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屬于紡織技術領域。該制備方法包括:A上、中層纖維網的制備,B上、中層纖維網第一次縫編加固,C雙層單面縫編織物的轉置,D下層纖維網的制備,E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與下層纖維網第二次縫編加固,F軋輥定型,G卷繞。所述方法采用在三個鋪網機后方設置上、下兩組分離式的舌針和傳送輥機構,在鋪網機輸出纖維網后通過針織的方法將各層纖維網逐步進行縫編加固,形成具有雙面針織效應的縫編織物。使用本方法,能從纖維網直接得到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是一種高效經濟的生產方法。
【專利說明】
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更確切的說是涉及一種由三層纖維網縫編固結的雙面新型縫編織物,屬于紡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開發的單層纖維網型單面縫編織物,是利用由德國制造的馬利弗里斯縫編機加工而成,該款型號的機器是完全不借助縫編線,通過織針直接在纖維網上鉤取纖維束形成線圈結構對纖維網進行縫編加固,直接從單層纖維網獲得單面縫編織物的方法已有文獻報道。
[0003]第^^一屆長三角科技論壇“德福倫”杯紡織分論壇文集2015年7月20日在線發表的粱浩著名稱為“縫編法非織造布在汽車領域的應用”的文章,該文章指出的這種纖維網型縫編織造的方式改變了原來雜亂無序的纖維網的表面特征,使產品在外觀效應和力學性質上都得到了改善,并且縮短了生產工藝,節約了生產成本。但這種方法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使用該法生產的縫編織物只是在纖維網單面形成纖維束線圈,還無法對纖維網進行雙面縫編加固,且該法也無法分步縫編加固多層纖維網。對于利用分步縫編加固纖維網的原理制備多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研究還未見有報道。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傳統生產單層纖維網型單面縫編織物的技術缺陷以及單層纖維網型單面縫編織物在某些性能上的不足,并提供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在三臺鋪網機后方設置兩組舌針構成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機,由第一鋪網機輸出并經過第一傳送輥傳送的中層纖維網與第二鋪網機輸出并經過第二傳送輥傳送的上層纖維網,第一集合輥集合上層纖維網和中層纖維網,第一組舌針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當第一組舌針向上運動時,第一組舌針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上層纖維網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一組舌針向上運動,穿刺上層纖維網和中層纖維網并向下運動鉤取中層纖維網中的纖維束,第一組舌針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上層纖維網,第一組舌針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正面纖維束線圈使得上層纖維網和中層纖維網發生第一次縫編固結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在下表面的雙層單面縫編織物,由布面轉置導輥傳送雙層單面縫編織物,使雙層單面縫編織物變成正面纖維束線圈在上表面的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與第三鋪網機輸出并經過第三傳送輥傳送的下層纖維網,第二集合輥集合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和下層纖維網,第二組舌針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第二組舌針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下層纖維網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二組舌針向上運動,穿刺下層纖維網和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并向下運動鉤取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中的纖維束,第二組舌針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下層纖維網,第二組舌針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反面纖維束線圈使得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和下層纖維網發生第二次縫編固結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在下表面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
[0005]所述的第一組舌針和第二組舌針的頭端為錐形。
[0006]所述的第一組舌針為向左配置,第二組舌針為向右配置,第一組舌針和第二組舌針的配置呈錯位關系。
[0007]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此制做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方法具有以下特占.V.
[0008]本方法通過聯合鋪網機和舌針組制做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具有生產路線精簡,養護方便等優勢,適用于大規模批量化生產,利用本方法制做的縫編織物具有三層纖維網層結構和雙面纖維束線圈結構,三層纖維網的復合增加了縫編織物的頂破強力和拉伸斷裂強力,雙面纖維束線圈結構使得縫編織物雙面紋理更清晰化,正、反表面更緊貼,更光滑。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發明實施方式中上、下組舌針的結構和對針方式圖。
[0011]圖3為本發明實施方式中舌針加固纖維網層原理示意圖。
[0012]圖4為本發明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0013]圖5為本發明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6為本發明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反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6]參見圖1一圖6。
[0017]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在三臺鋪網機后方設置兩組舌針構成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機,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8]A.上、中層纖維網的制備:由第一鋪網機I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的中層纖維網13并讓與第一鋪網機I同等線速度的第一傳送輥4輸送中層纖維網13,由與第一鋪網機I輸出線速度相等的第二鋪網機2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上層纖維網12并讓與第二鋪網機2同等線速度的第二傳送輥5輸送上層纖維網12。
[0019]B.上、中層纖維網第一次縫編加固:由與第一傳送輥4同等線速度的第一集合輥6集合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第一組舌針18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當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時,第一組舌針18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上層纖維網12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穿刺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并向下運動鉤取中層纖維網13中的纖維束,第一組舌針18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上層纖維網12,第一組舌針18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正面纖維束線圈20使得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發生第一次縫編固結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在下表面的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
[0020]C.雙層單面縫編織物的轉置:由與第一集合輥6同等線速度的布面轉置導輥7傳送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使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正、反面轉置形成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
[0021]D.下層纖維網的制備:由與布面轉置導輥7相等線速度的第三鋪網機3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下層纖維網16并讓與第三鋪網機3同等線速度的第三傳送輥8輸送下層纖維網16。
[0022]E.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與下層纖維網第二次縫編加固:由與布面轉置導輥7線速度相等的第二集合輥9集合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第二組舌針19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下層纖維網16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二組舌針19向上運動,穿刺下層纖維網16和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并向下運動鉤取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中的纖維束,第二組舌針19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反面纖維束線圈21使得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發生第二次縫編固結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17。
[0023]F.乳輥定型:乳輥10輸送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17,并對其進行加壓處理,使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17變得緊密厚實。
[0024]G.卷繞:卷軸11將由乳輥10傳送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17進行卷繞。
[0025]具體實施例
[0026]具體實施例1
[0027]由第一鋪網機I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的中層纖維網13并讓與第一鋪網機I同等線速度的第一傳送輥4輸送中層纖維網13,由與第一鋪網機I輸出線速度相等的第二鋪網機2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上層纖維網12并讓與第二鋪網機2同等線速度的第二傳送輥5輸送上層纖維網12,中層纖維網13和上層纖維網12為幅寬相等,克重為10克/平方米的滌綸短纖纖維網,由與第一傳送輥4同等線速度的第一集合輥6集合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第一組舌針18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當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時,第一組舌針18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上層纖維網12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穿刺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并向下運動鉤取中層纖維網13中的纖維束,第一組舌針18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上層纖維網12,第一組舌針18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正面纖維束線圈20使得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發生第一次縫編固結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在下表面的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由與第一集合輥6同等線速度的布面轉置導輥7傳送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使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正、反面轉置形成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由與布面轉置導輥7相等線速度的第三鋪網機3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下層纖維網16并讓與第三鋪網機3同等線速度的第三傳送輥8輸送下層纖維網16,下層纖維網16是克重為20克/平方米的棉纖維網。由與布面轉置導輥7線速度相等的第二集合輥9集合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第二組舌針19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下層纖維網16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二組舌針19向上運動,穿刺下層纖維網16和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并向下運動鉤取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中的纖維束,第二組舌針19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反面纖維束線圈21使得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發生第二次縫編固結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17。這類產品主要用于汽車內飾、毛絨玩具等領域。
[0028]具體實施例2
[0029]由第一鋪網機I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的中層纖維網13并讓與第一鋪網機I同等線速度的第一傳送輥4輸送中層纖維網13,由與第一鋪網機I輸出線速度相等的第二鋪網機2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上層纖維網12并讓與第二鋪網機2同等線速度的第二傳送輥5輸送上層纖維網12,中層纖維網13和上層纖維網12為幅寬相等,克重為10克/平方米的棉纖維網,由與第一傳送輥4同等線速度的第一集合輥6集合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第一組舌針18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當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時,第一組舌針18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上層纖維網12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穿刺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并向下運動鉤取中層纖維網13中的纖維束,第一組舌針18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上層纖維網12,第一組舌針18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正面纖維束線圈20使得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發生第一次縫編固結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在下表面的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由與第一集合輥6同等線速度的布面轉置導輥7傳送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使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正、反面轉置形成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由與布面轉置導輥7相等線速度的第三鋪網機3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下層纖維網16并讓與第三鋪網機3同等線速度的第三傳送輥8輸送下層纖維網16,下層纖維網16是克重為15克/平方米的棉纖維網。由與布面轉置導輥7線速度相等的第二集合輥9集合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第二組舌針19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下層纖維網16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二組舌針19向上運動,穿刺下層纖維網16和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并向下運動鉤取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中的纖維束,第二組舌針19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反面纖維束線圈21使得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發生第二次縫編固結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17。這類產品主要用于醫用衛材等領域。
[0030]具體實施例3
[0031]由第一鋪網機I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的中層纖維網13并讓與第一鋪網機I同等線速度的第一傳送輥4輸送中層纖維網13,由與第一鋪網機I輸出線速度相等的第二鋪網機2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上層纖維網12并讓與第二鋪網機2同等線速度的第二傳送輥5輸送上層纖維網12,中層纖維網13和上層纖維網12為幅寬相等,克重為12克/平方米的錦綸短纖纖維網,由與第一傳送輥4同等線速度的第一集合輥6集合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第一組舌針18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當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時,第一組舌針18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上層纖維網12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穿刺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并向下運動鉤取中層纖維網13中的纖維束,第一組舌針18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上層纖維網12,第一組舌針18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正面纖維束線圈20使得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發生第一次縫編固結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在下表面的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由與第一集合輥6同等線速度的布面轉置導輥7傳送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使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正、反面轉置形成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由與布面轉置導輥7相等線速度的第三鋪網機3采用交叉鋪網的原理制備下層纖維網16并讓與第三鋪網機3同等線速度的第三傳送輥8輸送下層纖維網16,下層纖維網16是克重為8克/平方米的氨綸纖維網。由與布面轉置導輥7線速度相等的第二集合輥9集合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第二組舌針19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下層纖維網16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二組舌針19向上運動,穿刺下層纖維網16和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并向下運動鉤取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中的纖維束,第二組舌針19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反面纖維束線圈21使得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發生第二次縫編固結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17。這類產品主要用于土工產業用等領域。
【主權項】
1.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三臺鋪網機后方設置兩組舌針構成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機,由第一鋪網機(I)輸出并經過第一傳送輥(4)傳送的中層纖維網(13)與第二鋪網機(2)輸出并經過第二傳送輥(5)傳送的上層纖維網(12),第一集合輥(6)集合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第一組舌針(18)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當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時,第一組舌針(18)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上層纖維網(12)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一組舌針(18)向上運動,穿刺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并向下運動鉤取中層纖維網(13)中的纖維束,第一組舌針(18)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上層纖維網(12),第一組舌針(18)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正面纖維束線圈(20)使得上層纖維網(12)和中層纖維網(13)發生第一次縫編固結并形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在下表面的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由布面轉置導輥(7)傳送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使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4)變成正面纖維束線圈(20)在上表面的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與第三鋪網機(3)輸出并經過第三傳送輥(8)傳送的下層纖維網(16),第二集合輥(9)集合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做豎直的上下往復運動,第二組舌針(19)的針鉤上的舊纖維束線圈被下層纖維網(16)擋住并由針鉤移至針桿,第二組舌針(19)向上運動,穿刺下層纖維網(16)和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并向下運動鉤取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中的纖維束,第二組舌針(19)向下運動鉤取纖維束穿過下層纖維網(16),第二組舌針(19)的針舌關閉,從而順利的將新纖維束線圈穿過舊纖維束線圈,完成彎紗、脫圈與成圈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反面纖維束線圈(21)使得轉置雙層單面縫編織物(15)和下層纖維網(16)發生第二次縫編固結并形成反面纖維束線圈(21)在下表面的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1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組舌針(18)和第二組舌針(19)的頭端為錐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層纖維網型雙面縫編織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組舌針(18)為向左配置,第二組舌針(19)為向右配置,第一組舌針(18)和第二組舌針(19)的配置呈錯位關系。
【文檔編號】D04H5/02GK105937094SQ201610464033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發明人】吳濟宏, 陳智勇, 易淼, 周琴, 魏寶芳, 王吳超, 李璐, 高恬
【申請人】武漢紡織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