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體支撐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墻體支撐結構;包括三角形的支撐肋板和中部設有開口的支撐板,三角形的支撐肋板穿過支撐板并與支撐板固定,支撐板的下端橫向彎折呈135度角,所述橫向彎折部分設有固定孔;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墻體支撐結構,不易斷裂、支撐更加穩定。
【專利說明】墻體支撐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墻體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建筑領域,無論是承重墻體還是非承重墻體大多數為磚墻結構,墻體作為一個承重框架,一般采用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柱和梁板預制砌塊砌筑而成,通常就使用混凝土澆灌技術來構成整個外圍的框架,而在混凝土澆灌過程中,需要對某些工程面進行臨時支撐,現有的建筑工地上,一般采用“T”形或者工字形狀的鋼件來作為支撐件,但是這種鋼件支撐不夠穩定,受力后容易出現彎曲的現象,且極容易發生斷裂,容易造成人員傷亡。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易斷裂、支撐更加穩定的墻體支撐結構。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墻體支撐結構,包括三角形的支撐肋板和中部設有開口的支撐板,三角形的支撐肋板穿過支撐板并與支撐板固定,支撐板的下端橫向彎折呈135度角,所述橫向彎折部分設有固定孔。
[000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墻體支撐結構具有如下優點:由于三角形的支撐肋板穿過支撐板并與支撐板固定,支撐板的下端橫向彎折呈135度角,傾斜的支撐板受到斜向下的壓力后,同時將受力轉到三角形的支撐肋板上,三角形的支撐肋板分擔支撐板的壓力,支撐板與支撐肋板呈交叉狀,結構穩固,不易斷裂,同時,三角形的支撐肋板與支撐板一起作為應力轉換部件,一起承擔墻體的荷載;橫向延伸部分通過螺栓安裝固定,經螺栓固定后,螺栓可承載軸向的受力,使得支撐更加穩定。
[0006]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支撐肋板在垂直方向上的受力,有利于支撐肋板的均衡受力,所述支撐肋板為直角三角形狀。
[0007]作為優選方案,考慮到支撐結構有更好的穩固性,所述支撐肋板與支撐板焊接連接。
[0008]【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墻體支撐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_支撐板,2-固定孔,3-支撐肋板,4-橫向彎折部分。
[0011]【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001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墻體支撐結構,包括直角三角形狀的支撐肋板3和中部設有開口的支撐板1,支撐肋板3穿過支撐板I并與支撐板I固定,支撐板I的下端橫向彎折呈135度角,橫向彎折部分4設有固定孔2,支撐肋板3與支撐板I焊接連接,支撐板I為長度為1500mm,寬度為600mm,高度為50_的矩形支撐板,支撐板I的下端的橫向彎折部分4的長度為600mm,寬度為300mm,支撐肋板3的厚度為50mm,固定孔2的直徑為75mm0
[0014]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墻體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形的支撐肋板和中部設有開口的支撐板,三角形的支撐肋板穿過支撐板并與支撐板固定,支撐板的下端橫向彎折呈135度角,所述橫向彎折部分設有固定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肋板為直角三角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墻體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肋板與支撐板焊接連接。
【文檔編號】E04G17/14GK203654750SQ201320707318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1日
【發明者】齊芳馥 申請人:重慶迪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