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板,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因穿泵管、測量垂直引測或方便上人、物料運送等原因通常會在樓板上設置預留孔洞。預留孔洞封堵的傳統方法為采用木模板穿鐵絲的吊模方法或腳手架支頂的方法,存在施工不便利,混凝土封堵后不嚴密,滲漏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該吊模操作便利,施工效率高,混凝土成型效果好,不滲漏不漏漿。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包括鋼板底模和上橫梁結構,所述鋼板底模和上橫梁結構通過對拉螺栓連接,所述對拉螺栓上固接有止水板。所述鋼板底模設有雙排X形背楞。所述橫梁結構包括兩根平行的鋼筋和連接所述兩根鋼筋的短筋。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采用通過對拉螺栓連接的鋼板底模和上橫梁結構,并在對拉螺栓上固接止水板,操作便利,施工效率高;混凝土成型效果好,不滲漏不漏漿,并且易于實現定型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圖;圖2是圖1的仰視圖;圖3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立面圖。圖中1、對拉螺栓,2、鎖母,3、上橫梁結構,4、鋼板底模,5、背楞,6、木方;7、混凝土樓板;8、預留孔洞,9、止水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閱圖1 圖3,一種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包括一根對拉螺栓1連接的鋼板底模4和上橫梁結構3,所述對拉螺栓1帶止水板9,兩端均套絲,便于緊固鎖母2 ;所述鋼板底模4焊有方通背楞5 ;方通背楞5有4根,形成雙排的X形,所述鋼板底模4中心留有穿對拉螺栓的孔,且剛好與背楞形成的中點同心;所述上橫梁結構3由兩根平行的鋼筋和連接兩根鋼筋的短筋制成,所述上橫梁結構3便于對拉螺栓1穿過。使用時,所述上橫梁結構3的兩端放置在混凝土樓板7預留孔洞8兩側的木方6上。[0014] 盡管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鋼板底模和上橫梁結構,所述鋼板底模和上橫梁結構通過對拉螺栓連接,所述對拉螺栓上固接有止水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底模設有雙排X形背楞。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結構包括兩根平行的鋼筋和連接所述兩根鋼筋的短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樓板預留孔洞的吊模,包括鋼板底模和上橫梁結構,所述鋼板底模和上橫梁結構通過對拉螺栓連接,所述對拉螺栓上固接有止水板。本實用新型采用通過對拉螺栓連接的鋼板底模和上橫梁結構,并在對拉螺栓上固接止水板,操作便利,施工效率高;混凝土成型效果好,不滲漏不漏漿,并且易于實現定型化。
文檔編號E04G11/36GK202081641SQ201120146999
公開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0日
發明者劉建平, 張耀龍, 李克江 申請人: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