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縫紉機連桿均通過螺栓穿過連桿將連桿鉸接定位會產生相對摩擦,在運轉時會產生噪聲等技術問題。本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連桿包括桿體和位于桿體兩端的連接套,本連接結構包括軸承和螺栓,螺栓包括頭部、套接部和具有螺紋的螺紋部,螺栓穿過連接套,螺紋部穿出連接套,套接部位于連接套內,套接部上固定有軸承套,軸承位于軸承套和連接套之間,軸承的內圈與軸承套抵靠,軸承的外圈與連接套抵靠。本實用新型具有連桿轉動更流暢,減少了連桿轉動時的摩擦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連桿的連接結構,特別是一種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縫紉機技術的發展,在工業用縫紉機中,為了提高縫紉機作業效率,一直推進運行速度的高速化,隨著運行速度的提高,對縫紉機組件之間的相對運動也更大。
[0003]縫紉機上的具有送料連桿和抬牙連桿等連桿結構,目前縫紉機上的連桿均通過螺栓穿過連桿將連桿鉸接定位,在連桿轉動時連桿與螺栓之間的會產生相對摩擦,在縫紉機運轉時會產生噪聲,長時間運轉后會在螺栓和連桿之間產生金屬碎屑,增加連桿轉動的阻力,使得連桿轉動不暢,同時加快連桿和螺栓的磨損,降低了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得連桿轉動更流暢。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所述連桿包括桿體和位于桿體兩端的連接套,其特征在于,本連接結構包括軸承和螺栓,所述螺栓包括頭部、套接部和具有螺紋的螺紋部,所述螺栓穿過連接套,所述螺紋部穿出連接套,所述套接部位于連接套內,所述套接部上固定有軸承套,所述軸承位于軸承套和連接套之間,所述軸承的內圈與軸承套抵靠,所述軸承的外圈與連接套抵靠。
[0006]通過在連桿的連接套和螺栓之間設置軸承,減少連桿在轉動時受到的阻力,使得連桿轉動更流暢,減少了連桿轉動時的摩擦,降低了縫紉機運行是的噪聲,增加了連桿的使用壽命。
[0007]在上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中,所述頭部和套接部之間設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直徑與軸承套直徑相同,所述軸承套與凸起部抵靠。凸起部用于定位軸承套。
[0008]在上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中,所述軸承的一端與頭部抵靠,所述軸承的另一端與連接套齊平。軸承在將連桿定位后位于連接套內,連桿裝配時結構緊湊。
[0009]在上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中,所述軸承套與套接部之間為過盈配合。
[0010]作為優選,在上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中,所述軸承為滾針軸承。
[0011]作為另一種情況,在上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中,所述軸承為深溝球軸承。
[0012]在上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中,所述連接套上具有至少一個潤滑孔,所述潤滑孔朝向軸承外圈的周面。潤滑油通過潤滑孔進入軸承和連接套之間,減少軸承和連接套之間的摩擦。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具有減少連桿在轉動時受到的阻力,使得連桿轉動更流暢,減少了連桿轉動時的摩擦,降低了縫紉機運行是的噪聲,增加了連桿的使用壽命的優點。【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施例一中螺栓和軸承連接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施例一中螺栓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1、連桿;12、桿體;13、連接套;131、潤滑孔;21、螺栓;22、頭部;23、套接部;231、軸承套;24、螺紋部;25、凸起部;31、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19]實施例一
[0020]一種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如圖1所示,連桿11包括桿體12和位于桿體12兩端的連接套13,連接套13上具有至少一個潤滑孔131,本實施例一中潤滑孔131具有一個。潤滑油通過潤滑孔131進入軸承31和連接套13之間,減少軸承31和連接套13之間的摩擦。
[0021]如圖1至圖3所示,本連接結構包括軸承31和螺栓21,螺栓21包括頭部22、套接部23和具有螺紋的螺紋部24,螺栓21穿過連接套13,螺紋部24穿出連接套13,套接部23位于連接套13內,套接部23上固定有軸承套231,軸承套231與套接部23之間為過盈配合。頭部22和套接部23之間設有凸起部25,凸起部25的直徑與軸承套231直徑相同,軸承套231與凸起部25抵靠。凸起部25用于定位軸承套231。
[0022]如圖1和圖2所示,軸承31位于軸承套231和連接套13之間,本實施例一中軸承31為滾針軸承。軸承31的內圈與軸承套231抵靠,軸承31的外圈與連接套13抵靠。軸承31的一端與頭部22抵靠,軸承31的另一端與連接套13齊平。潤滑孔131朝向軸承31外圈的周面,軸承31在將連桿11定位后位于連接套13內,連桿11裝配時結構緊湊。
[0023]通過在連桿11的連接套13和螺栓21之間設置軸承31,減少連桿11在轉動時受到的阻力,使得連桿11轉動更流暢,減少了連桿11轉動時的摩擦,降低了縫紉機運行是的噪聲,增加了連桿11的使用壽命。
[0024]實施例二
[0025]本實施例同實施例一的結構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樣的地方在于:軸承為深溝球軸承。
[002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0027]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連桿11 ;桿體12 ;連接套13 ;潤滑孔131 ;螺栓21 ;頭部22 ;套接部23 ;螺紋部24 ;凸起部25 ;軸承31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所述連桿(11)包括桿體(12)和位于桿體(12)兩端的連接套(13),其特征在于,本連接結構包括軸承(31)和螺栓(21 ),所述螺栓(21)包括頭部(22)、套接部(23)和具有螺紋的螺紋部(24),所述螺栓(21)穿過連接套(13),所述螺紋部(24)穿出連接套(13),所述套接部(23)位于連接套(13)內,所述套接部(23)上固定有軸承套(231),所述軸承(31)位于軸承套(231)和連接套(13 )之間,所述軸承(31)的內圈與軸承套(231)抵靠,所述軸承(31)的外圈與連接套(13)抵靠。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31)為滾針軸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31)為深溝球軸承。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套(13)上具有至少一個潤滑孔(131),所述潤滑孔(131)朝向軸承(31)外圈的周面。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22)和套接部(23)之間設有凸起部(25),所述凸起部(25)的直徑與軸承套(231)直徑相同,所述軸承套(231)與凸起部(25)抵靠。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31)的一端與頭部(22)抵靠,所述軸承(31)的另一端與連接套(13)齊平。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縫紉機連桿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套(231)與套接部(23)之間為過盈配合。
【文檔編號】D05B71/00GK203585057SQ201320796539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阮孟高 申請人:浙江寶宇縫紉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