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包括內管,容置于內管中的條狀的心鐵,以及套設在心鐵上的彈簧;心鐵的一端伸出內管并套設有與內管相連的彈簧珠;彈簧的一端與彈簧珠相連,另一端與心鐵相連,其特征在于:心鐵上至少設有一個徑向向外的凸肋,彈簧珠包括內部半徑小于凸肋外端到心鐵中軸線徑向距離的第一管部,第一管部的內壁開設有與凸肋外形相配合并軸向延伸的導槽,且導槽一端沿軸向向內管內部延伸并在第一管部的端部開口。本發明的助力裝置,在傳統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心鐵上凸肋與彈簧珠中導槽的配合,出廠前能夠輕松實現對彈簧預旋能量的鎖定,無需加設簾匣,裝配方便,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卷收機構的部件。
【背景技術】
[0002]卷收機構通常包括助力裝置和定位裝置,作用于帶狀或片狀的軟性物料,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例如卷式的遮物簾和遮陽簾。遮物簾收置在簾匣中通過卷收機構實現收放。現有的卷收機構其助力裝置主要包括用于卷繞遮物簾的內管,和容置在內管中的彈簧,為了支撐彈簧和控制彈簧的偏擺通常在彈簧的內部還安裝有心鐵,在心鐵的一端上可轉動的安裝有彈簧珠,其中彈簧珠與彈簧的一端連接,彈簧的另一端固定。使用前,在工廠中事先將遮物簾卷繞在內管上,并對彈簧進行預旋,即相對于內管旋轉心鐵帶動彈簧的一端轉動,此時由于彈簧的另一端固定不動,彈簧就會產生扭力并存儲動能,使用前將這種動能進行鎖定。實際使用時,通過若干安裝件將卷有遮物簾的該助力裝置連接于汽車或其他載體上,當需要展開遮物簾時,拉動遮物簾自由端,到所需位置后由另外的定位裝置進行定位即可;當需要收回遮物簾時,解鎖定位裝置,遮物簾即通過彈簧儲能的釋放自動回收。傳統的助力裝置預旋好之后,需要在內管外加設帶有開口的簾匣,以使遮物簾的自由端伸出開口并通過定位塊等結構固定,從而鎖定彈簧的儲能狀態和遮物簾的卷繞狀態。因此,該種結構的助力裝置需要加設簾匣、并且是在預旋的狀態下安裝,裝配相對繁瑣和吃力,降低了生產效率和提聞了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裝配、安裝方便,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包括內管,容置于內管中的條狀的心鐵,以及套設在心鐵上的彈簧;所述心鐵的一端伸出所述內管并套設有與內管相連的彈簧珠;所述彈簧珠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外壁上設有軸向延伸的螺紋;所述彈簧的一端借助所述螺紋旋接在彈簧珠上,另一端與所述心鐵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心鐵上至少設有一個徑向向外的凸肋,所述彈簧珠包括內部半徑小于所述凸肋外端到心鐵中軸線徑向距離的第一管部,所述第一管部的內壁開設有與所述凸肋外形相配合并軸向延伸的導槽,且所述導槽一端沿軸向向所述內管內部延伸并在第一管部的端部開口。
[0005]優選的,所述心鐵上設有兩個周向對稱的所述凸肋,兩條所述導槽分別與兩個所述凸肋對應,且兩條所述導槽在第一管部的內端端部將所述端部劃分為兩個相同的圓弧形端面。
[0006]優選的,所述第一管部的內端還設置有由所述圓弧形端面向內管內部方向延伸的斜面引導部,所述斜面引導部包括向內管內部延伸并相對于所述第一管部軸線向外傾斜的引導斜面。[0007]優選的,所述彈簧珠還包括同軸設于所述第一管部內端的第二管部,第二管部的內徑大于第一管部的內徑。
[0008]優選的,所述彈簧珠還包括同軸設于所述第一管部內端的第二管部,第二管部的內徑大于第一管部的內徑,所述斜面引導部設于第二管部內側,所述引導斜面由所述圓弧形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管部的內壁。
[0009]優選的,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設有阻擋所述凸肋由導槽中軸向滑出的阻擋部。
[0010]優選的,所述心鐵伸出內管的一端設有徑向最大尺寸大于心鐵直徑的頭部,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開口。
[0011]優選的,所述心鐵伸出內管的一端設有徑向最大尺寸大于心鐵直徑的頭部,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開口,且所述阻擋部為套設在心鐵上的環狀結構,所述心鐵與頭部的銜接處到最近的所述凸肋的軸向距離,大于所述阻擋部外端到導槽朝向內管內部的開口端的距離。
[0012]優選的,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設有阻擋所述凸肋由導槽中軸向滑出的阻擋部,所述心鐵伸出內管的一端設有徑向最大尺寸大于心鐵直徑的頭部,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開口,且所述阻擋部為套設在心鐵上的環狀結構,所述心鐵與頭部的銜接處到最近的所述凸肋的軸向距離,大于所述阻擋部外端到導槽朝向內管內部的開口端的距離,小于所述阻擋部外端到第二管部朝向內管內部一端的軸向距離。
[0013]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助力裝置,在傳統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心鐵上凸肋與彈簧珠中導槽的配合,出廠前能夠輕松實現對彈簧預旋能量的鎖定,無需加設簾匣,裝配方便,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另外,安裝時只需將心鐵往內管內部方向推動滑出導槽,即可解除鎖定、釋放彈簧動能,且可令內管轉動從而將一端固定在內管上的物料卷起,十分方便。
[0014]2.在第一管部主體的內端設置斜面引導部,當預旋后凸肋與導槽存在一定的周向夾角時,可以輕松的將其引入導槽,更加方便高效。
[0015]3.心鐵上設置周向對稱的一個以上的凸肋,有利于更穩定的鎖定心鐵的周向位置,避免轉動。
[0016]4.彈簧珠的第一管部內端還可以設置第二管部,第二管部內徑小于內管,大于第一管部的主體,如此心鐵可在凸肋位于第二管部中時作周向轉動,相比于凸肋直接處在內管中時作周向轉動,與內管的同軸度更高。
[0017]5.導槽朝向內管外部的一端設置阻擋部,可以在避免在向外抽拉心鐵進行鎖定時,凸肋從導槽外端滑出的情況。在心鐵伸出內管的一端設置頭部,則可以避免在向內推進心鐵時過度,心鐵完全沒入內管的情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9]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內管中各結構關系圖;
圖5是圖4所示局部A的放大示意圖;
圖6是圖4所示局部B的放大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彈簧珠的內部結構圖;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心鐵設有凸肋部位的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彈簧珠與內管的連接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彈簧珠與內管的連接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安裝在遮物簾上的示意圖;
圖12是圖11所示局部C的放大示意圖;
圖13是圖11所示局部D的放大示意圖;
圖14是本發明實施例預旋前的狀態圖;
圖15是本發明實施例預旋時的狀態圖;
圖16是本發明實施例預旋后鎖緊的示意圖;
圖17是圖16所示局部E的放大示意圖;
圖中:1、遮物簾,11、固定端,13、自由端,2、內管,21、卡槽,4、彈簧,6、心鐵,61、凸肋,
62、凹槽,8、彈簧珠,81、第一管部,812、導槽,813、斜面引導部,814、引導斜面,82、第二管部,83、第三管部,831、環形槽,84、螺紋,85、翻邊,86、彈性卡塊,12、環塞,14、封蓋,16、頭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0021]如圖1-10所示,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包括內管2,容置于內管2中的條狀的心鐵6,以及套設在心鐵6上的彈簧4。心鐵6的一端伸出內管2并套設有與內管2相連的彈簧珠8。彈簧珠8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外壁上設有軸向延伸的螺紋84。彈簧4的一端借助螺紋84旋接在彈簧珠8上,另一端與心鐵6相連。心鐵6上設有兩個軸向位置相同且周向對稱的分別徑向向外凸出的凸肋61。彈簧珠8包括內部半徑小于凸肋61外端到心鐵6中軸線徑向距離的第一管部81,第一管部81的內壁開設有兩條分別與兩凸肋61外形相配合并軸向延伸的導槽812,且導槽812—端沿軸向向內管2內部延伸并在第一管部81的端部開口。兩條導槽812在第一管部81的內端端部將其端部劃分為兩個相同的圓弧形端面。
[0022]具體的,設內管2沿軸向的兩端分別為左端和右端,由內管2右端指向左端的方向為左,相反方向為右,來說明本發明的具體結構。但所述“左”、“右”方位僅為描述方便,并不構成對
【發明內容】
的限定。
[0023]心鐵6、彈簧珠8和彈簧4同軸設置在內管2中,心鐵6的左端伸出內管2。彈簧珠8從左向右依次包括同軸的第三管部83、第一管部81和第二管部82。其中,第一管部81的右端還設有兩個斜面引導部813。兩個斜面引導部813分別由對應的所述圓弧形端面向內管內部方向延伸,斜面引導部813包括向內管內部延伸并相對于第一管部81軸線向外傾斜的引導斜面814。引導斜面814與第一管部81的右端端口平滑過渡。引導斜面814可將心鐵6的凸肋61導入導槽812中。第二管部82的內徑大于第一管部81的內徑。斜面引導部813設于第二管部82內側,引導斜面814由所述圓弧形端面延伸至第二管部82的內壁。
[0024]導槽812向左開口在第一管部81的左端端部。第三管部83的內徑大于心鐵6的直徑,使得第三管部83和心鐵6間形成環形槽831,環形槽831中嵌設有環塞12,環塞12套設在心鐵6上,右端抵在第一管部81的左端,擋住導槽812的左端開口。環塞12可以為彈性件。
[0025]彈簧珠8的外端即左端設有垂直于軸線向外的翻邊85,彈簧珠8的翻邊85向右緊靠內管2的左端,并且翻邊85的周向一側設有一軸向向右凸出的彈性卡塊86,內管2的左端則設有與彈性卡塊86配合的卡槽21。如此彈簧珠8插入內管2后,通過彈性卡塊86與內管2卡接,翻邊85正好緊貼在內管2的左端端面,從而實現彈簧珠8與內管2的連接,并且避免彈簧珠8與內管2間有相對轉動。彈簧珠8的外端還設有阻擋環塞12的封蓋14。封蓋14為圓形片狀,中部設有中心孔,通過中心孔套設在心鐵6上與彈簧珠8的翻邊85外端固定。環塞12和封蓋14組成阻擋凸肋61由導槽812左端滑出的阻擋部。
[0026]心鐵6的右端開有凹槽62,彈簧4的右端嵌設在凹槽62中從而與心鐵6勾合固定。凸肋61為平行于心鐵6軸線的扁平狀。心鐵6的左端設有徑向最大尺寸大于心鐵6直徑的頭部16,封蓋14的中心孔孔徑等于心鐵6直徑,可阻擋頭部16進入內管2。心鐵6與頭部16的銜接處到凸肋61的軸向距離,大于阻擋部外端即封蓋14外端到導槽812右端開口端的距離,小于阻擋部外端到第二管部82右端的軸向距離。使得心鐵6推入內管2至其頭部16為封蓋14所阻擋時,心鐵6的凸肋61正好處于彈簧珠8的第二管部82內腔中,能夠自由轉動,又能與內管2保持較好的同軸度。
[0027]下面以本實施例的助力裝置使用在如圖11-13所示的卷式遮物簾上為例來說明
其應用。
[0028]使用前,對助力裝置進行裝配。首先將心鐵6由彈簧珠8左端插入,具體的心鐵6上的凸肋61通過導槽812進入,環塞12卡入彈簧珠8的環形槽831中;然后將彈簧4套設在心鐵6上,左端與彈黃珠8固定,右端與心鐵6固定。接著將心鐵6、彈黃珠8連冋彈黃4插入內管2中,通過彈簧珠8的彈性卡塊86與內管2卡接,翻邊85正好緊貼在內管2的左端端面,從而完成裝配。
[0029]使用前,將遮物簾I的固定端11固定到內管2上,并對彈簧4進行預旋儲存能量。具體的預旋過程,如圖14所示,初始時心鐵6的凸肋61位于導槽812中、導槽812的左端開口處,此時彈黃4為自然原長,相鄰兩圈緊罪在一起,心鐵6的周向轉動被鎖定;如圖15所示,保持內管2不動,將心鐵6向內管2中推進,至凸肋61滑出導槽812進入彈簧珠8的第二管部82,轉動心鐵6,帶動彈簧4與心鐵6的連接端轉動,則產生扭力,之后再將心鐵6由內管2向外拉,至凸肋61重新進入導槽812,心鐵6的周向轉動被再次鎖定,而預旋產生的彈簧動能被儲存。此時,如圖16-17所示,心鐵6的凸肋61相對于初始狀態向內管2中行進了一定的位移,彈簧4呈伸長狀態。凸肋61的位移量a即彈簧4的軸向伸長量,等于彈簧線徑X預旋圈數。
[0030]安裝時,通過若干安裝件將連有遮物簾I的該助力裝置連接于汽車或其他載體上,向內管2中推動心鐵6,使其凸肋61從導槽812中滑出。此時心鐵6保持不動,而心鐵6與內管2之間的相對轉動被解鎖,因此彈簧4的動能釋放帶動彈簧珠8及內管2旋轉,遮物簾I被卷收在內管2上。可以在載體上開設與心鐵6頭部16外形相配合的安裝槽,安裝時,助力裝置的頭部16卡入安裝槽,并將心鐵6頂入彈簧珠8的第二管部82,即可輕松實現解鎖,同時安裝槽能固定心鐵6,避免其轉動。可以設定預旋圈數等于遮物簾I沿卷收方向的全長除以內管2的外徑的比值,則遮物簾I能全部卷收在內管2上。
[0031]使用時,抓住遮物簾I的自由端13向外拉即可展開遮物簾1,同時遮物簾I依次帶動內管2、彈簧珠8和彈簧4的一端旋轉儲存能量;放開遮物簾1,則彈簧4儲能釋放將遮物簾I回收。
[0032]以上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包括內管,容置于內管中的條狀的心鐵,以及套設在心鐵上的彈簧;所述心鐵的一端伸出所述內管并套設有與內管相連的彈簧珠;所述彈簧珠為兩端開口的中空結構,外壁上設有軸向延伸的螺紋;所述彈簧的一端借助所述螺紋旋接在彈簧珠上,另一端與所述心鐵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心鐵上至少設有一個徑向向外的凸肋,所述彈簧珠包括內部半徑小于所述凸肋外端到心鐵中軸線徑向距離的第一管部,所述第一管部的內壁開設有與所述凸肋外形相配合并軸向延伸的導槽,且所述導槽一端沿軸向向所述內管內部延伸并在第一管部的端部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鐵上設有兩個周向對稱的所述凸肋,兩條所述導槽分別與兩個所述凸肋對應,且兩條所述導槽在第一管部的內端端部將所述端部劃分為兩個相同的圓弧形端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內端還設置有由所述圓弧形端面向內管內部方向延伸的斜面引導部,所述斜面引導部包括向內管內部延伸并相對于所述第一管部軸線向外傾斜的引導斜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珠還包括同軸設于所述第一管部內端的第二管部,第二管部的內徑大于第一管部的內徑。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珠還包括同軸設于所述第一管部內端的第二管部,第二管部的內徑大于第一管部的內徑,所述斜面引導部設于第二管部內側,所述引導斜面由所述圓弧形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管部的內壁。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設有阻擋所述凸肋由導槽中軸向滑出的阻擋部。
7.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鐵伸出內管的一端設有徑向最大尺寸大于心鐵直徑的頭部,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開口。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心鐵伸出內管的一端設有徑向最大尺寸大于心鐵直徑的頭部,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開口,且所述阻擋部為套設在心鐵上的環狀結構,所述心鐵與頭部的銜接處到最近的所述凸肋的軸向距離,大于所述阻擋部外端到導槽朝向內管內部的開口端的距離。
9.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用于卷收機構的可儲存和釋放旋轉能量的助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設有阻擋所述凸肋由導槽中軸向滑出的阻擋部,所述心鐵伸出內管的一端設有徑向最大尺寸大于心鐵直徑的頭部,所述導槽沿軸向朝向所述內管外部的一端開口,且所述阻擋部為套設在心鐵上的環狀結構,所述心鐵與頭部的銜接處到最近的所述凸肋的軸向距離,大于所述阻擋部外端到導槽朝向內管內部的開口端的距離,小于所述阻擋部外端到第二管部朝向內管內部一端的軸向距離。
【文檔編號】E06B9/56GK103628803SQ201310597864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5日
【發明者】劉典昌 申請人:昆山皇田汽車配件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