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裝飾材料的制造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生活的品質要求也日漸提升,為適應當今社會人們對生存環境要求自然、舒適、環保的標準,各種新型建筑裝飾材料應運而生。現有技術中,內墻裝飾以各種涂料或墻紙裝飾居多,現有涂料顏色單一、一般均為靜色,選擇范圍小,當客戶需要以具備圖案的裝飾材料裝飾墻壁時,涂料無法滿足客戶的這一需求,且許多涂料都具有一定的有毒有害物質;而墻紙裝飾,雖然有多種花式可以選擇,但因為其質感為紙質,具有紙質的缺陷,其結構不夠致密,吸水性強,易受潮、變形,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易褪色、老化,難清潔,使用壽命短;且因其圖案載體為紙質,所以立體感不強,裝飾效果仍不理想;而布藝作為一種新型裝飾材料,以其紋理細膩、立體感強、裝飾效果好,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裝飾領域,但其亦存在布質之缺陷,使用壽命有限、難保養、防污性能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可用于內墻裝飾的裝飾效果好,質感細膩、花紋立體感強,結構致密均勻、收縮變形小、易保養、防潮、防污性能好、環保、使用壽命長的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坯、制釉、噴釉、印花工序,具體步驟如下(1)將坯用粉料在壓力為至少250MPa條件下,壓制成型,在至少180℃條件下,烘干,然后噴釉;(2)將經噴釉的坯件以印花料在其上印花;(3)將經噴釉、印花工藝處理過的坯件,再噴釉、再印花;(4)將經前述工藝流程處理過的坯件再經印花、噴釉工藝處理;(5)將經上述工藝流程處理過的坯件,置入窯爐中,在至少1200℃條件下,經至少60min煅燒成成品。
所述坯件成型壓力為280MPa,所述烘干溫度為220℃,所述煅燒溫度為1220℃,所述煅燒周期為80min。
所述坯料、釉料、花料的生產工藝(見圖1、圖2、圖3)可采用本領域中的公知技術。
本發明制造工藝合理、操作簡便、選材易,適合大批量工業化生產,采用本方法制造的陶瓷制品紋理細膩、立體感強、具有布藝效果,較涂料及墻紙性能指數更佳產品收縮率為10%以下,產品吸水率為0.5%以下,產出抗折強度28MPa以上。
圖1為本發明所采用的坯料生產工藝流程圖;圖2為本發明所采用的釉料生產工藝流程圖;圖3為本發明所采用的花料生產工藝流程圖;圖4為本發明生產過程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4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將30~40%重量份的石粉加入30~40%重量份的瓷砂,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20~30%重量份的稀土化合物,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在常溫下,經球磨、噴霧造粒等工序形成坯用混合粉料待用,該坯用混合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8~1.0%,坯料顆粒度重量百分比為40目篩余以下15%,40~80目篩余69~69.2%,80~100目篩余15%;加入6.0~6.5%重量份的水份壓制成型;所述坯件成型壓力250~280MPa,將坯件在180~220℃條件下,烘干后備用;將10~20%重量份的鉀長石,5~15%重量份的滑石,5~15%重量份的鋯英粉,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5~15%重量份的高嶺土,5~15%重量份的碳酸鈣,5~15%重量份的方解石,5~15%重量份的碳酸鋇,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一穩定的膠狀分散體系,在常溫下,經球磨工藝處理后形成釉用漿料待用,該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5%以下;比重為1.75~1.8%,將釉用漿料均勻地噴灑在所述備用坯件上,然后用配比為10~20%重量份的鉀長石,5~15%重量份的滑石,5~15%重量份的鋯英粉,5~15%重量份的高嶺土,5~15%重量份的碳酸鈣,5~15%重量份的方解石,5~15%重量份的碳酸鋇,加入1∶1.0~1.5的花料添加劑,形成印花用漿料,該花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1%以下,比重為1.3~1.4%,用印花漿料進行印花工藝處理,再經噴釉、印花工藝處理,重復印花、噴釉工藝處理流程,最后將經上述工藝處理過的坯件,置入窯爐,在1200℃以上的條件下,經60min以上時間煅燒成成品。
實施例2將30%重量份的石粉加入33.9%重量份的瓷砂,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30%重量份的稀土化合物,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在常溫下,經球磨、噴霧造粒等工序形成坯用混合粉料待用,該坯用混合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8%,坯料顆粒度重量百分比為15目篩余15%,40目篩余69.2%,80目篩余15%;加入6.1%重量份的水份壓制成型,所述坯件成型壓力250MPa,將坯件在190℃條件下,烘干后備用;將20%重量份的鉀長石與15%重量份的滑石、10%重量份的鋯英粉混合,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10%重量份的高嶺土、15%重量份的碳酸鈣、15%重量份的方解石、15%重量份的碳酸鋇,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一穩定的膠狀分散體系,在常溫下,經球磨工藝處理后形成釉用漿料待用,該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3%;比重為1.75%,將釉用漿料均勻地噴灑在所述備用坯件上,然后用配比為20%重量份的鉀長石、15%重量份的滑石、15%重量份的鋯英粉、10%重量份的高嶺土、15%重量份的碳酸鈣、10%重量份的方解石、15%重量份的碳酸鋇,加入1∶1.1的花料添加劑,形成印花用漿料,該花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06%,比重為1.3%,用印花漿料進行印花工藝處理,再經噴釉、印花工藝處理,重復印花、噴釉工藝處理流程,最后將經上述工藝處理過的坯件,置入窯爐,在1220℃的條件下,經60min煅燒成成品。
實施例3將36%重量份的石粉加入27.7%重量份的瓷砂,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30%重量份的稀土化合物,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在常溫下,經球磨、噴霧造粒等工序形成坯用混合粉料待用,該坯用混合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9%,坯料顆粒度重量百分比為20目篩余15%,50目篩余69.1%,85目篩余15%;加入6.3%重量份的水份壓制成型,所述坯件成型壓力265MPa,將坯件在200℃條件下,烘干后備用;將12%重量份的鉀長石與15%重量份的滑石、15%重量份的鋯英粉混合,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15%重量份的高嶺土、13%重量份的碳酸鈣、15%重量份的方解石、15%重量份的碳酸鋇,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一穩定的膠狀分散體系,在常溫下,經球磨工藝處理后形成釉用漿料待用,該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4%;比重為1.78%,將釉用漿料均勻地噴灑在所述備用坯件上,用配比為20%重量份的鉀長石、10%重量份的滑石、10%重量份的鋯英粉、15%重量份的高嶺土、15%重量份的碳酸鈣、15%重量份的方解石、15%重量份的碳酸鋇,加入1∶1.3的花料添加劑,形成印花用漿料,該花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08%,比重為1.36%,用印花漿料進行印花工藝處理,再經噴釉、印花工藝處理,重復印花、噴釉工藝處理流程,最后將經上述工藝處理過的坯件,置入窯爐,在1280℃的條件下,經70min煅燒成成品。
實施例4將34%重量份的石粉加入31%重量份的瓷砂,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28.6%重量份的稀土化合物,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在常溫下,經球磨、噴霧造粒等工序形成坯用混合粉料待用,該坯用混合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95%,坯料顆粒度重量百分比為25目篩余15%,60目篩余69.05%,90目篩余15%;加入6.4%重量份的水份壓制成型,所述坯件成型壓力275MPa,將坯件在210℃條件下,烘干后備用;將15%重量份的鉀長石與15%重量份的滑石、15%重量份的鋯英粉混合,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12%重量份的高嶺土、15%重量份的碳酸鈣、15%重量份的方解石、13%重量份的碳酸鋇,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一穩定的膠狀分散體系,在常溫下,經球磨工藝處理后形成釉用漿料待用,該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3%;比重為1.79%,將釉用漿料均勻地噴灑在所述備用坯件上,用配比為15%重量份的鉀長石、14%重量份的滑石、15%重量份的鋯英粉、13%重量份的高嶺土、13%重量份的碳酸鈣、15%重量份的方解石、15%重量份的碳酸鋇,加入1∶1.4的花料添加劑,形成印花用漿料,該花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06%,比重為1.38%,用印花漿料進行印花工藝處理,再經噴釉、印花工藝處理,重復印花、噴釉工藝處理流程,最后將經上述工藝處理過的坯件,置入窯爐,在1500℃的條件下,經66min煅燒成成品。
實施例5將38%重量份的石粉加入30.5%重量份的瓷砂,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25%重量份的稀土化合物,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在常溫下,經球磨、噴霧造粒等工序形成坯用混合粉料待用,該坯用混合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1.0%,坯料顆粒度重量百分比為35目篩余15%,75目篩余69%,95目篩余15%;加入6.5%重量份的水份壓制成型,所述坯件成型壓力280MPa,將坯件在220℃條件下,烘干后備用;將18%重量份的鉀長石與14%重量份的滑石、15%重量份的鋯英粉混合,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混合粉料,再添加13%重量份的高嶺土、14%重量份的碳酸鈣、15%重量份的方解石、11%重量份的碳酸鋇,于常溫下攪拌均勻,形成一穩定的膠狀分散體系,在常溫下,經球磨工藝處理后形成釉用漿料待用,該釉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1%;比重為1.8%,將釉用漿料均勻地噴灑在所述備用坯件上,用配比為19%重量份的鉀長石、10%重量份的滑石、15%重量份的鋯英粉、15%重量份的高嶺土、15%重量份的碳酸鈣、11%重量份的方解石、15%重量份的碳酸鋇,加入1∶1.5的花料添加劑,形成印花用漿料,該花料細度重量百分比為250目篩余0.005%,比重為1.4%,用印花漿料進行印花工藝處理,再經噴釉、印花工藝處理,重復印花、噴釉工藝處理流程,最后將經上述工藝處理過的坯件,置入窯爐,在1800℃的條件下,經80min煅燒成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坯、制釉、噴釉、印花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將坯用粉料在壓力為至少250MPa條件下,壓制成型,在至少180℃條件下,烘干,然后噴釉;(2)將經噴釉的坯件以印花料在其上印花;(3)將經噴釉、印花工藝處理過的坯件,再噴釉、再印花;(4)將經前述工藝流程處理過的坯件再經印花、噴釉工藝處理;(5)將經上述工藝流程處理過的坯件,在至少1220℃條件下,置入窯爐中,經至少60min煅燒成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件成型壓力為280MPa。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溫度為19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溫度為22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燒溫度為122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燒溫度為15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燒周期為70min。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燒周期為80min。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仿布藝陶瓷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坯、制釉、噴釉、印花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將坯用粉料在壓力為至少250MPa條件下,壓制成型,在至少180℃條件下,烘干,然后噴釉;(2)將經噴釉的坯件以印花料在其上印花;(3)將經噴釉、印花工藝處理過的坯件,再噴釉、再印花;(4)將經前述工藝流程處理過的坯件再經印花、噴釉工藝處理;(5)將經上述工藝流程處理過的坯件,置入窯爐中,在至少1220℃條件下,經至少60min煅燒成成品。本發明制造工藝合理、獨特,操作簡便、選材易,適合大批量工業化生產,采用本方法制造的陶瓷制品紋理細膩、立體感強、具有布藝效果。
文檔編號C04B33/32GK1990424SQ200510135189
公開日2007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29日
發明者梁偉洪 申請人:梁偉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