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建筑墻體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墻體,所述建筑墻體包括:第一覆裹層;填充物;以及第二覆裹層。其中,所述第二覆裹層的厚度與所述第一覆裹層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將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間,所述第一覆裹層、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層的高度之和等于建筑墻體的厚度。本建筑墻體結構簡單,且能夠一次成型的制造出各種所需圖案造型。
【專利說明】一種建筑墻體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建筑墻體。
【背景技術】
[0002]傳統墻體建造過程一般是使用磚或混凝土構筑墻的主體,之后,在該墻主體上涂抹墻灰,貼保溫材料,涂抹水泥沙漿,布置網線,最后再次涂抹墻灰,從而獲得最終的墻體。
[0003]當需要在外墻面制作各種造型時,所需的工序、工藝更加復雜,因為其需要在墻體成型后,再在成型的墻體上制作客戶需要的各種造型,例如,在外墻面做歐式風格的門窗,或是在外墻面貼大理石磚,以制作出大理石風格的墻面等等。
[0004]可見傳統建筑墻體結構復雜,當需要在墻面制作各種造型時,墻體結構更加復雜。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建筑墻體。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建筑墻體,所述建筑墻體包括:第一覆裹層;填充物;以及第二覆裹層;其中,所述第二覆裹層的厚度與所述第一覆裹層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將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間,所述第一覆裹層、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層的高度之和等于建筑墻體的厚度。
[0007]較佳地,在所述第二覆裹層內的預設位置設置有預埋連接件,以使得所述建筑墻體便于吊裝、安裝;所述的預埋連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層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層內部。
[0008]較佳地,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包括:漿料和整塊纖維布,且所述漿料和整塊纖維布依次分層鋪設;其中,所述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均為漿料,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第二子層均為纖維布,以此類推為若干層,所述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最后一層均為漿料。
[0009]較佳地,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分別包括7-11層。
[0010]較佳地,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包括:短纖維布和漿料,其中,所述短纖維布和漿料混合后的噴射砂作為所述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
[0011]較佳地,所述第一覆裹層還包括:檔線;所述檔線設置在所述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內,以將所述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按照顏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區域。
[0012]較佳地,所述的纖維布為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尼龍纖維,所述的短纖維布為打碎的纖維布。
[0013]較佳地,所述的第一覆裹層內的第二子層纖維布為細纖維布;所述非第一覆裹層內的第二子層纖維布為粗纖維布。
[0014]較佳地,所述細纖維布為I平方厘米內有5根經線的交織布,所述粗纖維布為5目交織布。
[0015]較佳地,所述的漿料為無機復合材料FLC、石膏、混凝土或水泥。[0016]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建筑墻體結構簡單。
[0017]經權威部門檢測,當上述墻體的漿料為無機復合材料(FLC),纖維布為玻璃纖維,采用上述第一種方式鋪設覆裹層時,對于規格為1220*2440*15mm墻體,其檢測結果是,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生產的建筑墻體,其壓縮強度為90MPa,遠遠大于國家規定的≥50MPa,其彎曲強度在干燥情況下為25.5MPa,水飽和情況下為38.1MPa,均遠遠大于國家規定的≥7Mpa。
[0018]而且,經權威部門檢測,上述墻體的甲醛釋放量為0.lmg/L,遠遠小于國家規定的(1.5mg/L。上述墻體的外照射指數、內照射指數均遠遠好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值。
[0019]可見,應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建筑墻體,不僅結構簡單,且能夠在生產墻體的同時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種所需的圖案,而且,所生產的墻體的整體強度遠遠大于國家標準的強度,且無毒、環保,因而,生產成本相對低。
[0020]再有,由于在本申請建筑墻體的第一、二覆裹層將填充物裹在中間,因而,本申請的墻體還具有很好的隔熱、隔聲、防火、防水、無味、不凍、不腐、不裂、不變、不燃、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填充物是發泡保溫材料的情況下,由于其隔熱、保溫效果好,因而該墻體還具有很好的節能效果。
[0021]再有,由于一塊墻體本身的面積幾乎等于待建房屋一面墻、或一間房屋屋頂的面積,因而其在實際應用中,增大了建筑的使用面積,且具有很好的抗震性。且,由于在建造房屋時只需整塊墻體的拆裝,因而其可以重復使用,即當拆除了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墻體所搭建的房屋后,可以應用拆除下來墻板在其他地方重新搭建所需的房屋,因而進一步降低了建造房屋的材料成本及時間成本。由于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墻體的重量只有傳統墻體重量的十分之一,因而應用本申請實施例的生產工藝所生產出的墻體還具有聞強質輕的特點。
[0022]再有,本實用新 型建筑墻體應用領域廣泛,可應用在房屋建筑、橋梁、各種浮雕、雕塑、景觀建筑、仿古和仿歐式 建筑等領域,并可百分百取代木材。
[0023]經相關實驗,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墻體,可以不用其他鋼材框架等輕松建筑四層以下的建筑物,且牢固可靠。
[0024]可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墻體具有以上諸多優點,是建筑建材領域的一場革命。
[0025]當然,實施本實用新型的任一產品或方法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7]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生產建筑墻體的工藝方法流程圖;
[0028]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墻體模具底面示意圖;
[0029]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建筑墻體截面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31]參見圖1,其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建筑墻體的生產方法流程圖;本實施例應用于建筑行業中,具體包括:
[0032]步驟101,選取墻體模具,在所述墻體模具底面及內壁涂抹脫模劑,其中,所述墻體模具為中空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面圖案是墻體表面的圖案造型;
[0033]這里,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選取所需的墻體模具,墻體模具的底面圖案即為墻體的外表面的圖案造型,墻體模具凹槽的深度即為墻體的厚度。
[0034]墻體模具的長*寬可以是3m*2.5m,也可以是4m*3m等等,本申請并不對墻體模具的本身尺寸做限定,理論上講墻體模具的尺寸可以無限大,其具體大小可根據實際需求決定。
[0035]不同的墻體模具可以制作出不同風格的造型,比如人物造型、風景造型、浮雕造型、動物造型等;還可以做出歐式造型墻面,仿古建筑的墻面,還可以做出仿木紋,仿大理石紋等效果的墻面。相應的,不同墻體模具也可以制造出不同大小的墻體。
[0036]上述的墻體模具可以為具有一定硬度的鋼模、木模等,本申請并不對墻體模具的材質做限定。
[0037]本申請中,并不對模具底面的圖案造型做限定,任何造型都可以應用于本申請中。并且,本申請也不對墻體模具的大小做限定,根據房屋施工工藝的要求,可以建造不同尺寸的墻體。
[0038]上述的脫模劑能夠在后續的脫模操作時,使墻體易于脫離墻體模具,同時使墻面光滑潔凈;所述脫模劑可以涂抹一層或若干層,所述脫模劑可以由硅氧烷化合物、硅油、合成石蠟、聚乙烯蠟、聚四氟乙烯、氟樹脂粉末、氟樹脂涂料、脂油混合物等物質中的一種構成,或者,由上述物質中的任意幾種混合構成。
[0039]步驟102,在所述墻體模具內鋪設第一覆裹層;
[0040]鋪設第一覆裹層的步驟包括以下可能的實現方式:
[0041]方式一:第一覆裹層包括整塊纖維布和漿料,此時鋪設第一覆裹層的步驟是,
[0042]先鋪設一層漿料,所述漿料作為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墻體模具的底面及內壁;
[0043]再鋪設一層纖維布,所述纖維布作為第一覆裹層的第二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第一子層的漿料,且所述第二子層的纖維布的邊緣超出所述墻體模具的外邊緣,使得所述第二子層纖維布能夠完全或部分覆蓋后續工序中填充物的上表面;
[0044]再鋪設一層漿料,所述漿料作為所述第一覆裹層的第三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第二子層的纖維布;
[0045]再次鋪設一層纖維布,所述纖維布作為第一覆裹層的第四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第三子層的漿料,且所述第四子層纖維布的邊緣超出所述墻體模具的外邊緣,使得所述第四子層纖維布能夠完全或部分覆蓋后續工序中鋪設的填充物的上表面;
[0046]以此類推,鋪設若干子層的漿料和纖維布,并且最后一層鋪設漿料,最終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層、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層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墻體模具凹槽的高度。
[0047]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可以鋪設為7-11層漿料和纖維布。
[0048]也就是說,在這種方式下,第一覆裹層是由一層衆料一層纖維布,一層衆料一層纖維布這種結構構成的。
[0049]上述的第一覆裹層的若干子層纖維布的邊緣超出所述墻體模具的外邊緣,是為了將后續鋪設的填充物包裹住,然后再在其上鋪設第二覆裹層,從而使得兩層覆裹層連成一個整體將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間。
[0050]方式二:第一覆裹層包括短纖維布和漿料,此時鋪設第一覆裹層的步驟包括:
[0051]將所述短纖維布與所述漿料混合,形成噴射砂;
[0052]鋪設所述的噴射砂,使所述噴射砂完全貼合所述墻體模具的底面及內壁,所述噴射砂的厚度達到建筑墻體所需的強度要求;例如,可以達到前述方式一中的7-11層所形成的厚度。其中,所述短纖維布為打碎的纖維布。
[0053]也就是說,在這種方式下,第一覆裹層是由短纖維布和漿料所形成的噴射砂形成的,當然,為了達到建筑強度的要求,噴射砂的厚度較厚。
[0054]步驟103,在第一覆裹層上鋪設填充物;
[0055]所述的填充物可以是發泡保溫材料,也可以是漿料本身,還可以是漿料與纖維布的混合物,還可以是漿料和沙子的混合物等。當填充物是發泡保溫材料時,該發泡保溫材料可以是為:珍珠巖、發泡橡塑保溫材料等。當填充物是漿料和沙子的混合物時,相當于將第
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之間填實。
[0056]本申請并不對填充物的具體材質做限定,根據工程實際應用的需要,任何可能的材質都可以作為填充物應用于本申請中。
[0057]其中,墻體的厚度可以由填充物的厚度和第一、二覆裹層的厚度來綜合調節,例如,當需要較厚的墻體并且對墻體的強度要求較高時,可以將第一、二覆裹層的厚度適當加厚,并且可增加填充物的厚度來增加整個墻體的厚度;再例如,當需要較厚的墻體并且對墻體的強度要求不高時,可以將第一、二覆裹層的厚度適當變薄,并且可增加填充物的厚度來增加整個墻體的厚度。
[0058]步驟104,等待第一預定時間后,在填充物上鋪設第二覆裹層;
[0059]這里,第二覆裹層的厚度與第一覆裹層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且所述第一層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將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間,所述第一覆裹層、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層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墻體模具凹槽的高度;
[0060]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如果填充物是發泡保溫材料,則所述的第一預定時間可以為半小時或I小時,之所以要等待一段時間,是因為需要發泡保溫材料有一定強度,之后便
于在其上鋪設第二覆裹層。
[0061]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如果填充物是漿料和沙子的混合物,則所述的第一預定時間可以為幾小時到十幾小時,之所以要等待一段時間,是因為需要漿料和沙子的混合物稍干燥成型,之后便于在其上鋪設第二覆裹層。
[0062]鋪設第二覆裹層的步驟包括以下可能的實現方式:[0063]方式一:第二覆裹層包括整塊纖維布和漿料,此時在填充物上鋪設第二覆裹層的步驟包括:
[0064]將第一覆裹層的若干子層纖維布超出所述墻體模具的外邊緣的部分覆蓋在所述填充物上,再在所述的填充物上鋪設一層漿料,所述漿料作為第二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的填充物;
[0065]再鋪設一層纖維布,所述纖維布作為第二覆裹層的第二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第一子層的漿料,且所述第二子層的纖維布覆蓋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
[0066]再次鋪設漿料,所述漿料作為所述第二覆裹層的第三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第二子層的纖維布;
[0067]再次鋪設一層纖維布,所述纖維布作為第二覆裹層的第四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第三子層的漿料,且所述第四子層的纖維布覆蓋所述填充物的上表面;
[0068]以此類推,鋪設若干子層的漿料和纖維布,并且最后一層鋪設漿料,最終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層、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層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墻體模具凹槽的高度。
[0069]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可以鋪設為7-11層纖維布和漿料。
[0070]也就是說,在這種方式下,第二覆裹層是由一層漿料一層纖維布,一層漿料一層纖維布這種結構構成的。
[0071]方式二:第二覆裹層包括整短纖維布和漿料,此時在填充物鋪設第二覆裹層的步驟包括:
[0072]在所述填充物上鋪設由短纖維布與漿料混合而成的噴射砂,所述噴射砂完全覆蓋所述填充物,最終使得所述第一覆裹層、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層的高度之和等于所述墻體模具凹槽的高度;
[0073]其中,所述短纖維布為打碎的纖維布。
[0074]也就是說,在這種方式下,第二覆裹層是由噴射砂這一層構成,當然,為了達到建筑強度的要求,噴射砂的厚度可以較厚。例如,可以達到前述方式一中的7-11層所形成的厚度。
[0075]上述步驟102和步驟104中的纖維布可以為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尼龍纖維等等;所述漿料可以為無機復合材料(FLC)、石膏、混凝土或水泥等等,所述的FLC具有壽命長、抗腐蝕、抗氧化等特性。
[0076]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上述纖維布為玻璃纖維,上述衆料為FLC。
[0077]在一種可能的實施例中,上述各層纖維布是一樣的。
[0078]在一種較佳的實施例中,在第一覆裹層內的第二子層纖維布為細纖維布;非第一覆裹層內的第二子層纖維布均為粗纖維布;其中,細纖維布為I平方厘米內有5根經線的交織布,粗纖維布為5目交織布。由于細纖維布較柔軟,因而其可以很好的貼合第一覆裹層第一子層的漿料,從而使得最終的造型更精細、美觀;而粗纖維布較厚,強度大,可以增加墻體整體的強度,從而保證墻體達到或超過建筑所需的強度。而且,粗、細布搭配使用還可以降低整體的成本。
[0079]所述噴射砂為短纖維布和漿料的混合體,所述短纖維為打碎的纖維布,可以為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尼龍纖維等等。
[0080]步驟105,脫模成型,在常溫情況下放置第二預定時間,從所述墻體模具內取出已成型的建筑墻體。
[0081]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預定時間一般為5、6個小時,8個小時以上會更好。
[0082]這樣,完整的墻體即建造完畢。使用上述工藝生產出的建筑墻體,生產工藝簡便,生產時間短,且能夠在生產墻體的同時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種所需的圖案。
[0083]需要說明的是,在鋪設所述第二覆裹層的過程中,所述方法還包括:在所述第二覆裹層內的預設位置預埋連接件,該預埋的連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層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層的內部。該預埋的連接件可以在第二覆裹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在第二覆裹層的四周邊緣位置,也可以在第二覆裹層的中間位置等。露在外部的部分用于墻體的組裝搭建等,以使得所述建筑墻體便于吊裝、安裝,以及在搭建房屋的過程中起到連接、固定墻體的作用。根據需要可在第二覆裹層的各個方向設置預埋連接件。
[0084]所述預埋連接件的材質可以為鐵、合金等。
[0085]經權威部門檢測,當上述墻體的漿料為FLC,纖維布為玻璃纖維,采用上述第一種方式鋪設覆裹層時,對于規格為1220*2440*15mm墻體,其檢測結果是,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生產的建筑墻體,其壓縮強度為90MPa,遠遠大于國家規定的> 50MPa,其彎曲強度在干燥情況下為25.5MPa,水飽和情況下為38.1MPa,均遠遠大于國家規定的^ 7Mpa。
[0086]而且,經權威部門檢測,上述墻體的甲醛釋放量為0.lmg/L,遠遠小于國家規定的(1.5mg/L。上述墻體的外照射指數、內照射指數均遠遠好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值。
[0087]可見,應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生產建筑墻體的工藝方法,不僅工藝簡便,生產時間短,且能夠在生產墻體的同時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種所需的圖案,而且,所生產的墻體的整體強度遠遠大于國家標準的強度,且無毒、環保,因而,生產成本相對低。
[0088]再有,由于在本申請的生產工藝中,是由第一、二覆裹層將填充物裹在中間,因而,本申請的墻體還具有很好的隔熱、隔聲、防火、防水、無味、不凍、不腐、不裂、不變、不燃、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填充物是發泡保溫材料的情況下,由于其隔熱、保溫效果好,因而該墻體還具有很好的節能效果。
[0089]再有,由于一塊墻體本身的面積幾乎等于待建房屋一面墻、或一間房屋屋頂的面積,因而其在實際應用中,增大了建筑的使用面積,且具有很好的抗震性。且,由于在建造房屋時只需整塊墻體的拆裝,因而其可以重復使用,即當拆除了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墻體所搭建的房屋后,可以應用拆除下來墻板在其他地方重新搭建所需的房屋,因而進一步降低了建造房屋的材料成本及時間成本。由于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方法生產出的建筑墻體的重量只有傳統墻體重量的十分之一,因而應用本申請實施例的生產工藝所生產出的墻體還具有聞強質輕的特點。
[0090]可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用工藝方法具有以上諸多優點,是建筑建材領域的一場革命。
[0091]需要說明的是,當墻體表面有顏色需要時,基于圖1所示的實施例還可以包括:
[0092]在涂有脫模劑的墻體模具的底面上鋪設檔線,將所述墻體模具的底面按照顏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區域。
[0093]如果第一覆裹層是按前述方式一的方式鋪設的,那么將漿料調制為所需要的顏色;在指定區域內鋪設指定顏色的漿料,所述不同顏色的漿料作為所述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其完全覆蓋所述墻體模具的底面及內壁。再在帶有顏料的第一子層上鋪設纖維布作為第二子層,由于覆裹層內部的顏色不影響墻體表面的顏色,因此,可以將不帶有調制顏色的漿料作為第三子層鋪設在纖維布上,以此類推鋪設若干層,同時最后一層鋪設不帶有調制顏色的漿料。
[0094]如果第一覆裹層是按前述方式二的方式鋪設的,那么將噴射砂調制為所需要的顏色;在指定區域內鋪設指定顏色的噴射砂,所述不同顏色的噴射砂作為所述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所述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完全覆蓋所述墻體模具的底面及內壁,所述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的厚度與所述檔線的高度相當;那么類似的,由于覆裹層內部的顏色不影響墻體表面的顏色,因此在帶有顏料的第一子層上鋪設常規的噴射砂即不帶有調制顏色的噴射砂,使噴射砂的厚度達到建筑墻體所需要的強度要求。
[0095]上述檔線的高度較小,一般l_2mm左右,該檔線相當于墻體內的加強筋,因而其不但不會降低墻體本身的強度還會增強墻體的強度。
[0096]例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墻體模具底面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墻體外表面圖案(即墻體底面圖案)為一個五角星,檔線202把此墻體外表面分成兩個區域:第一區域201和第二區域203,其中,第一區域202需要填充黃色漿料,第二區域203需要填充紅色漿料,那么,
[0097]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方式一的方法在鋪設作為第一子層的漿料時在第一區域201內鋪設黃色漿料,在第二區域203內鋪設紅色漿料;其后的第二子層及后續步驟與前述鋪設方式完全相同。
[0098]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方式二的方法在噴射噴射砂時在第一區域201內噴射黃色噴射砂,在第二區域203內噴射紅色噴射砂,在帶有顏料的第一子層上可以鋪設常規的噴射砂即不帶有調制顏色的噴射砂,最終達到建筑墻體所需要的強度。這里,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的厚度與檔線202的高度相當
[0099]這樣,應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生產方法,不但所需的造型可以一次成型,連造型上的各種顏色也是一次成型的。
[0100]參見圖3,其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建筑墻體截面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應用于建筑行業,
[0101]所述建筑墻體包括:
[0102]第一覆裹層301;
[0103]填充物302;以及
[0104]第二覆裹層303,
[0105]其中,所述第二覆裹層的厚度與所述第一覆裹層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將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間,所述第一覆裹層、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層的高度之和等于建筑墻體的厚度。
[0106]在所述第二覆裹層內的預設位置設置有預埋連接件,該預埋的連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層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層的內部。該預埋的連接件可以在第二覆裹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在第二覆裹層的四周邊緣位置,也可以在第二覆裹層的中間位置等,以使得所述建筑墻體便于吊裝、安裝。所述預埋連接件的材質可以為鐵、合金等,根據需要可在第二覆裹層的各個方向設置預埋連接件。[0107]一種情況下,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包括:整塊纖維布和漿料,且所述整塊纖維布和漿料依次分層鋪設;即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均為漿料,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第二子層均為纖維布,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第三子層均為漿料,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第四子層均為纖維布,以此類推為若干層,并且,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最后一層均為漿料;
[0108]另一種情況下,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包括:短纖維布和漿料,其中,所述短纖維布和漿料混合后作為所述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
[0109]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圖3所示的實施例當墻體表面有不同顏色要求時,所述第一覆裹層301還包括:檔線;所述檔線設置在所述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內,以將所述墻體模具的底面按照顏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區域。
[0110]如果第一覆裹層是按前述方式一的方式鋪設的,那么第一子層在不同區域的顏色相同或不同。第三子層及以后的漿料是常規顏色的漿料。
[0111]如果第一覆裹層是按前述方式二的方式鋪設的,那么第一子層在不同區域的顏色相同或不同,所述第一子層的厚度與所述檔線的高度相當,第一子層之上的噴射砂為常規顏色的噴射砂。
[0112]上述檔線的高度較小,一般l_2mm左右,該檔線相當于墻體內的加強筋,因而其不但不會降低墻體本身的強度還會增強墻體的強度。
[0113]上述噴射砂為短纖維布、漿料和顏色涂料的混合體,所述短纖維布為打碎的纖維布。
[0114]所述的第一覆裹層內的第二子層纖維布為細纖維布;所述非第一覆裹層內的第二子層纖維布為粗纖維布。所述纖維布布料可以為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尼龍纖維等等;所述細纖維布規格為5*5即Icm內有5根經線,所述粗纖維布為5目交織布。
[0115]所述的漿料可以為FLC、石膏、混凝土或水泥等等。
[0116]所述的填充物可以是發泡保溫材料,也可以是漿料本身,還可以是漿料與纖維布的混合物,還可以是漿料和沙子的混合物等。當填充物是發泡保溫材料時,該發泡保溫材料可以是為:珍珠巖、發泡橡塑保溫材料等。當填充物是漿料和沙子的混合物時,相當于將第
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之間填實。
[0117]本申請并不對填充物的具體材質做限定,根據工程實際應用的需要,任何可能的材質都可以作為填充物應用于本申請中。
[0118]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見,使用上述工藝生產出的建筑墻體,其機構簡單,生產工藝簡便,生產時間短,且能夠在生產墻體的同時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種所需的圖案。
[0119]經權威部門檢測,當上述墻體的漿料為無機復合材料(FLC),纖維布為玻璃纖維,采用上述第一種方式鋪設覆裹層時,對于規格為1220*2440*15mm墻體,其檢測結果是,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所生產的建筑墻體,其壓縮強度為90MPa,遠遠大于國家規定的≥50MPa,其彎曲強度在干燥情況下為25.5MPa,水飽和情況下為38.1MPa,均遠遠大于國家規定的≥7Mpa。
[0120]而且,經權威部門檢測,上述墻體的甲醛釋放量為0.lmg/L,遠遠小于國家規定的(1.5mg/L。上述墻體的外照射指數、內照射指數均遠遠好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值。
[0121]可見,應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建筑墻體,不僅結構簡單,且能夠在生產墻體的同時一次性的制造出各種所需的圖案,而且,所生產的墻體的整體強度遠遠大于國家標準的強度,且無毒、環保,因而,生產成本相對低。
[0122]再有,由于在本申請建筑墻體的第一、二覆裹層將填充物裹在中間,因而,本申請的墻體還具有很好的隔熱、隔聲、防火、防水、無味、不凍、不腐、不裂、不變、不燃、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填充物是發泡保溫材料的情況下,由于其隔熱、保溫效果好,因而該墻體還具有很好的節能效果。
[0123]再有,由于一塊墻體本身的面積幾乎等于待建房屋一面墻、或一間房屋屋頂的面積,因而其在實際應用中,增大了建筑的使用面積,且具有很好的抗震性。且,由于在建造房屋時只需整塊墻體的拆裝,因而其可以重復使用,即當拆除了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墻體所搭建的房屋后,可以應用拆除下來墻板在其他地方重新搭建所需的房屋,因而進一步降低了建造房屋的材料成本及時間成本。由于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墻體的重量只有傳統墻體重量的十分之一,因而應用本申請實施例的生產工藝所生產出的墻體還具有聞強質輕的特點。
[0124]再有,本實用新型建筑墻體應用領域廣泛,可應用在房屋建筑、橋梁、各種浮雕、雕塑、景觀建筑、仿古和仿歐式建筑等領域,并可百分百取代木材。
[0125]經相關實驗,應用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墻體,可以不用其他鋼材框架等輕松建筑四層以下的建筑物,且牢固可靠。
[0126]可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建筑墻體具有以上諸多優點,是建筑建材領域的一場革命。
[0127]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1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墻體包括:第一覆裹層;填充物;以及第二覆裹層;其中,所述第二覆裹層的厚度與所述第一覆裹層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且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將所述填充物完全包裹在中間,所述第一覆裹層、填充物和第二覆裹層的聞度之和等于建筑墻體的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覆裹層內的預設位置設置有預埋連接件,以使得所述建筑墻體便于吊裝、安裝;所述的預埋連接件一部分露在第二覆裹層的外部,一部分埋在第二覆裹層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包括:漿料和整塊纖維布,且所述漿料和整塊纖維布依次分層鋪設;其中,所述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均為漿料,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第二子層均為纖維布,以此類推為若干層,所述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的最后一層均為漿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分別包括7-11 層。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裹層和所述第二覆裹層包括:短纖維布和漿料,其中,所述短纖維布和漿料混合后的噴射砂作為所述第一覆裹層和第二覆裹層。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裹層還包括:檔線;所述檔線設置在所述第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內,以將所述一覆裹層的第一子層按照顏色的需求分割成若干區域。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布為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尼龍纖維,所述的短纖維布為打碎的纖維布。
8.權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覆裹層內的第二子層纖維布為細纖維布;所述非第一覆裹層內的第二子層纖維布為粗纖維布。
9.權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細纖維布為I平方厘米內有5根經線的交織布,所述粗纖維布為5目交織布。
10.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建筑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漿料為無機復合材料FLC、石膏、混凝土或水泥。
【文檔編號】E04B2/00GK203452224SQ201320434064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23日
【發明者】付連成 申請人:付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