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按壓式拉窗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對現有的拉窗用鎖具的改進,提供一種按壓式拉窗鎖,屬于鎖具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車用拉窗鎖為卡簧橫拉式結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兩扇窗戶之間的空隙很大,往往達到2mm左右,借助金屬絲前端彎成的鉤即可將拉窗鎖打開,安全性很差,無法起到鎖具應起的安全作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按壓時拉窗鎖,需要按壓鎖塊在能將鎖開啟拉開,克服了現有拉窗鎖容易非法鉤開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拉窗鎖體中部為空腔結構,上部開有按壓口,一側設有鎖鉤槽,鎖鉤的前端為鎖扣從鎖鉤槽中伸出,鎖鉤的后部設有突起的按鈕,通過銷軸鉸接在拉窗鎖本體的空腔內,彈簧設在鎖鉤底部與鎖體之間,按鈕鑲嵌在拉窗鎖體的按壓口中,可上下活動,只有按壓下開啟鈕后,鎖鉤才能繞銷軸轉動,釋放鎖扣,完成鎖緊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采用按鈕結構使拉窗鎖的開啟必須通過按壓過程才能夠實現,使金屬鉤等非法開啟方法無法打開窗戶,確保了拉窗鎖鎖緊作用。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面包車、中巴、大客車等機動車的門窗上,也可適用于家庭、賓館等拉窗、拉門等裝置。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原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截面剖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圖1,本實用新型由拉窗鎖體1、鎖鉤2及彈簧3構成,其中,拉窗鎖體1為空腔結構,頂部開有按壓口4,一側為鎖鉤槽5,鎖鉤2的尾部設有突起的按鈕8,前端為鎖扣6,鎖鉤2中部通過銷軸7鉸接在拉窗鎖體1上并從鎖鉤槽5處伸出構成杠桿機構,其彈簧3設在鎖鉤2的底部與拉窗鎖體1連接(參照圖2),按下按鈕8后,鎖鉤2抬起,完成開啟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按壓時拉窗鎖,由拉窗鎖體、鎖鉤及彈簧組成,其特征在于拉窗鎖體為空腔結構,頂部開有按壓口,一側為鎖鉤槽,鎖鉤的尾部設有突起的按鈕,前端為鎖扣,鎖鉤的中部通過銷軸鉸接在拉窗鎖體上并從鎖鉤槽處伸出構成杠桿機構,其彈簧設在鎖鉤的底部與拉窗鎖體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按壓時拉窗鎖,由拉窗鎖體、鎖鉤及彈簧組成,拉窗鎖體為空腔結構,頂部開有按壓口,一側為鎖鉤槽,鎖鉤的尾部設有突起的按鈕,前端為鎖扣,鎖鉤的中部通過銷軸鉸接在拉窗鎖體上并從鎖鉤槽處伸出構成杠桿機構,其彈簧設在鎖鉤的底部與拉窗鎖體連接。采用按壓鈕結構使拉窗鎖的開啟必須通過按壓過程才能夠實現,使金屬鉤等非法開啟方法無法打開窗戶,確保了拉窗鎖鎖緊作用。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面包車、中巴、大客車等機動車的門窗上,也可適用于家庭、賓館等拉窗、拉門的鎖緊裝置上。
文檔編號E05C19/10GK2703842SQ20042001194
公開日2005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14日
發明者郭小明 申請人:郭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