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鎖緊機構和機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鎖緊機械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鎖緊機構和機柜。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地不斷發展,自動服務設備(自動服務設備包括機柜,鎖緊機構設置在機柜上)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信息查詢自動服務終端機、自動繳費機、信息打印機、自動售票機等,均為使用頻率高、普及范圍廣的服務終端。由于上述設備使用頻率高,因而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和檢查、以及更換打印用紙等操作,從而保證上述設備可持續地正常運行、以免發生因機器故障等問題造成用戶等待等、浪費時間的現象。工作人員在進行設備維護時,需要打開設備的柜門,經統計得出,每臺設備的柜門每天的打開次數大于兩次,因而需要不斷提高用于連接柜門與柜體的鎖緊機構的自動化程度。現有技術中的鎖緊機構采用人工的解鎖方式。使用現有技術中的鎖緊機構時,工作人員通過鑰匙將鎖緊機構從鎖緊狀態變為打開狀態,當工作人員維護完畢后,需要使用鑰匙將鎖緊機構從打開狀態變為鎖緊狀態,而后拔出鑰匙,從而將機柜鎖緊。由于鎖緊機構的打開狀態和鎖緊狀態均需要通過鑰匙進行控制,因而容易發生因工作人員的疏忽,在維修完成后沒能及時鎖緊機柜的情況,或由于鑰匙的保管員和工作人員不是同一人,而造成兩人協調不一致而導致機柜不能及時鎖緊的情況,從而影響機柜的正常使用、造成安全隱患等問題。因而現有技術中的鎖緊機構具有操作復雜、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高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鎖緊機構和機柜,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由于鎖緊機構操作復雜而導致工作人員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高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鎖緊機構,包括鎖;鎖閂單元;柔性連接件,鎖閂單元通過柔性連接件與鎖的輸出端連接;鎖緊機構還包括與鎖閂單元相配合的導向鎖止單元。進一步地,鎖閂單元包括固定支架、鎖閂和彈性元件,彈性元件套設在鎖閂上,鎖閂滑動設置在固定支架上,且彈性元件位于固定支架所限定的空間內。進一步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板、第二支架板和第三支架板,第二支架板和第三支架板分別沿垂直于第一支架板的方向突出地設置在第一支架板的兩端,鎖閂分別與第二支架板和第三支架板滑動連接。進一步地,鎖閂包括突出地設置的擋片,彈性元件的-端與擋片抵接。進一步地,彈性元件位于第二支架板與擋片之間、或第三支架板與擋片之間。進一步地,第二支架板包括第一導向孔,第三支架板包括第二導向孔,鎖閂穿過第一導向孔和第二導向孔。進一步地,導向鎖止單元包括導向部和與導向部連接的鎖閂限位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機柜,包括柜門、柜體和鎖緊機構,柜門與柜體連接,鎖緊機構是上述的鎖緊機構,鎖緊機構的鎖和鎖閂單元安裝在柜門上,鎖緊機構的導向鎖止單元設置在柜體上。進一步地,柜門包括鎖定槽,鎖定槽設置在與鎖閂單元相對應的位置。本實用新型中的鎖閂單元通過柔性連接件與鎖的輸出端連接,通過設置與鎖閂單元相配合的導向鎖止單元,從而使鎖緊機構具有自動鎖緊的功能。使用本實用新型中的鎖緊機構時,工作人員通過對鎖進行操作,從而改變鎖的工作狀態、和與鎖連接的鎖閂單元的工作狀態,進而完成解鎖的過程;當維修完成后,工作人員僅需通過鎖閂單元與導向鎖止單元的配合即可完成鎖緊的過程,因而本實用新型中的鎖緊機構具有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的特點。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鎖緊機構還具有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的特點。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鎖閂單元、柔性連接件和導向鎖止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鎖閂單元、柔性連接件和鎖的結構示意圖;圖3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鎖閂單元和柔性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4示意性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中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鎖緊機構。如圖1和圖2所示,鎖緊機構包括鎖10、鎖閂單元、柔性連接件20和鎖閂單元相配合的導向鎖止單元30,鎖閂單元通過柔性連接件20與鎖10的輸出端連接。本實用新型中的鎖閂單元通過柔性連接件20與鎖10的輸出端連接,通過設置與鎖閂單元相配合的導向鎖止單元30,從而使鎖緊機構具有自動鎖緊的功能。使用本實用新型中的鎖緊機構時,工作人員通過對鎖10進行操作,從而改變鎖10的工作狀態、和與鎖10連接的鎖閂單元的工作狀態,進而完成解鎖的過程;當維修完成后,工作人員僅需通過鎖閂單元與導向鎖止單元30的配合即可完成鎖緊的過程,因而本實用新型中的鎖緊機構具有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的特點。同時,本實用新型中的鎖緊機還具有制造成本低、結構簡單的特點。優選地,柔性連接件20是鋼絲。當然,柔性連接件20還可以由繩索等柔性材料制成。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鎖閂單元包括固定支架40、鎖閂50和彈性元件60,彈性元件60套設在鎖円50上,鎖円50滑動設置在固定支架40上,且彈性元件60位于固定支架40所限定的空間內。由于設置有固定支架40,且鎖閂50滑動設置在固定支架40上,因而固定支架40對鎖閂50的運動起導向的作用,從而保證鎖閂50僅沿已知的運動軌跡運動、提高了鎖閂50運動的可靠性。[0024]優選地,如圖1至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固定支架40包括第一支架板41、第二支架板42和第三支架板43,第二支架板42和第三支架板43分別沿垂直于第一支架板41的方向突出地設置在第一支架板41的兩端,鎖閂50分別與第二支架板42和第三支架板43滑動連接。進一步地,第二支架板42包括第一導向孔,第三支架板43包括第二導向孔,鎖閂50穿過第一導向孔和第二導向孔。由于設置有第一導向孔和第二導向孔,因而鎖閂50可在第一導向孔和第二導向孔內滑動,從而實現與固定支架40的滑動連接。優選地,鎖閂50具有第一打開位置和第二鎖緊位置。進一步地,當鎖閂50位于第一開打位置時,鎖閂50的端部位于固定支架40所限定的空間外;當鎖閂50位于第二鎖緊位置時,鎖閂50的端部位于固定支架40所限定的空間外,從而保證鎖閂50在運動的過程中總處于固定支架40的導向作用下,不會發生鎖閂50脫離固定支架40的情況。由于設置有彈性元件60,因而在彈性元件60的作用下鎖閂50可從第一打開位置自動恢復到第二鎖緊位置,從而使鎖閂50具有自動鎖緊的功能、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優選地,彈性元件60是彈簧。本實用新型中的鎖閂50包括突出地設置的擋片51,彈性元件60的一端與擋片51抵接(請參考圖1)。優選地,彈性元件60位于第二支架板42與擋片51之間、或第三支架板43與擋片51之間。由于設置有擋片51,因而在鎖閂50運動的過程中,擋片51也會隨著鎖閂50 —起運動,從而使擋片51與第二支架板42和第三支架板43之間的位置可變。進一步地,擋片51大于第一導向孔和第二導向孔。由于擋片51大于第一導向孔和第二導向孔,因而擋片51總位于第二支架板42和第三支架板43之間,從而保證擋片51可以給彈性元件60提供穩定的抵接力。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二支架板42位于第三支架板43的上方,彈性元件60設置在第二支架板42與擋片51之間,彈性元件60是壓簧。當鎖閂50從第二鎖緊位置向第一打開位置運動時,柔性連接件20向上提拉鎖閂50,從而使擋片51從隨著鎖閂50沿第三支架板43向靠近第二支架板42的方向運動,此時彈性元件60壓縮,從而完成解鎖的過程。由于彈性元件60是壓簧,因而彈性元件60始終存在使鎖閂50恢復初始位置的運動趨勢(驅使鎖閂50從第一打開位置向第二鎖緊位置移動),當柔性連接件20提拉鎖閂50的外力消失后,鎖閂50會在彈性元件60的作用下,從第一打開位置向第二鎖緊位置運動,從而完成恢復的過程。在一未圖示的實施例中,彈性元件60是拉簧,彈性元件60設置在擋片51和第三支架板43之間。當鎖閂50從第二鎖緊位置向第一打開位置運動時,柔性連接件20向上提拉鎖閂50,從而使擋片51從隨著鎖閂50沿第三支架板43向靠近第二支架板42的方向運動,此時彈性元件60拉伸,從而完成解鎖的過程。由于彈性元件60是拉簧,因而彈性元件60始終存在使鎖R 50恢復初始位置的運動趨勢(驅使鎖R 50從第一打開位置向第二鎖緊位置移動),當柔性連接件20提拉鎖閂50的外力消失后,鎖閂50會在彈性元件60的作用下,從第一打開位置向第二鎖緊位置運動,從而完成恢復的過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導向鎖止單元30包括導向部31和與導向部31連接的鎖閂限位部32。優選地,導向部31包括傾斜設置的導向面,鎖閂限位部32包括與導向面之間設置有一定夾角的鎖緊面。當鎖閂50與導向鎖止單元30配合作用時,鎖閂50沿導向部31向鎖円限位部32移動。由于導向部31包括傾斜設置的導向面,因而鎖円50在導向部31的作用下,從第二鎖緊位置向第一打開位置移動,也就是鎖閂50從第三支架板43向靠近第二支架板42的方向運動。當鎖閂50運動到導向部31與鎖閂限位部32的交接處時,由于導向面與鎖緊面之間存在一定夾角,因而鎖閂50在導向面的作用力消失后會在彈性元件60的作用下從第一打開位置恢復到第二鎖緊位置,此時鎖閂50不再受到其他外力作用恢復自由狀態,而鎖緊面會限制鎖閂50在水平方向的運動,從而起到鎖緊的作用。在一優選的實施例中,導向鎖止單元30的結構如圖4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機柜,包括柜門、柜體和鎖緊機構,柜門與柜體連接,鎖緊機構是上述的鎖緊機構,鎖緊機構的鎖10和鎖閂單元安裝在柜門上,鎖緊機構的導向鎖止單元30設置在柜體上。優選地,柜門包括鎖定槽70,鎖定槽70設置在與鎖閂單元相對應的位置。由于設置有鎖定槽70,因而當鎖閂50運動時,不會受到柜門的門框的阻礙作用,且不會限制導向鎖止單元30與鎖緊單元的配合。優選地,固定支架40設置在靠近柜門的邊緣處。當工作人員需要打開柜門時,只需通過對鎖進行操作即可完成解鎖的過程。工作人員用鑰匙開鎖,從而帶動柔性連接件20運動,此時柔性連接件20處于拉緊狀態并向上提拉鎖閂50,從而使鎖閂50在豎直方向運動,此時鎖閂50抵靠在鎖閂限位部32的鎖緊面上,并與鎖緊面發生豎直方向上的相對移動,直到鎖閂50的下端部高于鎖閂限位部32的鎖緊面時,鎖閂50不再受到水平方向運動的限制,鎖緊作用解除,從而使柜門打開。當維修完成后,工作人員僅需輕推柜門,使鎖緊單元與導向鎖止單元配合,即可完成鎖緊的過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在鎖緊柜門的過程中,不再需要使用鑰匙對柜門進行鎖緊的操作,因而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簡化了操作步驟、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由于及時關閉柜門,因而保證了自動服務設備(自動服務設備包括機柜)的正常使用、避免了其他人員誤觸設備而導致安全隱患,從而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鎖(10);鎖閂單元;柔性連接件(20),所述鎖閂單元通過所述柔性連接件(20)與所述鎖(10)的輸出端連接;所述鎖緊機構還包括與所述鎖閂單元相配合的導向鎖止單元(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閂單元包括固定支架(40)、鎖閂(50 )和彈性元件(60 ),所述彈性元件(60 )套設在所述鎖閂(50 )上,所述鎖閂(50 )滑動設置在所述固定支架(40)上,且所述彈性元件(60)位于所述固定支架(40)所限定的空間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0)包括第一支架板 (41)、第二支架板(42)和第三支架板(43),所述第二支架板(42)和所述第三支架板(43)分別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架板(41)的方向突出地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架板(41)的兩端,所述鎖閂(50)分別與所述第二支架板(42)和所述第三支架板(43)滑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閂(50)包括突出地設置的擋片(51),所述彈性元件(60)的一端與所述擋片(51)抵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元件(60)位于所述第二支架板(42)與所述擋片(51)之間、或所述第三支架板(43)與所述擋片(51)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板(42) 包括第一導向孔,所述第三支架板(43)包括第二導向孔,所述鎖閂(50)穿過所述第一導向孔和所述第二導向孔。
7.根據權利要求3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鎖緊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鎖止單元 (30)包括導向部(31)和與所述導向部(31)連接的鎖閂限位部(32)。
8.—種機柜,包括柜門、柜體和鎖緊機構,所述柜門與所述柜體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機構是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鎖緊機構,所述鎖緊機構的鎖(10)和鎖閂單元安裝在所述柜門上,所述鎖緊機構的導向鎖止單元(30 )設置在所述柜體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機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門包括鎖定槽(70),所述鎖定槽 (70)設置在與所述鎖閂單元相對應的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鎖緊機構和機柜。鎖緊機構包括鎖;鎖閂單元;柔性連接件,鎖閂單元通過柔性連接件與鎖的輸出端連接;鎖緊機構還包括與鎖閂單元相配合的導向鎖止單元。本實用新型中的鎖閂單元通過柔性連接件與鎖的輸出端連接,通過設置與鎖閂單元相配合的導向鎖止單元,從而使鎖緊機構具有自動鎖緊的功能。使用本實用新型中的鎖緊機構時,工作人員通過對鎖進行操作,從而改變鎖的工作狀態、和與鎖連接的鎖閂單元的工作狀態,進而完成解鎖的過程;當維修完成后,工作人員僅需通過鎖閂單元與導向鎖止單元的配合即可完成鎖緊的過程,因而本實用新型中的鎖緊機構具有操作簡單、勞動強度低的特點。
文檔編號E05B65/52GK202889841SQ201220559940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王朝義, 李保印, 劉秀穎, 馮國剛, 劉鋒, 曹少君 申請人:威海新北洋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