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調腳手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腳手架,包括腳手架單元和連接在腳手架單元之間的可調裝置;所述腳手架單元包括可調支撐桿和連接在可調支撐桿之間的連接桿和固定桿;所述可調支撐桿包括第一支撐桿和可在第一支撐桿內部做抽插調節的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下端設有移動裝置;所述可調裝置包括第一調節桿和與第一調節桿交叉設置的第二調節桿,在所述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相交處設有銷釘,所述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可繞銷釘轉動;所述第一支撐桿下端和第二支撐桿上端設有固定套。本發明具體優點為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穩定性能好、可進行高低調節、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一種可調腳手架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輔助建筑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可以調節高低的腳手架。
【背景技術】
[0002]我國早期一直使用竹、木腳手架,60年代開始,而常用的腳手架,從規模上分大致有小型、中型和大型,而從作業高度上分大致有高空作業和低空作業兩種腳手架。
[0003]而現有技術小型用于低空作業的腳手架存在以下幾點不足:設計結構復雜,使用功能單調,安全性能差,施工效率低,不能進行高低調節、進而給施工者帶來了較大的不便。
[0004]然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研發者有必要研制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穩定性能好、可進行高低調節、使用壽命長的可調腳手架。
【發明內容】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穩定性能好、可進行高低調節、使用壽命長的可調腳手架。
[0006]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是實現的:一種可調腳手架,包括腳手架單元和連接在腳手架單元之間的可調裝置;
所述腳手架單元包括可調支撐桿和連接在可調支撐桿之間的連接桿和固定桿;
所述可調支撐桿包括第一支撐桿和可在第一支撐桿內部做抽插調節的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下端設有移動裝置;
所述可調裝置包括第一調節桿和與第一調節桿交叉設置的第二調節桿,在所述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相交處設有銷釘,所述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可繞銷釘轉動;
所述第一支撐桿下端和第二支撐桿上端設有固定套。
[0007]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移動裝置包括移動輪和設置在移動輪上側的保護殼,所述保護殼與第一支撐桿相連接,所述保護殼一側設有卡輪裝置。
[0008]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桿上側設有腳踏板,所述腳踏板上表面設有防滑槽。
[0009]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可調裝置用螺栓固定于固定套上。
[0010]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配合處設有鎖緊裝置。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包括腳手架單元和連接在腳手架單元之間的可調裝置;腳手架單元包括可調支撐桿和連接在可調支撐桿之間的連接桿和固定桿;可調支撐桿包括第一支撐桿和可在第一支撐桿內部做抽插長短調節的第二支撐桿,在第一支撐桿下端設有移動裝置;可調裝置包括第一調節桿和與第一調節桿交叉設置的第二調節桿,在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相交處設有銷釘,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可繞銷釘轉動;第一支撐桿下端和第二支撐桿上端設有固定套,當施工者需要對腳手架高度進行調節時,只需要松開鎖緊裝置,將設置在第一支撐桿上端的第二支撐桿插入第一支撐桿內部,然后再擰緊鎖緊裝置即可,進而避免腳手架無法調節高低的缺點,從而使腳手架高低調節的較為方便,進一步提聞了施工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3]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5]圖3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0016]圖4為本發明的調低示意圖。
[0017]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第二支撐桿 2.鎖緊裝置 3.第一支撐桿 4.扶梯 5.保護殼 6.移動輪7.固定桿8.第一調節桿9.銷釘10.第二調節桿11.連接桿12.腳踏板13.防滑槽14.固定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19]參照圖1-圖4所示,本發明為一種可調腳手架,包括腳手架單元和連接在腳手架單元之間的可調裝置;
本實施例中腳手架單元包括可調支撐桿和連接在可調支撐桿之間的連接桿11和固定桿7,連接桿11固定在可調支撐桿上端,固定桿7固定在可調支撐桿下端,進而提高了可調支撐桿整體的穩定性能。
[0020]本實施例中可調支撐桿包括第一支撐桿3和可在第一支撐桿3內部做抽插調節的第二支撐桿1,第一支撐桿3下端設有移動裝置,而移動裝置包括移動輪6和設置在移動輪6上側的保護殼5,保護殼5的作用主要用于保護移動輪6不受外來物的破壞,保護殼5與第一支撐桿3相連接,保護殼5 —側設有卡輪裝置(未標出),當腳手架移動到施工處后,啟動卡輪裝置將移動輪6鎖緊,進而避免了施工者在施工的時候,腳手架發生移動給施工者帶來的傷害,從而提高了腳手架的安全性能。
[0021]本實施例中可調裝置包括第一調節桿8和與第一調節桿8交叉設置的第二調節桿10,在第一調節桿8和第二調節桿10相交處設有銷釘9,第一調節桿8和第二調節桿10可繞銷釘9轉動,第一支撐桿8下端和第二支撐桿10上端設有固定套14,可調裝置用螺栓固定于固定套14上,從而提高了腳手架的調節能力。
[0022]本實施例中連接桿11上側設有腳踏板12,腳踏板12上表面設有防滑槽13,進而避免施工者在腳踏板12上滑倒,從而提高了腳手架的安全性能。
[0023]本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桿3與第二支撐桿I配合處設有鎖緊裝置,便于腳手架進行高低調節,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4]綜上所述本發明包括腳手架單元和連接在腳手架單元之間的可調裝置;腳手架單元包括可調支撐桿和連接在可調支撐桿之間的連接桿和固定桿;可調支撐桿包括第一支撐桿和可在第一支撐桿內部做抽插長短調節的第二支撐桿,在第一支撐桿下端設有移動裝置;可調裝置包括第一調節桿和與第一調節桿交叉設置的第二調節桿,在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相交處設有銷釘,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可繞銷釘轉動;第一支撐桿下端和第二支撐桿上端設有固定套,當施工者需要對腳手架高度進行調節時,只需要松開鎖緊裝置,將設置在第一支撐桿上端的第二支撐桿插入第一支撐桿內部,然后再擰緊鎖緊裝置即可,進而避免腳手架無法調節高低的缺點,從而使腳手架高低調節的較為方便,進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002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可調腳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腳手架單元和連接在腳手架單元之間的可調裝置; 所述腳手架單元包括可調支撐桿和連接在可調支撐桿之間的連接桿和固定桿; 所述可調支撐桿包括第一支撐桿和可在第一支撐桿內部做抽插調節的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下端設有移動裝置; 所述可調裝置包括第一調節桿和與第一調節桿交叉設置的第二調節桿,在所述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相交處設有銷釘,所述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可繞銷釘轉動; 所述第一支撐桿下端和第二支撐桿上端設有固定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裝置包括移動輪和設置在移動輪上側的保護殼,所述保護殼與第一支撐桿相連接,所述保護殼一側設有卡輪>j-U ρ?α裝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上側設有腳踏板,所述腳踏板上表面設有防滑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裝置用螺栓固定于固定套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調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桿與第二支撐桿配合處設有鎖緊裝置。
【文檔編號】E04G1/20GK104264959SQ201410500793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6日
【發明者】潘燕清 申請人:無錫市晨源建筑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