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桌體角度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桌子,更具體指一種桌體角度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桌體主要具有腳架,并于腳架上方設置桌板以提供承置物品,然而因不同使用者的身材不同,因而該桌板對應腳架的角度固定時將造成適用性不佳情況。又該桌體配合座椅使用,該座椅的高度及座椅與桌體的距離將影響使用者利用桌板書寫的適用高度,且使用者書寫、閱讀、繪畫時桌板常須具有不同角度以配合使用者手部操作或觀看姿勢,該桌板角度不能調整時將造成使用者須遷就桌板不便情形。此外該桌板上常須承置計算機或其它重物,且該桌體若為學生使用的公用課桌椅時該桌板易因使用者不當壓迫而與腳架脫離或改變接合角度缺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種可具有較佳調整便利性、支撐穩定性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包括:—第一樞接座,具有第一樞接部,并于第一樞接部端緣延伸第一接合部,又該第一樞接部中央具有第一軸孔,又于第一樞接部設置對應第一軸孔徑向的作動槽;一第二樞接座,具有可與第一樞接部對接組合的第二樞接部,并使第一、二樞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又于第二樞接部端緣延伸第二接合部,又于第二樞接部對應第二軸孔徑向位置設置環狀齒紋;一定位單元,設于前述容置槽內,具有傳動板、定位塊,并該定位塊可由傳動板帶動于前述作動槽直向作動,又設置可與前述環狀齒紋嚙合的定位齒紋;一控制單元,與傳動板連動組合,并可控制定位塊的定位齒紋與第二樞接部的環狀齒紋嚙合鎖定,又可控制使定位塊可位移使定位齒紋脫離環狀齒紋,使得第二樞接座可對應第一樞接座旋轉調整角度。所述的第一樞接座,具有第一樞接部于第一樞接部設定角度位置設置凸部,并于相鄰凸部間形成對應第一軸孔徑向的作動槽;又定位單元的傳動板具有第三軸孔;又控制單元包括一軸桿、一操作桿、一彈性組件,并該軸桿穿插前述第一、二樞接座及傳動板的軸孔,并使軸桿與傳動板迫緊連動組合,又于軸桿外側端連動接合操作桿;又該彈性組件提供操作桿作動彈力,并使操作桿平時可借由彈性組件的彈性力位于鎖定位置。所述的桌體具有桌板支柱、腳架支柱,又該第一樞接座的第一接合部可與腳架支柱接合,又于第一接合部接合第一套接片,并該第一套接片具有可套合第二樞接座端緣的凸緣,又于第一樞接部外側設置第一環狀凸緣,又第二樞接座設置可與桌板支柱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并該第二接合部接合第二套接片,并該第二套接片具有可套合第一樞接座端緣的凸緣,又該第二樞接部一側具有可與第一環狀凸緣接合的第二環狀凸緣,并使第一、二樞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所述的定位單元更包括支撐塊,又該定位單元的傳動板于對應第三軸孔徑向設置數導移孔,并該導移孔一側具有較靠近傳動板端緣的鎖定區,另一側具有較遠離傳動板端緣的非鎖定區,并該鎖定區與非鎖定區間具有導移邊;又支撐塊固設于傳動板一側,中央具有可穿插軸桿,并與軸桿連動接合的第四軸孔,并于外側對應前述作動槽位置設置支撐端,又定位塊一端具有可與支撐塊支撐端抵靠的斜向抵靠端,相對另一端設置可與前述環狀齒紋嚙紋嚙合的定位齒紋,又于一側設置可嵌入前述導移孔的導移柱。所述的第二樞接座設置彈簧接合部,又控制單元的彈性組件為扭力彈簧,并兩端分別與第二樞接座的彈簧接合部及操作桿接合,并使操作桿平時可借由彈性組件的彈性力位于鎖定位置。所述的第一樞接座的第一樞接部一側面間隔120°角度位置設置凸部,并于相鄰凸部間形成對應第一軸孔徑向的作動槽,又定位單元包括三定位塊分別設于前述作動槽內。所述的第一樞接部設置限位槽,又于支撐塊一側設置可嵌入第一樞接座限位槽的限位柱。所述的包括 兩角度調整裝置分別與桌板、腳架兩側相對位置接合,并于兩角度調整裝置的軸桿接合連動桿。所述的角度調整裝置設于桌體的腳架中段位置。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欲調整角度時可令操作桿帶動軸桿、傳動板、支撐塊旋轉,并使傳動板導移孔的導移邊可帶動定位塊的導移柱位移,并使定位塊的導移柱可位移至非鎖定區位置,而此時支撐塊的限位柱可對應第一樞接座的限位槽位移,并可借由限位槽限制最大旋轉角度,并使定位塊的定位齒紋脫離環狀齒紋,使得第二樞接座可對應第一樞接座旋轉調整角度,并于調整后放開操作桿時可借由彈性組件的彈性回復力令軸桿、傳動板、支撐塊可反向旋轉,并使定位塊可受支撐塊導移使導移柱可位移至導移孔的鎖定區位置,并使定位塊的定位齒紋可與調整角度的環狀齒紋嚙合以穩固定位調整后角度,并使本實用新型可具有趨近無段調整功效,并使桌板可調整至適合使用者的角度以具有較佳適用性、舒適功效。
圖1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組合圖;圖2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角度調整裝置分解圖;圖3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角度調整裝置另一角度分解圖;圖4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角度調整裝置組合圖;圖5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對應圖4中A-A剖視圖;圖6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于鎖定狀態示意圖;圖7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操作操作桿令定位塊動作示意圖;圖8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于非鎖定狀態示意圖;圖9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調整角度示意圖;[0030]圖10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調整角度后鎖定示意圖;圖11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圖12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調整角度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I第一樞接座11第一樞接部12第一接合部13第一套接片131凸緣14第一軸孔15第一環狀凸緣 16凸部17作動槽18限位槽2第二樞接座21第二樞接部22第二接合部23第二套接片231凸緣24第二軸孔25第二環狀凸緣 26容置槽27環狀齒紋28彈簧接合部3定位單元31傳動板311第三軸孔312導移孔313鎖定區314非鎖定區315導移邊32支撐塊321第四軸孔322支撐端323限位柱 33定位塊331抵靠端332定位齒紋333導移柱4控制單元41軸桿42操作桿43彈性組件5外蓋6腳架61支柱7桌板71支柱8連動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請參閱圖1至圖6,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為兩組分別設于桌體兩側,包括一第一樞接座1、一第二樞接座2、一定位單兀3、一控制單兀4,并該第一樞接座I具有第一樞接部11,并于第一樞接部11端緣延伸設置可與腳架6支柱61接合的第一接合部12,并于第一接合部12接合第一套接片13,并該第一套接片13具有可套合第二樞接座2端緣的凸緣131,又該第一樞接部11中央具有第一軸孔14,外側具有第一環狀凸緣15,又于第一樞接部11 一側面間隔120°角度位置設置凸部16,并于相鄰凸部16間形成對應第一軸孔14徑向的作動槽17,又于第一樞接部11設置限位槽18。 第二樞接座2具有可與第一樞接部11對接組合的第二樞接部21,并于第二樞接部21端緣延伸設置可與桌板7支柱71接合的第二接合部22,并該第二接合部22接合第二套接片23,并該第二套接片23具有可套合第一樞接座I端緣的凸緣231,又該第二樞接部21中央具有第二軸孔24 —側具有可與第一環狀凸緣15接合的第二環狀凸緣25,并使第一、二樞接部11、21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26,又于第二樞接部21 —側對應第二軸孔24徑向位置設置環狀齒紋27,并于第二樞接部21外側設置彈簧接合部28。定位單元3設于前述容置槽26內,并具有傳動板31、支撐塊32、數定位塊33,并該傳動板31為圓形體,中央具有第三軸孔311,并于對應第三軸孔311徑向設置數導移孔312,并該導移孔312 —側具有較靠近傳動板31端緣的鎖定區313,另一側具有較遠離傳動板31端緣的非鎖定區314,并該鎖定區313與非鎖定區314間具有導移邊315 ;又支撐塊32固設于傳動板31 —側,中央具有第四軸孔321,并于外側對應前述作動槽17位置設置支撐端322,并該支撐端322為弧形體以提供調整角度時支撐塊32作動順暢功效,又于支撐塊32 一側設置可嵌入第一樞接座I限位槽18的限位柱323 ;又定位塊33可于前述作動槽17直向作動,并一端具有可與支撐塊32支撐端322抵靠的斜向抵靠端331,相對另一端設置可與前述環狀齒紋27嚙紋嚙合的定位齒紋332,又于一側設置可嵌入前述導移孔312的導移柱 333。控制單元4包括一軸桿41、一操作桿42、一彈性組件43,并該軸桿41穿前述第一樞接座1、第二樞接座2、傳動板31、支撐塊32的第一軸孔14、第二軸孔24、第三軸孔311、第四軸孔321,并使軸桿41與傳動板31、支撐塊32的第三軸孔311、第四軸孔321表面迫緊連動組合,又于軸桿41外側端連動接合操作桿42 ;又該彈性組件43為扭力彈簧,并兩端分別與第二樞接座2的彈簧接合部28及操作桿42接合,并使操作桿42平時可借由彈性組件43的彈性力位于鎖定位置,又本實用新型于兩角度調整定位裝置的軸桿41接合連動桿8。本實用新型鎖定時定位塊33的定位齒紋332與第二樞接部21的環狀齒紋27嚙合,使得定位塊33、傳動板31不會對應第二樞接座2旋轉,且同時使第二樞接座2不會對應第一樞接座I旋轉,而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塊33可由下方抵靠端331與支撐塊32的支撐端322抵靠以避免定位塊33受外力而脫離嚙合狀態,且本實用新型又可由三個定位塊33同時由間隔120°方向與環狀齒紋27嚙合,可具有平均受力以具有更佳支撐穩定性功效。[0055]請參閱圖6至圖10,本實用新型欲調整角度時可令操作桿42帶動軸桿41、傳動板31、支撐塊32旋轉,并使傳動板31導移孔312的導移邊315可帶動定位塊33的導移柱333位移,并使定位塊33的導移柱333可位移至非鎖定區314位置,而此時支撐塊32的限位柱323可對應第一樞接座I的限位槽18位移,并可借由限位槽18限制最大旋轉角度,并使定位塊33的定位齒紋332脫離環狀齒紋27,使得第二樞接座2可對應第一樞接座I旋轉調整角度,并于調整后放開操作桿42時可借由彈性組件43的彈性回復力令軸桿41、傳動板31、支撐塊32可反向旋轉,并使定位塊33可受支撐塊32導移使導移柱333可位移至導移孔312的鎖定區313位置,并使定位塊33的定位齒紋332可與調整角度的環狀齒紋27嚙合以穩固定位調整后角度,并使本實用新型可具有趨近無段調整功效,并使桌板7可調整至適合使用者的角度以具有較佳適用性、舒適功效。本實用新型前述兩段角度調整裝置分別與桌板7、腳架6兩側相對位置接合,使得由一側角度調整裝置的操作桿42即可同時調整另一側角度調整裝置動作,可具有較佳操作便利性。請參閱圖11、圖12,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角度調整裝置可設于桌體的腳架6中段位置,并于角度調整裝置設置外蓋5,并使桌體除了桌板7角度可調整外該腳架6本身亦可調整角度,并可具有較佳調整角度適用性。是以由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使桌體具有可調整角度及較佳支撐穩定性功效,而前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例示,并非本實用新型限制,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精神所為的等效改變亦應屬于本實用新型范疇內。
權利要求1.一種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樞接座,具有第一樞接部,并于第一樞接部端緣延伸第一接合部,又該第一樞接部中央具有第一軸孔,又于第一樞接部設置對應第一軸孔徑向的作動槽; 一第二樞接座,具有可與第一樞接部對接組合的第二樞接部,并使第一、二樞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又于第二樞接部端緣延伸第二接合部,又于第二樞接部對應第二軸孔徑向位置設置環狀齒紋; 一定位單元,設于前述容置槽內,具有傳動板、定位塊,并該定位塊由傳動板帶動于前述作動槽直向作動,又設置與前述環狀齒紋嚙合的定位齒紋; 一控制單元,與傳動板連動組合,并控制定位塊的定位齒紋與第二樞接部的環狀齒紋嚙合鎖定,又控制使定位塊可位移使定位齒紋脫離環狀齒紋,第二樞接座對應第一樞接座旋轉調整角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樞接座,具有第一樞接部于第一樞接部設定角度位置設置凸部,并于相鄰凸部間形成對應第一軸孔徑向的作動槽;又定位單元的傳動板具有第三軸孔;又控制單元包括一軸桿、一操作桿、一彈性組件,并該軸桿穿插前述第一、二樞接座及傳動板的軸孔,并使軸桿與傳動板迫緊連動組合,又于軸桿外側端連動接合操作桿;又彈性組件提供操作桿作動彈力,操作桿借由彈性組件的彈性力位于鎖定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桌體具有桌板支柱、腳架支柱,又該第一樞接座的第一接合部與腳架支柱接合,又于第一接合部接合第一套接片,并該第一套接片具有可套合第二樞接座端緣的凸緣,又于第一樞接部外側設置第一環狀凸緣,又第二樞接座設置可與桌板支柱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并該第二接合部接合第二套接片,并該第二套接片具有可套合第一樞接座端緣的凸緣,又該第二樞接部一側具有可與第一環狀凸緣接合的第二環狀凸緣,并使第一、二樞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單元更包括支撐塊,又該定位單元的傳動板于對應第三軸孔徑向設置數導移孔,并該導移孔一側具有較靠近傳動板端緣的鎖定區,另一側具有較遠離傳動板端緣的非鎖定區,并該鎖定區與非鎖定區間具有導移邊;又支撐塊固設于傳動板一側,中央具有可穿插軸桿,并與軸桿連動接合的第四軸孔,并于外側對應前述作動槽位置設置支撐端,又定位塊一端具有可與支撐塊支撐端抵靠的斜向抵靠端,相對另一端設置可與前述環狀齒紋嚙紋嚙合的定位齒紋,又于一側設置可嵌入前述導移孔的導移柱。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樞接座設置彈簧接合部,又控制單元的彈性組件為扭力彈簧,并兩端分別與第二樞接座的彈簧接合部及操作桿接合,操作桿借由彈性組件的彈性力位于鎖定位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樞接座的第一樞接部一側面間隔120°角度位置設置凸部,并于相鄰凸部間形成對應第一軸孔徑向的作動槽,又定位單元包括三定位塊分別設于前述作動槽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樞接部設置限位槽,又于支撐塊一側設置可嵌入第一樞接座限位槽的限位柱。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角度調整裝置分別與桌板、腳架兩側相對位置接合,并于兩角度調整裝置的軸桿接合連動桿。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角度調整裝置設于桌體的腳架 中段位置。
專利摘要一種桌體角度調整裝置,包括一第一樞接座,具有第一樞接部,又該第一樞接部中央具有第一軸孔,又于第一樞接部設定角度位置設置凸部,并于相鄰凸部間形成作動槽;第二樞接座,具有可與第一樞接部對接組合的第二樞接部,使第一、二樞接部接合后中央具有容置槽,于第二樞接部一側對應第二軸孔徑向位置設置環狀齒紋;定位單元,設于容置槽內,具有傳動板、定位塊,定位塊可于作動槽直向作動,并設置可與環狀齒紋嚙紋嚙合的定位齒紋;控制單元,包括一軸桿、一操作桿、一彈性組件,并使操作桿平時可借由彈性組件的彈性力位于鎖定位置,并使定位塊的定位齒紋與第二樞接部的環狀齒紋嚙合鎖定;借此本實用新型可具有較佳調整便利性、支撐穩定性。
文檔編號A47B13/02GK203106183SQ20132001986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林水銀 申請人:巨力教育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