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舉吊結合式立體泊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泊車裝置,具體是指一種舉吊結合式立體泊車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立體泊車裝置既要解決升降問題又要解決橫移問題,其裝置復雜,笨重,成本高,制約了立體式泊車方式的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利用好汽車自身具有的移動功能,克服現有立體泊車裝置復雜,笨重,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作成本較低,且能很好地、安全地滿足立體泊車要求的舉吊結合式立體泊車裝置。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舉吊結合式立體泊車裝置,主要由水平設置的上橫導軌及上拉接裝置和下橫導軌及下滾輪,兩根垂直設置的與上、下橫導軌活動連接的一側有開口的舉升柱及驅動舉升柱沿兩條橫導軌在水平方向上往復運動的舉升柱驅動裝置,分別置于兩根舉升柱腔體內沿其腔體內壁上下運動的升降桿及升降桿驅動裝置和升降桿傳動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在兩根舉升柱的開口一側,從置于兩根舉升柱腔體內的升降桿下端沿水平方向分別連接出一個隨升降桿運動的升降平臺,兩根舉升柱的上端各連接有一根指向泊車庫體相反方向的支撐吊桿,兩根支撐吊桿的另一端分別設有定滑輪,吊升鋼繩的一端連接于固定在舉升柱上的吊升鋼繩驅動裝置上,另一端經固定在舉升柱下端的定滑輪、固定在升降桿上的動滑輪、固定在舉升柱下端的定滑輪后分成兩股,一股經定滑輪組后懸垂于支撐吊桿的下方,另一股經定滑輪組后懸垂于另一根支撐吊桿的下方,在兩根舉升柱的上端之間連接有一根上支撐橫桿,在兩根舉升柱的下端之間連接有一根下支撐橫桿,該上支撐橫桿和下支撐橫桿的兩端分別以在水平方向上可轉動的方式與兩根舉升柱相連,其連接的方式可以是,在兩根舉升柱上端和下端各固定一根沿水平方向伸出舉升柱的縱向的對稱的鋼軸,分別在上支撐橫桿、下支撐橫桿的兩個端頭制作圓孔并分別套入該鋼軸,懸垂于兩根支撐吊桿下方的吊升鋼繩的端頭可以是一個連接在一起的整體,也可以分別連接一個連接裝置,連接裝置可以是環狀或鉤狀。兩個升降平臺可以分別固定在升降桿上也可以分別固定在以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轉動的方式固定在升降桿上的支架上,其方法可以是在兩根升降桿下端各固定一根沿水平方向伸出升降桿的縱向的對稱的鋼軸,在兩個支架的端頭分別制作圓孔并分別套入鋼軸使兩個支架及支架上的升降平臺能在水平方向上轉動,兩個升降平臺可以是矩形,處于同一水平高度,配合組成一個完整的升降平臺,其長度可以放下汽車前后車輪也可以只放下汽車前排兩個車輪,兩個升降平臺與兩條吊升鋼繩隨兩根升降桿同步上下運動,共同舉、吊起汽車。上、下支撐橫桿與橫導軌方向平行,支撐吊桿指向泊車庫體的相反方向,上、下支撐橫桿、支撐吊桿均為堅固的材料制成,上、下支撐橫桿的長度以及支撐吊桿、升降平臺向遠離泊車庫體一側延伸超出舉升柱的長度根據所泊車輛的長、寬而定,但支撐吊桿的長度不超出升降平臺。吊升鋼繩驅動裝置可以是電機,吊升鋼繩既能隨升降桿上下同步運動,升降桿固定不動時又能隨吊升鋼繩驅動裝置單獨上下運動,吊升鋼繩驅動裝置可以安裝在任意一根舉升柱上。舉升柱驅動裝置可以是驅動電機,通過皮帶輪與下滾輪連接,帶動一根舉升柱并通過該舉升柱下端的下支撐橫桿和上端的上支撐橫桿使兩根舉升柱在橫導軌上前后移動,舉升柱驅動裝置可以安裝在任意一根舉升柱上。升降桿是上下兩端有開口的腔體結構的柱體,升降桿與舉升柱內壁之間可以設置光滑的摩擦介質。升降桿驅動裝置可以是油缸及其伸縮桿,升降桿傳動裝置由滑輪組和舉升鋼繩組成,油缸置于任意一根舉升柱腔體內的升降桿腔體內并固定在舉升柱上,油缸的伸縮桿上設有動滑輪或動滑輪組,在該舉升柱的上端相應地設有定滑輪或定滑輪組,在另一根舉升柱的上端設有定滑輪,舉升鋼繩的一端固定在設有油缸的舉升柱柱體上,舉升鋼繩的另一端經過固定在油缸伸縮桿上的動滑輪或動滑輪組、固定在該舉升柱上端的定滑輪或定滑輪組后分為兩股,一股與該舉升柱上的升降桿相連,另一股經過固定在另一根舉升柱上端的定滑輪后與其舉升柱內的升降桿相連,伸縮桿通過滑輪組、舉升鋼繩帶動兩個升降桿及兩個升降平臺同步運動。進一步地,在兩根舉升柱上分別設有上拉接裝置和下滾輪,該上拉接裝置、下滾輪分別與水平設置在泊車庫體和地面的上、下橫導軌滑動相連。上拉接裝置一端固定在舉升柱上部,另一端可以設滾輪或其他表面光滑的摩擦介質并與上橫導軌滑動相連。由于下滾輪與上拉接裝置端頭的摩擦介質在水平方向上錯開了一定的距離,上橫導軌和下橫導軌在布置時也需要在水平面上錯開一定的距離,固定在舉升柱上部的上拉接裝置則以相等長度的鋼柱使摩擦介質延伸到上橫導軌內與上橫導軌滑動相連,下滾輪可以陷入向內凹陷的下橫導軌內也可以以向內凹陷的滾動面的方式從“丄”型下橫導軌兩側保留一定間隙地卡住下橫導軌,上拉接裝置端頭的摩擦介質可以是滾輪,以滾輪的滾軸垂直于地面的方式使滾輪陷入向內凹陷的上橫導軌內,使上、下滾輪既能在彎曲的軌道上運行又能承受來自所泊車輛的壓力。
當采用升降平臺以可在水平方向上轉動的方式與升降桿相連的方案時,兩個升降平臺之間可用橫桿連接并取代下支撐橫桿。為方便泊車裝置拐彎,下支撐橫桿、上支撐橫桿和下滾輪應處于垂直于地面的同一個截面上,每根舉升柱的上、下滾輪的中心點應處于垂直于舉升柱運動方向的同一個截面上。此外,升降平臺上還可橫向鋪設一根兩端帶有連接裝置的套車鋼繩,由該套車鋼繩套住汽車后部后再由吊升鋼繩吊起該套車鋼繩從而吊起汽車。舉吊結合式立體泊車裝置還設有與舉升柱驅動裝置、升降桿驅動裝置、吊升鋼繩驅動裝置相連接的控制電路及其控制面板。為增加泊車裝置的安全性,在兩個升降平臺遠離泊車庫體一側的端頭各設置一塊垂直于升降平臺的擋板。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I)本發明的泊車裝置由前后、左右升降系統共同組成,泊車時荷載分攤在四個點上,受力合理。(2)汽車后部由吊升鋼繩懸掛有兩個好處,其一,升降平臺的面積大為縮小,對安裝環境的要求大大降低,實用性增強;其二,即使泊車人操作錯誤汽車也不會從平臺上掉下來,安全性增強。(3)舉升柱設置在泊車庫體旁,升降平臺放置在地面或停在舉升柱上端,不占地面行車空間,方便場地狹小的地方使用。(4)舉升柱及其升降平臺可以呈一定角度在橫導軌上運動,方便在地形復雜的地方安裝使用,尤其可以使建筑物的地下車庫改造成兩層泊車。(5)如果發生意外的汽車前輪向駛出升降平臺的方向移動,其一,兩條吊升鋼繩因沿圓周運動會自動地逐漸抬高汽車的尾部,逐漸增加汽車駛出升降平臺的阻力。其二,擋板可以阻擋前輪后退。其三,如果汽車前輪意外地越過該擋板,由于汽車尾部已由吊升鋼繩吊起并高于升降平臺,所以該擋板也能在汽車滑落前卡住汽車車體的前端,避免因操作失誤而發生意外。
附圖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橫導軌,2.下橫導軌,3.舉升柱,4.舉升柱,5.舉升柱驅動裝置,6.升降桿驅動裝置,7a.升降桿,7b.升降桿,8a.升降平臺,8b.升降平臺,9.支撐吊桿,10.支撐吊桿,11.定滑輪,12.定滑輪,13.吊升鋼繩,14.吊升鋼繩驅動裝置,15.定滑輪,16.動滑輪,17.定滑輪,18.定滑輪,19.定滑輪,20.定滑輪,21a.連接裝置,21b.連接裝置,22.下支撐橫桿,23.上支撐橫桿,24.泊車庫體,25a.上拉接裝置,25b.上拉接裝置,26a.下滾輪,26b.下滾輪,27.升降桿傳動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如附圖所示,本發明的兩根舉升柱(3,4)和上橫導軌(I)、下橫導軌⑵均是由金屬材料制作而成,安裝時,兩條橫導軌按照一上一下的分布方式水平地固定在泊車庫體旁,上橫導軌(I)緊緊地與該泊車庫體固定相連,下橫導軌(2)可以安裝在地面或嵌入地面。根據需要,泊車庫體可以為鋼筋混凝土所建的兩層以上的平臺式停車樓,其樓層的高度和層數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由于下滾輪(26a,26b)與上拉接裝置(25a,25b)在水平方向上錯開了一定的距離,上橫導軌(I)和下橫導軌(2)在布置時也需要在水平面上錯開一定的距離,上拉接裝置(25a,25b)則以相等長度的鋼柱延伸的方式使上拉接裝置端頭的滾輪與上橫導軌相連,以確保舉升柱(3,4)能與上橫導軌(I)和下橫導軌(2)均相連接。為了方便泊車裝置拐彎,舉升柱的上、下滾輪的中心點應處于垂直于舉升柱水平運動方向的同一個截面上;下支撐橫桿、上支撐橫桿和下滾輪應處于垂直于地面的同一個截面上。為了便于將汽車升高或降低,本發明采用附圖所示的結構,舉升柱(3,4)均為一側有開口的腔體結構,升降平臺由處在同一水平高度的升降平臺(8a.)和升降平臺(Sb.)組成,升降平臺(8a. ,8b.)分別從舉升柱(3,4)有開口一側固定到舉升柱腔體內的兩根沿該腔體內壁上下滑動的升降桿(7a,7b)底部,且升降平臺與升降桿之間以腔體結構的金屬管件連接,上支撐橫桿(23)也以金屬管件制成,通過在管件中套小管件的方式,可調節其長度。兩根升降桿(7a,7b)均為上下端面均不封口的腔體結構,在其中一根升降桿腔體內設有固定在舉升柱上的升降桿驅動裝置¢),升降桿驅動裝置的伸縮桿上設有動滑輪組,在該舉升柱的上端設有定滑輪組,在另一根舉升柱的上端設有定滑輪,舉升鋼繩的一端固定在設有升降桿驅動裝置的舉升柱柱體上,舉升鋼繩經過伸縮桿上的動滑輪組、該舉升柱上端的定滑輪組后分為兩股,一股與該舉升柱上的升降桿(7a)相連,另一股經過另一根舉升柱上端的定滑輪后與其舉升柱上的升降桿(7b)相連,升降桿驅動裝置帶動兩個升降桿(7a,7b)、兩個升降平臺(8a.,8b.)同步運動。升降平臺((8a.,8b.))為矩形,由金屬材料制成。為了確保升降平臺(8a.,8b.)、吊升鋼繩(13)協調升降,舉升柱(3)、舉升柱(4)的上端分別固定有一根指向泊車庫體(24)相反方向的支撐吊桿(9)、支撐吊桿(10),兩根支撐吊桿的另一端設有定滑輪(11)、定滑輪(12),吊升鋼繩(13)的一端與吊升鋼繩驅動裝置(14)相連,另一端經過舉升柱下端定滑輪(15)、升降桿上的動滑輪(16)、舉升柱下端的定滑輪(15)后分成兩股,一股經過舉升柱上端的定滑輪(18)、支撐吊桿定滑輪(12)后懸吊在支撐吊桿(10)上,另一股經過舉升柱上端定滑輪(19)、舉升柱上端定滑輪(20)、支撐吊桿定滑輪(11)后懸吊在支撐吊桿(9)上,其兩個端頭分別制作連接裝置(21a.,21b),使吊升鋼繩既能隨升降桿上下同步運動又能隨吊升鋼繩驅動裝置單獨運動。舉升柱驅動裝置(5)可以是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皮帶與下滾輪(26b)相連,驅動電機還通過驅動電路與控制面板相連接,通過控制面板對驅動電機的控制,實現整個升降平臺在水平面上往復移動的目的。實際泊車時,汽車的兩個前輪開上兩個升降平臺,汽車的后輪放置在地面,汽車后部的重量由兩根吊升鋼繩承擔,可在汽車的后部底部設置掛鉤等連接裝置,通過升降平臺和吊升鋼繩的同步運動共同舉、吊起汽車,到達上層泊車平臺高度后,汽車靠自身動力將后輪駛入平臺并駛入泊車位,兩條吊升鋼繩則由吊升鋼繩驅動裝置控制隨汽車前行而慢慢向前延伸;取車時,先由吊升鋼繩驅動裝置放出吊升鋼繩鉤住汽車后部,然后慢慢收回吊升鋼繩,拖動汽車后部到達升降平臺后端,此時吊升鋼繩不再向后拖動汽車,而是隨著吊升鋼繩繼續回收而抬高汽車尾部,當汽車尾部開始抬升時吊升鋼繩停止回收,如果此時汽車前輪和前端還未駛出泊車平臺, 則靠汽車的動力向后退行一段距離,由于四分之一圓周的前半部分抬升的高度較低,所以在汽車尾部向上抬升較小的高度后即能使汽車車身全部駛入泊車裝置。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實現本發明。
權利要求
1.一種舉吊結合式立體泊車裝置,主要由水平設置的上橫導軌(I)及上拉接裝置(25a, 25b)和下橫導軌(2)及下滾輪(26a, 26b),兩根垂直設置的與上橫導軌(I)、下橫導軌(2)活動連接的一側有開口的舉升柱(3)和舉升柱(4)及驅動舉升柱沿兩條橫導軌在水平方向上往復運動的舉升柱驅動裝置(5),分別置于舉升柱(3)和舉升柱(4)腔體內沿其腔體內壁上下運動的升降桿(7a,7b)及升降桿驅動裝置(6)和升降桿傳動裝置(27)組成,其特征在于在舉升柱(3)和舉升柱(4)的開口一側,從置于舉升柱(3)和舉升柱(4)腔體內的升降桿(7a,7b)上沿水平方向分別連接出一個升降平臺(8a,8b),舉升柱(3)和舉升柱(4)的上端各連接有一根指向泊車庫體(24)相反方向的支撐吊桿(9)和支撐吊桿(10),兩根支撐吊桿的另一端分別設有定滑輪(11)和定滑輪(12),吊升鋼繩(13)的一端連接于固定在舉升柱上的吊升鋼繩驅動裝置(14)上,另一端經固定在舉升柱下端的定滑輪(15)、固定在升降桿上的動滑輪(16)、固定在舉升柱下端的定滑輪(17)或(15)后分成兩股,一股經定滑輪(18)、定滑輪(12)后懸垂于支撐吊桿(10)的下方,另一股經定滑輪(19)、定滑輪(20)、定滑輪(11)后懸垂于支撐吊桿(9)的下方,在舉升柱(3)和舉升柱(4)的上端之間連接有一根上支撐橫桿(23),該上支撐橫桿(23)的兩端分別以在水平方向上可轉動的方式與舉升柱(3)和舉升柱(4)相連,在舉升柱(3)和舉升柱(4)的下端之間連接有一根下支撐橫桿(22),該下支撐橫桿(22)的兩端分別以在水平方向上可轉動的方式與舉升柱(3)和舉升柱⑷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舉吊結合式立體泊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臺(8a,8b)分別固定在一個以在水平方向上可以轉動的方式固定在升降桿上的支架上,還設有與舉升柱驅動裝置(5)、升降桿驅動裝置¢)、吊升鋼繩驅動裝置(14)相連接的控制電路及其控制面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舉吊結合式立體泊車裝置,主要由上、下橫導軌,舉升柱及驅動裝置,升降桿及驅動裝置組成,其特征在于在兩根升降桿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分別連接出一個升降平臺,兩根舉升柱的上端各固定有一根支撐吊桿,兩根支撐吊桿上設有吊升鋼繩,通過升降平臺與吊升鋼繩的同步運動,共同完成升降車輛的功能。
文檔編號E04H6/22GK103031973SQ20121039488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7日
發明者王小平 申請人:王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