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核電站安全殼預應力孔道的灌漿方法,尤其是一種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據申請人了解,核電站安全殼等設計的后張預應力體系結構中,鋼束孔道用剛性鋼管或波紋管預埋在結構混凝土中而形成。在預應力體系張拉后需用水泥漿體對孔道進行灌漿處理,以阻止外界有害介質侵蝕預應力鋼絞線。常規的灌漿方法是一次性將孔道灌滿, 由于灌漿壓力較大,而成孔所用的鋼管或波紋管承壓能力有限,當周圍的混凝土較為密實時,在外部混凝土的共同作用下,高壓一次性灌漿基本可行。但當孔道周圍混凝土存在不密實的缺陷時,采用常規方法的較大壓力作用,很容易使孔道、結構混凝土和附著構件(如鋼襯里)造成破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通過工藝改進,提出一種可以有效填充在孔道內,保證充分密實、避免空洞的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而且該方法即使孔道周圍混凝土存在不密實缺陷,也不會造成任何損傷破壞。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包括以下基本步驟
第一步、測試密封性——向待灌漿孔道內通入預定壓力的壓縮空氣并保持壓力,若預定時間內壓力損失小于規定數值,則判定密封性測試合格,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直至孔道灌滿;否則進行第二步;
第二步、灌漿處理——采用低壓灌漿,使漿體充滿孔道,靜置預定時間后排空孔道內的漿體,用清水沖洗孔道并用壓縮空氣吹干水汽;此時由于已進入滲漏點內的漿體不會被沖走,因此可起到對滲漏點密封的作用;
第三步、實施灌漿——待進入滲漏點內的漿體硬化后,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直至孔道灌滿。本發明通過簡單適用的工藝安排,無需增加施工設備,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孔道周圍結構混凝土可能存在的內部缺陷,而且予以妥善處理,從而可以有效避免灌漿施工對混凝土及附著結構產生的破壞,保證灌漿施工高質量的順利實施。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的灌漿孔道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的灌漿孔道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預應力孔道為水平孔道T (參見圖1),其灌漿具體步驟為
第一步、測試密封性——向待灌漿孔道內通入O. 5-0. 6MPa壓縮空氣,保持壓力1±0. 5 分鐘,若此時間內壓力損失小于O. IMPa,則判定密封性測試合格,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 一次性將孔道灌滿;否則進行第二步。第二步、灌漿處理一采用常規高壓1/5-1/3的低壓灌漿,使漿體充滿孔道,靜置 3-8分鐘后排空孔道內的漿體,用清水沖洗孔道并用壓縮空氣吹干水汽;此時由于已進入滲漏點內的漿體不會被沖走,因此可起到對滲漏點密封的作用。第三步、實施灌漿一待進入滲漏點內的漿體硬化后,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直至孔道灌滿。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預應力孔道為垂直孔道T (參見圖2,圖中I是鋼襯里,2是安全殼混凝土, Tn是第η段待灌漿孔道),其灌漿具體步驟為
第一步、測試密封性——向待灌漿孔道內通入O. 5-0. 6MPa壓縮空氣,保持壓力1±0. 5 分鐘,若此時間內壓力損失小于O. IMPa,則判定密封性測試合格,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 一次性將孔道灌滿;否則將垂直孔道分段(通常每段高度IOm左右),進行第二步。第二步、灌漿處理一采用常規高壓1/5-1/3的低壓灌漿,使漿體充滿待灌漿的孔道段,靜置3-8分鐘后排空孔道內的漿體,用清水沖洗孔道并用壓縮空氣吹干水汽;此時由于已進入滲漏點內的漿體不會被沖走,因此可起到對滲漏點密封的作用。第三步、實施灌漿——待進入滲漏點內的漿體硬化后,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直至待灌漿的孔道段灌滿。第四步、重復第一步,直至整個孔道灌滿。反復實踐證明,上述實施例的灌漿工藝方法能夠及時發現孔道周圍結構混凝土可能存在的內部缺陷,而且予以妥善處理,從而可以有效避免灌漿施工對混凝土及附著結構產生的破壞,保證灌漿施工高質量的順利實施;另外該工藝方法有效消除了孔道內漿體的空洞,顯著提高了孔道灌漿的密實度,在灌漿后孔道的實樣剖切面完全密實,無任何空洞, 從而為保證核電站安全殼的建筑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權利要求
1.一種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測試密封性一向待灌漿孔道內通入預定壓力的壓縮空氣并保持壓力,若預定時間內壓力損失小于規定數值,則判定密封性測試合格,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直至孔道灌滿;否則進行第二步;第二步、灌漿處理一采用低壓灌漿,使漿體充滿孔道,靜置預定時間后排空孔道內的漿體,用清水沖洗孔道并用壓縮空氣吹干水汽;第三步、實施灌衆一待進入滲漏點內的漿體硬化后,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直至孔道灌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為垂直孔道,當第一步判定密封性測試不合格時,將垂直孔道分段,并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別進行分段灌漿處理和分段實施灌漿,并循環以上步驟,直至整個孔道灌滿。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預定壓力為0. 5-0. 6MPa,預定時間為1±0. 5分鐘,規定數值為0. IMPa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采用低壓為常規高壓1/5-1/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置時間控制在3-8 分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應力孔道灌漿方法,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第一步、向待灌漿孔道內通入預定壓力的壓縮空氣并保持壓力,若預定時間內壓力損失小于規定數值,則判定密封性測試合格,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直至孔道灌滿;否則進行第二步;第二步、采用常規高壓1/5-1/3的低壓灌漿,使漿體充滿孔道,靜置3-8分鐘后排空孔道內的漿體,用清水沖洗孔道并用壓縮空氣吹干水汽;第三步、待進入滲漏點內的漿體硬化后,進行常規高壓灌漿作業,直至孔道灌滿。本發明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孔道周圍結構混凝土可能存在的內部缺陷,而且予以妥善處理,從而可以有效避免灌漿施工對混凝土及附著結構產生的破壞,保證灌漿施工高質量的順利實施。
文檔編號E04G21/12GK102587674SQ20121006654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4日
發明者張衛兵, 王德桂, 秦亞林, 魏建國, 黃明洋 申請人: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