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實現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材方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材,尤其涉及由兩種獨立鋁型 材組合的澆注隔熱鋁型材。 龍紗
眾所周知,生產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材, 一般是由第一型材與 第二型材兩部分鋁型材,通過機械拼接后形成一組合型材,再澆注,
斷橋而成;傳統拼接的方法,無法克服因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兩部分 型材的自重,從而使組合位變形,組合型材也隨之變形;有時在組合 位存有機械余量,也會使組合型材變形;另外,在澆注過程中無法克 服膠因熱脹冷縮帶來的組合型材變形的問題,造成雙色澆注斷橋隔熱 鋁型材,成材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要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 種拼接方法,使組合型材的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兩部分鋁型材之間不 搖動,從而保證了組合形材的幾何尺寸不變,同時克服撓注過程中因 熱脹冷縮給組合型材帶來的變形問題。
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g^塞是
在本發明中,雙色澆注隔熱鋁型材包括,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 第一型材包括第一型材本體,第一澆注槽邊,插角構成,所述的插角 是由支撐豎邊,第一支撐斜邊,第二支撐斜邊,導向角組成;第二型 材包括,第二型材本體,第二澆注槽邊,插槽構成,所述的插槽是由 反支撐豎邊,反支撐橫邊,第二反支撐豎邊,及第一反支撐突點,第 二反支撐突點組成;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可采用不同的表面處現方 式,或采用不同顏色的鋁型材。
插角與插槽的尺寸不等,插角的尺寸A大于插槽的尺寸B (即
4A>B);在插角頂端設計有一導向角,反之在與導向角相接觸的反支 撐豎邊的相應位置設計導向角也可以;當第一型材上的插角受壓力F 時,導向角向插槽內滑動,第一支撐斜邊會首先變形沿第二反支撐豎 邊滑動,支撐豎邊沿反支撐豎邊滑動,第二支撐斜邊與第二反支撐豎 邊接觸后也會發生變形,第二支撐斜邊繼續沿第二反支撐豎邊滑動, 直至第一支撐斜邊的端點,克服第一反支撐突點的阻力,并被第一反 支撐突點卡住,同時第二支撐斜邊的端點,克服第二反支撐突點的阻 力并被第二反支撐突點卡住,插角被固定于插槽內。
由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拼接后形成組合型材,其組合型材的組合 位是插角插入插槽內,從而造成第一支撐斜邊與第二支撐斜邊發生彈 性變形、彈性變形產生的內應力,壓迫反支撐豎邊及第二反支撐豎邊, 構成穩定的預應力四邊型結構,以此克服組合型材,其組合位因余量 而造成的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之間的搖動;
另外在澆注液態斷熱膠時,膠的固化是放熱反應,從而使膠相臨 的鋁型材受熱,在冷即的過程中膠要收縮,而預應力四邊型可克服由 于膠的收縮,造成組合型材變形的問題。
組合型材澆注液態斷熱膠冷卻后,將臨時過橋切斷,形成的切口 將組合型材一分為二,并由斷熱膠連接,形成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 材。
圖1、是本發明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的截面結構示意圖2、是本發明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拼接過程示意圖3、是本發明組合型材的截面結構示意圖4、是本發明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材截面結構示意圖5、是已知的第一部分型材與第二部分型材的截面結構示意圖6、是已知的組合型材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另一種組合位拼接過程示意圖8、是本發明圖7拼接后的組合位截面結構示意圖。現參照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
如圖l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雙色澆注隔熱鋁型材包括,第 一型材1及第二型材2,第一型材1包括第一型材本體11,第一澆注
槽邊12,插角14構成,所述的插角14是由支撐豎邊13,第一支撐 斜邊131,第二支撐斜邊132,導向角133組成;第二型材2包括, 第二型材本體21,第二澆注槽邊22,插槽25構成,所述的插槽25 是由反支撐豎邊23,反支撐橫邊211,第二反支撐豎邊24,及第一 反支撐突點241,第二反支撐突點242組成;第一型材l,與第二型 材2可采用不同的表面處現方式,或采用不同顏色的鋁型材。
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插角14與插槽25的尺寸不等, 插角14的尺寸A大于插槽25的尺寸B (即A〉B);在插角14頂端 設計有一導向角133,反之與導向角133相接觸的反支撐豎邊23的 相應位置設計導向角也可以;當第一型材1上的插角14受壓力F時, 導向角133向插槽25內滑動,第一支撐斜邊131會首先變形沿第二 反支撐豎邊24滑動,支撐豎邊13沿反支撐豎邊23滑動;第二支撐 斜邊132與第二反支撐豎邊24接觸后也會發生變形,第二支撐斜邊 132繼續沿第二反支撐豎邊24滑動,直至第一支撐斜邊131的端點, 克服第一反支撐突點241的阻力,并被第一反支撐突點241卡住,同 時第二支撐斜邊132的端點,克服第二反支撐突點242的阻力并被第 二反支撐突點242卡住,插角14被固定于插槽25內。
如圖3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由第一型材1與第二型材2 拼接后形成組合型材3,其組合型材3的組合位是插角14插入插槽 25內,從而造成第一支撐斜邊131與第二支撐斜邊132發生彈性變 形,彈性變形產生的內應力,壓迫反支撐豎邊23及第二反支撐豎邊 24,構成穩定的預應力四邊型結構31,以此克服組合型材3的組合 位因余量而造成的第一型材1與第二型材2之間的搖動;
另外在澆注液態斷熱膠時,膠的固化是放熱反應,從而使膠相臨 的鋁型材受熱,在冷卻的過程中膠要收縮,而預應力四邊型31可克
6服由于膠的收縮而造成組合型材3變形的問題。
如圖4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組合型材3澆注液態斷熱膠冷 卻后,將臨時過橋41切斷,形成的切口411將組合型材3—分為二, 并由斷熱膠連接,形成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材。
結合圖5、圖6所示,已知的組合型材4包括第一型材41,及第 二型材42,第一型材41包括一卡合部411,卡合部411具有一倒叉 部412.第二型材42包括第二澆注側邊421,第二連接部422;第二連 接部422與第二澆注側邊421形成一卡合槽420,其中卡合槽420具 有第一突起部4201,以及一第二突起部4202;當第一型材41和第二 型材42卡接后;
第一型材41的卡合部411插入第二型材42的卡合槽420中,此 時卡合部411的倒叉部412恰好抵靠住第一突起部4201而卡合部41
的一端點413被第二突起部4202固定,使卡合部411恰好能貼合第 二澆注側邊421的內側,從而使第一型材41與第二型材42相互卡合 固定,以上的卡合固定方式其為理想狀態;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第二突起部4202與第二澆注側邊421形 成的定位槽423的尺寸必須要大于倒叉部412的端點413的尺寸,否 則無法將端點413插入定位槽423之中,即無法定位;正是預留的這 一機械余量,使得第一型材41與第二型材42的組合部43存有機械 余量,而使第一型材41與第二型材42之間產生搖動,再澆注后組合 型材4會變形;
另外,由于擠壓型材的外形尺寸都有偏差,再加上表面處理的影 響,使表面處理后的鋁型材尺寸偏差更大,尤其是噴涂材料,噴粉的 厚度不同,都可能使鋁型材壁厚發生變化;又由于端點413沒有導向 角,所以倒叉部412的尺寸C要小于卡合槽420的尺寸D,這樣很難 實現以上的理想狀態,即第一型材41與第二型材42之間的卡合固定, 正是第一型材41與第二型材42之間存有的機械余量會造成組合型材 4的搖動變形或澆注后組合型材4的變形。
7如圖7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插角5與插槽6的尺寸不等, 插角5的尺寸E大于插槽6的尺寸F (即E>F);插角5可設計成魚 骨形,其中包括第一彈性變形邊51,第二彈性變形邊52,第三彈性 變形邊53,第四彈性變形邊54;插槽6包括第一突點61,第二突點 62;當插角5受壓力F時,第一彈性變形邊51,第二彈性變形邊52, 第三彈性變形邊53,第四彈性變形邊54發生變形,并被壓入插槽6 內,同時第一彈性變形邊51及第二彈性變形邊52被第一突點61及 第二突點62固定。
如圖8所示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由插角5插入插槽6形成組合 位7;第一彈性變形邊51,第二彈性變形邊52,第三彈性變形邊53, 第四彈性變形邊54同時發生彈性變形,彈性變形產生的內應力支撐 插槽6,形成預應力結構使組合位7不能搖動。
結合圖2、圖3、圖7、圖8可見,插角與插槽的尺寸及形狀可 以相對變化,但插角的尺寸要大于相應插槽的尺寸;插角插入插槽內, 插角要產生彈性變形,彈性變形產生的內應力支撐插槽,由此形成預 應力結構的組合位,是構成組合型材的特點。
綜上所述,本發明一種實現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材的方案,結 構新穎,在使用目的上、效能上、進步性及新穎性上,其具有的實用 進步性,已符合專利法所強調的功能增進及實用要件,本發明以上的 實施說明及附圖所示,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并非以次局限本發 明,是以,舉凡與本發明的結構、裝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應 屬本發明的創設目的及申請專利范圍之內。
8
權利要求
1,一種實現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材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型材及第二型材。第一型材包括第一型材本體,第一澆注槽邊及插角,第二型材包括第二型材本體,第二澆注槽邊及插槽;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可采用不同的表面處理處方式或采用不同顏色的鋁型材;插角插入插槽內形成的組合型材,其組合位構成一預應力結構;插角與插槽的尺寸不等;插角與插槽的尺寸及形狀可以相對變化,但組合位構成的預應力結構不變。
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插角,其特征是插角是由支撐豎邊, 第一支撐斜邊,第二支撐斜邊,導向角組成;插角也可設計成魚骨形, 包括第一彈性變形邊,第二彈性變形邊,第三彈性變形邊,第四彈性 變形邊。
3,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插槽,其特征是插槽是由反支撐豎邊, 反支撐橫邊,第二反支撐豎邊及第一反支撐突點,第二反支撐突點組 成;插槽也可設計成包括第一突點61,第二突點62的形式。
4,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插角插入插槽內形成的組合型材其組 合位構成一預應力結構,其特征是當第一型材上的插角受壓力F 時,導向角向插槽內滑動,第一支撐斜邊會首先變形沿第二反支撐豎 邊滑動,支撐豎邊沿反支撐豎邊滑動;第二支撐斜邊與第二反支撐豎 邊接觸后也會發生變形,第二支撐斜邊繼續沿第二反支撐豎邊滑動, 直至第一支撐斜邊的端點,克服第一反支撐突點的阻力,并被第一反 支撐突點卡住,同時第二支撐斜邊的端點,克服第二反支撐突點的阻 力并被第二反支撐突點卡住,插角被固定于插槽內;由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拼接后形成組合型材,其組合型材的組合 位是插角插入插槽內,從而造成第一支撐斜邊與第二支撐斜邊發生彈 性變形,彈性變形產生的內應力,壓迫反支撐豎邊及第二反支撐豎邊, 構成穩定的預應力四邊型結構,以此克服組合型材的組合位因余量而造成的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之間的搖動;當插角受壓力F時,第一彈性變形邊,第二彈性變形邊,第三彈性變形邊,第四彈性變形邊發生變形,并被壓入插槽內,同時第一 彈性變形邊及第二彈性變形邊被第一突點及第二突點固定;并由彈性 變形產生的內應力支撐插槽,形成預應力結構使組合位不能搖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第一型材上的插角受壓力F時,導向角向插槽內滑動,其特征是:在插角頂端設計有一導向角,反之在與插角 上的導向角相接觸的反支撐豎邊的相應位置設計導向角也可以。
6,如權利要求l所述,插角與插槽的尺寸不等,插角與插槽的 尺寸及形狀可以相對變化,但組合位構成的預應力結構不變,其特征 是:插角與插槽的尺寸及形狀可以相對變化,但插角的尺寸要大于相 應插槽的尺寸;插角插入插槽內,插角要產生彈性變形,彈性變形產 生的內應力支撐插槽,由此形成預應力結構的組合位,是構成組合型 材的特點。
全文摘要
本發明一種實現雙色澆注斷橋隔熱鋁型材的方案,是由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兩部分鋁型材,通過機械拼接后形成一組合型材,再澆注,斷橋而成;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拼接后形成組合型材,其組合型材的組合位是插角插入插槽內,從而造成第一支撐斜邊與第二支撐斜邊發生彈性變形、彈性變形產生的內應力,壓迫反支撐豎邊及第二反支撐豎邊,構成穩定的預應力結構,以此克服組合型材,其組合位因余量而造成的第一型材與第二型材之間的搖動,也可克服由于膠的收縮,造成組合型材變形的問題。
文檔編號E06B3/04GK101684710SQ200810198739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25日
發明者朱成祥 申請人:朱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