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工業和民用建(構)筑物領域,涉及一種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 結構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國內外的外伸端板高強螺栓梁柱連接節點結構中,由于節點中梁上翼緣有加 勁肋,影響人員通行、設備及管道的布置,不適合于上部需要通行或需要布置設備及管道的 要求,國內門式剛架結構梁柱連接節點中普遍存在整體剛度不足,梁柱連接節點的極限承 載力低,節點設計所需的時間較長,應用范圍受到限制。無法廣泛用于工業與民用建(構) 筑物中的鋼結構梁柱連接節點結構中。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及其制作方法,可以很 好地解決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這種做法加快了設計進度, 方便施工、節省材料,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構)筑物。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包括鋼框架柱2,垂直固定在鋼框架柱 2上的端板3,固定在端板3上的鋼框架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框架梁1上下端有水平布置的梁上翼緣17和梁下翼緣18以及連接后二 者的垂直布置是梁腹板19 ;所述的鋼框架柱2左右端有豎直布置的柱左側翼緣20和柱右側翼緣21以及連接 后二者的垂直布置的柱腹板22 ;所述的鋼框架梁1通過端板3和鋼框架柱左側翼緣20連接固定。在具體實施中,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還可以包括梁加勁板4 ;所述的梁加勁板4垂直可以設置在梁下翼緣18的前部上面的與梁加腋翼緣5起 始位置對應處;所述的梁加勁板4高度可以為0到1倍的梁腹板19的高度,梁加勁板4設置在鋼 框架梁1兩側。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還可以包括梁加腋翼緣5和梁加腋腹板6 ;所述的梁加腋翼緣5與端板3中心的下部和梁下翼緣18中心的前部下面連接,并 且梁加腋翼緣5、端板3和梁下翼緣18包圍構成梁加腋腹板6 ;所述的梁加腋翼緣5選自下列形狀之一平板狀、L形折板狀、曲面板狀;所述的平板狀梁加腋翼緣5與梁下翼緣18構成的α角可以為0度 小于90度;所述的L形折板狀梁加腋翼緣5可以由垂直段和水平段構成,且其垂直段與梁下 翼緣18構成的α角可以為90度。[0018]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還可以包括柱加勁板15 ;所述的柱加勁板15可以分別設置在梁上翼緣17、梁下翼緣18和梁加腋翼緣5對 應的位置處;所述的柱加勁板15可以設置在鋼框架柱左側翼緣20、柱右側翼緣21和柱腹板22 內;所述的柱加勁板15寬度可以為0到1倍的柱腹板22的寬度。所述的鋼框架梁1通過端板3與鋼框架柱左側翼緣20之間采用梁上翼緣外排螺 栓7、梁上翼緣內排螺栓8、梁下翼緣外排螺栓10、梁下翼緣內排螺栓9、梁腹板螺栓13、梁加 腋腹板螺栓14、梁加腋翼緣外排螺栓12、梁加腋翼緣內排螺栓11連接。所述的鋼框架梁1、鋼框架柱2可以為H型鋼、工字型鋼或箱形斷面。將所述的梁加腋翼緣5、梁加腋腹板6、梁加勁板4同鋼框架梁1中的梁上翼緣17、 梁下翼緣18、梁腹板19固定在一起。將所述的鋼框架梁1同端板3固定在一起。用高強螺栓將所述的鋼框架梁1同鋼框架柱2連接在一起構成外伸端板梁柱連接 節點結構;除鋼框架梁1同鋼框架柱2為高強螺栓連接結構外,其余部件之間的連接為焊接 固定結構。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效果1.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使得人員通行方便,設備、管道布置靈活;2.節點整體剛度高,梁柱連接節點的極限承載力提高;3.節點設計所需的時間短,施工速度快;4.材料節省,抗震性能優良。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廣泛應用于工業與民用建(構)筑物中的鋼結構梁柱連接 節點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右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數字符號所代表的組件為1-鋼框架梁;2-鋼框架柱;3-端板;4-梁加勁板(梁兩側設置);5-梁加腋翼 緣;6-梁加腋腹板;7-梁上翼緣外排螺栓;8-梁上翼緣內排螺栓;9-梁下翼緣內排螺栓; 10-梁下翼緣外排螺栓;11-梁加腋翼緣內排螺栓;I2-梁加腋翼緣外排螺栓;13-梁腹板螺 栓;14-梁加腋腹板螺栓;15-柱加勁板;16-角度;17-梁上翼緣;18-梁下翼緣;19-梁腹 板;20-柱左側翼緣;21-柱右側翼緣;22-柱腹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圖4所示,這種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包括鋼框架梁1,鋼框架柱2,端板3,其中鋼框架梁1包括梁上翼緣17、梁下翼緣18、梁腹板19,鋼框架柱2包括柱左側 翼緣20、柱右側翼緣21、柱腹板2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還包括 梁加勁板4,梁加腋翼緣5,梁加腋腹板6、柱加勁板15 ;所述的鋼框架梁1下設梁加腋翼緣 5和梁加腋腹板6 ;所述的鋼框架梁1在梁加腋翼緣5起始位置設梁加勁板4 ;所述的柱加 勁板15設置在梁上翼緣17、梁下翼緣18和梁加腋翼緣5對應的位置處;且該鋼框架梁1通 過端板3和鋼框架柱2連接固定。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的梁加腋翼緣5同水平形成一角度,角度范圍 為0度到90度。梁加勁板4高度為0到1倍的梁腹板19的高度,梁加勁板4設置在鋼框架梁1兩 側。所述的柱加勁板15寬度為0到1倍的柱腹板的寬度,柱加勁板15設置在鋼框架 柱腹板22兩側。鋼框架梁1通過端板3與鋼框架柱左側翼緣20之間采用梁上翼緣外排螺栓7、梁 上翼緣內排螺栓8、梁下翼緣外排螺栓10、梁下翼緣內排螺栓9、梁腹板螺栓13、梁加腋腹板 螺栓14、梁加腋翼緣外排螺栓12、梁加腋翼緣內排螺栓11連接。鋼框架梁1、鋼框架柱2為H鋼、工字型鋼或箱形斷面。將梁加腋翼緣5、梁加腋腹板6、梁加勁板4同鋼框架梁1中的梁上翼緣17、梁下翼 緣18、梁腹板19固定在一起。將鋼框架梁1同端板3固定在一起。用高強螺栓將鋼框架梁1同鋼框架柱2連接在一起,形成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 結構;除鋼框架梁1同鋼框架柱2用高強螺栓連接外,其余部件之間的連接固定方式為焊接。實施例如圖1所示,這種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包括端板、梁加腋翼緣和梁加腋腹 板先行工廠焊接于梁端,然后現場用高強螺栓組裝于柱翼緣,設計周期短,施工快,節省材 料,施工質量穩定可靠,抗震性能好。[0051 ] 如圖1-圖4所示,其包括鋼框架梁1,鋼框架柱2,端板3,梁加勁板4,梁加腋翼緣 5,梁加腋腹板6,螺栓7-14,柱加勁板15。鋼框架梁1包括梁上翼緣17,梁下翼緣18,梁腹 板19。鋼框架柱2包括柱左側翼緣20、柱右側翼緣21、柱腹板22。鋼框架梁1下設梁加腋翼緣5和梁加腋腹板6,梁加腋翼緣5同水平有一角度。梁腹板19在梁加腋翼緣5起始位置設梁加勁板4。柱加勁板15-1,15-2,15-3設置在梁上翼緣17、梁下翼緣18和梁加腋翼緣5對應 的位置處。鋼框架梁1通過端板3與柱左側翼緣20之間采用梁上翼緣外排螺栓7、梁上翼緣 內排螺栓8,梁下翼緣外排螺栓10、梁下翼緣內排螺栓9、梁腹板螺栓13、梁加腋腹板螺栓 14、梁加腋翼緣外排螺栓12、梁加腋翼緣內排螺栓11連接。鋼框架柱2、鋼框架梁1為H型鋼、工字型鋼,或箱形斷面。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的制作方法為(1)將梁加腋翼緣5、梁加腋腹板6、梁加勁板4同鋼框架梁1中的梁上翼緣17、梁下翼緣18、梁腹板19固定在一起;(2)將鋼框架梁1同端板3固定在一起;(3)用高強螺栓將鋼框架梁1同鋼框架柱2連接在一起,形成鋼框架外伸端板梁 柱連接節點結構。本實用新型由于端板3、梁加腋翼緣5、梁加腋腹板6和梁加勁板4均做為梁構件 的一部分先行工廠加工焊接好,然后現場用高強螺栓組裝,設計周期短,施工方便快捷,節 省材料,施工質量穩定可靠。
權利要求1.一種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包括鋼框架柱O),垂直固定在鋼框架柱(2)上的 端板(3),固定在端板(3)上的鋼框架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框架梁(1)上下端有水平布置的梁上翼緣(17)和梁下翼緣(18)以及連接后 二者的垂直布置的梁腹板(19);所述的鋼框架柱(2)左右端有豎直布置的柱左側翼緣00)和柱右側翼緣以及連 接后二者的垂直布置的柱腹板02);所述的鋼框架梁⑴通過端板⑶和鋼框架柱左側翼緣OO)連接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包括梁加勁板(4);所述的梁加勁板(4)垂直設置在梁下翼緣(18)的前部上面的與梁加腋翼緣( 起始 位置對應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還包括梁加腋翼緣(5)和梁加腋腹板(6); 所述的梁加腋翼緣( 與端板C3)中心的下部和梁下翼緣(18)中心的前部下面連接, 并且梁加腋翼緣(5)、端板(3)和梁下翼緣(18)包圍構成梁加腋腹板(6); 所述的梁加腋翼緣( 選自下列形狀之一平板狀、L形折板狀、曲面板狀; 所述的平板狀梁加腋翼緣(5)與梁下翼緣(18)構成的α角為O度 小于90度; 所述的L形折板狀梁加腋翼緣(5)由垂直段和水平段構成,且其垂直段與梁下翼緣 (18)構成的α角為90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包括柱加勁板(15);所述的柱加勁板(15)分別設置在梁上翼緣(17)、梁下翼緣(18)和梁加腋翼緣(5)對 應的位置處;所述的柱加勁板(15)設置在鋼框架柱左側翼緣(20)、柱右側翼緣和柱腹板02)內;所述的柱加勁板(15)寬度為O到1倍的柱腹板02)的寬度。
5.如權利要求1 4之一所述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框架梁⑴通過端板⑶與鋼框架柱左側翼緣OO)之間采用梁上翼緣外排 螺栓(7)、梁上翼緣內排螺栓(8)、梁下翼緣外排螺栓(10)、梁下翼緣內排螺栓(9)、梁腹板 螺栓(13)、梁加腋腹板螺栓(14)、梁加腋翼緣外排螺栓(12)、梁加腋翼緣內排螺栓(11)連 接。
6.如權利要求5所述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框架梁(1)、鋼框架柱O)為H型鋼、工字型鋼或箱形斷面。
7.如權利要求5所述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的梁加腋翼緣(5)、梁加腋腹板(6)、梁加勁板同鋼框架梁(1)中的梁上翼 緣(17)、梁下翼緣(18)、梁腹板(19)固定在一起。
8.如權利要求7所述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的鋼框架梁(1)同端板(3)固定在一起。
9.如權利要求8所述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其特征在于 用高強螺栓將所述的鋼框架梁(1)同鋼框架柱(2)連接在一起構成外伸端板梁柱連接 節點結構;除鋼框架梁(1)同鋼框架柱(2)為高強螺栓連接結構外,其余部件之間的連接為 焊接固定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包括鋼框架梁(1),鋼框架柱(2),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伸端板梁柱連接節點結構還包括梁加勁板(4),梁加腋翼緣(5),梁加腋腹板(6)、柱加勁板(15);在所述的鋼框架梁(1)下設梁加腋翼緣(5)和梁加腋腹板(6);在所述的鋼框架梁(1)在梁加腋翼緣(5)起始位置設梁加勁板(4);所述的柱加勁板(15)設置在梁上翼緣(17)、梁下翼緣(18)和梁加腋翼緣(5)對應的位置處;且該鋼框架梁(1)通過端板(3)和鋼框架柱(2)連接固定。本實用新型廣泛應用于工業與民用鋼結構中,具有施工速度快,材料節省,抗震性能優良,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E04B1/58GK201826395SQ20102029750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9日
發明者喬景, 劉忠昌, 張克峰, 朱曉明, 李文杰, 黃鐘喜 申請人: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