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合聯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聯接件,特別是涉及一種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合 聯接件。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石材幕墻安裝結構上安裝相應的石材,可得到鋼結構框架的石材幕墻。 安裝結構中的橫梁焊接在相應的立柱上,立柱均采用方形鋼管,橫梁采用角鐵。裝配時,在施工現場對鋼管、角鐵分別進行切割得到立柱、橫梁后,將立柱固定在 墻體上,再對橫梁、立柱進行焊接施工,焊接施工為高空作業且施工量較大。采用以上的施工作業方式后,施工現場的噪音大、有焊接火花且擾民,現場施工人 員的勞動量較大、勞動效率低,施工成本高;難以調節橫梁在立柱上的安裝高度;立柱、橫 梁之間的焊縫太多,焊縫檢查和控制的工作量非常大,焊縫的防腐處理無法全部合格,焊接 質量難以保證,使得石材幕墻的安全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合 聯接件,采用本聯接件,使得橫梁和立柱之間的連接方便、簡單、快捷,現場施工人員的勞動 量較小、勞動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另外,無需焊接施工,使得石材幕墻的安全性較佳。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合聯接 件,它包括角碼、豎直板、水平板,角碼為L形板,L形板的豎直段和水平段上分別沿兩者的 長度方向開有至少一個條形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豎直板、水平板上分別開有至少一個第 三穿孔、第四穿孔,豎直段、豎直板之間通過穿經第一穿孔、第三穿孔的至少一個第一螺栓 和安裝在第一螺栓旋入端的至少一個第一螺母貼靠連接,水平段、水平板之間通過穿經第 二穿孔、第四穿孔的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和安裝在第二螺栓旋入端的至少一個第二螺母貼靠 連接。為能簡潔說明問題起見,以下對本發明所述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 合聯接件均簡稱為本聯接件。裝配前,先在立柱的高度方向設置若干調節孔,在橫梁的長度方向也設置若干連 接孔。本聯接件中的零部件(角碼、豎直板、水平板、第一螺栓、第一螺母、第二螺栓、第 二螺母)均可事先在工廠里按圖紙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出來,裝配時,在施工現場通過本聯 接件即可實現將橫梁安裝在相應的立柱上,無需進行切割、鉆孔、焊接等施工,與現有技術 相比,徹底根治焊接所帶來的安全隱患。采用本聯接件,使得橫梁和立柱之間的連接方便、簡單、快捷,現場施工人員的勞 動量較小、勞動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另外,無需焊接施工,使得石材幕墻的安全性較佳。另,采用本聯接件,還使得橫梁在立柱上的安裝高度調節和橫梁在水平方向的伸展補償長度調節均較為方便。作為本發明的優化,L形板的豎直段和水平段相向的內側面上沿兩者的寬度方向 分別設置牙形槽,豎直板和豎直段相貼靠的對應側面上也設置有相同的牙形槽,水平板和 水平段相貼靠的對應側面上也設置有相同的牙形槽。牙形槽的設置,使得豎直板與角碼的豎直段之間的摩擦力、水平板與角碼的水平 段之間的摩擦力均得到增大,這樣,橫梁與立柱之間的連接更加牢靠。所述L形板的豎直段上第一穿孔的數量為二,兩個第一穿孔相互平行且處于豎直 段的中部區域;水平段上第二穿孔的數量為二,兩個第二穿孔相互平行且處于水平段的中部區 域;豎直板上第三穿孔的數量為四,四個第三穿孔呈方形布置且處于豎直板的中部區 域,四個第三穿孔中處于豎直板寬度方向任一側的兩個第三穿孔與豎直段上同側的那一第 一穿孔剛好在位置上相對應;水平板上第四穿孔的數量為二,兩個第四穿孔處于水平板的中部區域,兩個第四 穿孔與水平段上的兩個第二穿孔分別在位置上相對應。
圖1是本聯接件中的角碼的立體圖;圖2是本聯接件中的豎直板配裝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時的立體圖;圖3是本聯接件中的水平板配裝第二螺栓和第二螺母時的立體圖;
圖4是本聯接件的自身結構及使用時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具體描述參見圖1-圖4:本聯接件包括角碼1、豎直板2、水平板3,角碼1為L形板,L形板的豎直段11上 沿其長度方向開有兩個豎直條形的第一穿孔13,兩個第一穿孔13相互平行且處于豎直段 的中部區域;L形板的水平段12上沿其長度方向開有兩個水平條形的第二穿孔14,兩個第 二穿孔14相互平行且處于水平段12的中部區域。L形板的豎直段11和水平段12相向的 內側面上沿兩者的寬度方向分別設置牙形槽15、牙形槽16。豎直板2上開有四個第三穿孔21,水平板3上開有兩個第四穿孔31。四個第三穿孔21呈方形布置且處于豎直板2的中部區域,處于豎直板2寬度方向 任一側的兩個第三穿孔21與豎直段11上同側的那一第一穿孔13剛好在位置上相對應。兩個第四穿孔31處于水平板3的中部區域,兩個第四穿孔31與水平段12上的兩 個第二穿孔14分別在位置上相對應。豎直板2的后側面上設置有與牙形槽15相同的牙形槽22,水平板3的下側面上設 置有與牙形槽16相同的牙形槽32。豎直段11、豎直板2之間可以通過穿經第一穿孔13、第三穿孔21的兩個第一螺栓 24和安裝在第一螺栓24旋入端的兩個第一螺母23貼靠連接,且豎直段11上的牙形槽15、豎直板2后側面上的牙形槽22能互相契合;水平段12、水平板3之間可以通過穿經第二穿 孔14、第四穿孔31的兩個第二螺栓34和安裝在第二螺栓34旋入端的兩個第二螺母33貼 靠連接,且水平段12上的牙形槽16、水平板3下側面的牙形槽32能互相契合。立柱4的高度方向設置若干調節孔41,橫梁5的長度方向設置若干連接孔51。本 聯接件、立柱4、橫梁5均可事先在工廠里按圖紙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加工成型。裝配時,在施工現場將角碼1的豎直段11和水平段12分別與立柱4和橫梁5貼 靠,豎直板2和水平板3與豎直段11和水平段12相向的內側面分別對應貼靠,再通過兩個 第一螺栓24和兩個第一螺母23、兩個第二螺栓34和兩個第二螺母33,即可實現將橫梁5 安裝在立柱4上,無需進行切割、鉆孔、焊接等施工,與現有技術相比,徹底根治焊接所帶來 的安全隱患。采用本聯接件,通過選擇立柱4上不同位置的調節孔41,可以較大范圍調整橫梁5 的高度;通過條形穿孔13調整角碼1的高度,可以微調橫梁5的高度。因此,橫梁5在立柱 4上的安裝高度調節較為方便。同樣,橫梁5在水平方向的伸展補償長度調節也較為方便。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 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顯而易見的若干變換或替代以及改型,這 些也應視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合聯接件,其特征是它包括角碼、豎直板、水平板,角碼為L形板,L形板的豎直段和水平段上分別沿兩者的長度方向開有至少一個條形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豎直板、水平板上分別開有至少一個第三穿孔、第四穿孔,豎直段、豎直板之間通過穿經第一穿孔、第三穿孔的至少一個第一螺栓和安裝在第一螺栓旋入端的至少一個第一螺母貼靠連接,水平段、水平板之間通過穿經第二穿孔、第四穿孔的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和安裝在第二螺栓旋入端的至少一個第二螺母貼靠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合聯接件,其特征是 L形板的豎直段和水平段相向的內側面上沿兩者的寬度方向分別設置牙形槽,豎直板和豎直段相貼靠的對應側面上也設置有相同的牙形槽,水平板和水平段相貼靠的對應側面 上也設置有相同的牙形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合聯接件,其特征是L形板的豎直段上第一穿孔的數量為二,兩個第一穿孔相互平行且處于豎直段的中部 區域;水平段上第二穿孔的數量為二,兩個第二穿孔相互平行且處于水平段的中部區域; 豎直板上第三穿孔的數量為四,四個第三穿孔呈方形布置且處于豎直板的中部區域, 四個第三穿孔中處于豎直板寬度方向任一側的兩個第三穿孔與豎直段上同側的那一第一 穿孔剛好在位置上相對應;水平板上第四穿孔的數量為二,兩個第四穿孔處于水平板的中部區域,兩個第四穿孔 與水平段上的兩個第二穿孔分別在位置上相對應。
全文摘要
石材幕墻中用于橫梁和立柱連接的組合聯接件,它包括角碼、豎直板、水平板,角碼為L形板,L形板的豎直段和水平段上分別沿兩者的長度方向開有至少一個條形的第一穿孔、第二穿孔,豎直板、水平板上分別開有至少一個第三穿孔、第四穿孔,豎直段、豎直板之間通過穿經第一穿孔、第三穿孔的至少一個第一螺栓和安裝在第一螺栓旋入端的至少一個第一螺母貼靠連接,水平段、水平板之間通過穿經第二穿孔、第四穿孔的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和安裝在第二螺栓旋入端的至少一個第二螺母貼靠連接。采用本聯接件,使得橫梁和立柱之間的連接方便、簡單、快捷,現場施工人員的勞動量較小、勞動效率高、施工成本低;另外,無需焊接施工,使得石材幕墻的安全性較佳。另,采用本聯接件,還使得橫梁在立柱上的安裝高度調節和橫梁在水平方向的伸展補償長度調節均較為方便。
文檔編號E04B2/88GK101929210SQ20101025693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9日
發明者姜志海, 曹豐金, 濮椿華, 郭永澤 申請人:大連金凱正達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