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其應用產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陶瓷制造和陶瓷制品應用的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以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 素的工業廢棄物、天然礦物、化合物和普通陶瓷原料制造低成本、長壽命的表面或整體為黑 色或深色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用作太陽能集熱板、遠紅外輻射板,用于太陽能熱水器、太陽 能房頂、太陽能墻面、太陽能風'道、太陽能集熱場、遠紅外千燥、建筑暖氣散熱片等。
(二)
背景技術:
經過近200年持續加速開采,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資源逐步枯竭,現在我們必 須在有限時間內尋找到至少一種新的大規模可替代能源。與核聚變、深海可燃水化物、空間 太陽能電站、低成本太陽能電池等一樣,低成本、長壽命太陽能集熱器的大量應用也可以形 成新的大規模可替代能源。
目前科學界的共識是到達地球陸地表面的太陽輻射能總量,比地球上消耗各種能源的
總量大幾萬倍, 一旦技術上取得突破,使之在成本上具有競爭力,太陽能可以滿足人類大部 分的能源需求。
或者說我們需要選擇太陽能豐富的地區,在占地球陸地表面千分之一左右的面積上即約 15萬平方公里面積上鋪滿低成本的太陽能收集器并將收集到的太陽能轉換為電力或其它便于 應用的能量形式即可形成大規模可替代能源,15萬平方公里等于1500億平方米。
目前太陽能發電主要是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太陽能熱發電,太陽能熱發電又可分為聚光、 跟蹤方式的高溫發電和集熱器方式的低溫發電,光伏發電的陽光收集器是太陽能電池,高溫 發電的收集器是反射鏡和太陽跟蹤系統,低溫發電的收集器主要是板管式金屬集熱器和真空 玻璃管。目前這些收集器的共同缺點是成本較高、壽命較短,通常成本為每平方米數百至數 千元人民幣,壽命為5年至20年,各種發電機組已十分成熟,其成本和壽命相對固定,太陽 能是低密度能源,上限約每平方米1KW,無論如何精密、復雜、先進的收集器都不能收集到 更多的能量,所以收集太陽能需要巨大面積的收集器,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主要由收集器決定, 關鍵是收集器的成本、壽命和效率, 一般來說現有收集器的成本需下降數倍,同時壽命增加 數倍,在最近的將來,相對常規能源而言,太陽能發電才會有競爭力。
太陽能熱水器分為悶曬式和循環式,循環式效率較高,其集熱體主要采用金屬管板式集 熱體和真空玻璃管式集熱體,金屬管板式集熱體也稱作平板式集熱體。兩者均存在以下不足: l.金屬管板式集熱體主要采用銅、鋁等材料,真空玻璃管集熱體結構和制造工藝相對復雜, 以每平方米吸熱面積計算兩者的價格都比較高。2.兩者均采用低溫涂覆的黑色陽光吸收涂料,在長期的陽光作用下會有一定程度的老化使陽光吸收率衰減,金屬易腐蝕、真空玻璃管內的 真空度會逐步下降,都是導致壽命和效率問題的重要原因。
面對非常分散、十分稀薄、低能量密度而總量巨大的太陽能,只有努力進行技術突破, 盡力尋找一種非常廉價、很長壽命、高效率的材料、結構和應用方式才有可能經濟、有效、 廣泛的利用太陽能,使其成為大規模可替代能源。
中國現有建筑面積400億平方米,房頂面積約100億平方米,每年新建建筑20億平方米, 房頂約5億平方米,另有大面積的向陽墻面,建筑用能數量巨大,主要用于夏季空調、冬季 取暖和生活用熱水,化石能源緊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總體趨勢,要想大規模利用太陽 能,必應首先使離人類最近的房頂、墻面具備經濟地吸收太陽能的功能,吸收的太陽能必然 首先用于人類在居室和工作場所中的主要耗能項目空調、取暖、熱水,其次是烹飪、家電、 照明,已有的太陽能房頂和太陽房已經可以做到由太陽能供應居室能源的50 80%,甚至做 到全部能源自給,然而這些試驗性的太陽能房頂和太陽房是建立在現有技術基礎上的,建造 和壽命期間所耗費的常規能源的數量有時甚至超過其同期所獲取的太陽能。
近年開發的吸收式空調已可將溫度大于65'C的熱水的能量轉換制取溫度低于25'C的冷 風,用于夏季空調,冬季陽光可以將太陽能集熱板內的空氣加熱到3(TC以上作為暖氣供應建 筑取暖。太陽能是不穩定的,稀薄的能源,中國城市居民戶均房頂面積約15平方米,農村約 100平方米,南墻面約12平方米和40平方米,目前仍在迅速發展,要利用太陽能實現夏季 空調、冬季取暖,必須提供廉價、長壽、高效、易與建筑結合的太陽能集熱體。
近年來一些國家開展了一種稱之為"太陽能煙囪"的太陽能熱發電方式的研究試驗。太 陽能煙囪發電系統,主要由煙囪集熱器(平面溫室)和發電機及儲能裝置組成,由被溫室加 熱的空氣經溫室中心和煙囪底部產生氣流,帶動發電機而發電。1982年德國科研人員在西班 牙馬德里南部的Manzanaries建成一座50KW太陽能煙囪示范項目,首次把大型溫室熱氣流推 動渦輪機發電的概念變為現實。這之后,在此基礎上,Eviro Mission公司開始計劃在澳大 利亞悉尼以西600km處,建造200MW的太陽能煙囪發電站。它的煙囪高1000m、直徑130m, 建于直徑為7000m的平面溫室的中心。其關鍵技術,是在溫室的內外創造一定的溫差,使大 型圓形玻璃溫室內的空氣定向運動到中心的傾斜天花板處產生一個近恒速的風流,通過安裝 在煙囪底部的32個閉式葉輪機晝夜連續發電。計劃投資16 20億澳元。這種方式的最大特 點是沒有聚光系統,不但可利用漫射光,而且避免了因聚光帶來的各項技術難題。設計效率 1. 38%,設計者認為其發電成本可以低于澳大利亞相對便宜的煤炭發電成本。
"太陽能煙囪"依靠平面溫室進行集熱,依靠高大煙囪中的上升氣流和進出口壓力差造 成風流,可能存在以下不足1. 通常溫室內外溫差約3CTC,而對太陽能集熱器進行空曬時,內外溫差可以超過120°C,相 比之下,"太陽能煙囪"的集熱效率較低,但是,現有的太陽能集熱器造價過高,其中真空玻 璃管集熱體為一頭封閉的盲管難以形成通暢的氣流,也使應用造成困難。
2. 直徑130ra、高1000m的煙囪是目前最高的人造建筑物,其建造過程中技術和施工難度可能 會形成較高的造價。
典型的低溫發電可以參考地熱發電,地熱發電的成本可以接近采用常規能源的火力發電, 地熱發電可分為地熱蒸汽發電和地熱水發電。近年來地熱發電已由采用90'C熱水發展到可采 用7(TC左右熱水,低溫發電技術已日趨成熟。
地熱蒸汽發電有一次蒸汽法和二次蒸汽法兩種。 一次蒸汽法直接利用地下的干飽和(或 稍具過熱度)蒸汽,或者利用從汽、水混合物中分離出來的蒸汽發電。二次蒸汽法有兩種含 義, 一種是不直接利用比較臟的的天然蒸汽(一次蒸汽),而是讓它通過換熱器汽化潔凈水, 再利用潔凈蒸汽(二次蒸汽)發電,這樣可以避免天然蒸汽對汽輪機的腐蝕和結垢,為了避 免腐蝕以及地熱流體對環境的污染,可采用雙循環發電系統,如用異丁烷和氟里昂渦輪機, 高溫地熱流體用泵壓入換熱器蒸發異丁烷以后,直接回灌至地下;異丁烷則通過換熱器、渦 輪機和凝結器做密封循環。第二種含義是,將從第一次汽水分離出來的高溫熱水進行減壓擴 容產生二次蒸汽,壓力仍高于當地大氣壓力,和一次蒸汽分別進入汽輪機發電。
利用地下熱水發電就不像利用地熱蒸汽那么方便,因為用蒸汽發電時,蒸汽本身既是載 熱體,又是工作流體。但地熱水中的水,按常規發電方法是不能直接送入汽輪機去做功的, 必須以蒸汽狀態輸入汽輪機做功,目前對溫度70 10(TC的地下熱水發電,有兩種方法一 是減壓擴容法,利用抽真空裝置,使進入擴容器的地下熱水減壓汽化,產生低于當地大氣壓 力的擴容蒸汽,然后將汽和水分離、排水、輸汽充入汽輪機做功,這種系統稱"閃蒸系統"。 低壓蒸汽的比容很大,因而使汽輪機的單機容量受到很大的限制,這種方法發電還存在結垢 問題,不過減壓擴容方式發電,雖然發電機組容量小,但運行過程中比較安全,所以至今中 國仍保留下來兩個小發電站,以80 92。C熱水發電,單機容量300KW。另一種是利用低沸點 物質,如氯乙烷、正丁垸、異丁垸和氟里昂等作為發電的中間工質,地下熱水通過換熱器加 熱,使低沸點物質迅速汽化,利用所產生氣體進入發電機做功,做功后的工質從汽輪機排入 凝汽器,并在其中經冷卻系統降溫,又重新凝結成液態工質后再循環使用,這種方法稱"中 間工質法",這種系統稱"雙流系統"或"雙工質發電系統"。
自1904年意大利在拉德瑞羅建造起世界第一個地熱試驗電站以來,世界其他各國地熱發 電事業大多滯后到20世紀60年代后才開始發展起來。1966年進行地熱發電的國家除意大利 外只有新西蘭、美國和墨西哥4個國家,總的發電量僅385.7MW電功率。到了 1969年就增至6個國家,新加入的有日本和前蘇聯,總發電量達673.35MW電功率。到了 1980年時增至13 個國家,其中包括中國,地熱總發電量達2885.8MW電功率。1987年增到5004MW, 1999年已 發展到20多個國家有地熱電力生產基地,發電裝機猛增到7974. 06MW。
地熱發電功率不一,但一般在4美分左右1度電,折合人民幣約0.3元。冰島地熱發電 成本最低, 一度電僅2美分。
盡管地熱發電發展較快,但全世界裝機總容量僅約8000MW,不及一座大型水電站,地熱 發電裝機總容量的發展受制于下述因素
1. 陸地表面有地熱露頭的區域稀少,并多已得到開發。
2. 深層地熱資源勘探成本高,鉆井成功率低。
3. 鉆井深度往往超過1000m,為保持產能和維護環境須實現100%回灌,提高了成本。
4. 通常地熱流體具有腐蝕性、并容易結垢,增加了操作成本和設備成本。
涂裝業、食品業、紡織業、印染業、糧食干燥等,需要大量耗能的干燥過程,干燥過程 主要是驅除產品中的水分和有機揮發物,使其分子加快振動、運動速度,增加動能直至從產 品中逃逸出來予以排除,熱力干燥是對產品由外向里逐步加熱,其缺點是效率較低,易使產 品表面先成膜,內部揮發物再穿透表面膜層排除,表面容易產生氣孔和鼓泡,引起質量問題。 遠紅外射線對有機物具有一定穿透力可使內外同時升溫有利于內部水分和有機揮發物的排 出,提高效率和產品質量,遠紅外射線通常是指波長為2.5 25u的射線,目前遠紅外加熱 器多使用表面涂有遠紅外涂層的碳化硅、紅外燈和石英玻璃管等元件,價格都比較高,紅外 涂層一般輻射率為0.83 0.95,長期使用紅外輻射率會下降,涂層易剝落污染被干燥物,紅 外燈發熱體溫度偏高,波長偏于近紅外,石英玻璃管能量分布相對集中,對多種干燥對象的 普適性受到影響。
室內取暖大量采用金屬散熱片,或稱暖氣片, 一般安裝在墻邊或窗臺下,散熱片被介質 加熱時散發熱量,除少量熱量以輻射和空氣傳導形式散發外,大部分熱量由上升熱氣流帶動 室內空氣對流循環將熱量傳輸到室內各部分,二十世紀后半期人們發現室內上升熱氣流防礙 塵埃的沉降,容易將地面和地面附近的灰塵和灰塵所攜帶的細菌隨氣流散布到室內各層高度, 容易被人體吸入而不利于健康,所以提出應使散熱片的熱量更多采用紅外輻射的方式,減少 傳導和對流的方式,并且遠紅外輻射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更有利于身體健康,從而提出 盡量采用遠紅外散熱片的要求,但是由于紅外涂料價格高、易脫落,遠紅外散熱片并未得到 充分的推廣。以前散熱片多采用鑄鐵散熱片,由于生產勞動條件差、外形不美觀、占地多, 其生產量逐年減少,取而代之是中空鋼質散熱板,外表面有各色涂料和圖案,單板厚度較薄, 占地較少,然而熱水對鋼材尤其是焊縫有很強的腐蝕性,為此人們采用各種具有較強粘附力、結合力的防腐涂料注入散熱板內腔,覆蓋內表面,以期提高鋼質散熱片的壽命,由于結構較 復雜,難以實現覆蓋的嚴密性和長期性,使鋼質散熱板的使用壽命一直成為難題,銅質散熱 板成本過高。
光線的吸收和發射與物質的外層電子狀況相關,目前普遍使用的太陽能涂層、遠紅外輻 射涂層多為黑色, 一般由第四周期過渡元素組成,由于制造方法的原因,其陽光吸收率、遠 紅外輻射率容易衰減,影響壽命和效率,陶瓷是高鍵能礦物,性能十分穩定,但是以前生產 黑色陶瓷必須加入Co、 Cr、 Ni、 Mn、 Fe等第四周期過渡元素,價格十分昂貴,長期以來人工 配制的Co系陶瓷黑色著色劑的制造必須經過嚴格的配方,精細、復雜的加工才能得到呈色穩 定的陶瓷黑色著色劑,通常每噸售價20萬元左右。
本發明人申報并取得的中國發明專利CN85102464 "黑色陶瓷制品原料的生產方法及其制 品"、CN86104984"—種陶粉末"敘述了以提釩尾渣為原料之一生產各種黑色陶瓷制品的方法, 這種黑色陶瓷稱作釩鈦黑瓷。此發明又以"陶瓷粉末及其制品"(Ceramrc powder and drticles)為名稱申報并已取得九國外國發明專利證書,分別是美國專利4737477、日本專 利1736801、英、法、德、奧地利專利(歐洲專利局)0201179、澳大利亞專利578815、新加 坡專利1009/91、芬蘭專利81336和香港專利1077/1991。 二十世紀80年代后期本發明人申 報了 "黑色陶瓷太陽瓦"、"黑色陶瓷攔板式太陽能集熱器"、"黑色陶瓷太陽能房頂"、"黑色 陶瓷太陽能集熱盒"、"帶有承插接口的黑色陶瓷太陽能集熱瓦"、"黑色陶瓷太陽能遠紅外開 水器"、"陶瓷儲水箱"、"復合水泥板"、"陶瓷套管式紅外元件"、"黑色陶瓷紅外椅"等專利。
2006年5月25日至2007年5月8日本發明人申報了 "復合陶瓷中空太陽能集熱板的 制造方法"、"一種新型太陽能房頂的結構和材料"、"陶瓷太陽板"、"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的制 造和安裝方法"、"在陶瓷太陽板上復合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層的方法"、"黑瓷復合陶瓷太 陽板"、"陶瓷中空板膠結成型方法及其應用"、"陶瓷太陽能風道"、"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 發電裝置"、"陶瓷太陽板集熱器墻面"等中國發明專利。
所述的提釩尾渣是釩鈦磁鐵礦經熔煉得到含釩鐵水,含釩鐵水經吹煉得到釩渣,釩渣加 入輔料進行焙燒,將焙燒料進行濕法浸取提釩鹽,提取釩鹽后所剩余的作為廢棄物的殘渣即 為提釩尾渣。
提釩尾渣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如(Fe203+Fe0) 50-70、 Ti0 5-9、 Mn04-7、 CrA 0. 002-3、線O. 2-2、 Si02 1 2—26、 Al2032-4、 CaO 0. 9-2、 MgO 0, 6-2、 Na20 2-6、 K20 0. 012-0. 12, 提釩尾渣在常溫下和經不同溫度的高溫焙燒直至經熔融過程,始終為純黑色。
目前我國年產出提釩尾渣約30萬噸,主要產地是四川、河北、遼寧等,代表性企業是攀 枝花鋼鐵公司、承德第二化工廠、錦州釩業公司等。提釩尾渣富含Fe、 Cr、 Mn、 V、 Ti等第四周期元素復雜化合物,占總重量的80%左右,是一種十分特殊的工業廢棄物,其中任何一 種成分的提取和利用均遠不如相應天然礦物的經濟性,而他們的集合體卻是一種十分穩定的 陶瓷黑色著色劑,提釩尾渣不僅是穩定的陶瓷黑色著色劑,而且其本身也是優良的黑色瓷器 原料,百分之百的提釩尾渣就可以生產理化性能優良、光熱轉換性能突出的釩鈦黑瓷制品, 其陽光吸收率0.9,遠紅外輻射率0.83 0.95。
釩鈦黑瓷發明于1984年,1985年4月1日丌始申報專利,1986年通過技術鑒定,釩鈦 黑瓷可以制造中空太陽能集熱板、遠紅外輻射元件、藝術品、建筑裝飾板等,其中目前產量 最大的是釩鈦黑瓷建筑裝飾板,目前主要產地是廣東、上海,代表性企業是佛山市東鴻陶瓷 廠,上海宏基特種陶瓷公司等。我國陶瓷建筑裝飾板(陶瓷墻地磚)產量居世界首位,年產 量40億平方米占世界總產量50%左右,由于釩鈦黑瓷裝飾板使用大量提釩尾渣,以前占用大 量堆場,成為提釩廠沉重負擔的提釩尾渣目前售價已達160-300元/T。全國提釩尾渣產出廠 因此獲得年純收入上千萬元,釩鈦黑瓷裝飾毛板800X800X12 mm,零售價25元/m2,出廠價 約17元/m2,年銷售額數億元。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以石膏模注漿成型方法試制300 X300毫米釩鈦黑瓷中空太陽板上萬平方米,制造和使用釩鈦黑瓷太陽能熱水器數百臺以上, 直接建造于房頂上的釩鈦黑瓷太陽能熱水器近千平方米,采用磚、水泥外框、菱苦土外框、 水缸儲水箱和專門制造的陶瓷儲水箱,目的是逐步發展成為釩鈦黑瓷太陽能房頂。300X300 毫米釩鈦黑瓷太陽板單板面積0.09平方米,容水量0.9 kg,單層玻璃單板悶曬時水溫可達 IOO'C,在1987年山東省太陽能熱水器全省評比中釩鈦黑瓷太陽能熱水器獲一等獎,釩鈦黑 瓷太陽能熱水器加熱前后的水質經檢測未發現可見的變化,使用IO年以上的太陽板無退色、 腐蝕、老化等跡象,但是石膏模注漿成型釩鈦黑瓷中空太陽板方法,成型效率低、消耗大量 石膏、成型大尺寸太陽板成品率低下,小尺寸板接頭過多,安裝繁瑣,難以發展成為大規模 工業化生產方法,難以實現大規模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以普通陶瓷原料和陶瓷黑色物質低成本生產表面或整體黑色或深色的大 尺寸中空陶瓷板,單板面積可大于0.5m',用于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熱水,用于太陽能房頂為 建筑提供致冷、暖風、熱水,用于大規模陶瓷太陽能風道和大面積太陽能集熱場進行發電, 用于遠紅外干燥以節能,用于建筑暖氣散熱片達到節能、減少室內揚塵,促進健康的目的。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所述的普通陶瓷原料主要是指瓷土、石英、長石,多數陶瓷制品有一定的白度要 求,所以限制使用含鐵量過高的原料,大尺寸中空陶瓷板表面或整體為黑色或深色,無白度 要求,可以采用含鐵量較高的原料,所以原料來源更廣泛,原料成本更低。本發明所述的陶瓷黑色物質是指提釩尾渣、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除提釩尾渣以外 的工業廢渣、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天然礦物、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 化工產品、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傳統陶瓷黑色著色劑。
所述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除提釩尾渣以外的工業廢渣是指以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 素為主的Fe、 Mn、 Ti、 V、 Cr、 Ni、 Cu、 Co、 Zn、 Zr、 Nb、 Mo、 W的氧化物或化合物總量超過 5%或含有大量SiC、單質硅的工業廢棄物,這些廢棄物或稱作廢渣通常是深色和黑色的,包 括鐵合金工業廢渣、鋼鐵業廢渣、有色冶金業廢渣、化工業廢渣。鐵合金工業廢渣中各種錳 鐵渣含Mn0 5-50%、 FeO 0. 2-2. 5%,硅鉻合金渣含Cr20:1 0. 1_5%、 Cr 2-10. 5%、 SiC 4_22%、 Si 7-8%,中、低、微碳鉻鐵渣含CrA 2-7%、 Fe0 1_3%,硅鐵渣含Fe0 3_7%、 SiC 20-29%、 Si 7-10%,鎢鐵渣含MnO 20-25%、 FeO 3_9%,鉬鐵渣含FeO 13-15%,金屬鉻浸出渣含Cr2032-7%、 Fe2038-13%,金屬鉻冶煉渣含0203 11-14%,電解錳渣含MnS(X約15%、 Fe (003約30%,硅錳 渣含Mn0 8-18%、 Fe0 0. 2-2%,硅錳煙塵含Mn02 20-24%,鎳鐵爐渣含FeO 40%、 CrA 40%。 鋼鐵業廢渣中轉爐鋼渣含Fe203 1.4-11%、 FeO 7-21%、 MnO 0.9-4.5%,平爐鋼渣含Fe203 1.7-7.4%、 FeO 7-36%, MnO 0. 6-3. 9%,軋鋼氧化鐵皮含FeA接近100%,釩鈦磁鐵礦煉鐵渣 含110210-17%、 FeA約4"T。,釩鈦磁鐵礦煉鋼渣含氧化鐵11-13%、 MnO 1-1. 2%、 V205 2. 3-2. 9%、 Ti02 2-2. 9%。有色冶金業廢渣中電爐銅渣含FeO 26-34%,銅鼓風爐水淬渣(俗稱黑砂)含 FeO+ Fe203 40-50%,濕法煉銅浸出渣含Fe 50%、 Cu 1.13%、 Pb 1.05%、 Zn 0.2%、 Bi 0.15%、 Mn 0.04%,鉛煙化爐水淬渣是將煉鉛產出的鼓風爐爐渣再經煙化爐回收鉛、鋅后的棄渣內含 Fe203 38. 6-38. 7%、 Pb 0. 06-0. 37%、 Zn 0. 8-1. 3%,煉鋁廠制造AIA時排出棄渣赤泥含Fe203 8-10%、 Ti022.5%,化工業廢渣中以硫鐵礦制造硫酸時產出的硫鐵礦燒渣含FeA41-49%, FeO 10-10.4%、 TiO 0.4-0.5%、 MnO 0.1-01 CuO 2_ 。
所述天然礦物是指含有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礦物如普通鐵礦,褐紅色,含FeA 30-70%,鉻鐵礦,暗紅色,含CrA 30-54%、 FeO 12-17%,鈦鐵礦,黑紫色,含TiO 50-60%、 FeO 22-35%、 Fe2037_15%、 MnO 0.5-4%,錳礦,黑褐色,Mn02 40-78%、 MnA 4_32%、 Fe 1_18%, 含鎳褐鐵礦,褐色,含Ni 1.2-1.4%、 Co 0.1-0.2%、 CrA 3%、 Fe 35-50%,釩鈦磁鐵礦,黑 色,含V 0.4-1.8%、 Ti02 9-34%、 Fe203 1 5-50%、 FeO 9-34%、 MnO 0. 2_6%、 Cr203 0. l丁O. 7%, 鈮鐵礦,黑色,含N跳9-68%、 TaA 1_15%、 TiO 1_3%、 MnO 1-3%、 SnO 2-5%、 FeO 12-20%, 黑鉤礦、黑褐色,含W。3 65-67%、 FeO 12-15%、 MnO 8-12%、 Sn 0.17-0.8%。選用這些富含過 渡元素的工業廢棄物和天然礦物的目的是為陶瓷太陽板整體或表面層提供著色的成分,使整 體或表面層呈現深色或黑色,使其吸收更多的陽光或發射更多的遠紅外射線。
所述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化工產品主要是指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Ti、V、 Cr、 Mn、 Fe、 Co、 Ni、 Cu的化合物和化工產品,這些化合物和化工產品可以用作陶瓷黑 色著色劑。
所述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傳統陶瓷黑色著色劑是指以上述化合物和化工產品有 目的配制的經過加工、專用于使陶瓷呈現黑色的混合物。
本發明所述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以形狀、材質和用途分類。以形狀分類時,大尺寸中空 陶瓷板分為多孔陶瓷板、半通孔陶瓷板、通孔陶瓷板、封口陶瓷板,以材質分類時,大尺寸 中空陶瓷板分為復合陶瓷板和均質陶瓷板,復合陶瓷板是指黑瓷表面層與以普通陶瓷原料制 造的瓷質基體經高溫燒結復合為一體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均質陶瓷板是指整體為黑色或深 色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以用途分類時,大尺寸中空陶瓷板分為大尺寸中空陶瓷太陽板、大 尺寸中空陶瓷遠紅外輻射板、大尺寸中空陶瓷建筑暖氣散熱板。
以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瓷原料處理方法制成泥料,采用多孔模具由真空擠制機擠制方 法成型,經加工成為多孔、半通孔、通孔、封口中空陶瓷板素坯,以提釩尾渣和/或其他富含 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渣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天然礦物和/或富含第 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和/或陶瓷黑色著色劑加入或不加入普通陶瓷原料磨制成泥漿, 將泥漿覆蓋在上述中空陶瓷板素坯表面,經干燥、燒成為黑瓷復合陶瓷板、立體網狀黑瓷復 合陶瓷板;或以除提釩尾渣以外的其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渣和/或富含第四 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天然礦物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和/或陶瓷黑色著色 劑與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瓷原料處理方法制成泥料,采用多孔模具由真空擠制機擠制方法 成型,經加工、干燥、燒成為多孔、半通孔、通孔、封口的均質陶瓷板,上述復合陶瓷板、 立體網狀黑瓷復合陶瓷板、均質陶瓷板統稱大尺寸中空陶瓷板,將具有進出口的陶瓷端頭板 與通孔陶瓷板膠結成為膠結型封口陶瓷板,將若干封口陶瓷板進出口串接或將若干多孔陶瓷 板、半通孔陶瓷板、通孔陶瓷板、大尺寸中空陶瓷板附件經膠接或套接串聯成為大尺寸中空 陶瓷板縱列,將隔熱保溫材料結合在大尺寸中空陶瓷板或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的底部和四 周,上面覆蓋透明蓋板則成為陶瓷太陽板集熱器和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大尺寸中空陶瓷 太陽板集熱器和大尺寸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可用于陶瓷太陽能熱水器、陶瓷太陽能房頂、 陶瓷太陽能風道發電裝置、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大尺寸中空陶瓷板可用作陶瓷 遠紅外輻射板和陶瓷建筑暖氣散熱板。
大尺寸中空復合陶瓷板的制造方法以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瓷原料處理方法制成泥料,
采用多孔模具由真空擠制機擠制方法擠出成型為多孔陶瓷板素坯,經加工使通孔在兩端或一 端處互相連通,成為兩端通孔相連的通孔陶瓷板素坯和一端通孔相連的半通孔陶瓷板素坯, 在通孔陶瓷板素坯兩端用陶瓷泥漿粘接同種材質的具有進出口的端頭板素坯成為封口陶瓷板素坯,以提釩尾渣和/或其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渣和/或天然礦物和/或化合 物和/或陶瓷黑色著色劑加入或不加入普通陶瓷原料磨制成黑色泥漿,將此黑色泥槳覆蓋在多 孔陶瓷板素坯、通孔陶瓷板素坯、半通孔陶瓷板素坯、封口陶瓷板素坯表面,經千燥、燒成, 即得到基體是普通陶瓷,表面是黑色陶瓷層的大尺寸多孔、通孔、半通孔、封口復合陶瓷板, 統稱大尺寸中空復合陶瓷板。
大尺寸中空復合陶瓷板的表面黑色陶瓷層可以制成立體網狀結構以提高陽光吸收率,稱 作大尺寸中空立體網狀黑瓷復合陶瓷板,制造方法是用常規干燥的方法使上述中空陶瓷板 素坯成為充分干燥的素坯,以提釩尾渣和/或其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渣和/ 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天然礦物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和/或陶 瓷黑色著色劑和/或傳統陶瓷黑色著色劑加入或不加入普通陶瓷原料磨制成泥漿,以壓縮空氣 將泥漿噴涂在干燥的中空陶瓷板素坯表面上,采用單支噴槍或多支噴槍噴涂,控制壓縮空氣 的壓力、流量和泥漿的比例使初期與干燥的陶瓷板素坯表面相接觸的霧滴由于干燥素坯的快 速吸水和霧滴的表面張力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相對干燥、粘附于素坯板表面的泥粒,后續噴 落的霧滴首先遇到這些具有一定吸濕能力的突出于表面的泥粒,粘附在泥粒上,依次堆積成 柱狀、尖塔狀、立壁狀、蜂窩狀、多孔狀的非均勻、不連續、被吸濕而具有一定強度的霧滴 泥料堆積體,當這些立體堆積體達到一定高度失去吸濕能力前停止噴霧,從而在中空陶瓷素
坯板表面得到立體網狀黑瓷的素坯層,將此具有立體網狀黑瓷素坯層的中空陶瓷素坯板經干 燥后進行高溫燒制,控制燒成溫度和時間使立體網狀黑瓷素坯層與中空陶瓷板素坯同時燒結 為立體網狀黑瓷層和瓷質中空陶瓷板基體,高溫燒結使立體網狀黑瓷層與瓷質中空陶瓷板基 體燒結復合為一體,成為立體網狀黑瓷復合陶瓷板,噴涂時噴槍以一定角度與中空陶瓷板素 坯表面作相對運動,單槍噴涂時,單槍在素坯板表面上方作規則性移動掃描,使運動速度、 泥漿噴出速度與素坯吸濕速度相對應,確保霧滴堆積體始終具有相應的吸濕能力,使粘附在 堆積體上的霧滴中的大量水分通過相對干燥的堆積體傳遞至干燥的素坯中,使新粘附的霧滴 迅速失去部分水分而具有一定形狀和強度,不要使霧滴聚為流動的泥漿從而使堆積物倒塌成 為平面層,多槍噴涂時,中空陶瓷板素坯在噴槍下方運動,使運動速度、噴槍間隔距離與泥 漿噴出速度和素坯吸濕速度相對應,以達到上述目的,調整泥漿配方和水分決定泥漿中顆粒 之間的內聚力,控制壓縮空氣的壓力、流量和泥漿的比例決定噴出霧滴的速度和大小,霧滴 是泥漿與空氣的混合物是中空的泥漿球,粘附在堆積物上時,失去部分水分而硬化成中空硬 殼,部分球體破碎,形成立體網狀多孔的堆積體,泥漿的配方、內聚力、失去水分的速度決 定堆積體的平均直徑和高度,堆積體高度為0.1 3毫米,堆積體中充滿的毛細孔是干燥素坯 吸收水分時造成的水分運動通道,燒成時形成微細孔穴,燒成后堆積體的每一個立柱、尖塔、
14立壁、蜂窩壁上布滿孔穴,孔徑為O. 1 50微米,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層呈黑色。
大尺寸中空均質陶瓷板的制造方法以除提釩尾渣以外的其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 素的工業廢渣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天然礦物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 的化合物和/或陶瓷黑色著色劑與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瓷原料處理方法制成泥料,釆用多孔 模具由真空擠制機擠制方法擠出成型為多孔陶瓷板素坯,經加工使通孔在兩端或一端處互相 連通,成為兩端通孔相連的通孔板和一端通孔相連的半通孔板素坯,在通孔板素坯兩端用陶 瓷泥漿粘接同種材質的具有進出口的端頭板素坯成為封口陶瓷板素坯,經干燥、燒成,即得 到整體為黑色或深色的各種大尺寸中空均質陶瓷板。
上述大尺寸封口陶瓷板也可用膠接的方法成型,將上述具有進出口的端頭板素坯燒結成 為具有進出口的陶瓷端頭板用有機或無機膠粘劑粘結在通孔板的兩端即為膠結型封口陶瓷 板。
以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瓷制品生產方法制造陶瓷端頭板、陶瓷進出管口、帶進出管口 的陶瓷端頭板、大管口陶瓷端頭板、大管口陶瓷套接端頭板、多孔陶瓷套接接頭、單孔陶瓷 套接接頭,統稱為大尺寸中空陶瓷板附件,其表面均可復合黑瓷層,或用有機材料、有彈性 的有機材料、金屬材料制造附件,將若干封口陶瓷板的進出管口用耐老化的軟質管、不銹鋼 箍相連接構成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或將若干多孔陶瓷板、半通孔陶瓷板、通孔陶瓷板與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附件采用膠接或套接的方法相連接構成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縱列內部 是連通的,形成一條通道,完成膠接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用于太陽能利用時,底部和 四周被保溫材料包圍,此時應及時蓋上透明蓋板,不要通水,使其在陽光空曬溫度下,膠粘 劑自行完成固化過程。
所述膠接采用的膠粘劑是環氧類、酚醛類、有機硅類、含氮雜環類、硅酸鹽類、磷酸鹽 類等各種有機、無機膠粘劑,環氧類、酚醛類、有機硅類、含氮雜環類等有機膠粘劑長期耐 高溫溫度可以達到200 400'C,硅酸鹽類、磷酸鹽類等無機膠粘劑長期耐高溫溫度可達到 900 170(TC,兩者都可以長期承受零下幾十度的低溫,陶瓷太陽板、建筑取暖用遠紅外散熱 板在極端情況下的環境、使用溫度是-30°C (冬夜)至200°C (太陽板空曬),可以采用有機 膠粘劑,遠紅外輻射板的使用溫度為400 60(TC, 一般主要采用無機膠粘劑。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可用于太陽能、遠紅外輻射干燥、建筑暖氣 散熱,用于太陽能利用時稱作陶瓷太陽板和陶瓷太陽板縱列,用于遠紅外輻射時稱作陶瓷遠 紅外板和陶瓷遠紅外板縱列,用于建筑暖氣時稱作陶瓷散熱板和陶瓷散熱板縱列。陶瓷太陽 板和陶瓷太陽板縱列與保溫隔熱材料、透明蓋板相結合構成陶瓷太陽板集熱器和陶瓷太陽板 集熱器縱列可用于陶瓷太陽能熱水器、陶瓷太陽能房頂、陶瓷太陽能風道發電裝置、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
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的制造方法以澆注、模壓、噴涂、粘結、機械結合等方法將具有一 定強度、厚度的保溫隔熱材料牢固的結合在陶瓷太陽板的底部和四周側面,側面的保溫隔熱 材料高于陶瓷太陽板的集熱面,在陶瓷太陽板兩端接口處的保溫隔熱材料中予留兩板之間連 接管和固定件的位置和連接時的操作空間,形成陶瓷太陽板集熱盒,在集熱盒頂部覆蓋透明 蓋板即成為陶瓷太陽板集熱器,陶瓷太陽板集熱器上的保溫隔熱材料是單一品種,或是多品 種復合,與此相同,將保溫隔熱材料結合在陶瓷太陽板縱列的底部和四周側面,側面的保溫 材料高于陶瓷太陽板的集熱面,頂部覆蓋透明蓋板即成為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
所述的保溫隔熱材料是指有機微孔狀保溫隔熱材料如硬質聚氨脂、酚醛、脲醛、聚稀烴、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泡沫塑料,無機微孔狀保溫隔熱材料如微孔硅酸鈣、微孔鋁酸鈣、硅 藻土、無機泡沫膠凝材料等,纖維狀保溫隔熱材料與結合劑的混合物其中纖維狀保溫隔熱材 料如巖棉、礦棉、玻璃棉、硅酸鋁纖棉、無機人造纖維、有機纖維等,散粒狀保溫隔熱材料 與結合劑的混合物其中散粒狀保溫隔熱材料如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陶粒、泡沫石棉等, 層狀隔熱材料如層狀中空結構隔熱材料、層狀夾心結構隔熱材料等,使用中所有陽光可以照 射到的保溫隔熱材料表面均覆蓋防老化涂層,如聚脲、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等。
所述陶瓷太陽板集熱盒或陶瓷太陽板集熱器可以在工廠制造,其生產可以實現工廠化和 安裝實現模塊化,結合在陶瓷太陽板底部和四周的保溫隔熱材料也是陶瓷太陽板的出廠包裝 材料,并使陶瓷太陽板的裝卸、運輸、安裝更加安全可靠,使安裝和今后的維修更加快速、 簡單、方便。
陶瓷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普通太陽能熱水器由集熱器、支架、水箱構成,將普通太陽 能集熱器換成陶瓷太陽板集熱器或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即為陶瓷太陽能熱水器。
陶瓷太陽能房頂的結構和安裝方法將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或陶瓷太陽板集熱器接口 對接口以連接管相連接形成縱列,整齊的排放在覆蓋防水層的房頂結構層上,安裝上下匯集 管和水箱,透明蓋板之間的接縫上涂復防水材料,間隔一定距離安裝Q型材板,即構成陶瓷 太陽能房頂,陶瓷太陽板集熱器底部的保溫層同時也是房頂的保溫層,兩者共用保溫層,透 明蓋板既是集熱器的透光、保溫、防水層也是房頂的上防水層,夏天太陽能房頂產生的熱水 開動吸收式空調,為建筑致冷,冬天將陶瓷太陽能房頂中的水放掉,陽光加熱陶瓷太陽板集 熱器中的空氣,將熱空氣經過水箱中的螺旋管泵入建筑物為房間提供暖氣并加熱水箱中的水, 春、夏、秋、冬,陶瓷太陽能房頂都可以提供熱水,將陶瓷太陽能房頂安裝在墻面上即構成 陶瓷太陽能墻面。
所述的透明蓋板是指玻璃板、透明塑料板等。
所述的連接管是指耐老化、耐腐蝕的軟質的塑料管、硅橡膠管、橡塑管等,硬質的銅管、不銹鋼管、陶瓷管、塑料管等,軟質管的固定和密封可采用不銹鋼管箍、銅卡箍、卡簧、熱 收縮帶等,硬質管的固定和密封可采用有機、無機的膠粘劑、膠凝材料等。
所述Q (歐米咖)型材板是指鍍鋅鋼板或彩涂鋼板加工成的Q形狀的型材板,底邊寬度 60 200咖,棱高80 250咖,棱寬1 30咖,其底邊的兩翼固定在屋頂或坡面上,對陶瓷 太陽板集熱器起到保護和圍護作用,安裝和維修時可作為操作者的支撐點。
陶瓷太陽能風道發電裝置將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分組安裝在向陽山坡和山坡下的坡 地上,上下左右分組,每組分若干縱列,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中的太陽板上下首尾相通. 下口與進風管相通,上口與熱風支道相通,進風管與熱風支道均與水平面成一定傾角,氣流 方向由下向上,進風管下口敞開,上口封閉,熱風支道下口封閉,上口與總風道相通,空氣 從進風管下口進入在集熱器中被陽光加熱向上經熱風支道進入總風道,從總風道上口排出, 進風管進口處形成負壓,總風道出口處形成正壓,在進風管進口處和總風道出口處安裝空氣 渦輪機,空氣在壓力差下形成氣流,推動渦輪帶動發電機發電,或者去掉進風管,在熱風支 道和總風道內逐級安裝空氣渦輪機。
通常溫室內外溫差約30°C,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內外溫差可以超過12(TC,陶瓷太陽 能風道可能比太陽能煙囪具有更高的效率,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的造價低于玻璃溫室,熱 風支道和總風道倚山勢而建造價也低于煙囪,因此陶瓷太陽能風道可能具有更低的發電成本。
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在向陽山坡上或相對平坦的荒灘、荒地、沙漠建造陶 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向陽坡面與水平面夾角接近當地緯度,為5-55度,將相對平 坦的地面修整為南北縱斷面為鋸齒形的向陽坡面,用大型開溝機順東西方向挖溝,形成溝的 向陽坡面,將挖出的土、石、沙堆積在溝的向陽坡面一側的地面上,堆成堆積物坡面,溝的 坡面和堆積物的坡面共同構成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的向陽坡面,在挖相鄰的溝時,溝的背陽坡 面離開前一條溝的堆積物一段距離,中間形成一條水平通道,將坡頂、坡面、溝底整平、夯 實、加固,沿坡頂敷設上水管即出水管,離溝底約100 500咖敷設水平下水管即進水管,在 上、下水管之間安裝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縱列上口與上水管連通,下口與下水管連通, 陽光加熱陶瓷太陽板中的水,熱水沿出水管進入熱水罐,熱水罐中的熱水進入發電裝置將熱 能轉化為動能做功發電后進入冷水罐,或熱水罐中的熱水進入聚光型高溫太陽能裝置被進一 步加熱成為更高溫度的熱水、汽水混合物、高溫高壓蒸汽進入發電裝置發電后進入冷水罐, 冷水罐中溫度較低的水進入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中再次被太陽能加熱。
與地熱水發電相比,用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獲取熱水,其流量可以大于任何一座已知的地 熱田供應的熱水流量,并且不必進行風險很大的地熱資源勘探,不需進行耗資巨大的鉆井和 廢水回灌,所取得熱水不會結垢和腐蝕設備,所以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的發電成本可能低于地熱水發電成本。
陶瓷遠紅外輻射板將大尺寸多孔陶瓷板通孔內穿入常規電發熱體,在側面和背面覆蓋 硅酸鋁纖維氈、巖棉氈、礦棉氈、玻璃纖維氈等耐高溫無機保溫隔熱材料,則形成陶瓷遠紅 外輻射板,在大管口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中通入高溫燃氣等高溫氣流在其兩側和背面覆蓋 上述保溫隔熱材料,則形成大尺寸中空陶瓷遠紅外輻射板縱列,兩者的黑瓷面為遠紅外輻射 面,可用于隔歇式的遠紅外干燥爐和連續式的遠紅外干燥隧道,比傳統遠紅外元件成本更低、 壽命更長,壽命期間平均效率更高。
陶瓷建筑暖氣散熱板將大尺寸封口陶瓷板或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的進出口改造為與 建筑暖氣系統的接口相一致,通入熱水或蒸汽,則成為大尺寸陶瓷建筑暖氣散熱板,這種散 熱板將大部分能量以遠紅外射線形式向外輻射,減少了空氣對流,即減少了灰塵和細菌在室 內對流循環擴散,遠紅外射線有利于增加人體血液循環,有益健康,并且這種散熱板具有較 低的成本和很長的使用壽命。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成本、壽命、效率目前一噸普通瓷質實心毛板約600元,鑄鐵3000 元,鋼材4500元,鋁材24000元,銅材70000元,瓷質材料價格低廉是由于原料儲量大、分 布廣泛、運距短、加工溫度可低于120(TC、加工工藝簡單,金屬材料價格昂貴是由于原料儲
量少、有效含量低、運距遠、加工溫度約i6ocrc、或需電解冶煉、加工工藝復雜,這些因素
是難以改變的。目前800X800X12咖釩鈦黑瓷裝飾毛板生產成本可低于17元/m2,大尺寸中 空陶瓷板總厚20 40imn,壁厚l 5mm,從原料種類、單位面積原料用量、成型方法和效率、 干燥燒成的能耗、設備種類、相同產量的廠房面積、用工數量等方面衡量比較,可以認為當 兩者均采用大規模生產時,兩者的生產成本具有可比性。
瓷質材料理化性能十分穩定,不腐蝕、不老化、不退色、無毒、無害、無放射性,只要 所選擇制造的產品不必承受或制定使用規則使其避免承受強烈的機械沖擊和熱沖擊,則其使 用壽命可以上百年或更長。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壁厚可以達到1 5M,太陽板、紅外輻射板、暖氣板的使用均與熱 傳導有關,盡管陶瓷材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但由于壁薄、熱傳導距離短,所以大尺寸中空陶 瓷板仍具有較高的效率,由于黑瓷表面層光熱性能穩定,使其在很長的壽命期間具有較高的 平均效率。
面對非常分散、十分稀薄、低能量密度而總量巨大的太陽能,只有努力進行技術突破, 盡力尋找一種非常廉價、很長壽命、高效率的材料、結構和應用方式才有可能經濟、有效、 廣泛的利用太陽能,使其成為大規模可替代能源。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研發和大量應用是太 陽能成為大規模可替代能源的有效途徑之一。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特點
圖1表示以普通陶瓷泥料或加入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陶瓷泥料用真空擠制成型方法成型 為多孔陶瓷板素坯l,經加工成為兩端通孔相連的通孔陶瓷板素坯2,兩端粘結具有進出口的 端頭板素坯3,成為封口陶瓷板素坯4, 1、 2、 4也表示經燒成后的多孔陶瓷板、通孔陶瓷板 和封口陶瓷板。
圖2表示噴槍與陶瓷封口板素坯表面成一定角度噴出霧化的泥漿。
圖3表示單支噴槍在素坯板表面上方作掃描移動,逐行噴涂霧化的泥漿,逐步形成立體網狀 黑瓷陽光吸收層的素坯層。
圖4表示經燒成復合在封口陶瓷板表面的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層。 圖5表示陶瓷太陽板集熱盒,即未裝透明板的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的材料、形狀和結構。 圖6表示陶瓷太陽板集熱器以軟管、管箍相連接的方法。
圖7表示由大管口陶瓷端頭板、大管口陶瓷套接端頭板、通孔陶瓷板、多孔陶瓷板、多孔陶 瓷套接接頭、單孔陶瓷套接接頭膠結而成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
圖8表示由大管口彈性套接端頭板、半通孔陶瓷板、多孔陶瓷板、彈性帶圈套接組成的大尺 寸中空陶瓷板縱列。
圖9表示以大尺寸中空陶瓷板集熱器縱列組成的陶瓷太陽能房頂的結構,29表示安裝和維修 時支撐操作人員的墊板,墊板由Q型材板支撐。
圖IO是陶瓷太陽能房頂的側視圖,表示透明蓋板、陶瓷太陽板、下防水層之間的位置關系, 透明蓋板既是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的組成部分,同時起到房頂上防水層的作用。 圖ll表示Q型材板橫截面的形狀和尺寸,底邊寬度N為60 200imn,棱高M為80 250咖, 棱寬L為1 30隱。
圖12表示陶瓷太陽能風道發電裝置的局部結構。
圖13表示陶瓷太陽能風道發電裝置的整體結構和建造方法。
圖14表示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的結構和布局。
圖15表示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的向陽坡道和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的結構與聯接方式。
圖16表示陶瓷太陽能集熱場鋸齒形向陽坡面的建造方法。
圖中
1——多孔陶瓷板素坯、多孔陶瓷板 2——通孔陶瓷板素坯、通孔陶瓷板3——具有進 出口的陶瓷端頭板素坯、具有進出口的陶瓷端頭板 4——封口陶瓷板素坯、封口陶瓷板 5——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層的素坯層 6——噴槍 7——霧化的黑瓷泥漿8——經燒成的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層及其微細孔穴.9—燒成時立體網狀黑瓷層與封 口陶瓷板之間形成的過渡結合層 10——復合立體網狀黑瓷層的封口陶瓷板 11——結合保溫隔熱材料的封口陶瓷太陽板 12'~—保溫隔熱材料 13——不銹鋼管箍 14——耐老化的軟質連接管 15——大管口陶瓷端頭板 16——多孔陶瓷套接接頭 17——單孔陶瓷套接接頭 18——大管口陶瓷套接端頭板 19——膠粘劑20——大管 口彈性套接端頭板 21——半通孔陶瓷板 22——彈性帶圈 23——大尺寸中空陶瓷 太陽板集熱器縱列24—一Q形板材 25—一流體上匯集管 26——流體下匯集管 27——下防水層 28——玻璃板或其他透明蓋板兼房頂上的防水層 29——安裝與維修 用的墊板 30——總風道 31——熱風支道 32——進風管 33—一總風道渦輪 34——進風管渦輪 35——山峰 36——向陽坡面 37——出水管(熱水管) 38——進水管(冷水管) 39——熱水罐 40——冷水罐 41——渦輪發電機組 42——向陽坡道的堆積部分 43——水平通道 44——溝 45——地面 (五)具體實施方案 實施例
1. 以普通陶瓷原料粘土、石英、長石加水磨制成泥漿,過篩后經壓濾為水份18%的泥料,經 粗練、真空練泥成為泥段,以真空擠制機擠出成型寬700畫、總厚30mm、具有21個孔、壁 厚3咖、長度1150mm的多孔板素坯,去掉多孔板兩端局部間壁,成為通孔兩端相通的通孔板 素坯,在兩端以泥漿粘接同樣材質的具有進出管口的端頭板,成為封口板素坯,適當干燥后 待用,以釩鈦磁鐵礦35%、錳礦30%、鉻鐵礦25 (重量百分比,下同),普通陶瓷原料20%, 共同磨制成泥漿,過200目篩,以常規方法噴涂在封口板素坯表面,干燥后燒成1200'C,成 為表面為黑瓷陽光吸收層,基體為普通陶瓷的大尺寸中空復合陶瓷太陽板。
2. 提釩尾渣65%,蘇州土20%,焦寶石15%加水球磨24小時,泥漿含水率40%,以壓縮空氣 將泥漿噴涂在干燥的長X寬為1200X800毫米的中空陶瓷太陽板素坯表面上,空氣壓力 0.6Mpa、噴槍與垂直面成7(T角向下噴霧,噴槍距素坯表面300毫米,單槍逐行掃描噴涂2 分鐘,使初期噴出的霧滴被板面吸濕固化,后續噴在堆積體上的霧滴被已經固化的堆積體吸 濕固化,最終形成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素坯層,將整件太陽板素坯經干燥、1240'C燒制, 堆積體高度0. 2毫米,成為具有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層的釩鈦黑瓷復合陶瓷太陽能集熱板。
3. 以陶瓷業通常認為是劣質原料的氧化鐵含量為5%、氧化鈦含量為3.2%的陶瓷原料40%和 錳鐵渣25%、金屬鉻冶煉渣20%、硫鐵礦燒渣15%用通常陶瓷設備和工藝制成泥料,經真空練 泥和陳腐后以真空擠出機擠制成為多孔陶瓷板坯體,坯板經干燥、燒成即成為整體為黑灰色 的均質陶瓷太陽板。4. 將硬質聚氨脂泡沫塑料的液體原料混合均勻后注入模具內,發泡固化使聚氨脂泡沫塑料結 合在復合陶瓷太陽板的底部和四周,四周的泡沫塑料比太陽板吸熱面高25iM,打開模具取出 聚氨脂泡沫塑料和復合陶瓷太陽板的結合體,聚氨脂泡沫塑料外表面有一層光滑、堅硬的未 發泡層,結合體為復合陶瓷太陽板集熱盒,上蓋透明蓋板即成為復合陶瓷太陽板集熱器。
5. 長1400咖寬800咖的以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層為表面的復合陶瓷通孔板與具有進出管 口的陶瓷端頭板、用環氧樹脂粘接成為封口陶瓷太陽板,底部和四周結合硬質聚氨脂泡沫塑 料,表面粘結4mm厚玻璃板,成為大尺寸封口陶瓷太陽板集熱器.傾斜35"C放置在支架上, 支架上部放置水箱,將水箱上口與集熱器上口接通,水箱下口與集熱器下口接通,在水箱中 注入水,即成為大尺寸中空陶瓷太陽板熱水器。
6. 家庭住宅釩鈦黑瓷太陽能房頂系統,太陽能房頂的向陽面面積100平方米,在緯度37度 地區,與水平面成30度夾角,房頂結構層是厚度0.5毫米彩鋼板成型的槽板,單件槽板長8 米,縱向安裝,平槽底寬度為740毫米,立邊高度120毫米,釩鈦黑瓷復合陶瓷太陽板長度 1500毫米,寬度700毫米,總厚22毫米,壁厚2毫米,放在槽內,太陽板與槽底之間是厚 度30毫米的聚氨脂泡沫塑料和厚度70毫米的膨脹珍珠巖與水泥的混合物保溫層,與立邊之 間是厚度20毫米的聚氨脂泡沫塑料,厚度3毫米的平板玻璃以耐老化防水膠粘接在立邊上。
陶瓷儲水箱容量2500升,置于建筑的承重構件上,夏日晴天水溫達到8(TC以上,以80 'C熱水驅動小型吸收式空調機,產生9'C冷水進入陶瓷冷水儲箱中,經熱交換器向室內輸送 15 C冷風,儲箱四周包復隔熱材料。
冬天放掉房頂和管道中的水,陽光加熱太陽板中的空氣,白天風泵將熱空氣經過水箱中
的螺旋管和房間內空氣形成閉路循環,夜間使室內空氣與水箱中的螺旋管構成閉路循環,以
水箱中余熱維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將陶瓷太陽能房頂安裝在墻面上即構成陶瓷太陽能墻面。 一年四季,陶瓷儲水箱中的水也可提供生活熱水。
7. 在陽光充沛地區的荒山和荒山下的荒灘上建造陶瓷太陽能風道,總風道從山峰頂部順向陽 山坡延伸到荒灘上,荒灘至山峰頂部高度差i50(k,總風道建在垂直和傾斜山坡上部分總長5 公里,建在基本平坦的荒灘上部分長度5公里,總風道總長10公里,使建在荒灘上的總風道 傾斜0.5 2度,總風道出口部分直徑最大,為160m,向下逐步變細,總風道兩側每隔50米 連接熱風支道、安裝進風管,各長5公里,熱風支道與總風道連接處最高,尾端向下傾斜, 傾斜0.1 2度,熱風支道與總風道連接處直徑8m,向下逐步變細,與熱風支道平行相距50m 的下方建進風管,兩者長度,傾角近似,進風管最粗部分直徑6m,在熱風支道和進風管之間 安裝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與熱風支道接合部高于進風管處,傾斜O. l-2度,采用如圖8 所示的大通道軟連接的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即采用硅橡膠制造的大管口彈性套接端頭板、彈性帶圈、陶瓷半通孔板、陶瓷多孔板,陶瓷半通孔板、多孔板長度2000mm,寬度870mm, 總厚50咖,壁厚3mm,以普通陶瓷為基體,表面復合立體網狀釩鈦黑瓷陽光吸收層。在進風 管進口處和總風道出口處安裝空氣渦輪發電裝置。
8. 如實施例7所述的陶瓷太陽能風道,去掉進風管,在熱風支道和總風道中逐級安裝空氣渦 輪發電機組。
9. 在日照充分地區的荒灘、荒地、沙漠建造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集熱場周圍建 造防風林,順東西方向用開溝機開第一排溝,溝長200m —段,共100段,每段相隔5m,溝 的截面呈倒三角形,將挖出的土、石、沙置于溝的向陽坡面一側的地面上,堆積成斜坡,與 溝坡連成一體成為傾角為30度的向陽坡面,坡面斜長10m,將南北坡面壓平夯實,在向陽坡 背面距堆積物3m處開第二排溝,水平通道寬3m,順南北方向依次開溝,共開2000排溝,沿 坡頂、溝底澆筑混凝土,敷設水管,在向陽坡面上覆蓋ioo咖厚度膨脹蛭石與結合劑的混合 物,噴涂厚度20 nm的硬質聚氨脂泡沫塑料,每隔930mn南北向突起一條棱,棱寬30mm、棱 高100咖,形成泡沫塑料槽框,槽底和側面放置15mm厚巖棉氈,在棱側面噴涂抗老化的聚脲 涂層,將大管口陶瓷端頭板、陶瓷半通孔太陽板、陶瓷多孔太陽板、陶瓷套接接頭用硅橡膠 膠接形成大通道組合式陶瓷太陽板縱列安裝在槽框內,上下口與上下管相通,在槽框的棱頂 面上涂復耐老化結合劑,將4 mm厚度的玻璃板貼在棱頂面上,形成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 下水管與冷水罐相通,上水管與熱水罐相通,被陽光加熱的80 10CTC熱水以"中間工質法" 用于發電。
10. 如實施例9所述的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所述熱水采用"減壓擴容法"進行 發電。
11. 如實施例9所述的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所述熱水進入聚光型太陽能裝置, 進一步加熱成為高溫高壓蒸汽用于發電。
12. 如實施例9所述的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將熱水罐分為高溫熱水罐和中溫熱 水罐,將由于各種原因,如天氣不夠晴朗時加熱的溫度未達上限的熱水進入中溫熱水罐儲存, 待烈日當空、十分晴朗時將此熱水經太陽板集熱器縱列再次加熱至溫度上限進入高溫熱水罐 用于發電。
權利要求
1、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以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瓷 原料處理方法制成泥料,采用多孔模具由真空擠制機擠制方法成型,經加工成為多孔、半通 孔、通孔、封口中空陶瓷板素坯,以提釩尾渣和/或其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 渣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天然礦物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和 /或陶瓷黑色著色劑加入或不加入普通陶瓷原料磨制成泥漿,將泥漿覆蓋在上述中空陶瓷板素 坯表面,經干燥、燒制成為的黑瓷復合陶瓷板或立體網狀黑瓷復合陶瓷板;或以除提釩尾渣 以外的其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渣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天然 礦物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和/或陶瓷黑色著色劑與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 陶瓷原料處理方法制成泥料,采用多孔模具由真空擠制機擠制方法成型,經加工、干燥、燒 制成為多孔、半通孔、通孔、封口的均質陶瓷板。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瓷復 合陶瓷板是以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瓷原料處理方法制成泥料,采用多孔模具由真空擠制機 擠制方法擠出成型為多孔陶瓷板素坯,經加工使通孔在兩端或一端處互相連通,成為兩端通 孔相連的通孔陶瓷板素坯和一端通孔相連的半通孔陶瓷板素坯,在通孔陶瓷板素坯兩端用陶 瓷泥漿粘接同種材質的具有進出口的端頭板素坯成為封口陶瓷板素坯,以提釩尾渣和/或其他 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渣和/或天然礦物和/或化合物和/或陶瓷黑色著色劑加 入或不加入普通陶瓷原料磨制成黑色泥漿,將此黑色泥漿覆蓋在多孔陶瓷板素坯、通孔陶瓷 板素坯、半通孔陶瓷板素坯、封口陶瓷板素坯表面,經干燥、燒成,即得到基體是普通陶瓷, 表面是黑色陶瓷層的大尺寸多孔、通孔、半通孔、封口黑瓷復合陶瓷板。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體網 狀黑瓷復合陶瓷板是用常規干燥的方法使上述中空陶瓷板素坯成為充分干燥的素坯,以提釩 尾渣和/或其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渣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天 然礦物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和/或陶瓷黑色著色劑和/或傳統陶瓷黑色 著色劑加入或不加入普通陶瓷原料磨制成泥漿,以壓縮空氣將泥漿噴涂在干燥的中空陶瓷板 素坯表面上,采用單支噴槍或多支噴槍噴涂,控制壓縮空氣的壓力、流量和泥漿的比例使初 期與干燥的陶瓷板素坯表面相接觸的霧滴由于干燥素坯的快速吸水和霧滴的表面張力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相對干燥、粘附于素坯板表面的泥粒,后續噴落的霧滴首先遇到這些具有一定 吸濕能力的突出于表面的泥粒,粘附在泥粒上,依次堆積成柱狀、尖塔狀、立壁狀、蜂窩狀、 多孔狀的非均勻、不連續、被吸濕而具有一定強度的霧滴泥料堆積體,當這些立體堆積體達 到一定高度失去吸濕能力前停止噴霧,從而在中空陶瓷素坯板表面得到立體網狀黑瓷的素坯層,將此具有立體網狀黑瓷素坯層的中空陶瓷素坯板經干燥后進行高溫燒制,控制燒成溫度 和時間使立體網狀黑瓷素坯層與中空陶瓷板素坯同時燒結為立體網狀黑瓷層和瓷質中空陶瓷 板基體,高溫燒結使立體網狀黑瓷層與瓷質中空陶瓷板基體燒結復合為一體,成為立體網狀 黑瓷復合陶瓷板,噴涂時噴槍以一定角度與中空陶瓷板素坯表面作相對運動,單槍噴涂時, 單槍在素坯板表面上方作規則性移動掃描,使運動速度、泥漿噴出速度與素坯吸濕速度相對 應,確保霧滴堆積體始終具有相應的吸濕能力,使粘附在堆積體上的霧滴中的大量水分通過 相對干燥的堆積體傳遞至干燥的素坯中,使新粘附的霧滴迅速失去部分水分而具有一定形狀 和強度,不要使霧滴聚為流動的泥漿從而使堆積物倒塌成為平面層,多槍噴涂時,中空陶瓷 板素坯在噴槍下方運動,使運動速度、噴槍間隔距離與泥漿噴出速度和素坯吸濕速度相對應, 以達到上述目的,調整泥漿配方和水分決定泥漿中顆粒之間的內聚力,控制壓縮空氣的壓力、 流量和泥漿的比例決定噴出霧滴的速度和大小,霧滴是泥漿與空氣的混合物是中空的泥漿球, 粘附在堆積物上時,失去部分水分而硬化成中空硬殼,部分球體破碎,形成立體網狀多孔的 堆積體,泥漿的配方、內聚力、失去水分的速度決定堆積體的平均直徑和高度,堆積體高度 為0.1 3毫米,堆積體中充滿的毛細孔是干燥素坯吸收水分時造成的水分運動通道,燒成時 形成微細孔穴,燒成后堆積體的每一個立柱、尖塔、立壁、蜂窩壁上布滿孔穴,孔徑為0.1 50微米,立體網狀黑瓷陽光吸收層呈黑色。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質陶瓷板是以除提釩尾渣以外的其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渣和/或富含第四周期 過渡金屬元素的天然礦物和/或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和/或陶瓷黑色著色劑與 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瓷原料處理方法制成泥料,采用多孔模具由真空擠制機擠制方法擠出 成型為多孔陶瓷板素坯,經加工使通孔在兩端或一端處互相連通,成為兩端通孔相連的通孔 板和一端通孔相連的半通孔板素坯,在通孔板素坯兩端用陶瓷泥漿粘接同種材質的具有進出 口的端頭板素坯成為封口陶瓷板素坯,經干燥、燒成,即得到整體為黑色或深色的各種大尺 寸中空均質陶瓷板。
5、 陶瓷通孔板膠結而成的膠結型封口陶瓷板,其特征在于將具有進出口的陶瓷端頭 板用有機或無機膠粘劑粘結在通孔板的兩端成為膠結型封口陶瓷板。
6、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組合而成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其特征在于將大尺寸中空 陶瓷板連接成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其連接部件及連接方式為以普通陶瓷原料經常規陶 瓷制品生產方法制造陶瓷端頭板、陶瓷進出管口、帶進出管口的陶瓷端頭板、大管口陶瓷端 頭板、大管口陶瓷套接端頭板、多孔陶瓷套接接頭、單孔陶瓷套接接頭,統稱為大尺寸中空 陶瓷板附件,其表面復合黑瓷層或不復合黑瓷層,或用有機材料、金屬材料制造大尺寸中空陶瓷板附件,將若干多孔陶瓷板、半通孔陶瓷板、通孔陶瓷板與大尺寸中空陶瓷板附件采用 膠接或套接的方法相連接構成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縱列內部是連通的,形成一條通道, 完成膠接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用于太陽能利用時,底部和四周被保溫材料包圍,此時 應及時蓋上透明蓋板,不要通水,使其在陽光空曬溫度下,膠粘劑自行完成固化過程,或將 若干封口陶瓷板的進出管口用耐老化的軟質管、不銹鋼箍相連接構成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
7、 利用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組合而成的陶瓷太陽板集熱器,其特征在于以澆注、模壓、 噴涂、粘結、機械結合等方法將具有一定強度、厚度的保溫隔熱材料牢固的結合在陶瓷太陽 板的底部和四周側面,側面的保溫隔熱材料高于陶瓷太陽板的集熱面,在陶瓷太陽板兩端接 口處的保溫隔熱材料中予留兩板之間連接管和固定件的位置和連接時的操作空間,形成陶瓷 太陽板集熱盒,在集熱盒頂部覆蓋透明蓋板即成為陶瓷太陽板集熱器,陶瓷太陽板集熱器上 的保溫隔熱材料是單一品種,或是多品種復合,與此相同,將保溫隔熱材料結合在陶瓷太陽 板縱列的底部和四周側面,側面的保溫材料高于陶瓷太陽板的集熱面,頂部覆蓋透明蓋板即 成為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
8、 利用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組合而成的陶瓷太陽能房頂和陶瓷太陽能墻面,其特征在于 將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或陶瓷太陽板集熱器接口對接口以連接管相連接形成縱列,整齊的 排放在覆蓋防水層的房頂結構層上,安裝上下匯集管和水箱,透明蓋板之間的接縫上涂復防 水材料,間隔一定距離安裝Q型材板,即構成陶瓷太陽能房頂,陶瓷太陽板集熱器底部的保 溫層同時也是房頂的保溫層,兩者共用保溫層,透明蓋板既是集熱器的透光、保溫、防水層 也是房頂的上防水層,夏天太陽能房頂產生的熱水開動吸收式空調,為建筑致冷,冬天將陶 瓷太陽能房頂中的水放掉,陽光加熱陶瓷太陽板集熱器中的空氣,將熱空氣經過水箱中的螺 旋管泵入建筑物為房間提供暖氣并加熱水箱中的水,春、夏、秋、冬,陶瓷太陽能房頂都可 以提供熱水,將陶瓷太陽能房頂安裝在墻面上即構成陶瓷太陽能墻面。
9、 利用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組合而成的陶瓷太陽能風道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將陶瓷 太陽板集熱器縱列分組安裝在向陽山坡和山坡下的坡地上,上下左右分組,每組分若干縱列, 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列中的太陽板上下首尾相通,下口與進風管相通,上口與熱風支道相通, 進風管與熱風支道均與水平面成一定傾角,氣流方向由下向上,進風管下口敞開,上口封閉, 熱風支道下口封閉,上口與總風道相通,空氣從進風管下口進入在集熱器中被陽光加熱向上 經熱風支道進入總風道,從總風道上口排出,進風管進口處形成負壓,總風道出口處形成正 壓,在進風管進口處和總風道出口處安裝空氣渦輪機,空氣在壓力差下形成氣流,推動渦輪 帶動發電機發電,或者去掉進風管,在熱風支道和總風道內逐級安裝空氣渦輪機。
10、 利用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組合而成的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向陽山坡上或相對平坦的荒灘、荒地、沙漠建造陶瓷太陽能集熱場熱水發電裝置,向陽坡 面與水平面夾角接近當地諱度,為5-55度,將相對平坦的地面修整為南北縱斷面為鋸齒形的 向陽坡面,用大型開溝機順東西方向挖溝,形成溝的向陽坡面,將挖出的土、石、沙堆積在 溝的向陽坡面一側的地面上,堆成堆積物坡面,溝的坡面和堆積物的坡面共同構成陶瓷太陽 能集熱場的向陽坡面,在挖相鄰的溝時,溝的背陽坡面離開前一條溝的堆積物一段距離,中 間形成一條水平通道,將坡頂、坡面、溝底整平、夯實、加固,沿坡頂敷設上水管即出水管, 離溝底約100 500mm敷設水平下水管即進水管,在上、下水管之間安裝陶瓷太陽板集熱器縱 列,縱列上口與上水管連通,下口與下水管連通,陽光加熱陶瓷太陽板中的水,熱水沿出水 管進入熱水罐,熱水罐中的熱水進入發電裝置將熱能轉化為動能做功發電后進入冷水罐,或 熱水罐中的熱水進入聚光型高溫太陽能裝置被進一步加熱成為更高溫度的熱水、汽水混合物、 高溫高壓蒸汽進入發電裝置發電后進入冷水罐,冷水罐中溫度較低的水進入陶瓷太陽板集熱 器縱列中再次被太陽能加熱。
11、 利用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組合而成的陶瓷遠紅外輻射板,其特征在于將大尺寸多孔 陶瓷板通孔內穿入常規電發熱體,在側面和背面覆蓋耐高溫無機保溫隔熱材料,則形成陶瓷 遠紅外輻射板,或在大管口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中通入高溫氣流在其兩側和背面覆蓋上述 保溫隔熱材料,則形成大尺寸中空陶瓷遠紅外輻射板縱列,兩者的黑瓷面為遠紅外輻射面, 用于隔歇式的遠紅外干燥爐和連續式的遠紅外干燥隧道。
12、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作為陶瓷建筑暖氣散熱板,其特征在于將大尺寸封口陶瓷板或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的進出口改造為與建筑暖氣系統的接口相一致,通入熱水或蒸汽,則 成為大尺寸陶瓷建筑暖氣散熱板。
全文摘要
“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其應用產品”是以普通陶瓷原料和富含第四周期過渡金屬元素的工業廢棄物、天然礦物等陶瓷黑色物質,以真空擠制機擠出成型方法低成本生產表面或整體黑色或深色的大尺寸中空陶瓷板,單板面積可大于0.5m<sup>2</sup>,以陶瓷多孔板、陶瓷通孔板、大尺寸中空陶瓷板附件經膠接、套接的方式組成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或以陶瓷封口板串接的方式組成大尺寸中空陶瓷板縱列,用于太陽能熱水器提供熱水,用于太陽能房頂、墻面為建筑提供致冷、暖風、熱水,用于大規模陶瓷太陽能風道和大面積太陽能集熱場進行發電,用于遠紅外干燥以節能,用于建筑暖氣散熱片達到節能、減少室內揚塵,促進健康的目的。
文檔編號C04B38/00GK101311141SQ200710014778
公開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22日
發明者修大鵬, 曹樹梁, 楊玉國, 王啟春, 石延嶺, 濱 蔡, 許建麗, 許建華, 谷勝利 申請人:曹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