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68479閱讀:19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揭露一種無拉繩窗簾,尤指一種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如已授權的中國臺灣專利證書號第M296300號的《窗簾之無拉繩結構(二)》(以下稱為參考案),其設有一具容置槽的上梁,于容置槽的底端貫設若干穿繩孔,且兩側分別固設卷繩控制器及一固定座,并設一活動座置設于卷繩控制器及固定座間而可于容置槽內自由滑移,于上梁的底端固設一簾體及一下梁,且簾體及下梁的相對位置組設有收放繩并穿出于上梁的穿繩孔,該固定座及活動座并設有若干導滑件供每一收放繩繞設以達到導滑的目的,卷繩控制器設一傳動繩,于傳動繩的一端及活動座的一側分別設一嵌塊及一具嵌槽的定位凸塊而可相互套嵌定位,令傳動繩可與活動座及固定座所穿繞的收放繩相互形成連動,而僅需配合手部推、拉下梁產生的力道即可改變收放繩于活動座上的松緊狀態而連動傳動繩使兩者間形成相互制衡狀態,讓使用者能輕松調整簾體的展開或收合位置。然而,參考案的零件繁多,故整體質量較重,不利于維修與組裝,加上卷繩控制器收放傳動繩易使內部旋轉盤及扭力彈簧的作動而產生噪音,同時上梁與簾體間無法調整出可透光的間隙。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根上軌桿,包括一根圍構出一容設空間且具有與該容設空間連通的第一透孔與第二透孔的桿體、一根以該容設空間兩端為基準繞設且具有頭端與末端的第一彈性繩體,及一根繞設于該第一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間且具有第一牽引段與第二牽引段的第一聯系繩體,該第一牽引段穿出于該第一透孔外,該第二牽引段穿出于該第二透孔外;一中板,可相對于該上軌桿底端接近或分離,并包括一具有分別與該第一、二透孔對應的第一孔位與第二孔位的板體,該第一、二牽引段分別穿出于該第一、二孔位外且皆可與該板體固定;一根第二彈性繩體,具有頭端與末端且以所述上軌桿的容設空間的二端為基準繞設,于該頭端與末端間繞設一根具有第三牽引段與第四牽引段的第二聯系繩體,該第三牽引段穿出于該第二透孔與該第二孔位外,該第四牽引段穿出于該第一透孔與該第一孔位外;一簾體,設置于該中板底端且兩者連動,并具有分別供該第三、四牽引段穿出的第一導孔與第二導孔;以及一下底板,設置于該簾體底端且兩者連動,并供該第三、四牽引段固定。[0012]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它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上軌桿二端的第一罩覆件,每一第一罩覆件包括一具有朝該容設空間方向突伸的擋止的殼體、一縱向地設置于該殼體的栓體,及兩個呈上下間隔地套設于該栓體的轉動件。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兩個位于所述栓體上方的轉動件供該第一彈性繩體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一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位于該兩個轉動件間;且兩個位于該栓體下方的轉動件供該第二彈性繩體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二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位于這兩個轉動件間。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它還包含四個環體,其中的兩個環體分別與該第一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連接固定,該兩個環體間供該第一聯系繩體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一聯系繩體的另一部分分別形成為該第一牽引段與第二牽引段,且其余的兩個環體分別與該第二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連接固定,該其余的兩個環體間供該第二彈性繩體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二彈性繩體的另一部分分別形成為該第三牽引段與第四牽引段。·[0015]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它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中板二端的第二罩覆件,每一第二罩覆件具有一殼體,及兩個各自由該殼體朝該中板內部方向突伸且分別供該第一、二牽引段固定的擋止。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所述中板下方還圍構出一夾設空間。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所述簾體還具有一個可固定于該中板的夾設空間的上端部、一塊與該上端部連接的遮光區,及一個與該遮光區連接的下端部。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所述下底板上方圍構出一
夾置空間。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所述下底板的夾置空間供該簾體的下端部固定。如上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優選地,它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下底板二端的第三罩覆件,每一第三罩覆件具有一殼體,及兩個各自由該殼體朝該下底板內部方向突伸且分別供該第三、四牽引段固定的擋止。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可達成精簡元件而便于維修組裝與整體質量輕盈、降噪,更利用上軌桿內部增設的第一彈性繩體的伸縮力量,使第一聯系繩體可控制中板供使用者調整出一可透光的間隙。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2a為圖I的組合外觀圖。圖2b為圖2a中的上軌桿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a為圖2b中的第一彈性繩體與第一聯系繩體間的進一步結構示意圖。圖3b為圖2b中的第二彈性繩體與第二聯系繩體間的進一步結構示意圖。[0028]圖4a為圖2b中的中板與下底板一并被下拉時,第一彈性繩體、第一聯系繩體及第二罩覆件間的進一步結構示意圖。圖4b為圖4a中的第二彈性繩體、第二聯系繩體及第三罩覆件間的進一步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2b中的下底板被下拉時,第二彈性繩體、第二聯系繩體及第三罩覆件間的進一步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中的中板被下拉時,造成使第一聯系繩體收縮,以供簾體回復為完全可遮光的狀態的示意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I上軌桿11桿體 111容設空間112第一透孔113第二透孔 12第一彈性繩體121頭端122末端13第一聯系繩體 131第一牽引段132第二牽引段 2中板21板體211第一孔位212第二孔位 3第二彈性繩體31頭端32末端33第二聯系繩體 331第三牽引段332第四牽引段 4簾體41第一導孔42第二導孔43上端部44遮光區45下端部5第一罩覆件51殼體511擋止52栓體53轉動件6環體7第二罩覆件71殼體72擋止73夾設空間8第三罩覆件81殼體82擋止9下底板94夾置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現將配合附圖列舉具體實施例,用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及細節。如圖I所示,配合圖2a至圖3b作為參照,本實用新型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的一個實施例,包含一上軌桿I、一中板2、一第二彈性繩體3、一簾體4,以及一下底板9。前述的上軌桿1,包括一根圍構出一容設空間111且具有與該容設空間111連通的第一透孔112與第二透孔113的桿體11、一根以該容設空間111 二端為基準繞設且具有頭端121與末端122的第一彈性繩體12,及一繞設于該第一彈性繩體12的頭端121與末端122間且具有第一牽引段131與第二牽引段132的第一聯系繩體13,該第一牽引段131穿出于該第一透孔112外,該第二牽引段132穿出于該第二透孔113外。在該實施例中,還包含四個環體6,其中的兩個環體6分別與該第一彈性繩體12的頭端121與末端122連接固定,這兩個環體6間供該第一聯系繩體12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一聯系繩體12的另一部分分別形成為該第一牽引段131與第二牽引段132。在該實施例中,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上軌桿I 二端的第一罩覆件5,每一第一罩覆件5包括一具有朝該容設空間111方向突伸的擋止511的殼體51、一縱向地設置于該殼體51的栓體52,及兩個呈上下間隔地套設于該栓體52的轉動件53。如圖I所示,前述的中板2,可相對于該上軌桿I底端接近與分離,并包括一具有分別與該第一、二透孔112、113對應的第一孔位211與第二孔位212的板體21,該第一、二牽引段131、132分別穿出于該第一、二孔位211、212外且皆可與該板體21固定。 在該實施例中,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中板2兩端的第二罩覆件7,每一第二罩覆件7具有一殼體71,及二各自由該殼體71朝該中板2內部方向突伸且分別供該第一、二牽引段131、132固定的擋止72。該中板2下方還圍構出一夾設空間73。如圖I所示,前述的第二彈性繩體3,具有頭端31與末端32且以該上軌桿I的容設空間111 二端為基準繞設,于該頭端31與末端32間繞設一具有第三牽引段331與第四牽引段332的第二聯系繩體33,該第三牽引段331穿出于該第二透孔113與該第二孔位212夕卜,該第四牽引段332穿出于該第一透孔112與該第一孔位211外;該實施例中,其余的兩個環體6分別與該第二彈性繩體3的頭端31與末端31連接固定,該其余的二環體6間供該第二彈性繩體3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二彈性繩體3的另一部分分別形成為該第三牽引段331與第四牽引段332。在該實施例中,兩個位于該栓體52上方的轉動件53供該第一彈性繩體12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一彈性繩體12的頭端121與末端122位于該兩個轉動件53間,且二位于該栓體52下方的轉動件53供該第二彈性繩體3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二彈性繩體3的頭端31與末端32位于該兩個轉動件53間。如圖I所示,前述的簾體4,設置于該中板2底端使兩者連動,并具有分別供該第三、四牽引段331、332穿出的第一導孔41與第二導孔42 ;該簾體4還具有一個可固定于該中板2的夾設空間73的上端部43、一塊與該上端部43連接的遮光區44,及一個與該遮光區44連接的下端部45。如圖I所示,前述的下底板9,設置于該簾體4底端使兩者連動,并供該第三、四牽引段331、332固定。該下底板9上方界定出一夾置空間94。該下底板9的夾置空間94供該簾體4的下端部45固定。在該實施例中,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下底板9 二端的第三罩覆件8,每一第三罩覆件8具有一殼體81,及兩個各自由該殼體81朝該下底板9內部方向突伸且分別供該第三、四牽引段331、332固定的擋止82。通過上述元件的組合,請先參照圖I及圖4a和圖4b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該實施例在使用上,當中板2與下底板9 一并被下拉時,中板2居于主動,下底板9居于被動,第一聯系繩體13收縮致使二環體6間的距離靠近,但卻使第一彈性繩體12被拉伸變長,此時第一牽引段131、第二牽引段132隨同被中板2連帶地拉出,如此能夠供使用者獲得一個可透光的間隙。同時,在前述的使用情況,第二聯系繩體33的第三牽引段331及第四牽引段332同樣被下底板9連帶地拉伸,將二環體6間的距離靠近,使第二彈性繩體3被拉伸變長,以供形成前述可透光的間隙。請再參照圖I及圖5和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該實施例可供使用者先將下底板9直接下拉一距離后,即使簾體4處于可完全遮陽狀態。倘其欲在此距離內獲得部分光線時,只需要將中板2朝下扳動一小于前述的距離,此時,在其扳動的過程中已經通過上軌桿I內部增設的第一彈性繩體12的伸縮力量,使第一聯系繩體13可控制兩個環體6間的遠近程度,因此,一旦中板2由上軌桿I底部被扳動朝下后,兩個環體6則彼此靠近,中板2迫使第一彈性繩體12被拉伸變長,如此就可供使用者調整出一可透光的間隙。當然,使用者也能 夠隨時將中板2朝上扳動以接近上軌桿I底部,迫使第一彈性繩體12收縮,造成兩個環體6彼此靠近,以供簾體4再度回復為完全可遮光的狀態。本實用新型雖已通過上述較佳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然而以上所述的,僅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易于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述的形狀本實用新型雖已通過上述較佳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然而以上所述的,僅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易于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述的形狀構造特征及精神所為的均等變化與修飾,仍均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根上軌桿,包括一根圍構出一容設空間且具有與該容設空間連通的第一透孔與第二透孔的桿體、一根以該容設空間兩端為基準繞設且具有頭端與末端的第一彈性繩體,及一根繞設于該第一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間且具有第一牽引段與第二牽引段的第一聯系繩體,該第一牽引段穿出于該第一透孔外,該第二牽引段穿出于該第二透孔外; 一中板,可相對于該上軌桿底端接近或分離,并包括一具有分別與該第一、二透孔對應的第一孔位與第二孔位的板體,該第一、二牽引段分別穿出于該第一、二孔位外且皆可與該板體固定; 一根第二彈性繩體,具有頭端與末端且以所述上軌桿的容設空間的二端為基準繞設,于該頭端與末端間繞設一根具有第三牽引段與第四牽引段的第二聯系繩體,該第三牽引段穿出于該第二透孔與該第二孔位外,該第四牽引段穿出于該第一透孔與該第一孔位外; 一簾體,設置于該中板底端且兩者連動,并具有分別供該第三、四牽引段穿出的第一導孔與第二導孔;以及 一下底板,設置于該簾體底端且兩者連動,并供該第三、四牽引段固定。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上軌桿二端的第一罩覆件,每一第一罩覆件包括一具有朝該容設空間方向突伸的擋止的殼體、一縱向地設置于該殼體的栓體,及兩個呈上下間隔地套設于該栓體的轉動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兩個位于所述栓體上方的轉動件供該第一彈性繩體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一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位于該兩個轉動件間;且兩個位于該栓體下方的轉動件供該第二彈性繩體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二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位于這兩個轉動件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四個環體,其中的兩個環體分別與該第一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連接固定,該兩個環體間供該第一聯系繩體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一聯系繩體的另一部分分別形成為該第一牽引段與第二牽引段,且其余的兩個環體分別與該第二彈性繩體的頭端與末端連接固定,該其余的兩個環體間供該第二彈性繩體的一部分繞設,該第二彈性繩體的另一部分分別形成為該第三牽引段與第四牽引段。
5.如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中板二端的第二罩覆件,每一第二罩覆件具有一殼體,及兩個各自由該殼體朝該中板內部方向突伸且分別供該第一、二牽引段固定的擋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下方還圍構出一夾設空間。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簾體還具有一個可固定于該中板的夾設空間的上端部、一塊與該上端部連接的遮光區,及一個與該遮光區連接的下端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上方圍構出一夾置空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的夾置空間供該簾體的下端部固定。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下底板二端的第三罩覆件,每一第三罩覆件具有一殼體,及兩個各自由該殼體朝該下底板內部方向突伸且分別供該第三、四牽引段固定的擋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調整遮光的輕量化無拉繩窗簾,包含一上軌桿、一中板、一第二彈性繩體、一簾體,以及一下底板。上軌桿,包括一桿體、一第一彈性繩體,及一第一聯系繩體。中板,可相對于上軌桿底端接近與分離。第二彈性繩體,以上軌桿的容設空間二端為基準繞設。簾體,設置于中板底端且兩者連動。下底板,設置于簾體底端使兩者連動。本實用新型可降噪且利用第一彈性繩體的伸縮力量,使第一聯系繩體可控制二環體間的遠近程度,當下底板由上軌桿處下拉一距離后,中板可供使用者在此距離內調整出一可透光的間隙,并能使簾體回復為可完全遮光的狀態。
文檔編號E06B9/32GK202718600SQ20122036456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明者施金成, 施養信 申請人:臺簾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