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鋪板型材及擠出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鋪板的型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型材,主要用于鋪板的裝飾。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型材的擠出模具,主要用于生產鋪板的裝飾型材。
背景技術:
目前,型材在裝潢地板等領域廣泛應用,在這些應用中,型材往往經受著風吹、雨淋、日曬等惡劣的環境,非常容易發生形變和老化,特別是塑料制成的型材,在這種環境下容易嚴重變形,使得裝飾效果發生改變,嚴重的影響裝飾件鋪板的整體質量和美觀。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該類型材的結構復雜,厚度較大,增加了型材的重量、生產成本以及生產難度。因此,開發出一種結構簡單、方便適用的新型鋪板型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迫切需要。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鋪板型材以及型材的擠出模具。所述技術方案如下:一方面, 提供了一種鋪板型材,包括:長條形本體,所述長條形本體的兩端各設置有卡口,所述長條形本體的上側面設置有凹口或/和凸齒。進一步地,所述卡口在所述長條形本體長度方向的兩內側面與所述長條形本體端面之間為過渡弧形面,所述卡口的兩個底角為弧形過渡角。進一步地,所述凹口為半圓弧口或者橢圓弧口或者V型口,所述凸齒為半圓弧齒或者橢圓弧齒或者Λ型齒或梯形齒。進一步地,所述長條形本體的上側面設置有所述凹口和所述凸齒時,所述凹口和所述凸齒交替設置;所述長條形本體的上側面設置有所述凹口或所述凸齒時,所述凹口或所述凸齒間距設置。進一步地,所述長條形本體的上側面兩端留有長度大于所述卡口深度的部分未設置所述凹口或所述凸齒。進一步地,所述長條形本體的中部還設置有至少一個槽孔,所述槽孔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進一步地,所述槽孔的四個內角為弧形角。進一步地,所述槽孔的寬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卡口的寬度。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鋪板型材的擠出模具,所述擠出模具包括:模具本體和模芯,所述模芯置于所述模具本體內,所述模芯與所述模具本體通過連接筋相互連接;所述模芯的一端設置有分流錐。所述的模具本體的空腔與上述的鋪板型材的外形相適應。進一步地,所述模具本體包括依次連接的連接模板、分流模板、壓縮成型模板和口模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0016]本實用新型的型材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自重較輕、生產成本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型材擠壓模具組裝簡單、生產效率高,無需人工調整。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鋪板型材的主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鋪板型材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的鋪板型材的主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四提供的鋪板型材的主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提供的鋪板型材擠出模具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五提供的鋪板型材在擠出模具上成型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實施例一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鋪板型材,參見圖1,該型材包括:長條形本體1,長條形本體I的兩端各設置有卡口 101,該兩卡口 101的正視圖形狀為方形,該兩卡口 101在長條形本體I長度方向的兩內側面與長條形本體I端面之間為過渡弧形面104,該兩卡口 101的兩個底角105為弧形過渡角,這兩處的過渡弧形面和弧形過渡角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圓弧形或者橢圓弧形或者其他不規則弧形的過渡面和過渡角。該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設置有凹口 102和凸齒103,該凹口 102和凸齒103均為半圓弧,即半圓弧口和半圓弧齒,半圓弧的凹口 102和凸齒103交替設置形成規則的波浪形側面,凹口 102的圓弧半徑稍微大于凸齒103的圓弧半徑。該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兩端均留有長度大于卡口 101深度的部分未設置凹口 102和凸齒103。實施例二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鋪板型材,參見圖2,該型材包括:長條形本體1,長條形本體I的兩端各設置有卡口 101,該兩卡口 101的正視圖形狀為方形,該兩卡口 101在長條形本體I長度方向的兩內側面與長條形本體I端面之間為過渡弧形面104,該兩卡口 101的兩個底角105為弧形過渡角,這兩處的過渡弧形面和弧形過渡角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圓弧形或者橢圓弧形或者其他不規則弧形的過渡面和過渡角。該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設置有凹口 102,該凹口 102的兩側為斜面、底部為弧形,也可以根據需要將該凹口 102設置為橢圓弧形凹口,該凹口 102在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等間距地排列,即每兩個凹口 102之間有一段平直面。該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兩端均緊靠著兩端端面就設置凹口 102。該長條形本體I的中部還設置有四個槽孔106,槽孔106的截面形狀為正方形,作為其他的實施例,槽孔106可以根據設計要求設置一個、二個或者多個,槽孔106的截面形狀也可以根據需要設計為其他形狀。槽孔106的四個內角為弧形角,該弧形角可以是圓弧角,也可以是橢圓弧角或者其他弧線形角。槽孔106的寬度大于卡口 101的寬度。實施例三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鋪板型材,參見圖3,該型材包括:長條形本體1,長條形本體I的兩端各設置有卡口 101,該兩卡口 101的正視圖形狀為方形,該兩卡口 101在長條形本體I長度方向的兩內側面與長條形本體I端面之間為過渡弧形面104,該兩卡口 101的兩個底角105為弧形過渡角,這兩處的過渡弧形面和弧形過渡角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圓弧形或者橢圓弧形或者其他不規則弧形的過渡面和過渡角。該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設置有凹口 102和凸齒103,該凹口 102和凸齒103均為半圓弧形,凸齒103的圓弧半徑大于凹口 102的圓弧半徑,該凹口 102和凸齒103在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交替地排列。該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兩端均留有長度等于卡口 101深度的部分未設置凹口 102和凸齒103。作為其他的實施例,凹口 102可以為橢圓弧口或者V型口,凸齒103可以為橢圓弧齒或者Λ型齒。該長條形本體1的中部還設置有四個槽孔106,槽孔106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作為其他的實施例,槽孔106可以根據設計要求設置一個、二個或者多個,槽孔106的截面形狀也可以根據需要設計為其他形狀。槽孔106的四個內角為弧形角,該弧形角可以是圓弧角,也可以是橢圓弧角或者其他弧線形角。槽孔106的寬度等于卡口 101的寬度。實施例四本實施 例提供了一種鋪板型材,參見圖4,該型材包括:長條形本體1,長條形本體I的兩端各設置有卡口 101,該兩卡口 101的正視圖形狀為長方形,該兩卡口 101在長條形本體I長度方向的兩內側面與長條形本體I端面之間為過渡弧形面104,該兩卡口 101的兩個底角105為弧形過渡角,這兩處的過渡弧形面和弧形過渡角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圓弧形或者橢圓弧形或者其他不規則弧形的過渡面和過渡角。該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設置有凹口 102,該凹口 102的兩側上部有一小段豎直面、底部為V型,也可以根據需要將該凹口 102設置為豎直方向較長的橢圓弧形凹口,該凹口 102在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等間距地排列,即每兩個凹口 102之間有一段平直面。該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兩端均留有長度小于卡口 101深度的部分未設置凹口 102。該長條形本體I的中部還設置有六個槽孔106,槽孔106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作為其他的實施例,槽孔106可以根據設計要求設置一個、二個或者多個,槽孔106的截面形狀也可以根據需要設計為其他形狀。槽孔106的四個內角為弧形角,該弧形角可以是圓弧角,也可以是橢圓弧角或者其他弧線形角。槽孔106的寬度大于卡口 101的寬度。實施例五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鋪板型材的擠出模具,參見圖5和圖6,該擠出模具包括模具本體2和模芯3,模芯3置于模具本體2內,模芯3與模具本體2通過連接筋4相互連接;模芯3的一端設置有分流錐301。該模具本體2包括依次連接的連接模板201、分流模板202、壓縮成型模板203和口模板204,該連接模板201是模具與擠出機構的連接部分即進料段,分流模板202是模具的分流段,壓縮成型模板203是模具的壓縮段與成型段的組合。連接筋4為多道,連接筋4設置在分流模板202對應的位置,模芯3通過連接筋4連接于分流模板202上,連接筋4的厚度為I mm 3 mm,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對制品產生不利影響,保證物料在成型段匯流良好。作為其他的實施例,分流模板202與壓縮成型模板203可以制成一個整體。模具本體2的空腔與本新型鋪板型材的外形相適應。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鋪板型材,包括:長條形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條形本體(I)的兩端各設置有卡口( 101 ),所述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設置有凹口( 102)或/和凸齒(103),所述卡口(101)在所述長條形本體(I)長度方向的兩內側面與所述長條形本體(I)端面之間為過渡弧形面(104),所述卡口( 101)的兩個底角(105)為弧形過渡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鋪板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102)為半圓弧口或者橢圓弧口或者V型口,所述凸齒(103)為半圓弧齒或者橢圓弧齒或者Λ型齒或者梯形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鋪板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設置有所述凹口(102)和所述凸齒(103)時,所述凹口(102)和所述凸齒(103)交替設置; 所述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設置有所述凹口(102)或所述凸齒(103)時,所述凹口(102)或所述凸齒(103)間距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鋪板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條形本體(I)的上側面兩端留有長度大于所述卡口( 101)深度的部分未設置所述凹口( 102)或所述凸齒(103)。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鋪板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長條形本體(I)的中部還設置有至少一個槽孔(106),所述槽孔(106)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或者正方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鋪板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106)的四個內角為弧形角。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鋪板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106)的寬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卡口(101)的寬度。
8.一種制作權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的鋪板型材的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模具,包括模具本體(2)和模 芯(3),所述模芯(3)置于所述模具本體(2)內,所述模芯(3)與所述模具本體(2)通過連接筋(4)相互連接;所述模芯(3)的一端設置有分流錐(301),所述的模具本體(2)的空腔與權利要求f 8任一所述的鋪板型材的外形相適應。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擠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體(2)包括依次連接的連接模板(201)、分流模板(202 )、壓縮成型模板(203 )和口模板(204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鋪板型材,包括長條形本體(1),所述長條形本體(1)的兩端各設置有卡口(101),所述長條形本體(1)的上側面設置有凹口(102)或/和凸齒(103)。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鋪板型材的擠出模具。本實用新型的型材結構簡單、使用安裝方便、自重較輕、生產成本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型材擠出模具組裝簡單、生產效率高,無需人工調整。
文檔編號E04F15/10GK203097201SQ2012205959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閆梨, 譚翠麗, 張翔 申請人: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