,傳送網帶位于氣流篩粉裝置的下方,所述氣流篩粉裝置包括4塊矩形板圍成的外層隔板,外層隔板內沿其長向平行設置有第一篩網和第二篩網,外層隔板一端與第一篩網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氣流送料管道,外層隔板另一端與第二篩網相對應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氣流送料管道。送入篩網中的粉狀物料充分擴散到氣流中,粉料不再團聚,而是以單個物料纖維依次隨氣流通過篩網散落于傳送網帶上,因此氣流篩粉時的產量大、不易造成粘網和堵網孔,有利于提高氣流篩粉的效率和質量。
文檔編號D04H1/732GK203113054SQ20132010242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明者嚴和平, 羅曉東, 何海鵬, 李言, 袁啟龍, 王奔, 劉煜煒 申請人:陜西理工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