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門窗的角部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種門窗的角部結構,它可以使門窗框或 扇的角部連接牢固可靠,增強門窗整體強度,并提高門窗整體密封性 能。
技術背景-
目前市場上鋁合金或其它如塑鋼等型材制作的門、窗的框和扇由 于型材的結構所決定,其進行組角操作時型材有一部分是單壁對接。 在門窗的使用過程中,單壁型材對接處強度較低,容易變形,并且極 易漏水、漏氣,影響門窗的正常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門窗的角部結構,它可以克服現有 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點,在日常使用中安全牢固,并且密封性能優異。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由如下技術方式完成的它包
括門窗型材5,其特征在于型材5朝向室內外的表面處為雙層壁,兩 層壁之間為用于組角連接的空腔1,空腔1內安裝有一個連接件2, 連接件2上設有注密封膠的凹槽3,連接件2的邊緣開有槽口 4,型 材5上帶有組角機擠壓形成的倒戧刺6,與槽口 4卡接。
由于門窗框與扇的型材朝向室內外的表面處采用雙層壁的結構, 增強了門窗的整體強度;同時在兩層壁之間形成的空腔,可以安裝起 到密封作用和連接加強作用的連接件,該連接件對應門窗型材組角接 縫處的凹槽內注有組角密封膠,該組角密封膠對型材組角接縫處進行 密封粘接。不但解決了型材單壁連接組角,容易發生變形的問題;而 且解決了使用過程中,門窗角部接縫處容易漏水、漏氣的問題。既提 高使用舒適度,又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目前市場上 使用的門窗相比,具有實質性的特點與進步。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面大樣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A剖面示意圖。圖3為圖2中B-B剖面所示的角部密封連接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角部密封連接立體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 說明。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門窗框和扇的型材5在朝向室內 外的表面處為雙層壁,雙層壁之間為用于組角密封的空腔1,空腔l 內安裝有一個密封連接件2,該密封連接件可以使門窗框或扇的結構 連接更牢固,水密、氣密效果更好。所述角部密封連接件2留有用于 注密封膠的凹槽3和用于型材組角連接的槽口 4。在鋁合金門窗框、 扇的組角過程中,先將密封膠注在角部密封連接件2的凹槽3屮,使 密封膠溢出凹槽高度與型材外表面持平;然后將該角部密封連接件2 插入門窗框、扇型材預留的空腔l中,使密封膠均勻填充型材接縫; 再利用組角機在對正角部密封連接件2的凹槽4的位置組角,使型材 上擠壓形成的倒戧刺6與凹槽4卡接,保證組框型材的四個對角接縫 處嚴密牢固,整體密封膠圈,消除了漏水、漏氣隱患。這樣,- 方面提高了門窗的整體結構強度;另一方面增強了門窗的整體密封性能。 很好的解決了傳統型材單壁部分連接強度不足,容易變形、漏水漏氣 的問題。上面僅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際應用實例,但本實用新型的 技術范圍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實施形式,在不超過本實用新型主旨的范 圍內可進行技術延伸。
權利要求1、門窗的角部結構,它包括門窗型材(5),其特征在于型材(5)朝向室內外的表面處為雙層壁,之間為用于組角連接的空腔(1),空腔(1)內安裝有一個連接件(2),連接件(2)上設有注密封膠的凹槽(3),連接件(2)的邊緣開有用于與型材(5)連接的槽口(4),槽口(4)與型材(5)上擠壓形成的倒戧刺(6)卡接。
專利摘要門窗的角部結構,它包括門窗型材5,其特征在于型材5朝向室內外的表面處為雙層壁,之間為用于組角連接的空腔1,空腔1內安裝有一個連接件2,連接件2上設有注密封膠的凹槽3,連接件2的邊緣開有用于與型材5連接的槽口4,槽口4與型材5上擠壓形成的倒戧刺6卡接。本實用新型的雙層壁增強了門窗的整體強度;同時安裝起到密封作用和連接加強作用的連接件。不但解決了型材單壁連接組角,容易發生變形的問題;而且解決了使用過程中,門窗角部接縫處容易漏水、漏氣的問題。既提高使用舒適度,又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因此本實用新型與目前市場上使用的門窗相比,具有實質性的特點與進步。
文檔編號E06B3/96GK201027458SQ200720011489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6日
發明者佟克凡, 王亞志, 謝海狀, 陳立鵬 申請人:沈陽遠大鋁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