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桌子,尤其涉及一種更適于使用者閱讀及矯正其坐姿,具有主、副桌板且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
背景技術:
傳統的桌子設計,都只配置一張平面式的桌板,或有調整其高低位置以匹配使用者的座椅高度,但使用者為閱讀桌板上的書本,或者書寫時必須使背脊傾斜去趨近于桌面,使背部無法獲得座椅靠背部的支撐,若維持此姿勢一段時間便容易感到疲勞與不適。
本發明人為改善此一缺失,曾試圖以一種將桌板設計成為可以調整俯仰角度的型態,該桌板若能有傾斜角度的變化,對使用者而言便可以將背脊部完全抵靠于座椅的靠背部,即便長時間閱讀或做業也不會感到不適;但,考慮到若桌板全面地傾斜,將不利于其它對象的擺設,例如計算機主機,打印機等系統或設備。于是,既要使桌板可以調整一定的俯仰角度,又要顧及到桌上物品得擺設,才是一項完美的創新設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具有主、副桌板,特別是該副桌板可以調整一預定的俯仰角度,此不僅利于使用者操作該桌面進行閱讀或其它作業,且有輔助調整坐姿的效果,更無礙于在桌面上擺設其它對象。
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包括一主桌板,一副桌板及一用以支撐該主桌板與副桌板的支承架;其中,該主桌板的前緣具有一面積大于副桌板的缺口,在該缺口處的主桌板相對內側各設有一軸座,副桌板則在對應該軸座的兩側各設一樞軸,將副桌板置于主桌板的缺口中,并以其樞軸插入主桌板的軸座中,使該副桌板得以該樞軸為中心,在主桌板的缺口中旋轉移位;另外,副桌板在遠離該樞軸的自由端部底面,連接有一伸縮器,該伸縮器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支承架或主桌板的底面,由啟動該伸縮器使副桌板的活動范圍受限,用以調整該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由此,一般不可移動的設備或對象,可以擺設在該主桌板上,而使用者可以調整該副桌板于一預定的俯仰角度,進行閱讀或其它作業,使該桌子可以創造出一種最佳的閱讀或作業的環境,讓使用者能維持最舒適的坐姿而不再感到疲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桌子的外觀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桌子的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承架的結構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其中該副桌板尚未啟動。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其中該副桌板被啟動調整其俯仰角度。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主桌板外接屏風及置物籃的外觀設計圖。
附圖標號主桌板 1 主桌板前緣10缺口 11軸座 12主桌板遠離軸座的相對端 13夾具 14屏風 15
屏風的板面 150板面上的鴻溝151置物籃 152副桌板 2 樞軸20副桌板遠離樞軸的自由端部 21伸縮器 22 拉繩220手動開關221支承架 3 立架30橫架31 第一腳座301第二腳座302第三腳座303底座304氣壓棒觸動點305拉繩306手動開關307第一支架311、312 第二支架313、314網架315電源插座316穿孔31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包括一主桌板1,一副桌板2及一用以支撐該主桌板1與副桌板2的支承架3;其中,該主桌板1的前緣10具有一面積大于副桌板2的缺口11,在該缺口11處的主桌板10相對內側101各設有一軸座12,副桌板2則在對應該軸座12的兩側各設一樞軸20,將副桌板2置于主桌板1的缺口11中,并以其樞軸20插入主桌板1的軸座12中,使該副桌板2得以該樞軸20為中心,在主桌板1的缺口11中旋轉移位;上述的支承架3包括一組立架30及一組橫架31,該立架30包括三支腳座301、302、303及一組底座304,三支腳座301、302、303的一端均與該底座304相連,另一端則與橫架31連結,其中第一及第二腳座301、302為手動可伸縮調整高低位置,第三腳座303由動力可伸縮調整高低位置,圖中所示的實施例該第三腳座303為一種氣壓棒,其動力源為氣壓,該氣壓棒具有一觸動點305,由一拉繩306及一手動開關307予以控制;橫架31是由一對互為平行的第一支架311、312及一對連接于第一支架311、312之間的第二支架313、314所組成,該第一及第二支架311、312、313、314的一端面用以與主桌板1連結,其中第二支架313、314并用以支撐副桌板2,而第一支架311、312的另一相對端面與立架30的第一及第二支腳座301、302連結,第二支架313、314的另一相對端面則連接于立架30的第三支腳座303,即氣壓棒,如此,由前述手動開關307啟動第三支腳座303伸縮,即可以調整主桌板1的高低相對位置,再以手動方式將第一及第二支腳座301、302固定住;前述的副桌板2在遠離該樞軸20的自由端部21底面,連接有一伸縮器22,伸縮器22的另一端則被固定在支承架3上或主桌板1的底面;如圖所示,該伸縮器22也為一氣壓棒,即由氣壓動力源啟動該伸縮器22產生伸縮的動作,該氣壓棒連接有一拉繩220及一手動開關221,即啟動該開關221令伸縮器22作動使副桌板2的自由端部21活動范圍受限,并用以調整該副桌板2的俯仰角度(請同時參閱圖4及圖5所示);由此,一般不可移動的設備或對象,可以擺設在該主桌板1上,而使用者可以調整該副桌板2于一預定的俯仰角度,進行閱讀或其它作業,使該桌子可以創造出一種最佳的閱讀或作業的環境,讓使用者能維持最舒適的坐姿而不再感到疲勞。
此外,前述第二支架313、314之間架設有一網架315,且利用該第二支架313、314本身的高度使與網架315之間形同一置物空間;在該網架315上可以設立電源插座316及置放對象,由于受副桌板2的遮蔽,因此使置放的對象不會外露而不影響桌子整體的外觀;在上述的網架315上并設有一穿孔317,該穿孔317用以供前述的伸縮器22由此伸出以連結副桌板2。
如圖6所示,在主桌板1遠離軸座12位置的相對端處13,以多數夾具14連結一屏風15,該屏風15具有一板面150,該板面150上設數道鴻溝151可供一些置物籃152予以吊掛而增加其實用性。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具體實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組件的置換,或依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專利涵蓋之范疇。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桌板,該主桌板的前緣處具有一缺口,該缺口處的主桌板相對內側各設有一軸座;一副桌板,該副桌板的面積小于前主桌板的缺口,并在對應該主桌板軸座的兩側各設一樞軸,副桌板置于主桌板的缺口中,并以其樞軸插入主桌板的軸座,該副桌板得以該樞軸為中心,在主桌板的缺口中旋轉移位;一用以支撐主桌板及副桌板的支承架;一伸縮器,該伸縮器一端連接于副桌板遠離該樞軸的自由端部底面,另一端則被固定在支承架上或主桌板的底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該伸縮器為一氣壓棒。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該氣壓棒連接有一拉繩及一可觸動氣壓棒產生伸縮動作的手動開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該支承架包括一組立架及一組橫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該立架包括三支腳座及一組底座,三支腳座的一端均與該底座相連,另一端則與橫架連結,第一及第二腳座為手動可伸縮調整高低位置的裝置,第三腳座為由動力伸縮調整高低位置的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該第三腳座為氣壓棒,其動力源為氣壓,該氣壓棒具有一觸動點,由一拉繩及一手動開關予以控制。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該橫架是由一對互為平行的第一支架及一對連接于第一支架之間的第二支架所組成,該第一及第二支架的一端面與主桌板連結,第二支架并支撐副桌板,第一支架的另一相對端面與立架的第一及第二支腳座連結,第二支架的另一相對端面則連接于立架的第三支腳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支架之間架設有一網架,該第二支架與網架之間形成一置物空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網架上設有一穿孔,伸縮器由該穿孔伸出連結副桌板。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其特征在于在主桌板遠離軸座位置的相對端處,以多數夾具連結一屏風,該屏風具有一板面,板面上設數道可供一些置物籃予以吊掛的鴻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可調整副桌板的俯仰角度的桌子,包括一主桌板,一副桌板及一用以支撐該主桌板與副桌板的支承架;其中,該主桌板的前緣具有一面積大于副桌板的缺口,在該缺口處的主桌板相對內側各設有一軸座,副桌板則在對應該軸座的兩側各設一樞軸,將副桌板置于主桌板的缺口中,并以其樞軸插入主桌板的軸座中,使該副桌板得以該樞軸為中心,在主桌板的缺口中旋轉移位;另外,副桌板在遠離該樞軸的自由端部底面,連接有一伸縮器,該伸縮器的另一端被固定在支承架或主桌板的底面,由啟動該伸縮器使副桌板的活動范圍受限,用以調整該副桌板的俯仰角度。
文檔編號A47B13/00GK2843194SQ20052013311
公開日2006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5年11月23日
發明者陳朝根 申請人:泰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