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保險箱的配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安保配件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便于減輕門部件重量的配重機構,適合在上下開門的保險箱上使用。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上下開門式的保險箱采用的是卷簧恒力拉升機構,通過卷簧的拉力來開啟上下滑動式的保險箱門,但是這種結構隨著開啟次數的增加,卷簧容易產生故障,從而影響保險箱的使用,并且這種卷簧拉升機構,不便于維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保險箱的配重機構,該機構既能達到與卷簧拉伸門部件一樣的效果,而且能夠達到開啟門部件時省力的目的,讓用戶使用更加方便舒適。本實用新 型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來實現一種保險箱的配重機構,包括配重塊、導軌以及定滑輪組,所述定滑輪組設置在保險箱箱體的頂部,所述配重塊設置在所述定滑輪組的下方,所述配重塊通過鋼絲繩繞過所述定滑輪組與保險箱的門部件連接。優選地,所述配重機構還包括兩條豎直設置的導軌,所述配重塊沿著所述導軌運動。優選地,在所述定滑輪組與所述配重塊之間還設置有減震裝置。優選地,所述減震裝置為減震彈簧。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措施,使其對比現有技術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采用配重機構代替了現有的卷簧拉升機構,配重機構相對于卷簧拉升機構,穩定性能更好,不會出現卷簧疲勞受損而發生故障的情況,同時,配重機構使得開啟保險箱門更為省力,另外,由于設置了減震裝置,緩沖了開啟保險箱門的過程,使得開啟過程更為平順。
圖I是配重機構安裝示意圖;圖2是配重機構原理圖;圖3是配重機構雙導軌示意圖;圖4是配重機構配重塊減震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現方案。參見圖1,該保險箱的配重機構包括滑軌I、門部件2、鋼絲繩3、定滑輪組4、第一導向安裝板5、導軌6、減震彈簧7、吊環螺釘8、配重塊9、第二導向安裝板10以及箱體組件11。其中定滑輪組4設置在保險箱箱體組件11的頂部,配重塊9設置在定滑輪組4的下方,配重塊9通過鋼絲繩3繞過定滑輪組4與保險箱的門部件2連接。鋼絲繩3通過吊環螺釘8與配重塊9連接。參見圖2,示出了該配重機構的原理圖,當保險箱門開啟時,門部件2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行滑動,配重塊9向上滑動。由于有配重塊9重力作用,從而減輕了門板下行時的沖擊力。當保險箱關門時,門部件在手的作用下向上托起,門板向上滑動,配重塊向下滑動。由于有配重塊9的作用,手托起門板的重量大大減輕。參見圖3,示出了該配重機構的雙導軌結構,即該配重塊9的導軌6為豎直的兩個,這種設置有利于規劃配重塊9滑動軌跡,避免配重塊與箱體壁和門板發生碰撞。在導軌6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置有用于定位的第一導向安裝板5以及第二導向安裝板10。參見圖4,減震彈簧7設置在定滑輪組4以及配重塊9之間,減震彈簧7為兩根,分別套設在導軌6上。當配重 塊9處于下行位置13時,減震彈簧7沿著導軌6落在配重塊9的上方,當配重塊處于上行位置12時,減震彈簧7起到減震的作用,這種設置有利于減輕配重塊9上行產生的撞擊震動,同時也減少了撞擊產生的噪音。
權利要求1.一種保險箱的配重機構,包括配重塊、導軌以及定滑輪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輪組設置在保險箱箱體的頂部,所述配重塊設置在所述定滑輪組的下方,所述配重塊通過鋼絲繩繞過所述定滑輪組與保險箱的門部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配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機構還包括兩條豎直設置的導軌,所述配重塊沿著所述導軌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配重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滑輪組與所述配重塊之間還設置有減震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配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裝置為減震彈簧。
專利摘要一種保險箱的配重機構,包括配重塊、導軌以及定滑輪組,所述定滑輪組設置在保險箱箱體的頂部,所述配重塊設置在所述定滑輪組的下方,所述配重塊通過鋼絲繩繞過所述定滑輪組與保險箱的門部件連接。本實用新型采用配重機構代替了現有的卷簧拉升機構,配重機構相對于卷簧拉升機構,穩定性能更好,不會出現卷簧疲勞受損而發生故障的情況。
文檔編號E05F1/04GK203129813SQ20132010377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7日
發明者姜志鈞, 周長劍 申請人:寧波亞大安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