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92415閱讀:41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辦公椅,特別是涉及一種能用于一般辦公桌及計算機操作環境下使用的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
背景技術
當前現有常見的辦公椅的結構改良,其主要可分為以下兩種其一是如臺灣新型專利公告第524076號“具有角度調整控制機構之椅子”(詳見附件一即臺灣新型專利公告第524076號“具有角度調整控制機構之椅子”的公告文本),圖13所示的該專利提出的辦公椅椅座角度調整裝置,其主要是在椅座內凹設有一盒座,該盒座一側焊接有容置框,該容置框內設有一彈簧,容置框與盒座另一側則容設有多個紡錐形連接體及套管,其中連接體、套管及彈簧是穿設在盒座內的推桿上,且該推桿由一螺帽固設在盒座另一側,另有一推拉裝置,該推拉裝置包括樞設在椅座上的推擠塊,該推擠塊一端設有一較凸出的頂推段及呈內凹狀的釋放段,另一端則緊配合套設有一扳動桿,如此,當扳動桿向上推壓時,則推擠塊一端的頂推段就會抵頂推桿,該推桿再抵推彈簧進而迫使套管向外移動,這樣就使推桿上的連接體放松,從而達到調整椅座的作用,反之,當扳動桿向下推壓時,則因推擠塊頂推端并無抵頂推桿,進而通過容置框內的彈簧的回復彈力,使連接體再次收縮,從而達到固定椅座的作用。
但是,這種椅座角度調整結構,有如下所述一些缺點第一、其中容置框與盒座是利用焊接方式相接合,這樣勢必造成焊接成本的額外支出,而且利用焊接的方式也會造成容置框整體結構強度不足的缺點;第二、其中容置框內的彈簧是圓徑較大的高強度彈簧,因此推壓扳動桿之力道就相對提升,但扳動桿與推擠塊的連接方式,是利用緊配合來達到連接功效,經長時間反復施以較大力道推壓扳動桿時,則易造成扳動桿與推擠塊發生脫落的缺點。
另外,臺灣新型專利公告第524076號“具有角度調整控制機構之椅子”,其主要是在基座另焊設有一擋壁部,擋壁部與基座另一側間容設有錐形連接體、墊片及頂推管,而且基座右側壁部橫設有一貫穿擋壁部、墊片、連接體、頂推管的橫拉桿,該橫拉桿末端凸露在基座的左側壁部外側,該凸露端設有一固定彈簧及施壓板,最后,利用一螺帽固定,而橫拉桿另一端是呈扁平狀,其適當處設有一拉槽,該拉槽可供勾扣裝置的勾扣桿勾入;如此通過勾扣桿向上推壓,連動橫拉桿放松,進而令橫拉桿上的墊片、連接體及頂推管的空間釋放,從而使椅座可自由調整上下傾斜角度。
但上述“具有角度調整控制機構之椅子”,也有如下所述的缺點第一、其中該具有角度調整控制機構的椅子,僅是將橫拉桿的扁平端上穿設有一拉槽以供勾扣桿勾扣,以控制連動橫拉桿作動,當欲拉動橫拉桿位移則需耗費較大的力道,這樣必然會造成結構強度較差的橫拉桿扁平端的拉槽結構損壞的缺點;第二、這種具有角度調整控制機構的椅子,其所構成的組合組件過于繁多,不僅造成材料成本支出外,也會造成日后組裝耗時的缺點;第三、上述兩種辦公椅結構,都僅僅具有單一辦公桌作業環境使用,在如此多元化的信息時代,免不了會利用計算機作業,如使用辦公桌作業環境中的辦公椅從事計算機作業時,則會造成使用者乘坐不舒適,進而影響整體工作效率的缺點,而欲另行購買計算機用辦公椅,則又會造成業者負擔,且在臺灣寸土寸金環境下,其辦公環境空間又相當窄小,如此一次使用兩種辦公椅又會造成空間不足的問題。因此在使用時,利用此種結構,顯得相當不具有實用性。
本案申請人曾經提出臺灣新型專利公告第347680號“改良的辦公室自動化(OA)辦公椅”,主要是針對上述單一功效的辦公椅結構而設計的。如圖14所示,該新型“改良的辦公室自動化(OA)辦公椅”主要是在椅背底坐2’兩側分設有一滑軌20’,該滑軌20’可供滑設在椅背底座2’上的椅背連桿22’的滑動組件21’滑移調整,另外,在椅架底座3’的適當處設有可調整椅背底座2’傾斜角度的調整組件42’;如此,當椅背連桿22’與椅背底座2’呈直立狀時,則可供一般辦公桌作業環境使用,當需要在計算機桌前使用計算機時,則僅需將調整總成8’下拉,同時連動固定椅背連桿22’的固定桿83’向下位移,從而使椅背連桿22’可在滑軌20’上自由滑移,進而使椅背連桿22’向下彎折傾斜,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椅背連桿22’上可活動調整的跪(背)墊5’,進行上下調整,從而達到使使用者膝蓋抵靠舒適的作用;另外,也可以通過椅架底座3’下端所設的調整組件42’,通過螺設頂推方式使椅架底座3’的傾斜角度得到調整,進而讓使用者的重心略微向前傾,這樣利用該設備就可使計算機作業環境下的使用者具有最佳的坐姿。
但是,這種“改良的辦公室自動化(OA)辦公椅”,雖然具有可供一般辦公桌及計算機作業環境的雙重使用功效,但經本實用新型人多年來使用發現,有如下所述的缺點第一、其中當椅背連桿彎折成計算機椅使用時,則會由于椅背底座上的滑軌僅可供椅背連桿上的滑動組件單一彎折角度固定功效,因此僅靠椅背連桿上的移動調整空間較短的跪(背)墊,則無法供不同身高者使用;第二、其次,僅靠結構強度不佳及易滑動的圓柱形固定桿,以支撐承載使用者身體重量的椅背連桿,容易造成固定桿滑脫或斷裂,而且當需要椅背連桿彎折時,就必須先將固定桿下拉方可移動椅背連桿,這樣也會造成椅背連桿調整耗時;第三、其中椅背底座的傾斜角度調整方式,是利用攻牙的調整組件支撐調整,其使用者的重量也會完全通過細小的調整組件承受,當使用者體重過重或長時間使用下,極易造成調整組件生成崩牙。
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仍存在有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
有鑒于上述現有的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存在的缺陷,本設計人基于從事此類產品設計制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結構的辦公椅,能夠改進一般市面上現有常規的改良的辦公室自動化(OA)辦公椅結構,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并經反復試作樣品及改進后,終于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辦公椅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所要解決的主要技術問題是使其具有可供一般辦公桌及計算機作業環境的雙重使用功效,同時使該新型的結構更加合理,從而提高使用者使用時的方便性和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更具有實用性,并能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從而在總體上具有增進的功效,且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的,其主要包括辦公椅本體,其由一調整基座、椅架底座、椅背連桿及一控制裝置所構成;調整基座,其上端設有一椅架底座,該椅架底座上端另設有一供乘坐的椅墊,而椅架底座默認處設有滑槽及定位槽,其中該滑槽上并設有多個固定孔;椅背連桿,其一端設有可選擇性定位在滑槽固定孔的調整桿,以及可定位在椅架底座默認處定位槽內的固定桿;控制裝置,其包括一裝在椅架底座內側的樞接組件、彈簧、管體、墊片、多個掣動片及椅架底座外側的套接件,以及穿設上述組件的橫桿;其中裝有彈簧的樞接組件穿設在椅架底座內側,樞接組件與椅架底座間裝有管體、墊片及多個與椅墊相螺接的多個掣動片,穿設在椅架底座的樞接組件的凸露端穿設有套接件,該套接件內樞設有與樞接組件呈連動關系的控制桿,套接件、樞接組件、彈簧、管體、墊片及多個掣動片通過椅架底座上的橫桿穿設;通過椅架底座滑槽內所設的多個不同位置的固定孔,以供滑設在椅架底座滑槽內的椅背連桿所設的調整桿選擇性定位,以令椅背連桿呈不同的彎折角度,同時配合可調整傾斜角度的椅架底座,從而具有令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都可達到最佳的乘座舒適性的功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前述的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其中所述的椅墊下端螺設有一墊片,該墊片下端設有與椅架底座第二個孔部相螺設的樞耳,椅架底座適當處設有一可控制調整基座高低的調整組件。
前述的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其中所述的調整基座下端設有五個剎車輪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為了達到前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內容如下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其包括一支撐用的調整基座,該調整基座上端設有一放椅墊的椅架底座,該椅架底座是由呈對稱狀的片體所構成,其中在椅架底座默認處設有一可控制調整基座上下移動的調整組件,且椅架底座兩側分設有一滑槽,該滑槽可供一椅背連桿滑設,且該滑槽適當處同時設有可供椅背連桿彎折定位用的不同位置固定孔;一呈L形狀的椅背連桿,其一端設有一固定在滑槽固定孔內的調整桿,另一端則設有可上下調整的背墊,并在調整桿與背墊間同時設有可與椅架底座默認處定位槽相定位的固定桿;另外,椅架底座適當處穿設有供椅墊螺設的第二孔部,椅架底座一端另設有一第一孔部,該椅架底座一側的第一孔部兩邊同時設有一呈長條狀的溝槽,該溝槽可供一控制裝置穿設;該控制裝置包括一穿設在溝槽的樞接組件,該樞接組件一端設有一穿孔,該穿孔可供一橫桿穿設,而樞接組件兩側另穿設有一相對應的貫穿孔,該貫穿孔可供一定位銷穿設;一套接件,該套接件一端設有樞接組件穿設的透孔,并穿設在樞接組件外的套接件,與椅架底座呈一抵靠關系;一橫桿,該橫桿穿入椅架底座一側的第一孔部,再穿入容置在樞接組件內的彈簧及樞接組件穿孔后并依續穿入套管、墊片、多個掣動片及椅架底座另一側的第一孔部,并通過一螺固件螺設迫緊,而其中穿設在橫桿上的掣動片上設有一與椅墊下端墊片樞耳接設的孔部及調整椅墊傾斜角度的滑溝;一控制桿,該控制桿容設在樞接組件的貫穿孔處,且該控制桿與貫穿孔相對應處設有一供定位銷穿設的穿孔;一定位銷,該定位銷穿設在套接件的缺槽、樞接組件貫穿孔及容置在樞接組件內的控制桿穿孔內,最后再通過一C型扣扣合,以使控制桿與樞接組件呈一連動關系。
本實用新型可讓不同身高的算機作業者可依自身身高,選擇最適宜的固定孔,進而實現其計算機作業時的最佳乘坐舒適性功能,其改善了現有改良的OA辦公椅,因椅背連桿僅僅具有單一彎折角度,而使其僅適合特定身高使用者適用的缺點;本實用新型可使椅背連桿的載重完全可通過固定桿而將載重力道平均分散至椅架底座上,而沒有現有改良的OA辦公椅僅利用結構強度較差的細小固定桿固定椅背連桿、因而易因椅背連桿的載重集中在固定桿上、進而導致固定桿斷制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從而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完全沒有現有的改良的OA辦公椅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實用新型結構更加穩固及多變化,因此可達到相當的實用性,并具有產業上的廣泛利用價值,茲將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具體說明如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具有上述諸多的優點及實用價值,其在空間結構型態上確屬創新,較現有的OA辦公椅產品具有增進的多項功效,且結構簡易,適于實用,具有產業的廣泛利用價值。其在技術發展空間有限的領域中,不論在結構上或功能上皆有較大的改進,且在技術上有較大的進步,并產生了好用及實用的效果,而確實具有增進的功效,從而更加適于實用,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圖1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分解示意圖;圖2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部分組合外觀示意圖;圖3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外觀示意圖;圖4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辦公桌座姿示意圖;圖5和圖6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計算機作業的座姿調整作動示意圖;圖7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計算機座作姿外觀示意圖;圖8和圖9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椅墊調整作動示意圖;圖10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椅墊傾斜角度外觀示意圖;圖11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椅背連桿另一彎折角度調整示意圖;圖12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椅背連桿又另一彎折角度調整示意圖;圖13為辦公椅椅座角度調整裝置示意圖;圖14為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裝置示意圖。
1.辦公椅本體10.調整基座 11.椅墊12.椅架底座 13.滑槽 14.椅背連桿15.固定孔 16.調整桿17.背墊18.固定桿 19.定位槽20.墊片21.第一孔部 22.第二孔部 23.溝槽30.控制裝置 31.樞接組件 32.穿孔33.橫桿 34.貫穿孔35.定位銷36.套接件 37.透孔 38.彈簧39.套管 40.墊片 41.掣動片42.螺固件 43.孔部 44.滑溝45.控制桿 47.缺槽 48.穿孔50.C型扣60.輪體 70.調整組件2’.椅背底坐3’.椅架底座 5’.跪(背)墊8’.調整總成20’.滑軌21’.滑動組件
22’.椅背連桿 42’調整組件 83’固定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的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請參閱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OA)兩用辦公椅,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辦公椅本體1,該辦公椅本體1包括一支撐用的調整基座10,該調整基座10上端并設有一具椅墊11的椅架底座12,該椅架底座12由呈對稱狀的片體所構成,其中在椅架底座12默認處設有一可控制調整基座10上下移動的調整組件70,椅架底座兩側分設有一滑槽13,該滑槽13可供一椅背連桿14滑設,且該滑槽13適當處并設有可供椅背連桿14彎折定位用的不同位置固定孔15;一呈L形狀的椅背連桿14,該椅背連桿14較短端設有一可滑設在椅架底座12的滑槽13內的調整桿16,而較長端則設有可上下調整的背墊17,另在調整桿16與背墊17間并設有一固定桿18,該固定桿18可容置在椅架底座12默認處所設的定位槽19內,從而使椅架底座12與椅背連桿14呈一直立狀;另外,椅架底座12適當處并穿設有供與椅墊11呈螺設關系的墊片20下端樞耳螺接的第二孔部22,椅架底座12一端并設有一第一孔部21,該椅架底座12一側的第一孔部21兩邊并設有一呈長條狀的溝槽23,該溝槽23可供一控制裝置30穿設;控制裝置30,該控制裝置包括有一穿設在溝槽23呈ㄈ字型的樞接組件31,該樞接組件31一端設有一穿孔32,該穿孔32可供一橫桿33穿設,而樞接組件31兩側另穿設有一相對應的貫穿孔34,該貫穿孔34可供一定位銷35穿設;一套接件36,該套接件36一端設有供凸露在溝槽23外側樞接組件31穿設的透孔37,且穿設在樞接組件31外的套接件,并與椅架底座12呈一抵靠關系;一橫桿33,該橫桿33穿入椅架底座12一側的第一孔部21,再穿入容置在樞接組件31內的彈簧38及樞接組件31穿孔32后并依續穿入套管39、墊片40、多個掣動片41及椅架底座12另一側的第一孔部21,并通過一螺固件42螺設迫緊,而其中穿設在橫桿33上的掣動片41上設有一與椅墊11下端墊片20樞耳接設的孔部43及調整椅墊11傾斜角度的滑溝44;一控制桿45,該控制桿45容設在樞接組件31的貫穿孔34處,且該控制桿45與貫穿孔34相對應處設有一供定位銷35穿設的穿孔48;一定位銷35,該定位銷35穿設在套接件36的缺槽47、樞接組件31貫穿孔34及容置在樞接組件31內的控制桿,最后再通過一C型扣50扣合,從而使控制桿45與樞接組件31呈一連動關系,上述即為本新型提出的“結構改良的OA兩用辦公椅”。
請參閱圖4所示,其中當椅背連桿14的固定桿18容置定位在椅架底座12的定位槽19時,椅背連桿14呈一般辦公桌作業乘坐最為舒適的直立狀,當需要使用計算機作業時,則僅需將椅背連桿14向前上方揚升,使固定桿18脫離椅架底座12的定位槽19,此時椅背連桿14的調整桿16則會由滑槽13的前端滑移至后端(如圖5所示),接著將椅背連桿14向后下方調整,使椅背連桿14的調整桿16落入滑槽13最上端所設的固定孔15內(如圖6所示),此時使用者則可將臀部座靠在椅墊11上,而雙腿的膝蓋則抵靠在椅背連桿14的背墊17上(如圖7所示),從而使計算機作業的使用者達到最佳的坐姿的作用。而且,本實用新型人并不為此設計而滿足,經全方位考量后,發現只有將椅墊11呈特定傾斜角度,才能使計算機使用者達到最佳的乘坐舒適性,因此,特別配合一調整椅墊11傾斜角度的控制裝置30,其實施方式請參照圖8所示,當控制桿45向上揚升時,則會連動樞接組件31推頂彈簧38內縮,從而使樞接組件31向橫向移動,此時套管39因樞接組件的移動,使套管39、墊片40及掣動片41生成松動,接著將椅架底座12向上抬升,此時利用掣動片41所設的滑44),使與椅架底座12上墊片20相螺接的掣動片41傾斜揚升至所需的角度后,再將控制桿45下壓(如圖9所示),并透過樞接組件31內的彈簧38所生成的回復力,而抵推樞接組件31復位,進而達到固定具傾斜角度的掣動片41的目的;透過呈傾斜狀的椅墊11,即可使使用者的重心略微向前傾(如圖10所示),從而使計算機使用者的重心可被椅背連桿14上的背墊17所吸收,這樣可使長時間計算機作業的使用者身心完全放松,進而達到更好的工作效率。
其次,本實用新型考慮到使用者的身高有所差異,因此,特別在椅架底座12的滑槽13上設有三個間距距離的固定孔15,當使用者的身高較高時,則可依上述的操作方式,將椅背連桿14的調整桿16滑移定位在下端的固定孔15內,此時椅背連桿14向后傾斜的角度就更大(如圖11所示),這樣就可使身高較高者的膝蓋與椅背連桿14上的背墊17相抵靠,從而達到乘坐舒適的目的,同樣當調整桿16調整至滑槽13最下端的固定孔15時,則椅背連桿14向后彎折傾斜的角度則更大(如圖12所示),于是通過滑槽13上的三段式固定孔15設計,從而達到適用于不同身高使用者的目的。
另外,為使讓本實用新型結構改良的OA兩用辦公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防止計算機作業者乘坐重心向前傾時,造成辦公椅本體1滑移而導致使用者發生安全事故,也可以在調整基座10下端設有五個具剎車功效之輪體60,以防止辦公椅本體1滑移,進而確保使用者的安全。
最后,本實用新型的樞接組件31利用活動穿設方式與椅架底座12相套設,這樣可免除焊接耗時的缺點,以及高溫焊接所造成物理結構強度不穩定的缺點,而且控制桿45和樞接組件31利用結構強度較好的定位銷35相樞接,這樣就完全不必擔心扳動力道過大會造成控制桿45生成脫落的缺點。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項技術的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辦公椅本體,其由一調整基座、椅架底座、椅背連桿及一控制裝置所構成;調整基座,其上端設有一椅架底座,該椅架底座上端另設有一供乘坐的椅墊,而椅架底座默認處設有滑槽及定位槽,其中該滑槽上并設有多個固定孔;椅背連桿,其一端設有可選擇性定位在滑槽固定孔的調墊桿,以及可定位在椅架底座默認處定位槽內的固定桿;控制裝置,其包括一裝在椅架底座內側的樞接組件、彈簧、管體、墊片、多個掣動片及椅架底座外側的套接件,以及穿設上述組件的橫桿;其中裝有彈簧的樞接組件穿設在椅架底座內側,樞接組件與椅架底座間裝有管體、墊片及多個與椅墊相螺接的多個掣動片,穿設在椅架底座的樞接組件的凸露端穿設有套接件,該套接件內樞設有與樞接組件呈連動關系的控制桿,套接件、樞接組件、彈簧、管體、墊片及多個掣動片通過椅架底座上的橫桿穿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椅墊下端螺設有一墊片,該墊片下端設有與椅架底座第二個孔部相螺設的樞耳,椅架底座適當處設有一可控制調整基座高低的調整組件。
3.根據權利要求1至2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調整基座下端設有五個剎車輪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改良結構的辦公室自動化兩用辦公椅。該實用新型主要是在椅架底座上設有一滑槽,該滑槽上設有三個不同位置的固定孔,通過滑槽上的不同位置固定孔,可以使滑設在滑槽內的椅背連桿,根據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而將椅背連桿一端的調整桿與滑槽上的適當固定孔相定位,從而使不同身高的計算機作業使用者的膝蓋可以與椅背連桿上的背墊相抵靠,同時利用椅架底座上的控制桿,調整椅墊的傾斜角度,透過呈傾斜角度的椅墊及具彎折角度的椅背連桿,從而具有使不同身高的計算機作業使用者乘坐舒適的功能,其確實是一項相當具有產業利用價值之實用新型。
文檔編號A47C1/00GK2657487SQ0324904
公開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25日
發明者蔡嵩存 申請人:蔡嵩存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