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物防風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柔性擋風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位于太平洋西岸,受各種風害影響嚴重,特別是東南沿海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平均每年有7次臺風登陸,每隔3-4年就發生一次特大風暴潮,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危害。專利201510413846.2介紹了一種沙漠防風林系統,主要應用在沙漠領域,起防風固沙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問題,提供一種柔性擋風裝置,該裝置是在目標建筑物前方布置柔性擋風布,當臺風吹過時,可降低目標建筑物處風速,對建筑物起保護作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柔性擋風裝置,布置在目標建筑物前方,由立桿、橫桿、擋風布和鉚釘組成,立桿和橫桿構成垂直的梳狀門式結構,立桿的高度根據建筑物的高度而定且低于建筑物的高度,立桿1的間距為2-20m;擋風布形狀為矩形,長度為2-20m、寬度大于立柱的高度且小于立柱高度的1.5倍,材料為pp系列高韌聚丙烯無紡土工布,是一種具有一定的力學強度和抗沖擊性能的柔性體材料,擋風布中均布有通氣孔,通氣孔為0.1-1m的矩形、相鄰邊的間距為0.1-1m,擋風布上端與橫桿固定,下端通過鉚釘錨固在地面的平行線上,錨固線與目標建筑物前面的距離為10-50m,擋風布自然彎曲成弧形下垂,在建筑物前方布置多塊擋風布3并形成一排。
該裝置的工作機理:
當強風吹向建筑物5前首先經過擋風布3,一部分氣流通過通氣孔6吹向建筑物5,另一部分氣流經過流線型圓弧面吹向空中,降低了建筑物處風速,對建筑物5起到了防護的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柔性擋風結構安裝快捷、成本低、維修維護簡單,當臺風過境時,可大幅度減弱目標建筑物處風速,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該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該裝置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該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立桿;2、橫桿;3、擋風布;4、鉚釘;5、建筑物;6、通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一種柔性擋風裝置,布置在目標建筑物前方,如圖1-3所示,由立桿1、橫桿2、擋風布3和鉚釘4組成,立桿1和橫桿2構成垂直的梳狀門式結構,立桿1的高度根據建筑物5的高度而定且低于建筑物5的高度,立桿1的間距為10m;擋風布3形狀為矩形,長度為9.5m、寬度大于立柱1的高度且小于立柱1高度的1.5倍,材料為pp系列高韌聚丙烯無紡土工布,是一種具有一定的力學強度和抗沖擊性能的柔性體材料,擋風布3中均布有通氣孔6,通氣孔6為0.5mx0.5m的矩形、相鄰邊的間距為0.25m,擋風布3上端與橫桿2固定,下端通過鉚釘4錨固在地面的平行線上,錨固線與目標建筑物前面的距離為20m,擋風布3自然彎曲成弧形下垂,在建筑物5前方布置多塊擋風布3并形成一排。
首先將擋風布3上端系在橫桿2上,下端通過鉚釘4錨固在地面,擋風布3呈圓弧狀自然下垂,在建筑物5前方布置多塊擋風布3,形成一排。臺風吹向建筑物5前首先經過擋風布3,一部分氣流通過通氣孔吹向建筑物5,另一部分氣流經過流線型圓弧面吹向空中,使得建筑物5處風速得到降低,對建筑物5起到了防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