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置于角落的拼接書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庭用具,尤其涉及一種可置于角落的拼接書柜。
背景技術:
幾乎所有人家里都有或大或小的書柜,用以存放書籍和雜志,現在的書柜造型精 美,體積較大,非常占用空間,但是隨著人們生存空間的緊張,小戶型的房間非常流行,但是 這種房間的可用空間非常有限,如果擺放的家具過多或者體積較大,就會令空間顯得狹小 擁擠,實際上,很多家庭中,值得收藏的書籍并不是很多,不需要用到大型、精美的書柜,而 且,很多小戶型家庭,根本不可能空出一大塊空間來擺放書柜,現在的書柜,背面都是平板, 只能靠著平面墻壁放置,無法有效利用房間的角落空間,而且市面上的書柜外形都是一定 的,只能讓室內空間去遷就它,而無法根據實際的家庭空間擺放。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可以放置在角落,節約空間,并 能根據實際書籍的多少來擺放的可置于角落的拼接書柜。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可置于角落的拼 接書柜,包括柜體,所述柜體由兩形狀相同均為直角扇形的上柜板、下柜板和連接上柜板、 下柜板的兩矩形側板構成四分之一圓柱狀,上柜板的上表面和下柜板的下表面對應位置設 有數組相互匹配的凸塊和凹槽。
作為優選所述凹槽和凸塊為三組,并均勻分布。
作為優選所述上柜板的邊長為30到50厘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整體呈四分之一圓柱形,可 放置在墻角處,有效利用了室內死角,同時,多個實用新型間可通過匹配的凹槽和凸塊的連 接實現拼接,人們可根據實際書籍的多少,自由的選擇實用新型的個數,上下的拼接方式也 只占用立體空間,節省了室內的空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圖3為多個實用新型拼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柜板,2、下柜板,3、矩形側板,4、凹槽,5、凸塊。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見圖1、圖2、圖3本實用新型包括柜體,所述柜體由兩形狀相同且均 為直角扇形的上柜板1、下柜板2和連接上柜板1、下柜板2的兩矩形側板3構成四分之一
3圓柱狀,所述上柜板1的邊長為30厘米,上柜板1的上表面和下柜板2的下表面對應位置 設有三組相互匹配,且均勻分布的凸塊5和凹槽4,其中,凹槽4位于上柜板1上,凸塊5位 于下柜板2上。 本實用新型整體呈四分之一圓柱形,可放置在墻角處,有效利用了室內死角,同 時,多個實用新型間可通過匹配的凹槽4和凸塊5的連接實現拼接,位于上方的實用新型的 凸塊5嵌入到位于下方的實用新型的凹槽4中,拼接牢固可靠,人們可根據實際書籍的多少 自由的選擇實用新型的個數,上下的拼接方式也只占用立體空間,節省了室內的空間,本實 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 實施例2 :所述上柜板1的邊長為50厘米,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
權利要求一種可置于角落的拼接書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體,所述柜體由兩形狀相同且均為直角扇形的上柜板(1)、下柜板(2)和連接上柜板(1)、下柜板(2)的兩矩形側板(3)構成四分之一圓柱狀,上柜板(1)的上表面和下柜板(2)的下表面對應位置設有數組相互匹配的凸塊(5)和凹槽(4)。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置于角落的拼接書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和凸塊 (5)為三組,并均勻分布。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置于角落的拼接書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柜板(1)的 邊長為30到50厘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置于角落的拼接書柜,包括柜體,所述柜體由兩形狀相同且均為直角扇形的上柜板(1)、下柜板(2)和連接上柜板(1)、下柜板(2)的兩矩形側板(3)構成四分之一圓柱狀,上柜板(1)的上表面和下柜板(2)的下表面對應位置設有數組相互匹配的凸塊(5)和凹槽(4)。本實用新型可放置在墻角,有效利用了室內死角,并可根據書籍的多少選擇多個本實用新型重疊拼接,上下的拼接方式利用了立體空間,節省室內空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
文檔編號A47B63/00GK201509872SQ200920162868
公開日2010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29日
發明者謝小芳 申請人:謝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