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幕墻立柱連接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幕墻立柱連接組件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構件,尤其涉及一種幕墻立柱連接組件。
技術背景現有的幕墻立柱連接方式是靠套芯連接的,如圖1所示,所述幕墻立柱10a 的一端通過連接件20固定于結構主體30上,該幕墻立柱10a固定于結構主體 30上的一端通過一套芯40與另一幕墻立柱10b的一端相連接。這樣,該幕墻立 柱10a與幕墻立柱10b是直線連接。由于現代建筑設計千姿百態,建筑造型風 格迥異,雙曲異形面的玻璃幕墻越來越多。幕墻的立柱的連接亦要有能適應雙 曲異形面的要求,這就需要有多方位連續可變的鉸接連接構件來實現。而現有 套芯連接方式時上下兩個立柱呈直線在木一個方位上固定于結構主體上,完全 不能適應雙曲異形面的玻璃幕墻的要求。因此,業界迫切需要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點的幕墻立柱連接組件。發明內容基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幕墻立柱連 接組件,該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實現幕墻立柱多方位連續可變的連接方式。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幕墻立柱連接組件,該連接組件固 定于結構主體連接梁上并用于連接第一、第二幕墻立柱,該連接組件包括連接 件、第一連接軸以及第二連接軸,該連接件包括利用該第一連接軸連接于所述 第一幕墻立柱上且能繞該第一連接軸軸心線旋轉的第一連接端部、利用該第二 連接軸連接于所述第二幕墻立柱上且能繞該第二連接軸軸心線旋轉的第二連接 端部、以及固定于所述結構主體連接梁上的第三連接端部。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利用連接件的三個連接 端部將第一、第二幕墻立柱固定于所述結構主體連4^梁上,并通過軸接的方式 使第一、第二幕墻立柱可以分別繞所述第一連接軸、第二連接軸旋轉,從而實 現了幕墻立柱的安裝位置可以多方位連續可變。作為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件的改進,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件還可包括以下技術特征的 一部分或全部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連接端部排列呈T型。所述第三連接端部上開有連接孔,該第三連接端部利用螺栓穿過該連接孔 連接于所述結構主體連接梁上。所述連接孔為腰形連接孔。所述幕墻立柱連接組件還包括第一、第二定位軸,所述第一連接端部通過 該第一定位軸與第一幕墻立柱相連接,所述第二連接端部通過該第二定位軸與 第二幕墻立柱相連接,該第一定位軸包括定位于所述第一幕墻立柱上的第一軸 身以及與該第一軸身連接并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端上的第一連接耳板;該第二 定位軸包括定位于所述第二幕墻立柱上的第二軸身以及與該第二軸身連接并連 接于所述第二連接端上的第二連接耳板。所述第一、第二連接端部分別開有第一、第二夾槽,所述第一連接耳板伸 入所述第一夾槽中并利用第一連接軸定位于所述第一夾槽的兩個槽壁之間;所 述第二連接耳板伸入所述第二夾槽中并利用第二連接軸定位于所述第二夾槽的 兩個槽壁之間。所述連接件由第一、二連接件構成,所述第一連接耳板通過所述第一連接 軸定位在位于所述第一連接端部處的第一、二連接件之間;所述第二連接耳板 通過所述第二連接軸定位在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端部處的第一、二連接件之間。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作為本說明書的一部分,通過實施例 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本實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優點通過該詳細 說明將會變得一目了然。
圖1為現有技術中幕墻立柱連接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件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1 圖3為圖2中所示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件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與笫一 定位軸、第二定位軸的連接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另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與第 一定位軸、第二定位軸的連接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又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與第 一定位軸、第二定位軸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所述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固定于結構主體連接梁上并用于連接第一、第二幕 墻立柱,該連接組件包括連接件、第一連接軸以及第二連接軸,該連接件包括 利用該第一連接軸連接于所述第一幕墻立柱上且能繞該第一連接軸軸心線旋轉 的第一連接端部、利用該第二連接軸連接于所述第二幕墻立柱上且能繞該第二 連接軸軸心線旋轉的第二連接端部、以及固定于所述結構主體連接梁上的第三 連接端部。
以下結合附圖及如下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 件。實施例一參考圖2-4,所述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包括連接件20、第一連接軸40以及第 二連接軸50、第一定位軸60以及第二定位軸70。所述連接件20由第一連接端 部21、第二連接端部22、第三連接端部23呈"T,,型排列構成。該第一定位軸 60包括第一軸身61以及與該第一軸身61 —體成型的第一連接耳板62。該第二 連接軸70包括第二軸身71以及與該第二軸身71 —體成型的第二連接耳板"。 該第一軸身61定位于所述第一幕墻立柱10a上;該第二軸身71定位于所述第 二幕墻立柱上10b上。該第一連接耳板62與所述第一連接端21相連接;該第 二連接耳板72與所述第二連接端22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耳板62可以繞第一軸身61的軸心線旋轉;該第二連接耳板72可以繞所述第二軸身71的軸心線旋 轉。所述第三連接端部23上開有長條形連接孔231,所述結構主體連接梁30上 對應也開有長條形連接孔31,該長條形連接孔231與長條形連接孔31交叉而設。 該第三連接端部23利用螺一全232穿過長條形連^^妻孔31、 231定位于所述結構主 體連接梁上。這樣,可以通過調整螺栓232在所述長條形連接孔231、長條形連 接孔31中的位置來調整連接件20的安裝位置。為了能進一步使所述第三連接 端部23固定于該結構主體連接梁30上,本實施例還在所述連接件20上設有若 干螺孔234,并若干定位螺栓233穿過該螺孔234將第三連接端部23固定于該 結構主體連接梁30上。參考圖4,所述第一連接端部21、第二連接端部"都分別開有連接孔211、 221。所述第一連接耳板62在垂直所述第一定位軸60的方向上開有孔621。所 述第二連接耳板72在垂直所迷第二定位軸70的方向上開有孔721。所述第一連 接軸40穿過該連接孔211、連接孔621從而將第一連接端部21與所述第一連接 耳板62相連接。第二連接軸50穿過該連接孔221、連接孔721從而將第二連接 端部22與所述第二連接耳板72相連接。這樣,所述第一幕墻立柱上10a可以 繞第一定位軸60旋轉調整位置,也可以通過所述第一定位軸60的第一連接耳 板62繞所述第一連接軸40旋轉調整。同理,所述第二幕墻立柱上10b可以繞 第二定位軸70旋轉調整位置,也可以通過所述第二定位軸60的第二連接耳板 72繞所迷第二連接軸50旋轉調整。因此,所述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可以實現幕墻 立柱多方位、持續可變的位置調整。實施例二參考圖3、 5,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一的基礎上,所述第一連接端部21、 第二連接端部22分別開有第一、第二夾槽。該第一夾槽分別包括槽壁213、 214; 該第二夾槽分別包括槽壁223、 224。所述槽壁213、 2"在垂直所述第一定位軸 60的方向上分別開有孔201、 202;所述槽壁223、 224在垂直所述第二定位軸 70的方向上分別開有孔203、 204。所述第一連接耳壽反62伸入所述第一夾槽兩個槽壁213、 214之間,并利用第一連接軸40穿過所述孔201、 202以及孔621 從而定位于所述第一夾槽中。所述第二連接耳板72伸入所述第二夾槽兩個槽壁 223、 224之間,并利用第二連接軸50穿過所述孔203、 204以及孔721從而定 位于所述第二夾槽中。所述第 一連接耳板62 、第二連接耳板72可以分別沿第一 、 第二夾槽的開槽方向軸旋轉。通過夾槽的這種連接方式,可以使第一連接端部 21、第二連接端部22分別與第一連接耳板62、第二連接耳板72連接更加牢固、結實。實施例三參考圖3、 6,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一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即所述連接件 20由第一、二連接件20a、 20b構成。所述第一連接耳板62通過所述第一連接 軸40穿過第一、二連接件20a、 20b上的孔211以及孔621,從而定位在所述第 一連接端部21處的第一、二連接件20a、 20b之間。所述第二連接耳板72通過 所述第二連接軸50穿過第一、二連接件20a、 20b上的孔221以及孔7n,,從 而定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端部22處的第一、二連接件20a、 20b之間。所述第一 連接耳板62、第二連接耳板72可以在第一、二連接件20a、 20b之間分別繞第 一連接軸40、第二連接軸50旋轉。通過這種連接方式,可以使第一連接端部 21、第二連接端部22分別與第一連接耳板62、第二連接耳板72連接更加牢固、 結實。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端部、第二連接端部以及第三連接 端部的排列不限于"T,,型,根據具體情況及需要可以成"Y"型等形狀;所 述幕墻立柱連接組件也可以不需要第一定位軸、第二定位軸,可以將所述連接 件直接通過所述第一連接軸、第二連接軸直接連接到所述第一幕墻立柱、第二 幕墻立柱上。以上所述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實施例來實現,這 里就不再一一贅述了。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 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 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其固定于結構主體連接梁上并用于連接第一、第二幕墻立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連接件、第一連接軸以及第二連接軸,該連接件包括利用該第一連接軸連接于所述第一幕墻立柱上且能繞該第一連接軸軸心線旋轉的第一連接端部、利用該第二連接軸連接于所述第二幕墻立柱上且能繞該第二連接軸軸心線旋轉的第二連接端部、以及固定于所述結構主體連接梁上的第三連接端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以及 第三連接端部排列呈T型。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端部上 開有連接孔,該第三連接端部利用螺栓穿過該連接孔連接于所述結構主體連 接梁上。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孔為長條形 連接孔。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第一、第二 定位軸,所述第一連接端部通過該第一定位軸與第一幕墻立柱相連接,所述 第二連接端部通過該第二定位軸與第二幕墻立柱相連接,該第一定位軸包括 定位于所述第一幕墻立柱上的第一軸身以及與該第一軸身連接并連接于所述 第一連接端上的第一連接耳板;該第二定位軸包括定位于所述第二幕墻立柱 上的第二軸身以及與該第二軸身連接并連接于所述第二連接端上的第二連接耳板。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連接 端部分別開有第一、第二夾槽,所述第一連接耳板伸入所述第一夾槽中并利 用第一連"l妄軸定位于所述第一夾槽的兩個槽壁之間;所述第二連接耳板伸入 所述第二夾槽中并利用第二連接軸定位于所述第二夾槽的兩個槽壁之間。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由第一、 二連接件構成,所述第一連接耳板通過所述第一連接軸定位在位于所述第一 連接端部處的第一、二連接件之間;所述第二連接耳板通過所述第二連接軸 定位在位于所述第二連接端部處的第一、二連接件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幕墻立柱連接組件,該連接組件固定于結構主體連接梁上并用于連接第一、第二幕墻立柱,該連接組件包括連接件、第一連接軸以及第二連接軸,該連接件包括利用該第一連接軸連接于所述第一幕墻立柱上且能繞該第一連接軸軸心線旋轉的第一連接端部、利用該第二連接軸連接于所述第二幕墻立柱上且能繞該第二連接軸軸心線旋轉的第二連接端部、以及固定于所述結構主體連接梁上的第三連接端部。本實用新型幕墻立柱連接組件利用連接件的三個連接端部將第一、第二幕墻立柱固定于所述結構主體連接梁上,并通過軸接的方式使第一、第二幕墻立柱可以分別繞所述第一連接軸、第二連接軸旋轉,從而實現了幕墻立柱的安裝位置可以多方位連續可變。
文檔編號E04B1/38GK201165706SQ20082004376
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日
發明者宋詠明 申請人: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廣州鋁質裝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