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地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科技地暖的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科技地暖。
【背景技術】
[0002]現階段的家用地暖一般以天然氣作為熱能的來源,造價較高,而且如果對于一些沒有裝地暖的老房子或精裝修房子來說,由于地板或地磚已經安裝完畢,后期無法安裝傳統地暖,大大影響了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面狀電熱材料,能夠通用于裝修完畢的房子和未裝修的房子,具有成本低、發熱快、穩定性高的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科技地暖,該地暖用于附著于具有堅硬表面的物體之上,其構造由上至下包括三層,依次為麥儲石、發熱材料以及附著材料;
所述麥儲石內部具有用于熱量流通的通道;所述發熱材料包括一由滌綸短絲紗線紡成的網格狀基體,基體兩端平行安裝有鍍錫銅箔絲,所述網滌綸短絲紗線致密包覆有導電介質;
所述附著材料為珍珠棉,珍珠棉的外面貼有鋁箔。
[0004]優選的,所述麥儲石與發熱材料之間還依次設有PE層和PET層;所述發熱材料和附著材料之間亦依次設有PE層與PET層。
[0005]優選的,所述麥儲石的組分按照質量比包括PVC30-40份,麥飯石50_70份,木粉5-15份,穩定劑2-5份,CPE2-5份,石蠟0.2-1份。
[0006]優選的,所述麥儲石的組分按照質量比包括:PVC32份,麥飯石61份,木粉8份,穩定劑3.5份,CPE4份,石蠟0.7份。
[0007]優選的,所述穩定劑為三鹽基硫酸鉛,CPE為氯化聚乙烯。
[0008]優選的,所述導電介質按照質量比包括以下組分:碳納米管1-3份、氧化鎂0.5-1.5份、聚氨酯樹脂5-10份、氧化鎂0.1-1份、醋酸乙酯5-15份、增塑劑DOP1-3份以及硬脂酸0.2-0.7份。
[0009]優選的,所述導電介質按照質量比包括以下組分:碳納米管2份、氧化鎂I份、聚氨酯樹脂7.2份、氧化鎂0.5份、醋酸乙酯10份、增塑劑DOP2份以及硬脂酸0.4份。
[0010]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面狀電熱材料,能夠通用于裝修完畢的房子和未裝修的房子,具有成本低、發熱快、穩定性高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0012]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科技地暖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發熱材料的俯視圖。
[0013]11、麥儲石12、通道21、基體22、鍍錫銅箔絲31、珍珠棉 32、鋁箔 4、PE 5、PET。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5]實施例一:圖1至2所示,
首先,選取PVC32kg,麥飯石61kg,木粉8kg,三鹽基硫酸鉛3.5kg,氯化聚乙稀4kg,石錯0.7kg ;按照以下步驟:
A:將上述組分按照質量比混合攪拌,利用擠出機擠出定型至帶有散熱通道12的四方體狀;B:然后將上述四方體的上表面覆蓋PVC膜;C:將上述覆膜完畢的四方體切割成所需規格;D:對上步中處理完畢的四方體進行紫外線處理,波長為340nm然后得到麥儲石11。
[0016]其次,將短絲滌綸紗線紡織成網格狀,作為基體21,然后將兩根鍍錫銅箔絲22平行穿入基體21兩側端,按照下列組分比例配置導電介質:選取碳納米管200kg、氧化鎂100kg、聚氨醋樹脂720kg、氧化鎂0.5kg、醋酸乙醋10kg、增塑劑200kg份以及硬脂酸40kg,將上述組分投入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過程中進行升溫,一般不超過100度,以上述組分均勻混合為準,然后將基體21通過上述液相,使液相導電介質均勻致密包覆于紗線表面,然后冷卻至常溫,此時液相導電介質固化后均勻覆蓋于紗線表面,形成面狀發熱材料;
最后,將PE4膜和PET5膜依次分別粘合于麥儲石11與發熱材料之間以及發熱材料與附著材料之間,附著材料為珍珠棉31,珍珠棉31的底面粘貼有一層鋁箔32。
[0017]得到的產品性能參數如下:麥儲石11吸水率為0.3%,常溫落球測試后凹坑直徑為6mm,2級漆膜附著力,表面耐磨系數0.09g/100r,甲醛釋放量0.3mg/L,完全可以代替現階段常用的地板;本發明鋪設12平方的室內面積,配合地暖安裝完畢以后,總造價低于3000元。經過測試,該材料鋪設12平方的市內面積,溫度由5度升溫至20度只需要28分鐘,每8個小時耗電量為4千瓦時,隨機選取四個點測試通電后10分鐘的溫度,溫度差小于I度,成本小于500元,電阻率小于1.5*10_8歐姆*米。
[0018]實施例二:圖1-2所示,首先,選取PVC38kg,麥飯石68kg,木粉9kg,三鹽基硫酸鉛3.5kg,氯化聚乙稀4kg,石錯0.7kg ;按照以下步驟:
A:將上述組分按照質量比混合攪拌,利用擠出機擠出定型至具有散熱通道12的四方體狀;B:然后將上述四方體的上表面覆蓋PVC膜;C:將上述覆膜完畢的四方體切割成所需規格;D:對上步中處理完畢的四方體進行紫外線處理,波長為340nm然后得到麥儲石11。
[0019]其次,將短絲滌綸紗線紡織成網格狀,作為基體21,然后將兩根鍍錫銅箔絲22平行穿入基體21兩側端,按照下列組分比例配置導電介質:選取碳納米管250kg、氧化鎂150kg、聚氨醋樹脂900kg、氧化鎂0.5kg、醋酸乙醋10kg、增塑劑200kg份以及硬脂酸40kg,將上述組分投入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過程中進行升溫,一般不超過100度,以上述組分均勻混合為準,然后將基體21通過上述液相,使液相導電介質均勻致密包覆于紗線表面,然后冷卻至常溫,此時液相導電介質固化后均勻覆蓋于紗線表面,形成面狀發熱材料; 最后,將PE4膜和PET5膜依次分別粘合于麥儲石11與發熱材料之間以及發熱材料與附著材料之間,附著材料為珍珠棉31,珍珠棉31的底面粘貼有一層鋁箔32。
[0020]得到的產品性能參數如下:麥儲石11吸水率為0.2%,常溫落球測試后凹坑直徑為5_,2級漆膜附著力,表面耐磨系數0.lg/100r,甲醛釋放量0.4mg/L,完全可以代替現階段常用的地板;本發明鋪設12平方的室內面積,配合地暖安裝完畢以后,總造價低于3000元。經過測試,該材料鋪設12平方的市內面積,溫度由5度升溫至20度只需要33分鐘,每8個小時耗電量為4.8千瓦時,隨機選取四個點測試通電后10分鐘的溫度,溫度差小于I度,成本小于500元,電阻率小于1.5*10_8歐姆*米。
[0021]實施例三:圖1至2所示,
首先,選取PVC30kg,麥飯石51kg,木粉6kg,三鹽基硫酸鉛3.5kg,氯化聚乙稀4kg,石錯
0.7kg ;按照以下步驟:
A:將上述組分按照質量比混合攪拌,利用擠出機擠出定型至具有通道12的四方體狀;B:然后將上述四方體的上表面覆蓋PVC膜;C:將上述覆膜完畢的四方體切割成所需規格;D:對上步中處理完畢的四方體進行紫外線處理,波長為340nm然后得到麥儲石11。
[0022]其次,將短絲滌綸紗線紡織成網格狀,作為基體21,然后將兩根鍍錫銅箔絲22平行穿入基體21兩側端,按照下列組分比例配置導電介質:選取碳納米管120kg、氧化鎂120kg、聚氨醋樹脂550kg、氧化鎂0.5kg、醋酸乙醋10kg、增塑劑200kg份以及硬脂酸40kg,將上述組分投入攪拌機進行攪拌,攪拌過程中進行升溫,一般不超過100度,以上述組分均勻混合為準,然后將基體21通過上述液相,使液相導電介質均勻致密包覆于紗線表面,然后冷卻至常溫,此時液相導電介質固化后均勻覆蓋于紗線表面,形成面狀發熱材料;
最后,將PE4膜和PET5膜依次分別粘合于麥儲石11與發熱材料之間以及發熱材料與附著材料之間,附著材料為珍珠棉31,珍珠棉31的底面粘貼有一層鋁箔32。
[0023]得到的產品性能參數如下:麥儲石11吸水率為0.5%,常溫落球測試后凹坑直徑為9mm,2級漆膜附著力,表面耐磨系數0.07g/100r,甲醛釋放量0.25mg/L,完全可以代替現階段常用的地板;本發明鋪設12平方的室內面積,配合地暖安裝完畢以后,總造價低于3000元。經過測試,該材料鋪設12平方的市內面積,溫度由5度升溫至20度只需要26分鐘,每8個小時耗電量為4.2千瓦時,隨機選取四個點測試通電后10分鐘的溫度,溫度差小于I度,成本小于500元,電阻率小于1.5*10_8歐姆*米。
[0024]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
【主權項】
1.一種科技地暖,其特征在于,該地暖用于附著于具有堅硬表面的物體之上,其構造由上至下包括三層,依次為麥儲石、發熱材料以及附著材料; 所述麥儲石內部具有用于熱量流通的通道;所述發熱材料包括一由滌綸短絲紗線紡成的網格狀基體,基體兩端平行安裝有鍍錫銅箔絲,所述網滌綸短絲紗線致密包覆有導電介質; 所述附著材料為珍珠棉,珍珠棉的外面貼有鋁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科技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麥儲石與發熱材料之間還依次設有PE層和PET層;所述發熱材料和附著材料之間亦依次設有PE層與PET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科技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麥儲石的組分按照質量比包括PVC30-40份,麥飯石50-70份,木粉5_15份,穩定劑2_5份,CPE2-5份,石蠟0.2-1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科技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麥儲石的組分按照質量比包括:PVC32份,麥飯石61份,木粉8份,穩定劑3.5份,CPE4份,石蠟0.7份。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科技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穩定劑為三鹽基硫酸鉛,CPE為氯化聚乙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科技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介質按照質量比包括以下組分:碳納米管1-3份、氧化鎂0.5-1.5份、聚氨酯樹脂5-10份、氧化鎂0.1-1份、醋酸乙酯5-15份、增塑劑DOP1-3份以及硬脂酸0.2-0.7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科技地暖,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介質按照質量比包括以下組分:碳納米管2份、氧化鎂I份、聚氨酯樹脂7.2份、氧化鎂0.5份、醋酸乙酯10份、增塑劑DOP2份以及硬脂酸0.4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科技地暖,該地暖用于附著于具有堅硬表面的物體之上,其構造由上至下包括三層,依次為麥儲石、發熱材料以及附著材料;所述麥儲石內部具有用于熱量流通的通道;所述發熱材料包括一由滌綸短絲紗線紡成的網格狀基體,基體兩端平行安裝有鍍錫銅箔絲,所述網滌綸短絲紗線致密包覆有導電介質;所述附著材料為珍珠棉,珍珠棉的外面貼有鋁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型面狀電熱材料,能夠通用于裝修完畢的房子和未裝修的房子,具有成本低、發熱快、穩定性高的優點。
【IPC分類】C04B26-08, E04F15-18, F24D13-02, E04F15-12, E04F15-00
【公開號】CN104847077
【申請號】CN201510233807
【發明人】洪澤民
【申請人】洪澤民
【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
【申請日】201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