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隔墻板,具體地說是一種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
背景技術:
各種纖維隔墻板,目前采用的生產工藝基本都是拌、混、澆、注成模的方法,具體而言,先把纖維原料如木絲、秸桿、廢紙、塑料等打碎再混入膠凝材料經充分結合、鋪裝、倒模而形成,然而對于長纖維來說,不適合采用上述的生產工藝,因為利用上述的工藝對長纖維進行鋪裝加工的過程中,長纖維容易纏繞在一起,出現打結或纏成團的現象,從而不僅影響板材的生產效率,而且還影響了加工后的板材的質量。 另外,中國專利局公開了專利申請號為200810156165. 2的專利申請文件《蘆葦纖維板的生產方法》,該文件公開了生產工藝的以下步驟(1)原料制備專用的粉碎機將蘆葦制成一定長度,經氣流等分選方法去除原料中的泥沙等雜質,制成長桿狀蘆葦;(2)纖維分離和干燥將粉碎后的蘆葦運輸到140°C — 190°C的高壓蒸煮罐中蒸煮軟化6min—15min,軟化后的蘆葦被分離成纖維狀的材料,蘆葦纖維分離過程中分別施加防水劑和脲醛樹脂及其它膠粘劑;生產其它功能性纖維板時,添加相應的化學助劑,干燥時的溫度根據蘆葦纖維的初含水率溫度調整;(3)鋪裝、預壓和熱壓采用專用的機械或氣流鋪裝機進行鋪裝,鋪裝機的真空度根據板的厚度調整,使鋪裝后板坯密度、厚度均勻并進行預壓;(4)后期處理為了使熱壓后的纖維板平整,便于砂光,熱壓后的板材需經平衡處理2—3天。盡管上述工藝采用了浸潰的工藝,但其主要是對原料進行浸潰處理,然后再按一般的鋪裝工藝進行加工處理,故生產出來的板材存在不防火及板材強度低、遇熱容易變形的缺陷。
發明內容
為克服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板材強度高、遇熱不容易變形并具有阻燃性能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所述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制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以椰棕纖維為原料通過鋪裝工藝制成板還,板還的密度為0.14 0. 16g/cm3 ;
B、將板坯浸入由氯化鎂、氧化鎂和水構成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50 70%的無機膠凝漿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5 10分鐘;
C、將浸泡后的板還送入壓棍機中棍壓,壓后板的密度為0.7 0. 8g/cm3 ;
D、將輥壓的板通過養護干固、切割飾面制成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材。所述步驟A中的鋪裝工藝包括步驟
Al打散將椰棕纖維打散;
A2梳理將打散后的椰棕纖維進行梳理,消除糾結纏繞;所述梳理設備為圓筒,所述圓筒的筒面設置有垂直于所述筒面伸出的針,圓筒在轉動過程中帶動所述針將椰棕纖維進行梳理;A3鋪網將椰棕纖維各處均勻平鋪;
A4針刺將平鋪后的椰棕纖維用若干個刺針豎直往復運動穿插,使椰棕纖維的上下層交錯勾連;所述刺針為末端帶有倒刺的針;
A5噴膠將有機粘接劑均勻噴灑在椰棕纖維,使椰棕纖維定型;
A6干燥對椰棕纖維進行干燥,干燥后的椰棕纖維成板狀,成卷備用;· A7熱壓將多層經過Al — A6步驟的椰棕纖維疊合在一起,熱壓成型板坯。所述步驟C中,壓輥的壓力為3200 3500N/cm。所述椰棕纖維絲的長度為5 30cm。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的氯化鎂和氧化鎂的重量比為2 :1。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添加有無機膠凝漿液的摩爾總量I 3%的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所述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的重量配比為1:1。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添加有無機膠凝漿液的摩爾總量2 5%的減水劑,所述減水劑為萘系減水劑或聚羧酸減水劑。步驟A5采用的有機粘接劑為丙烯酸,或聚醋酸乙烯,或天然橡膠乳液。所述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表面涂附有水泥灰沙或者膩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的生產工藝,尤其是采用了由氯化鎂、氧化鎂和水構成的無機膠凝漿液,并對其濃度進行控制,不僅使板材具有質輕、防腐、易加工、成本低的特點,而且還增添了防火的性能;由于無機粘合劑中添加了適量的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同時減少了植物纖維板的遇熱變形量,增強了植物纖維板的結構密度。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所述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制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以椰棕纖維為原料通過鋪裝工藝制成板坯,板坯的密度為0.14g/cm3 ;
B、將板坯浸入由氯化鎂、氧化鎂和水構成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50%的無機膠凝漿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5 10分鐘;
C、將浸泡后的板坯送入壓輥機中輥壓,壓后板的密度為0.7g/cm3 ;
D、將輥壓的板通過養護干固、切割飾面制成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材。椰子樹是常綠喬木,椰子是椰子樹的果實,其外層由棕色的纖維包裹著,這種棕色的纖維就是椰棕纖維。椰棕纖維的強度遠遠高于普通植物纖維絲,而且來源豐富,環保健康;在一批椰棕纖維中具有多種長度,選擇長度5 30cm范圍內的椰棕纖維具有最佳的使用效果;
椰棕纖維需要經過鋪裝工藝制成用作各種后處理的基礎的板坯,該板坯是由堆積成山的椰棕纖維經過打散、梳理、鋪網、針刺、噴膠、干燥和熱壓的工藝最終形成的。經過鋪裝工藝后,椰棕纖維被加工成為方方正正的一個個單獨的板材,堆積備用。作為隔墻板應該具有一定的強度,并且在滿足強度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具有較小的體積以便節省室內空間,同時應該具有一定的消音作用。椰棕纖維制成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纖維之間的空隙起到消音的效果。所述步驟A中的鋪裝工藝包括步驟Al打散將椰棕纖維打散;
A2梳理將打散后的椰棕纖維進行梳理,消除糾結纏繞;所述梳理設備為圓筒,所述圓筒的筒面設置有垂直于所述筒面伸出的針,圓筒在轉動過程中帶動所述針將椰棕纖維進行梳理;
A3鋪網將椰棕纖維各處均勻平鋪; A4針刺將平鋪后的椰棕纖維用若干個刺針豎直往復運動穿插,使椰棕纖維的上下層交錯勾連;所述刺針為末端帶有倒刺的針;
A5噴膠將有機粘接劑均勻噴灑在椰棕纖維,使椰棕纖維定型;
A6干燥對椰棕纖維進行干燥,干燥后的椰棕纖維成板狀,成卷備用;
A7熱壓將多層經過Al - A6步驟的椰棕纖維疊合在一起,熱壓成型板坯。所述步驟C中,壓輥的壓力為3200N/cm。所述椰棕纖維絲的長度為5 30cm。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的氯化鎂和氧化鎂的重量比為2 :1。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添加有無機膠凝漿液的摩爾總量I 3%的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所述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的重量配比為1:1。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添加有無機膠凝漿液的摩爾總量2 5%的減水劑,所述減水劑為萘系減水劑或聚羧酸減水劑。步驟A5采用的有機粘接劑為丙烯酸,或聚醋酸乙烯,或天然橡膠乳液。所述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表面涂附有水泥灰沙或者膩子。根據建筑的實際需求,可以在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表面涂附各種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功能,靈活多變。氯化鎂和氧化鎂是防火水泥材料,由于無機膠凝漿液采用以氯化鎂和氧化鎂為主要原料的無機粘接劑,對植物纖維能起到很好的阻燃效果;由于無機膠凝漿液添加了適量的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能有效分散水化反應中的熱量,從而有效控制無機粘接劑的凝結時間,使無機膠凝漿液在植物纖維板中具有極佳的滲透性,同時減少了植物纖維板的遇熱變形量,增強了植物纖維板的結構密度;尤其是添加了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后,可以減少粘接劑中水的加入量,為加工出高質量、高強度的植物纖維板奠定了基礎;由于加入減水劑,從而減水了水的加入量,并能保證無機粘接劑的滲透性和流動性。實施例二
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所述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制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以椰棕纖維為原料通過鋪裝工藝制成板還,板還的密度為0.16g/cm3 ;
B、將板坯浸入由氯化鎂、氧化鎂和水構成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70%的無機膠凝漿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5 10分鐘;
C、將浸泡后的板還送入壓棍機中棍壓,壓后板的密度為0.8g/cm3 ;
D、將輥壓的板通過養護干固、切割飾面制成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材。所述步驟C中,壓輥的壓力為3500N/cm。實施例三
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所述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制造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A、以椰棕纖維為原料通過鋪裝工藝制成板還,板還的密度為0. 15g/cm3 ;B、將板坯浸入由氯化鎂、氧化鎂和水構成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60%的無機膠凝漿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5 10分鐘;
C、將浸泡后的板還送入壓棍機中棍壓,壓后板的密度為0.75g/cm3 ;
D、將輥壓的板通過養護干固、切割飾面制成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材。
所述步驟C中,壓輥的壓力為3400N/cm。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都不脫離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制造エ藝包括如下步驟 A、以椰棕纖維為原料通過鋪裝エ藝制成板還,板還的密度為O.14 O. 16g/cm3 ; B、將板坯浸入由氯化鎂、氧化鎂和水構成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50 70%的無機膠凝漿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5 10分鐘; C、將浸泡后的板還送入壓棍機中棍壓,壓后板的密度為O.7 O. 8g/cm3 ; D、將輥壓的板通過養護干固、切割飾面制成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鋪裝エ藝包括步驟 Al打散將椰棕纖維打散; A2梳理將打散后的椰棕纖維進行梳理,消除糾結纏繞;所述梳理設備為圓筒,所述圓筒的筒面設置有垂直于所述筒面伸出的針,圓筒在轉動過程中帶動所述針將椰棕纖維進行梳理; A3鋪網將椰棕纖維各處均勻平鋪; A4針刺將平鋪后的椰棕纖維用若干個刺針豎直往復運動穿插,使椰棕纖維的上下層交錯勾連;所述刺針為末端帶有倒刺的針; A5噴膠將有機粘接劑均勻噴灑在椰棕纖維,使椰棕纖維定型; A6干燥對椰棕纖維進行干燥,干燥后的椰棕纖維成板狀,成卷備用; A7熱壓將多層經過Al — A6步驟的椰棕纖維疊合在一起,熱壓成型板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壓輥的壓カ為 3200 3500N/c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椰棕纖維絲的長度為5 30cm。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的氯化鎂和氧化鎂的重量比為2:1。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添加有無機膠凝漿液的摩爾總量I 3%的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硼酸鹽和有機酸鹽的重量配比為I :1。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膠凝漿液中添加有無機膠凝漿液的摩爾總量2 5%的減水劑,所述減水劑為萘系減水劑或聚羧酸減水齊 。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步驟Α5采用的有機粘接劑為丙烯酸,或聚醋酸こ烯,或天然橡膠乳液。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的表面涂附有水泥灰沙或者膩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該板是通過以下工藝制成,A、利用鋪裝機以植物纖維絲為原料通過鋪裝工藝制成板坯,板坯的密度為0.14~0.16g/cm3;B、將板坯浸入由氯化鎂、氧化鎂和水構成的質量百分比濃度為50~70%的無機膠凝漿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5~10分鐘;C、將浸泡后的板坯送入壓輥機中輥壓,壓后板的密度為0.7~0.8g/cm3;D、將輥壓的板通過養護干固、切割飾面制成植物纖維防火隔墻板材。由于采用上述的生產工藝,不僅使板材具有質輕、防腐、易加工、成本低的特點,而且還增添了防火的性能,同時還增加的板材的強度。
文檔編號C04B18/24GK102674793SQ20121017432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1日
發明者黃志平 申請人:廣州市棕寶纖維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