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其包括機架、動力輸入單元、用于將動力傳遞并實現扭轉功能的第一扭轉單元、第二扭轉單元、用于將板材進行翻轉的翻轉單元,其中動力輸入單元使用電機作為動力輸入,雙輸出減速箱作為減速裝置,固定在機架下部,扭轉單元為兩組曲柄連桿,該兩組曲柄連桿分別固定在雙輸出減速箱兩側,并連接到翻轉單元,翻轉單元為四連桿機構,其包括設置在機架上的轉軸、首端固定在轉軸上末端鉸接到翻板上并依次連接的第六連桿、第七連桿,實現翻轉功能的翻板下端鉸接在機架上設有的翻板軸座中,將合片、翻板兩大工序整合為一臺設備完成,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故障率,保證穩定性同時優化傳動鏈結構使得設備簡單、高效。
【專利說明】一種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屬于板材翻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石膏板分為潔凈面與粗糙面,在室內裝修時需要將粗糙面朝里潔凈面朝外,如此安裝使用可以提高室內亮度、美化室內環境,另外潔凈面強度低易損壞,尤其在運輸途中,因此需在生產完畢即進行保護性包裝,因此需要將兩塊石膏板潔凈面相對、粗糙面朝外,捆扎包裝后進行運輸。
[0003]現有的石膏板生產過程為:切割-翻板-干燥-翻板-合片,其中,切割:將石膏板進行等距離分切;翻板:將濕石膏板翻轉至潔凈面朝上;干燥:進行干燥除濕;合片:再次進行翻轉并使得兩塊石膏板潔凈面相對,因在翻板步驟為濕石膏,此類石膏板材質較為脆弱翻轉過程中,易被損壞或與機器粘連,因此翻板步驟故障率極高。
[0004]上述翻板、合片步驟都需將板材進行翻轉,每次翻轉過程時生產系統需停動,多次翻轉造成生產系統多次停動,使得產品生產周期延長,多次翻轉伴隨著故障多發,故障率提高亦會延長生產周期。
[0005]一般的翻板機及輥子運輸臺采用老式工藝生產部件,部件易生銹導致加工過程中石膏板染銹,影響板材潔凈度。
【發明內容】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優化生產工藝,整合翻板、合片步驟使用一臺設備完成,大大降低工藝繁雜度及生產過程中的故障率,提高石膏板加工工作效率及石膏成品率。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7]提供一種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其包括機架、動力輸入單元、用于將動力傳遞并實現扭轉功能的第一扭轉單元、第二扭轉單元、用于將板材進行翻轉的翻轉單元,其中:所述的機架內設有動力輸入單元,及兩組翻轉單元,所述的動力輸入單元上設有與所述的兩組翻轉單元相對應的第一扭轉單元、第二扭轉單元,所述的兩組扭轉單元連接到相對應的翻轉單元上;所述機架兩端支撐腿之間設有軸座承載條,所述每個軸座承載條上設有兩個轉軸軸座,所述一端設置的兩個轉軸軸座與另一端設置的兩個轉軸軸座軸線重合,上面板設有銜接兩端的橫梁,該橫梁上設有翻板軸座,機架下部還設有電機支撐板;所述的翻轉單元為四連桿機構,其包括與處于同一軸線的兩個轉軸軸座相配合的轉軸,與所述翻板軸座相鉸接的翻板,所述的轉軸上固定有的第六連桿,一端鉸接第六連桿一端鉸接到翻板下面板的第七連桿;所述的動力輸入單元,包括,設置在電機支撐板上形成動力連接的電機、雙輸出減速箱;所述的第一扭轉單元,包括,設置在雙輸出減速箱輸出軸上的轉盤,鉸接到轉盤面板上的第一連桿,以及一端鉸接第一連桿一端固定在轉軸上的第二連桿;所述的第二扭轉單元,包括,設置在雙輸出減速箱另一輸出軸上的第三連桿,與第三連桿鉸接的第四連桿,以及一端鉸接到第四連桿一端固定在另一轉軸上的第五連桿。
[0008]進一步的,所述橫梁上于翻板軸座之間還設有支撐板材用支撐臺,所述的支撐臺為空心方塊且與所述翻板軸座等高。
[0009]進一步的,所述橫梁固設于機架上面板中央。
[0010]進一步的,所述轉盤、三號連桿與雙輸出減速箱的連接方式為鍵連接。
[0011]取得的技術效果為:
[0012]由扭轉機構帶動翻轉機構實現規律性的翻動、下落,翻轉機構包含的翻板作為翻轉板,包含的轉軸作為中介部件,轉軸和翻板之間通過一對翻轉成側倒V形的第六連桿、第七連桿相連接,由此將轉軸的扭動變為連桿的推動,翻板下端還鉸接在機架上,即實現翻板的翻轉動作,兩組翻板同時工作即可進行翻板作業,由輸送帶將另一板材輸送覆蓋至已被翻轉的板材上,完成潔凈面相對,優化傳動結構使得設備簡單高效,改善過后的設備應用于生產線當中使得生產過程變為,切割-干燥-翻板同時進行合片(使用一臺設備)-包扎運輸,實現一臺設備完成翻板、合片兩大步驟,將石膏板生產過程中的翻轉過程降低為一次,大大降低工藝繁雜度及設備工作故障率,縮減生產周期提高石膏板生產效率及石膏成品率。
[0013]使用電機雙輸出減速箱進行動力輸入,由雙輸出減速箱將動力一分為二,保持雙方的兩組扭轉機構動作協調一致;
[0014]第一扭轉機構、第二扭轉機構將電機的轉動轉化為連桿的規律性擺動,保證了設備穩定,由于扭轉機構采用曲柄連桿原理無復雜機構,使得整體機構簡單高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側視整體結構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正視整體結構圖;
[0017]圖3為本實用新型Q向傳動機構圖(第一扭轉單元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F向傳動機構圖(第二扭轉單元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翻板軸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1]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動力輸入單元、第一扭轉單元、第二扭轉單元、翻轉單元。
[0022]所述的機架3上帶有軸座承載條3a、電機支撐板3c、橫梁3b、轉軸軸座8、支撐臺
9、翻板軸座10。
[0023]其中,動力輸入單元包括,電機1,雙輸出減速箱2。
[0024]其中,翻轉單元包括,轉軸4、第六連桿5、第七連桿6、翻板7。
[0025]其中,第一扭轉單元包括,轉盤11a、第一連桿lib、第二連桿11c。
[0026]其中,第二扭轉單元包括,第三連桿12d、第四連桿12e、第五連桿12f。
[0027]結合圖1,本設備的機架整體結構為:機架3為一個方形框架并四角設有支撐腿,兩端支撐腿之間設有軸座承載條3a,軸座承載條3a與機架3上表面之間,垂直的設有若干等距的支撐條,所述的每個軸座承載條3a上均設有兩個轉軸軸座8,所述一端設置的兩個轉軸軸座8與另一端設置的兩個轉軸軸座8軸線重合,支撐條將機架3兩側隔斷成三個等面積的空洞,機架3上面板中央設有銜接兩端的橫梁3b,于橫梁3b上交替設有翻板軸座10、支撐臺9,機架3底部設有與兩側支撐腿固定相連接的電機支撐板3c,參照圖2所示,設備所有用于翻轉的部件以橫梁3b中央成左右對稱安裝,左右對稱的部件其連接方式亦相同,故以下以任意一半的部件連接方式舉例。
[0028]結合圖1、2,本設備的翻轉單元為四連桿機構,其部件特征及其連接關系為:上述兩側處于同一軸線的轉軸軸座8卡入軸承后固定有轉軸4,第六連桿5兩端開有軸孔,其中一端直徑大于另一端直徑,兩端之間構造有加強肋,轉軸4為一長軸,所述的第六連桿5大圓徑端固定在轉軸4上,第六連桿5小圓徑端開有可容納第七連桿6的槽,第七連桿6兩端為魚眼接頭,第七連桿6—端置于槽內并與此端軸孔對應的插入銷軸及開口銷進行鉸接,由此第七連桿6與第六連桿5形成空間轉動副即活動鉸鏈,翻板7下面板設有連接部,連接部開有可容納第七連桿6的槽與槽垂直的還開有軸孔,第七連桿6另一端與翻板7設有的連接部相連接形成活動鉸鏈,翻板7為縱截面為“門”形的長條并在下端設有軸套,翻板軸座10兩端豎直向上伸出支撐板,所述的每個支撐板頂角處都構造為圓形并于圓心處開有軸孔,其縱截面成倒“門”形,軸孔與所述翻板7下端軸套軸心重合后卡入轉軸形成轉動副,上述連接為解釋板材運輸進設備后,設備用于翻轉、夾裝部件結構及其連接方式。
[0029]設備的動力裝置連接關系為:電機1、雙輸出減速箱2前后分別固定在電機支撐板3c上,電機I通過聯軸器連接雙輸出減速箱2的動力輸入軸,雙輸出減速箱2為帶有兩個動力輸出軸的減速箱。
[0030]結合圖3,設備第一扭轉單元部件特征及其連接關系為:轉盤Ila于圓心處構設有一軸套,并在外側面板上開有旋轉槽在保證了強度的情況下減輕質量,雙輸出減速箱動力輸出軸通過鍵與轉盤Ila中央帶有的軸套連接,轉盤Ila外側面板上固定有一連接軸,該連接軸與第一連桿Ilb連接,第一連桿Ilb為兩端都開有軸孔的連桿,連接軸插入連接到第一連桿Ilb—端的軸孔內,第二連桿Ilc 一端設有軸套,另一端開有可以容納第一連桿Ilb的長方形槽,且兩端皆開有軸孔,第一連桿Ilb另一端置于槽內并與第二連桿Ilc設有的軸孔軸線重合后插入連接件連接二者形成轉動副,第二連桿Ilc另一端設有的軸套固定于轉軸4上。
[0031]結合圖4,第二扭轉單元部件特征及其連接關系為:第三連桿12d帶有軸套,其通過鍵連接到所述的雙輸出減速機2的另一個輸出軸上,第三連桿12d—端設有軸套,另一端開有軸孔,軸套直徑遠大于軸孔直徑并以軸套邊緣為起點另一端軸孔為終點構造有加強肋,其與減速箱輸出軸連接的相反方向一端的軸孔固連有一連接軸,該連接軸與第四連桿12e連接,第四連桿12e為兩端都開有軸孔的連桿,連接軸插入連接到第四連桿12e —端的軸孔內,第五連桿12f—端設有軸套,另一端開有可以容納第四連桿12e的長方形槽,且兩端皆開有軸孔,第四連桿12e另一端置于槽內并與第五連桿12f設有的軸孔軸線重合后插入連接件連接二者以形成轉動副,第五連桿12f設有的軸套固定在另一轉軸4上,第四連桿12e長度略大于第一連桿11b,上述連接為解釋設備完成翻轉、夾裝動作所需動力的部件連接關系。
[0032]所述的支撐臺9為方形塊和空心鋼臺固連組成,所述的翻板軸座10可固定兩組翻板7,所述的連接件可為銷軸、鉚釘或其他可進行鉸接的連接件,所述的連接方式可以為鉸接。
[0033]當板材經過烘干后潔凈面朝下的被運輸進翻板機,電機I轉動通過聯軸器帶動雙輸出減速箱2,雙輸出減速箱2的兩個輸出軸隨之旋轉并分別帶動轉盤Ila及第三連桿12d,轉盤IIa旋轉通過連接軸帶動第一連桿Ilb,第一連桿Ilb伴隨轉盤Ila的周轉做搖臂動作并帶動第二連桿lie,第二連桿Ilc 一端固定在轉軸4上由此扭轉轉軸4,在轉盤Ila轉動的同時第三連桿12d也伴隨減速箱的輸出軸轉動而進行轉動,三號連桿12d周轉的同時通過連接軸帶動第四連桿12e,第四連桿12e伴隨著三號連桿12d的周轉做搖臂動作帶動并第五連桿12f,實現第五連桿12f扭動轉軸4,由此兩根轉軸4被扭轉,當轉軸4被扭動時,其中一根轉軸4若為順時針扭動,另一根則為逆時針轉動,帶動固定在相應轉軸4上的第六連桿5,第六連桿5轉動帶動固定件進而帶動第七連桿6向上,翻板7底端與翻板軸座10通過軸相鉸接,由此在電機的轉動下翻板7被翻起,直到轉盤Ila的圓心與第二連桿Ilc下端軸孔的圓心距離最遠并且第三連桿12d軸套的圓心與第五連桿12f下端的軸孔圓心距離也最遠時翻板7被完全翻起將板材合抱,因第四連桿12e長度略大于第一連桿11b,轉軸轉動轉角不同,板材偏差于一號連桿方向的翻板7,由此電機繼續轉動,轉過一定距離后,轉盤Ila開始拉回第一連桿Ilb,第三連桿12d開始拉回第四連桿12e,轉軸4被扭轉并帶動其上固定有的第六連桿5下落,第六連桿5下落通過銷軸帶動第七連桿6向下,二者趨于折疊,第七連桿6帶動翻板7完全下落,板材落在一側的翻板上并且潔凈面朝上,第二塊潔凈面朝下的板材由相應設備輸送覆蓋至上一塊板材上,由此第一塊板材潔凈面朝上,第二塊板材潔凈面朝下,兩塊板材潔凈面相對,再由相應設備運輸出去進行切割包裝。
[003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3)、動力輸入單元、用于將動力傳遞并實現扭轉功能的第一扭轉單元、第二扭轉單元、用于將板材進行翻轉的翻轉單元,其中:所述的機架(3)內設有動力輸入單元,及兩組翻轉單元,所述的動力輸入單元上設有與所述的兩組翻轉單元相對應的第一扭轉單元、第二扭轉單元,所述的兩組扭轉單元連接到相對應的翻轉單元上; 所述機架(3)兩端支撐腿之間設有軸座承載條(3a),所述每個軸座承載條(3a)上設有兩個轉軸軸座(8),所述一端設置的兩個轉軸軸座(8)與另一端設置的兩個轉軸軸座(8)軸線重合,上面板設有銜接兩端的橫梁(3b),該橫梁上設有翻板軸座(10),機架(3)下部還設有電機支撐板(3c); 所述的翻轉單元為四連桿機構,其包括與處于同一軸線的兩個轉軸軸座(8)相配合的轉軸(4),與所述翻板軸座(10)相鉸接的翻板(7),所述的轉軸(4)上固定有的第六連桿(5),一端鉸接第六連桿(5) —端鉸接到翻板(7)下面板的第七連桿(6); 所述的動力輸入單元,包括,設置在電機支撐板(3c)上形成動力連接的電機(I)、雙輸出減速箱⑵; 所述的第一扭轉單元,包括,設置在雙輸出減速箱(2)輸出軸上的轉盤(11a),鉸接到轉盤(Ila)面板上的第一連桿(Ilb),以及一端鉸接第一連桿(Ilb) —端固定在轉軸(4)上的第二連桿(Ilc); 所述的第二扭轉單元,包括,設置在雙輸出減速箱⑵另一輸出軸上的第三連桿(12d),與第三連桿(12d)鉸接的第四連桿(12e),以及一端鉸接到第四連桿(12e) —端固定在另一轉軸(4)上的第五連桿(12f)。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3b)上于翻板軸座(10)之間還設有支撐板材用支撐臺(9),所述的支撐臺(9)為空心方塊且與所述翻板軸座(10)等高。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橫梁(3b)固設于機架(3)上面板中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石膏板材翻板合片一體裝置,其特征在于:轉盤(11a)、三號連桿(12d)與雙輸出減速箱(2)的連接方式為鍵連接。
【文檔編號】B28B17/00GK204123518SQ201420587440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0日
【發明者】張慶長, 張慶友, 吳永峰, 張亮, 張嘯林 申請人:河北格林森建材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