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滾紙機構的畫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畫架,尤其涉及帶滾紙機構的畫架。
背景技術:
畫架是一種美術學習和實踐中常見的工具。尤其是在學校學習時,也需要為每個學生提供畫架。現有技術中的畫架都僅僅是一個架子,學生需要使用時還需要自己攜帶畫板。安裝上畫板后還要自己再固定紙張。這樣在學習前需要做許多準備工作,非常不方便。而且還會涉及到忘記帶紙等問題。因此我們需要一種適合教學的專用畫架,使得學生直接能進行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帶滾紙機構的畫架,方便學校使用,專門適合丟三落四的學生使用,減少學生所需帶的物品。為了達到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滾紙機構的畫架,包括架體,所述架體前后兩側直接固定有金屬制成的畫板,所述架體頂部設有頂板,所述頂板下方左右兩側設有支撐板,所述左右支撐板之間固定有掛紙桿,所述掛紙桿上固定有一卷紙,所述卷紙的紙張從頂板和畫板之間的空隙處伸出,所述畫板上吸有磁性固定件。優選的,所述掛紙桿頂端設有鎖定圓球,所述鎖定圓球架設在支撐板內的槽體上。這樣的結構方便使用時卷紙的送出。優選的,所述頂板和畫板之間還設有裁紙器。這樣當一側使用者拉到足夠紙張時可以及時裁下,方便另一側的使用者繼續使用。優選的,所述架體前后兩側之間固定有中間檔。這樣的結構使得架體本身更為牢固。畢竟兩個人使用一臺畫架。優選的,所述架體畫板底端設有拖斗。拖斗用于放置學生使用的畫筆等繪畫用具。由于采用了所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能同時提供2位學生使用。使用時,由卷紙處拉下所需紙張。紙張用裁紙器截斷后通過磁性固定件固定在畫板上,學生即可在其上繪畫。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滾紙機構的畫架整體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帶滾紙機構的畫架掛紙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圖2本實用新型帶滾紙機構的畫架,包括架體1,所述架體I前后兩側直接固定有金屬制成的畫板2,所述架體I頂部設有頂板3,所述頂板3下方左右兩側設有支撐板4,所述左右支撐板4之間固定有掛紙桿5,所述掛紙桿5上固定有一卷紙,所述卷紙的紙張從頂板3和畫板2之間的空隙處伸出,所述畫板2上吸有磁性固定件6。所述掛紙桿5頂端設有鎖定圓球51,所述鎖定圓球架設在支撐板4內的槽體上。所述頂板3和畫板2之間還設有裁紙器7。所述架體I前后兩側之間固定有中間檔8。所述架體I畫板2底端設有拖斗9。一個人使用時,只要將卷紙的紙張從頂板3和畫板2之間的空隙處抽出,拉到畫板2底部。再通過磁性固定件6固定住紙張底部即可作畫。如果兩個人使用時,則需要將紙張裁斷,方便另一側的人取紙。通過這樣的結構,使用者不需要自己帶紙張,非常方便。紙張用完后,可以卸下左右支撐板4,重新給掛紙桿5上紙。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學校給學生使用。這樣減少學生帶畫板的負擔,也不需要學生自己帶紙張。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帶滾紙機構的畫架,包括架體(I),所述架體(I)前后兩側直接固定有金屬制成的畫板(2),所述架體(I)頂部設有頂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3)下方左右兩側設有支撐板(4),所述左右支撐板(4)之間固定有掛紙桿(5),所述掛紙桿(5)上固定有一卷紙,所述卷紙的紙張從頂板(3)和畫板(2)之間的空隙處伸出,所述畫板(2)上吸有磁性固定件(6)。
2.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帶滾紙機構的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掛紙桿(5)頂端設有鎖定圓球(51),所述鎖定圓球架設在支撐板(4)內的槽體上。
3.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帶滾紙機構的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3)和畫板⑵之間還設有裁紙器(7)。
4.如權利要求書1-3其中任一所述的帶滾紙機構的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I)前后兩側之間固定有中間檔(8)。
5.如權利要求書1-3其中任一所述的帶滾紙機構的畫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I)畫板(2)底端設有拖斗(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帶滾紙機構的畫架,方便學校使用,專門適合丟三落四的學生使用,減少學生所需帶的物品。為了達到所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滾紙機構的畫架,包括架體,所述架體前后兩側直接固定有金屬制成的,畫板,所述架體頂部設有頂板,所述頂板下方左右兩側設有支撐板,所述左右支撐板之間固定有掛紙桿,所述掛紙桿上固定有一卷紙,所述卷紙的紙張從頂板和畫板之間的空隙處伸出,所述畫板上吸有磁性固定件。由于采用了所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能同時提供2位學生使用。使用時,由卷紙處拉下所需紙張。紙張用裁紙器截斷后通過磁性固定件固定在畫板上,學生即可在其上繪畫。
文檔編號A47B97/02GK203000019SQ20122068962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日
發明者金國慶 申請人:浙江省磐安縣綠海工藝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