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瓦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瓦當,包括有上支撐部和側裝飾板,所述的上支撐部的縱斷面為弧形,該上支撐部一端的弧形沿邊與側裝飾板固定連接,所述弧形沿邊的左右兩側下方設置有與側裝飾板跨接固定的支撐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設計合理,連接穩定可靠,燒結成型加工成品率高,安裝方便等。
【專利說明】—種瓦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材料,具體是指一種瓦當。
【背景技術】
[0002]瓦當是我國傳統的建筑材料,其一般以粘土經人工或機械制成泥坯,然后燒結而成。目前,傳統的用于屋檐裝飾的瓦當一般是鈍角瓦當,其結構包括有上支撐部以及固定于上支撐部一端邊緣的側裝飾板,側裝飾板往往重量較重,另一方面側裝飾板僅僅固定于上支撐部通一端邊緣,二者連接穩定性較差,容易在搬運、安裝以及使用時,出現側裝飾板與上支撐部斷開的問題,使用穩定性較差,另外,這種傳統結構的瓦當在燒結時,上支撐部與側裝飾板之間容易容易出現裂縫,導致廢品率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連接穩定可靠,使用壽命長,燒結成品率高的瓦當。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有上支撐部和側裝飾板,所述的上支撐部的縱斷面為弧形,該上支撐部一端的弧形沿邊與側裝飾板固定連接,所述弧形沿邊的左右兩側下方設置有與側裝飾板跨接固定的支撐筋。
[0005]通過本設置,利用該支撐筋,強化了上支撐部與側裝飾板之間的連接強度,使得二者連接穩定性提高,燒結成品率高,在此基礎上,即使側裝飾板能做的更大,也能得到穩定地支撐,進而使得瓦當的形態更加優美。
[0006]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支撐筋的內角成弧形倒角設置。該設置,支撐效果較好,而且不會影響瓦當在屋頂上的安裝。
[0007]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側裝飾板為圓形,所述的上支撐部的弧形沿邊固定連接于側裝飾板的上部。通過本設置,適用于屋檐的安裝,安裝時,上支撐部掛接在屋檐的上方,而側裝飾板位于屋檐的外側。
[0008]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上支撐部相對弧形沿邊所在一端的另一端的下緣凸起設置有弧形插刃。通過該弧形插刃,在安裝時,可以將該弧形插刃插接于其他瓷瓦(如板瓦等)的底部,便于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固定。
[0009]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的上支撐部的弧形沿邊為1/3-1/2圓。該設置,在實踐中驗證燒制成品率較高。
[001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設計合理,連接穩定可靠,燒結成型加工成品率聞,安裝方便等。
[0011]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介紹。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側視圖;[0013]圖2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的描述,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0015]如圖1-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包括有上支撐部I和側裝飾板2,所述的上支撐部I的縱斷面為弧形,形成一個喇叭形結構,加大了花紋圖案的尺寸,視覺效果上更加美觀,該上支撐部一端的弧形沿邊11與側裝飾板2固定連接,本實施例該側裝飾板2為圓形,所述的上支撐部的弧形沿邊11固定連接于側裝飾板2的上部。本實施例所述的上支撐部的弧形沿邊11為1/3-1/2圓,使用起來更加方便美觀。
[0016]另外,本實施例所述弧形沿邊11的左右兩側下方設置有與側裝飾板2跨接固定的支撐筋3,該支撐筋3的內角成弧形倒角31設置。利用該支撐筋極大地提高了弧形沿邊11與側裝飾板2連接的穩定性。
[0017]此外,為了使得本實用新型在安裝時更加穩定可靠,所述的上支撐部I相對弧形沿邊所在一端的另一端的下緣凸起設置有弧形插刃12。該弧形插刃12呈斜面設置,安裝時更貼靠板瓦。
[0018]本實施例該瓷瓦采用一體燒結成型。另外,本實施例所述的瓦當還可以設置安裝孔。
【權利要求】
1.一種瓦當,包括有上支撐部和側裝飾板,所述的上支撐部的縱斷面為弧形,該上支撐部一端的弧形沿邊與側裝飾板固定連接,該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沿邊的左右兩側下方設置有與側裝飾板跨接固定的支撐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瓦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筋的內角成弧形倒角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瓦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裝飾板為圓形,所述的上支撐部的弧形沿邊固定連接于側裝飾板的上部。
4.根據權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一種瓦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撐部相對弧形沿邊所在一端的另一端的下緣凸起設置有弧形插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瓦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撐部的弧形沿邊為1/3-1/2 圓。
【文檔編號】E04D13/158GK203441011SQ201320564540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1日
【發明者】沈祖環 申請人:沈祖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