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幕墻結構,具體涉及一種綠色節能抗裂型幕墻結構。
背景技術:
幕墻是建筑的外墻圍護,不承重,像幕布一樣掛上去,故又稱為“帷幕墻”,是現代大型和高層建筑常用的帶有裝飾效果的輕質墻體。由面板和支承結構體系組成的,可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變形能力、不承擔主體結構所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結構或裝飾性結構,外墻框架式支撐體系也是幕墻體系的一種。
幕墻是利用各種強勁、輕盈、美觀的建筑材料取代傳統的磚石或窗墻結合的外墻工法,是包圍在主結構的外圍而使整棟建筑達到美觀,使用功能健全而又安全的外墻工法。簡言之,是將建筑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幕墻范圍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墻、采光頂和雨篷。
目前現有的建筑幕墻結構再跟墻體連接時普遍采用硬連接,但是由于幕墻和墻體的伸縮性不一樣,幕墻的收縮就會導致墻體收縮發生裂紋,從而影響了墻體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綠色節能抗裂型幕墻結構,結構緊湊,安裝穩定性高,通過設定防裂保護層和柔性安裝板,從而實現了幕墻和墻體的柔性連接,從而防止墻體發生裂紋。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綠色節能抗裂型幕墻結構,包括混凝土墻體、抗裂防護層、基座和底板,所述抗裂防護層設在混凝土墻體一側,所述底板安裝在混凝土墻體內,所述基座設在底板上,所述基座與底板焊接,所述底板一側設置有固定鉤,所述固定鉤設有兩個,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采用柔性板,所述安裝板一側設置有龍骨,所述安裝板分別與龍骨和基座固定連接,所述龍骨兩端設置有鋼化玻璃板,所述鋼化玻璃板與龍骨卡持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抗裂防護層的厚度為10-30mm。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板的厚度為5-10mm。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鉤與底板焊接。
進一步的,所述鋼化玻璃板與龍骨連接處設置有密封膠層。
進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墻體內設置有檔桿。
進一步的,所述檔桿與固定鉤卡持連接。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幕墻結構結構緊湊,安裝穩定性高,通過設定防裂保護層和柔性安裝板,從而實現了幕墻和墻體的柔性連接,從而防止墻體發生裂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綠色節能抗裂型幕墻結構,包括混凝土墻體1、抗裂防護層2、基座3和底板4,所述抗裂防護層2設在混凝土墻體1一側,所述底板4安裝在混凝土墻體1內,所述基座3設在底板4上,所述基座3與底板4焊接,所述底板4一側設置有固定鉤5,所述固定鉤5設有兩個,所述基座3上設置有安裝板6,所述安裝板6采用柔性板,所述安裝板6一側設置有龍骨7,所述安裝板6分別與龍骨7和基座3固定連接,所述龍骨7兩端設置有鋼化玻璃板8,所述鋼化玻璃板8與龍骨7卡持連接。
優選的,所述抗裂防護層2的厚度為10-30mm。
優選的,所述安裝板6的厚度為5-10mm。
優選的,所述固定鉤5與底板4焊接。
優選的,所述鋼化玻璃板8與龍骨7連接處設置有密封膠層9。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墻體1內設置有檔桿10。
優選的,所述檔桿10與固定鉤5卡持連接。
本發明的幕墻結構結構緊湊,安裝穩定性高,通過設定防裂保護層和柔性安裝板,從而實現了幕墻和墻體的柔性連接,從而防止墻體發生裂紋。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