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基礎建設的大力投入,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 的用量越來越大。目前,國內外普遍使用懸輥法生產所述的排水管或頂管。所述的懸輥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1)、采用常規的懸輥法設備,在排水管或頂管 的管模內制得排水管或頂管的基坯(此時,所述基坯特別是其內壁處于潮濕狀態,還沒有 干燥);(2)、對(1)中帶有基坯的管模置于蒸養池中進行蒸養后脫模。用于排放污水的排水管或頂管要有一定的防腐功能,以延長排水管或頂管的使用 壽命。PVC片材具有很好的防腐效果,可提高相應管材的使用壽命5倍以上。但是,現在無 法在排水管或頂管的基坯中嵌入PVC片材,因此,如何將PVC片材與排水管或頂管的基坯內 壁緊密貼合固定,是水泥制品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 或頂管中的裝置,采用本裝置,可將PVC片材與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的內壁緊密貼合, 使得排水管或頂管具有較強的防腐功能,延長了排水管或頂管的使用壽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 管或頂管中的裝置,它有輥壓機、托管機;輥壓機的機架前端鉸接有豎向布置的滑軌,滑軌 上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前伸的水平轉動輥,升降機構與機架之間有定位機構;托管機設于轉 動輥的下方且包括三個以上的將排水管或頂管的管模水平托住的托輪。為能簡潔說明問題起見,以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 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均簡稱為本裝置。本裝置的作業原理為首先,將帶有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的基坯的管模托置在托管機的托輪上;然 后,將平行于轉動輥且卷有裁剪好的PVC片材的掛軸可轉動地設置在升降機構上,讓轉動 輥、掛軸伸進所述基坯內,利用定位機構和升降機構調整轉動輥的位置,使轉動輥與所述基 坯的軸線相平行,且使轉動輥、PVC片材的首端、所述基坯的內壁依次相貼靠;最后,讓管模 周向轉動以帶動轉動輥、PVC片材同向轉動,通過轉動輥對PVC片材實施輥壓,將PVC片材從 首端至尾端均勻地壓延在所述基坯的內壁上,換言之,將PVC片材內襯在排水管或頂管中。另外,再對上述帶有基坯和PVC片材的管模進行蒸養脫模、對PVC片材進行拼縫焊 接,即可得到內襯有PVC片材的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可見,采用本裝置,可將PVC片材與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的內壁緊密貼合,使 得排水管或頂管具有較強的防腐功能,延長了排水管或頂管的使用壽命。所述滑軌包括截面形狀均為U形的兩個豎直狀軌道,且兩個軌道的凹槽相對布置。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兩個軌道中段后側的水平支撐梁、固設在支撐梁前側的 豎直油缸、設置在油缸的活塞桿上端且與支撐梁相平行的水平固定桿、分別設置在固定桿 兩端的兩個鏈輪、分別與兩個鏈輪相配合的兩個鏈條、安裝組件、帶有油箱的液壓馬達,安 裝組件包括豎直移動板、固設在移動板前側面上的水平外伸梁、設置在移動板的后側且與 兩個軌道中的凹槽相適配的至少兩個定位輪,外伸梁長度方向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擔放耳, 且兩個擔放耳位于外伸梁寬度方向的同側,每個鏈條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梁、移動板掛接,油 箱、液壓馬達固設在機架后段,油箱、油缸之間接有油管;所述轉動輥借助兩個彈簧座安裝 在外伸梁長度方向的下側,轉動輥為空心圓筒體,其內設置至少一高頻震動電機。這樣,作業時,轉動輥借助高頻震動電機的高頻振動,可使PVC片材與排水管或頂 管的基坯的內壁更好地緊密結合,使得作業效率更高。所述定位機構由固設在支撐梁中段且后伸的水平第一拉桿、絲桿、固設在機架中 段且向上延伸的豎直狀倒置U形框架組成,絲桿的一端與第一拉桿鉸接、另一端通過兩個 螺母并緊在框架的上端。這樣,作業時,可方便地調整水平轉動輥與排水管或頂管的基坯之間的相對位置。所述機架上固設一行走電機、機架下側設置至少三個行走輪,行走電機與任一行 走輪之間接有行走鏈條。這樣,作業時,可方便地移動輥壓機、利于轉動輥伸進排水管或頂管的基坯內。所述托管機由機座、通過軸承座并按矩形排布方式布置在機座上的四個托輪、與 轉動輥相平行的過橋軸、帶有減速器的驅動電機組成,過橋軸的兩端分別與同側的兩個相 應托輪的輪軸內端同軸連接,所述兩個相應托輪中任一托輪的輪軸外端與減速器同軸連接。這樣,就可將排水管或頂管的管模很平穩地水平托住,并使管模周向轉動,從而進 一步提高將PVC片材輥壓在排水管或頂管的基坯中的效率和質量。
圖1是本裝置從前向后且俯看的立體圖;圖2是本裝置從后向前且俯看的立體圖;圖3是本裝置從后向前且俯看的使用狀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圖3 本裝置有輥壓機、托管機。輥壓機的機架7前端鉸接有豎向布置的滑軌1,滑軌1上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前伸的 水平轉動輥4,升降機構與機架7之間有定位機構。滑軌1包括截面形狀均為U形的兩個豎直狀軌道11,且兩個軌道11的凹槽12相
對布置。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兩個軌道11中段后側的水平支撐梁31、固設在支撐梁31前側的豎直油缸32、設置在油缸32的活塞桿上端且與支撐梁31相平行的水平固定桿33、分 別設置在固定桿33兩端的兩個鏈輪34、分別與兩個鏈輪34相配合的兩個鏈條35、安裝組 件、帶有油箱372的液壓馬達371,安裝組件包括豎直移動板361、固設在移動板361前側面 上的水平外伸梁362、設置在移動板361的后側且與兩個軌道11中的凹槽12相適配的八 個定位輪363,外伸梁362長度方向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擔放耳364,且兩個擔放耳364位于 外伸梁362寬度方向的同側,每個鏈條35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梁31、移動板361掛接,油箱 372、液壓馬達371固設在機架7后段,油箱372、油缸32之間接有油管373 ;轉動輥4借助 兩個彈簧座41安裝在外伸梁362長度方向的下側,轉動輥4為空心圓筒體,其內設置一高 頻震動電機(該電機在附圖中未示出)。八個定位輪363分為四組,每個軌道11中自上而下地布置有兩組,每組中有上下 錯開布置的兩個定位輪363,每組中所述的兩個定位輪363分別與相應軌道11的凹槽12的 前側槽壁和后側槽壁滾動配合,使移動板361在兩個軌道11之間得到定位。定位機構由固設在支撐梁31中段且后伸的水平第一拉桿21、絲桿22、固設在機架 7中段且向上延伸的豎直狀倒置U形框架23組成,絲桿22的一端與第一拉桿21鉸接、另一 端通過兩個螺母24并緊在框架23的上端。機架7上固設一行走電機61、機架7下側按矩形排布方式設置四個行走輪62,行 走電機61與遠離滑軌1的后側一行走輪62之間接有行走鏈條63。托管機設于轉動輥4的下方,托管機由機座52、通過軸承座53并按矩形排布方式 布置在機座52上的四個托輪51、與轉動輥4相平行的過橋軸54、帶有減速器的驅動電機55 組成(附圖中未示出減速器的件號),過橋軸54的兩端分別與同側的兩個相應托輪51的輪 軸內端同軸連接,所述兩個相應托輪51中遠離滑軌1的那個托輪51的輪軸外端與減速器 同軸連接。本裝置的作業原理為首先,將帶有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的基坯C的管模A托置在托管機的四個托 輪51上;然后,將平行于轉動輥4且卷有裁剪好的PVC片材B的掛軸可轉動地設置在兩個 擔放耳364上(附圖中未示出所述的掛軸,PVC片材B可參見圖3),通過行走電機61、行走 輪62方便地移動輥壓機,讓轉動輥4、掛軸伸進基坯C內,利用定位機構和升降機構調整轉 動輥4的位置,使轉動輥4與基坯C的軸線相平行,且使轉動輥4、PVC片材B的首端、基坯 C的內壁依次相貼靠;最后,開啟驅動電機55,通過四個托輪51讓管模A周向轉動以帶動轉 動輥、PVC片材B同向轉動(其中過橋軸54兩端的兩個托輪51為驅動輪、另兩個托輪51 為從動輪),同時,開啟轉動輥4內的高頻震動電機,通過轉動輥4對PVC片材B實施輥壓并 借助高頻震動電機的高頻振動,將PVC片材B從首端至尾端均勻地壓延在基坯C的內壁上, 換言之,將PVC片材B內襯在排水管或頂管中。另外,再對上述帶有基坯C和PVC片材B的管模A進行蒸養脫模、對PVC片材B進 行拼縫焊接,即可得到內襯有PVC片材B的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可見,采用本裝置,可將PVC片材與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的內壁緊密貼合,使 得排水管或頂管具有較強的防腐功能,延長了排水管或頂管的使用壽命。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 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顯而易見的若干變換或替代以
5及改型,這些也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比如升降機構、定位機構均還可采用 其它適用的結構形式,托管機上還可設置兩個過橋軸、兩個帶有減速器的驅動 電機。
權利要求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有輥壓機、托管機;輥壓機的機架前端鉸接有豎向布置的滑軌,滑軌上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前伸的水平轉動輥,升降機構與機架之間有定位機構;托管機設于轉動輥的下方且包括三個以上的將排水管或頂管的管模水平托住的托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滑軌包括截面形狀均為U形的兩個豎直狀軌道,且兩個軌道的凹槽相對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設置在兩個軌道中段后側的水平支撐梁、固設在支撐梁前側的 豎直油缸、設置在油缸的活塞桿上端且與支撐梁相平行的水平固定桿、分別設置在固定桿 兩端的兩個鏈輪、分別與兩個鏈輪相配合的兩個鏈條、安裝組件、帶有油箱的液壓馬達,安 裝組件包括豎直移動板、固設在移動板前側面上的水平外伸梁、設置在移動板的后側且與 兩個軌道中的凹槽相適配的至少兩個定位輪,外伸梁長度方向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擔放耳, 且兩個擔放耳位于外伸梁寬度方向的同側,每個鏈條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梁、移動板掛接,油 箱、液壓馬達固設在機架后段,油箱、油缸之間接有油管;所述轉動輥借助兩個彈簧座安裝 在外伸梁長度方向的下側,轉動輥為空心圓筒體,其內設置至少一高頻震動電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由固設在支撐梁中段且后伸的水平第一拉桿、絲桿、固設在機架中段 且向上延伸的豎直狀倒置U形框架組成,絲桿的一端與第一拉桿鉸接、另一端通過兩個螺 母并緊在框架的上端。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 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固設一行走電機、機架下側設置至少三個行走輪,行走電 機與任一行走輪之間接有行走鏈條。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 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管機由機座、通過軸承座并按矩形排布方式布置在機座上的四 個托輪、與轉動輥相平行的過橋軸、帶有減速器的驅動電機組成,過橋軸的兩端分別與同側 的兩個相應托輪的輪軸內端同軸連接,所述兩個相應托輪中任一托輪的輪軸外端與減速器 同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托管機由機座、通過軸承座并按矩形排布方式布置在機座上的四個托輪、與轉 動輥相平行的過橋軸、帶有減速器的驅動電機組成,過橋軸的兩端分別與同側的兩個相應 托輪的輪軸內端同軸連接,所述兩個相應托輪中任一托輪的輪軸外端與減速器同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將PVC片材內襯在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中的裝置。它有輥壓機、托管機;輥壓機的機架前端鉸接有豎向布置的滑軌,滑軌上通過升降機構設置前伸的水平轉動輥,升降機構與機架之間有定位機構;托管機設于轉動輥的下方且包括三個以上的將排水管或頂管的管模水平托住的托輪。所述滑軌包括截面形狀均為U形的兩個豎直狀軌道,且兩個軌道的凹槽相對布置。采用本裝置,可將PVC片材與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頂管的內壁緊密貼合,使得排水管或頂管具有較強的防腐功能,延長了排水管或頂管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8B21/70GK201626042SQ20102012376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5日
發明者夏學志 申請人:安徽省方大水泥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