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折疊桿互承式支撐的簡易活動房支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簡易活動房支架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折疊桿互承式支撐的簡易活動房支架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簡易活動房是將鉸接的桿件展開作為支撐,桿件周圍固定硬質板材或軟質篷布構成活動房的前后左右墻體及屋頂。如在ZL200710037562. 3 “折疊式活動房屋”和ZL201020299363. 7 “可轉動搭建的快裝單元活動房”中,是按人字坡面屋頂的造型和四面墻體的垂直桿件支撐為特征,通過鉸接、拆卸和固定連接形成折疊和展開功能。這類結構由于屋頂和四面墻體的造型特征和結構支撐所限,采用的桿件數量多,墻體厚,重量大,安 裝不夠簡便,造形單一,拓展空間小。對于野外露宿及活動場所的快速應用是不合適的;在ZL201120177237. 9 “一種提高帳篷支撐桿穩定性的雙桿結構”中,描述的帳篷式支架雖然重量輕,卻存在結構復雜,支撐穩定性差,易于損壞,造價高,使用面積小,空間低矮等缺點。這些現狀表明在活動房的造型、材料、結構及空間資源利用方面存在著一定的浪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折疊桿互承式支撐的簡易活動房支架結構。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包括三根結構相同的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其中
三根結構相同的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均包括第一主支撐梁、上部斜撐桿、上部平撐桿、下部斜撐桿和底部平撐桿;位于地面上的底部平撐桿的一端與下部斜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下部斜撐桿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下部斜撐桿的另一端與第一主支撐梁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一主支撐梁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第一主支撐梁的另一端與上部斜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一主支撐梁另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上部斜撐桿的另一端與上部平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上部平撐桿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
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包括第二主支撐梁、另一上部斜撐桿、另一上部平撐桿、另一下部斜撐桿和另一底部平撐桿;位于地面上的另一底部平撐桿的一端與另一下部斜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另一下部斜撐桿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另一下部斜撐桿的另一端與第二主支撐梁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二主支撐梁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第二主支撐梁的另一端與另一上部斜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二主支撐梁另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另一上部斜撐桿的另一端與另一上部平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另一上部平撐桿一端上限位銷釘限位;
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每根第一主支撐梁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第二主支撐梁均在靠近兩端位置開有等距相反的榫口,三根第一主支撐梁和第二主支撐梁之間通過榫口依次環扣接形成“井”字形空間支撐框架結構,三根第一主支撐梁和第二主支撐梁在同一水平面上,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四根上部平撐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第二主支撐梁的兩個相反的榫口均分別與鎖緊塊的一端鉸接,兩個鎖緊塊另一端均頂在各自的第一主支撐梁的側面。所述的下部斜撐桿與水平面之間夾角為5(T80°,上部斜撐桿與水平面之間夾角為15 45。。本發明與現有技術對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I.本發明重量輕、易于架設、使用面積及空間易于分割,折疊后體積小、收納及搬運方便,選材范圍廣、制造簡單、維護便利;不但可用作簡易活動房支架,而且可用作游泳池、體育場和展覽會等場合下的遮陽擋雨帳篷支架。
2.每組折疊的桿件展開后可以構成相同的形狀,將各桿件組主支撐梁在預制的榫口位置相互嵌入,形成互承式矩形封閉的框架支撐結構,是一種展開后空間大,支撐穩定,且收納后成為體積小的簡易活動房支架。
圖I是本發明的立體示意圖。圖2是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展開的正視圖。圖3是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展開的正視圖。圖4是三根第一主支撐梁和第二主支撐梁通過榫口環扣接成“井”字形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I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是圖2的A-A剖面圖。圖7是圖2的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折疊后的俯視圖。圖8是圖3的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折疊后的俯視圖。圖9是鉸接副軸心展開后由限位銷釘限定在設定位置的示意圖。圖10是上部斜撐桿與上部平撐桿上設置的限位銷釘保證上部平撐桿處于水平位置圖。圖11是下部斜撐桿上設置限位銷釘保證下部斜撐桿與底部平撐桿之間獲得要求夾角的示意圖。圖中1.第一主支撐梁,2.上部斜撐桿,3.上部平撐桿,4.下部斜撐桿,5.底部平撐桿,6.銷套,7.固定螺母,8.銷軸緊固螺釘,9.鎖緊塊緊固螺釘,10.限位銷釘,11.第二主支撐梁,12.鎖緊塊。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發明包括三根結構相同的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圖2、圖3分別是第一主支撐梁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各桿件分別展開,在限位銷釘10限定位置時的相對位置。其中
如圖2所示,三根結構相同的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均包括第一主支撐梁I、上部斜撐桿2、上部平撐桿3、下部斜撐桿4和底部平撐桿5 ;位于地面上的底部平撐桿5的一端通過銷軸緊固螺釘8與下部斜撐桿4的一端鉸接,并通過下部斜撐桿4 一端上的限位銷釘10限位;下部斜撐桿4的另一端通過銷軸緊固螺釘8與第一主支撐梁I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一主支撐梁I 一端上的限位銷釘10限位;第一主支撐梁I的另一端通過銷軸緊固螺釘8與上部斜撐桿2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一主支撐梁I另一端上的限位銷釘10限位;上部斜撐桿2的另一端通過銷軸緊固螺釘8與上部平撐桿3的一端鉸接,并通過上部平撐桿3 —端上的限位銷釘10限位。如圖3所示,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包括第二主支撐梁11、另一上部斜撐桿2、另一上部平撐桿3、另一下部斜撐桿4和另一底部平撐桿5 ;位于地面上的另一底部平撐桿5的一端通過銷軸緊固螺釘8與另一下部斜撐桿4的一端鉸接,并通過另一下部斜撐桿4 一端上的限位銷釘10限位;另一下部斜撐桿(4)的另一端通過銷軸緊固螺釘8與第二主支撐梁11的一端鉸接,并通過主支撐梁11 一端上的限位銷釘10限位;第二主支撐梁11的另一端通過銷軸緊固螺釘8與另一上部斜撐桿2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二主支撐梁11另一端上的限位銷釘10限位;另一上部斜撐桿2的另一端通過銷軸緊固螺釘8與另一上部平撐桿3的 一端鉸接,并通過另一上部平撐桿3 —端上限位銷釘10限位。如圖4所示,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每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第二主支撐梁11均在靠近兩端位置開有等距相反的榫口,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第二主支撐梁11之間通過榫口依次環扣接形成“井”字形空間支撐框架結構,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第二主支撐梁11在同一水平面上,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四根上部平撐桿3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圖4所示,所述的第二主支撐梁11的兩個相反的榫口均分別與鎖緊塊12的一端鉸接;兩個鎖緊塊12另一端均可頂在各自的第一主支撐梁I的側面。圖6是每根桿件組上相聯的桿件與銷軸緊固螺釘8、固定螺母7及銷套6構成鉸接畐IJ,銷軸緊固螺釘8的軸線為鉸接副軸心。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桿件組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桿件組各有五根桿件和四個鉸接副組成。所述的下部斜撐桿4與水平面之間夾角為5(T80°,上部斜撐桿2與水平面之間夾角為15 45°。如圖2、圖3所示,三根結構相同的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第一主支撐梁I所在桿件組是由一根上部斜撐桿2,一根上部平撐桿3,一根下部斜撐桿4和一根底部平撐桿5構成。各桿件分別在軸端設有以銷套6,銷軸緊固螺釘8、和固定螺母7組成的銷軸副,如圖6所示;兩根桿件以銷軸相聯,可以繞銷軸軸心折疊或展開。第一主支撐梁I的兩端分別在上、下面各開有一處較窄的榫口 ;第二主支撐梁11所在桿件組的基本構成與第一主支撐梁I所在桿件組類似,不同之處是第二主支撐梁11的兩端分別在上、下面各開有一處較寬的榫口,較寬的榫口處裝有鉸鏈和第二主支撐梁11的鎖緊塊12,第二主支撐梁11的鎖緊塊12可以繞鉸鏈打開或合攏,合攏后用鎖緊塊緊固螺釘9固定在較寬榫口處;在第二主支撐梁11較寬榫口與第一主支撐梁I的較窄榫口垂直放入后,鎖緊塊12壓緊榫口,形成“井”型封閉的穩固框架。第一主支撐梁I與第二主支撐梁11所在的桿件組均可由限位銷釘10對相鄰桿件的角度予以限位,或用銷軸緊固螺釘8與銷套6、固定螺母7緊固鎖緊,共構成四根可展開的桿件組。第一主支撐梁I構成的桿件組有三根,第二主支撐梁11構成的桿件組有一根。圖5和圖9表示了各桿件組繞圖6所示鉸接副軸心展開后由限位銷釘10限定在設定位置的示意圖。其中,第一主支撐梁I通過設置在其上的一個限位銷釘10對下部斜撐桿4限位;并通過設置在其上的另一個限位銷釘10對上部斜撐桿2限位。圖10表示了上部斜撐桿2與上部平撐桿3上設置的限位銷釘10相互作用,保證上部平撐桿處于水平位置。圖11表示了下部斜撐桿4上設置限位銷釘10保證下部斜撐桿4與底部平撐桿5之間獲得要求夾角的示意圖。本發明的裝配和安裝過程為
首先,將圖7、圖8所示的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所在的折疊桿件 組展開;按圖4所示,先使相鄰第一、第二根第一主支撐梁I呈90°在窄榫口扣位配合,得到“]_,,型;再將第二、第三根第一
主支撐梁I在窄榫口扣位呈90°配合得到“U”型;接著將桿件組的一根第二主支撐梁n上兩個鎖緊塊12的鎖緊塊緊固螺釘9擰松,繞鉸鏈打開,使一根第二主支撐梁I的寬榫口壓入第一、第三根的第一主支撐梁I窄榫口處,得到“井”型;最后合上鎖緊塊12,擰緊兩處的各兩個鎖緊塊緊固螺釘9,將榫口全部壓緊,形成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所在桿件組能相互支撐的穩定“井”型框架。然后,將“井”型框架上的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所在桿件組的四根底部平撐桿5與四根下部斜撐桿4按圖11所示位置展開,分別用限位銷釘10限
定角度。接著,將“井”型框架上的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所在桿件組的四根下部斜撐桿4與主支撐梁I和主支撐梁11按圖5、圖9所示,采用四個限位銷釘10分別限定其與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的角度和位置。第四,先將完成上述裝配的支架結構中的四個底部平撐桿5放在地面上,再將“井”型框架上的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所在桿件組的上部平撐桿3和上部斜撐桿2按圖10所示,采用四個限位銷釘10,限定其角度。最后,將“井”型框架上的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所在桿件組的上部斜撐桿2與主支撐梁I和主支撐梁11按圖5、圖9所示,采用四個限位銷釘10分別限定上部斜撐桿2與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的角度和位置。本發明的簡易活動房支架折疊收納過程,按上述安裝過程反向操作。首先,將支架結構上的上部斜撐桿2與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11之間的四個限位銷釘10拆下。然后,將上部平撐桿3和上部斜撐桿2之間的四個限位銷釘拆下。翻轉支架結構,使底部平撐桿5底面朝上,主支撐梁I和主支撐梁11構成的“井”型框架坐落于地面。接著,將下部斜撐桿4與主支撐梁I和主支撐梁11之間的四個限位銷釘10拆下。第四,將底部平撐桿5與四根下部斜撐桿4之間的四個限位銷釘10拆下。第五,擰松鎖緊塊緊固螺釘9,鎖緊塊12繞鉸鏈打開,依次取出一根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和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最后將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和一根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分別按照圖7和圖8的示意圖進行折疊收納 。
權利要求
1.一種折疊桿互承式支撐的簡易活動房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根結構相同的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其中 三根結構相同的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均包括第一主支撐梁(I)、上部斜撐桿、上部平撐桿、下部斜撐桿和底部平撐桿;位于地面上的底部平撐桿的一端與下部斜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下部斜撐桿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下部斜撐桿的另一端與第一主支撐梁(I)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一主支撐梁(I) 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第一主支撐梁(I)的另一端與上部斜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一主支撐梁(I)另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上部斜撐桿的另一端與上部平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上部平撐桿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 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包括第二主支撐梁(11)、另ー上部斜撐桿、另ー上部平撐桿、另一下部斜撐桿和另ー底部平撐桿;位于地面上的另ー底部平撐桿的一端與另ー下部斜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另ー下部斜撐桿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另ー下部斜撐桿的另一端與第二主支撐梁(11)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二主支撐梁(11) 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第二主支撐梁(11)的另一端與另ー上部斜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第二主支撐梁(11)另一端上的限位銷釘限位;另ー上部斜撐桿的另一端與另ー上部平撐桿的一端鉸接,并通過另ー上部平撐桿一端上限位銷釘限位; 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每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第二主支撐梁(11)均在靠近兩端位置開有等距相反的榫ロ,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第二主支撐梁(11)之間通過榫ロ依次環扣接形成“井”字形空間支撐框架結構,三根第一主支撐梁(I)和第二主支撐梁(11)在同一水平面上,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中的四根上部平撐桿在同一水平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折疊桿互承式支撐的簡易活動房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主支撐梁(11)的兩個相反的榫ロ均分別與鎖緊塊的一端鉸接,兩個鎖緊塊另一端均頂在各自的第一主支撐梁的側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折疊桿互承式支撐的簡易活動房支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斜撐桿與水平面之間夾角為5(Γ80°,上部斜撐桿與水平面之間夾角為15 4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折疊桿互承式支撐的簡易活動房支架結構。包括三根第一主支撐梁桿件組和第二主支撐梁桿件組;位于地面上的底部平撐桿一端與下部斜撐桿一端鉸接并限位;下部斜撐桿另一端與第一主支撐梁一端鉸接并限位;第一主支撐梁另一端與上部斜撐桿一端鉸接并限位;上部斜撐桿另一端與上部平撐桿一端鉸接并限位;每根第一主支撐梁和第二主支撐梁均在靠近兩端位置開有等距相反的榫口,并通過榫口依次環扣接形成“井”字形空間支撐框架結構。本發明重量輕、展開后支撐穩定、使用面積及空間大且易于分割及架設,折疊、收納及搬運方便,制造簡單維護便利,既能用作簡易活動房支架,也能用作游泳池、體育場和展覽會等場合下的遮陽擋雨帳篷支架。
文檔編號E04B1/344GK102691353SQ20121019588
公開日2012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4日
發明者徐天鈞, 徐志農, 王運茲, 范嘉熒 申請人: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