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撬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門,是ー種防撬門。
背景技術:
目前一般的防盜門在門框和門的連接處有縫隙,這樣就存在偸盜者用撬棒之類的作案工具從縫隙處撬開門進行偸盜的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防撬門,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解決防盜門在門框和門的連接處有縫隙而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的ー種防撬門,包括門、門框和防撬體;在門框上自左至右分別有第一臺階、第二臺階和第三臺階;門的左端位于第三臺階內,在與第ニ臺階對應的門上固定安裝有防撬體,防撬體位于第二臺階內,防撬體的后端面與第一臺階的前端面相平齊。以上防撬體呈三角形。以上防撬體通過焊接固定在門上。以上防撬體與第二臺階之間安裝有密封條。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由于防撬體的后端面與第一臺階的前端面相平齊,門與第二臺階之間形成的空隙被擋住,從而降低了從縫隙處撬開門進行偸盜的隱患。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圖。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門,2為門框,3為防撬體,4為第一臺階,5為第二臺階,6為第三臺階,7為密封條。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ー種防撬門,包括門I、門框2和防撬體3 ;在門框2上自左至右分別有第一臺階4、第二臺階5和第三臺階6 ;門I的左端位于第三臺階6內,在與第二臺階5對應的門I上固定安裝有防撬體3,防撬體3位于第二臺階5內,防撬體3的后端面與第一臺階4的前端面相平齊。這樣,由于防撬體3的后端面與第一臺階4的前端面相平齊,門I與第二臺階5之間形成的空隙被擋住,從而降低了從縫隙處撬開門進行偸盜的隱患。如圖I所示,防撬體3呈三角形。這樣的形狀能降低成本。如圖I所示,根據需要,防撬體3通過焊接固定在門I上。如圖I所示,為了增加密封性,防撬體3與第二臺階5之間安裝有密封條7。
權利要求1.ー種防撬門,其特征在于包括門(I)、門框⑵和防撬體⑶;在門框⑵上自左至右分別有第一臺階(4)、第二臺階(5)和第三臺階(6);門(I)的左端位于第三臺階(6)內,在與第二臺階(5)對應的門(I)上固定安裝有防撬體(3),防撬體(3)位于第二臺階(5)內,防撬體(3)的后端面與第一臺階(4)的前端面相平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防撬門,其特征在于防撬體(3)呈三角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撬門,其特征在于防撬體(3)通過焊接固定在門(I)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防撬門,其特征在于防撬體(3)與第二臺階(5)之間安裝有密封條(7)。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撬門,其特征在于防撬體(3)與第二臺階(5)之間安裝有密封條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門,是一種防撬門,其包括門、門框和防撬體;在門框上自左至右分別有第一臺階、第二臺階和第三臺階;門的左端位于第三臺階內,在與第二臺階對應的門上固定安裝有防撬體,防撬體位于第二臺階內,防撬體的后端面與第一臺階的前端面相平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由于防撬體的后端面與第一臺階的前端面相平齊,門與第二臺階之間形成的空隙被擋住,從而降低了從縫隙處撬開門進行偷盜的隱患。
文檔編號E06B5/11GK202431147SQ201220013110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陳年康 申請人:陳年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