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鉀鹽礦采空區充填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采空區充填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鉀鹽礦的采空區充填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鉀鹽礦有兩種采礦方法,水法采礦和干法采礦。水法采礦不存在采空區充 填的問題。干法采礦是對鉀鹽礦進行選礦得到精礦和尾礦,其中尾礦中帶有90%以上的 NaCl,得到的尾礦通常堆放到礦區。隨著環保要求的嚴格,鉀鹽礦尾礦不能在地面上堆放,也不可排放,因此,限制了 利用干法采礦開采鉀鹽礦。在普通的礦山開采中,采空區通常使用硅酸鹽水泥作為膠結料 與尾礦混合形成充填料漿進行充填。但是,傳統充填方法不能適用于鉀鹽礦采空區,因為鉀 鹽礦采空區的充填強度要求較高,否則會降低礦石的回收率,普通的硅酸鹽水泥無法適用 于鉀鹽礦尾礦,并且硅酸鹽水泥用量太大,經濟指標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 在于提出充填強度高的鉀鹽礦的采空區充填方法。根據本發明的一種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鉀鹽礦進行選礦 得到鉀鹽礦的尾礦;將鎂水泥和鉀鹽礦的尾礦混合攪拌成充填料漿;和將充填料漿輸送到 鉀鹽礦采空區。根據本發明的鉀鹽礦采空區充填工藝,將鎂水泥和尾礦混合而成的漿料作為充填 主料,由于鎂水泥成分主要為氧化鎂,氧化鎂等水溶性鎂鹽為膠凝材料,再加入水調和,形 成氣硬性膠凝膠結體,從而滿足鉀鹽礦采空區充填的強度要求,并且用量少,成本低。另外,根據本發明的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所述鎂水泥和鉀鹽礦的尾礦的重量比為1 4 1 8。所述充填料漿自流輸送到鉀鹽礦采空區。所述充填料漿泵壓輸送到鉀鹽礦采空區。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 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 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
3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 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下面參考圖1描述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如圖1所示,根據本發明的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首先將通過干法采礦得到 的鉀鹽礦進行選礦得到鉀鹽礦的尾礦。然后將鎂水泥和鉀鹽礦的尾礦、必要時加水一起混合攪拌成充填料漿。例如,在本 發明的一個示例中,可先將鉀鹽礦的尾礦供給到攪拌槽中并調節供給量,同時將鎂水泥從 水泥倉中供給到攪拌槽中并調節供給量,另外,由水箱將水供到攪拌槽中,進而將鎂水泥、 鉀鹽礦的尾礦通過水進行攪拌成充填料漿,并同時可調節該充填料漿的濃度。可選地,鎂水泥和鉀鹽礦的尾礦的重量比為1 4 1 8,其中,鎂水泥的配比可 以為6Mg0*MgC12 · 6H20*7H20。根據試驗,制好模后,養護齡期越長,強度越高。 當鎂水泥和鉀鹽礦的尾礦的重量比為1 4時,充填料漿的濃度與充填強度的關 系大致如表1所示。表 1 當鎂水泥和鉀鹽礦的尾礦的重量比為1 8時,充填料漿的濃度與充填強度的關 系大致如表2所示。表2 最后,將充填料漿輸送到鉀鹽礦采空區并進行充填,輸送方式可以自流輸送到鉀 鹽礦采空區。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當充填料漿的濃度較大時,采用泵壓輸送。根據本發明的鉀鹽礦采空區充填工藝,將鎂水泥和尾礦混合而成的漿料作為充填 主料,由于鎂水泥具有氣硬性,加水拌合后凝結成強度很高的膠結體,從而滿足采空區充填 的強度要求,并且相比使用硅酸鹽水泥,用量減小,成本降低。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 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 發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一種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鉀鹽礦進行選礦得到鉀鹽礦的尾礦;將鎂水泥和鉀鹽礦的尾礦混合攪拌成充填料漿;和將充填料漿輸送到鉀鹽礦采空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鎂水泥和鉀鹽 礦 的尾礦的重量比為1 4 1 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料漿自流 輸送到鉀鹽礦采空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填料漿泵壓 輸送到鉀鹽礦采空區。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鉀鹽礦采空區的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鉀鹽礦進行選礦得到鉀鹽礦的尾礦;將鎂水泥和鉀鹽礦的尾礦混合攪拌成充填料漿;和將充填料漿輸送到鉀鹽礦采空區。根據本發明的鉀鹽礦采空區充填工藝,將鎂水泥和尾礦混合而成的漿料作為充填主料,由于鎂水泥成分主要為氧化鎂,氧化鎂等水溶性鎂鹽為膠凝材料,再加入水調和,形成氣硬性膠凝膠結體,從而滿足采空區充填的強度要求。
文檔編號C04B28/30GK101864988SQ20101016470
公開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30日
發明者丁鵬, 施士虎, 朱瑞軍, 李國政, 賀茂坤 申請人: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