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窗框、車窗及軌道車輛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用窗框、車窗及軌道車輛,其中車用窗框包括用于安裝窗玻璃的內窗框及用于固定在車體上的外窗框;所述內窗框與所述外窗框通過固定部件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用窗框、車窗及軌道車輛,通過將窗框設置為通過固定部件連接的內窗框及外窗框,可在拆卸車窗或更換窗玻璃時,拆除固定部件,將內窗框與外窗框分離即可,無需破壞窗框與車體之間的粘結膠,不僅方便,而且不會損壞車體。
【專利說明】車用窗框、車窗及軌道車輛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窗戶設計技術,尤其設計一種車用窗框、車窗及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軌道車輛所用車窗一般由窗玻璃及窗框組成,車窗的安裝如圖1所示,窗玻璃I通過結構膠4粘接到窗框2上,窗框2又通過粘結膠4粘結在車體的側墻3上,即車窗的安裝完全靠粘結膠的粘結。
[0003]但是,目前車窗的這種結構及安裝方式,在對車窗進行拆卸或更換車窗時,需要破壞窗框與車體之間的粘結膠,費時費力,而且還會損壞車體。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用窗框、車窗及軌道車輛,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拆卸車窗需要破壞窗框與車體之間的粘結膠,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損壞車體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車用窗框,包括:用于安裝窗玻璃的內窗框及用于固定在車體側墻上的外窗框;
[0006]所述內窗框與所述外窗框通過固定部件固定連接。
[0007]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中,所述外窗框包括外窗框主體板,所述外窗框主體板一側垂直設置有內窗框固定板,用于與所述內窗框固定連接;
[0008]所述內窗框包括內窗框主體板,所述內窗框主體板一側端部垂直設置有外窗框固定板,用于與所述外窗框固定連接;
[0009]所述內窗框固定板與所述外窗框固定板通過所述固定部件固定連接。
[0010]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中,所述外窗框上設置有緊固裝置,用于將所述外窗框緊固在所述車體側墻上。
[0011]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中,所述外窗框主體板上相對于所述內窗框固定板一側的另一側垂直設置有第一車體固定板及第二車體固定板,用于與所述車體側墻固定連接;
[0012]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與所述第二車體固定板之間垂直于所述外窗框主體板設置有支撐板;
[0013]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與所述支撐板之間的外窗框主體板上設置有多個嚙合齒。
[0014]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中,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第二車體固定板分別通過粘結膠與所述車體側墻固定連接。
[0015]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中,所述緊固裝置包括螺桿、絲母及緊固件,所述絲母通過螺紋套設在所述螺桿上,所述絲母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螺桿軸線垂直的安裝軸,所述緊固件套設在所述安裝軸上;
[0016]所述螺桿的兩端分別穿設在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及所述支撐板上;
[0017]所述緊固件的一端以所述安裝軸為中心,設置有多個與所述外窗框主體板上的嚙合齒嚙合的外嚙合齒,另一端延伸設置有固定部,用以所述螺桿旋轉時,所述緊固件上的外嚙合齒隨所述絲母的移動與所述外窗框主體板上的嚙合齒嚙合,以使所述固定部繞所述安裝軸翻轉將所述車體側墻與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壓緊。
[0018]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中,所述外窗框的外緣與所述車體側墻垂直的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定位隔墊,用以所述外窗框的周邊與所述車體側墻之間的定位;
[0019]所述外窗框與所述車體側墻平行且與所述車體側墻固定連接的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定位彈墊,用以所述外窗框在垂直于所述車體側墻的方向上定位。
[0020]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中,所述固定部件為螺栓,所述內窗框與所述外窗框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0021 ] 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中,所述內窗框及所述外窗框均為鋁型材。
[0022]本實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車窗,包括窗玻璃及如上所述的車用窗框,所述窗玻璃安裝于所述車用窗框的內窗框上。
[0023]如上所述的車窗中,所述窗玻璃為包括有內層玻璃及外層玻璃的雙層中空玻璃。
[0024]如上所述的車窗中,所述內層玻璃與所述外層玻璃之間填充有氬氣,且密封連接。
[0025]如上所述的車窗中,所述內層玻璃與所述外層玻璃之間的邊緣設置有絲網印刷,用以阻止紫外線對所述車用窗框上的粘結膠的老化。
[0026]如上所述的車窗中,所述外層玻璃為灰色膠層玻璃,所述內層玻璃為鋼化玻璃。
[0027]本實用新型再一方面提供一種軌道車輛,包括有如上所述的車窗,所述車窗固定于所述車體側墻上,所述車窗與所述車體側墻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膠。
[0028]本實用新型任意實施例提供的車用窗框、車窗及軌道車輛,通過將窗框設置為通過固定部件連接的內窗框及外窗框,可在拆卸車窗或更換窗玻璃時,拆除固定部件,將內窗框與外窗框分離即可,無需破壞窗框與車體之間的粘結膠,不僅方便,而且不會損壞車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現有技術中車窗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窗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3為圖2中A-A的剖視圖;
[0032]圖4為圖3中B處的放大圖;
[0033]圖5為圖3中C處的放大圖;
[0034]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窗中外窗口、內窗框及緊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窗中緊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用窗框,如圖2-圖5所示,該車用窗框包括用于安裝窗玻璃的內窗框I及用于固定在車體側墻上的外窗框2 ;內窗框I與外窗框2通過固定部件固定連接,固定部件具體可以是螺釘,如圖4及圖5所示,本實施例通過螺釘4將內窗框I與外窗框2連接在一起。
[0037]在具體應用中,如圖4及圖5所示,窗玻璃3可通過粘結膠10粘結在內窗框I上,外窗框2通過粘結膠11粘結在車體側墻5上,內窗框I與外窗框2通過螺釘4固定,為便于對螺釘4進行操作,在內窗框I上的窗玻璃3的大小不能擋住螺釘4,使窗玻璃3與車體偵技嗇5之間形成有可操作螺釘4的間隙,在內窗框I與外窗框2通過螺釘4固定好后,可將窗玻璃3與車體側墻5之間的間隙用密封膠6填平密封,進一步的,由于間隙中的密封膠6下是螺釘4,為便于在拆卸車窗時除掉密封膠6,可在螺釘4的頭部貼上保護膠帶,撕下保護膠帶,可將密封膠6從螺釘4的頭部順利除掉。本實施例通過將窗框分為內窗框I及外窗框2,在對車窗進行拆卸時,或者更換車窗玻璃時,不需要破壞外窗框2與車體側墻5之間的粘結膠,只需要用刀片將車窗與車體側墻5連接處的密封膠6在邊緣處切口,并撕下密封膠6,同時拆掉內窗框I與外窗框2之間的螺釘4,將內窗框I與外窗框2分離,即可在拆卸下來的內窗框I上進行更換玻璃等操作,非常方便。
[0038]本實施例中,內窗框I及外窗框2均可采用鋁型材制作,鋁型材的端面可根據安裝的需要進行設定。具體的,內窗框I及外窗框2的端面如圖6所示,外窗框2包括外窗框主體板21,外窗框主體板21 —側垂直設置有內窗框固定板22,用于與所述內窗框I固定連接;內窗框I包括內窗框主體板11,所述內窗框主體板11 一側端部垂直設置有外窗框固定板12,用于與外窗框2固定連接;內窗框固定板22與外窗框固定板12通過螺釘4 (圖6中未示)固定連接。
[0039]本實施例中,車窗與車體之間的固定除通過粘結膠進行粘結外,在外窗框2上還設置有緊固裝置7,用于將外窗框2緊固在車體側墻5上。
[0040]具體的,如圖6所不,外窗框2中的外窗框主體板21上相對于內窗框固定板22 —側的另一側垂直設置有第一車體固定板23及第二車體固定板24,用于與車體固定連接,第一車體固定板23、第二車體固定板24具體可通過粘結膠11與車體側墻5固定連接,如圖5所示,車體側墻5包括內側板及外側板,第一車體固定板23與車體側墻5的內側板粘結,第二車體固定板24與車體側墻5的外側板粘結;內窗框I上相對于外窗框固定板12 —側的另一側設置有玻璃固定板13,用于對窗玻璃進行支撐及固定。
[0041]在外窗框2上,第一車體固定板23與第二車體固定板24之間垂直于所述外窗框主體板21還設置有支撐板25 ;第一車體固定板23與支撐板25之間的外窗框主體板21上設置有多個嚙合齒26。
[0042]緊固裝置7的具體結構及安裝方式如圖6及圖7所示,緊固裝置7包括螺桿71、絲母72及緊固件73,絲母72通過螺紋套設在螺桿71上,絲母72上固定設置有與螺桿71軸線垂直的安裝軸74,緊固件73套設在安裝軸74上;螺桿71的兩端分別穿設在第一車體固定板23及支撐板25上;緊固件73的一端以安裝軸74為中心,設置有多個與外窗框主體板21上的嚙合齒26嚙合的外嚙合齒732,另一端延伸設置有固定部731,用以螺桿71旋轉時,緊固件73上的外嚙合齒732隨絲母72的移動與外窗框主體板21上的嚙合齒26嚙合,以使固定部731繞安裝軸74翻轉將車體側墻5與第一車體固定板23壓緊。
[0043]具體的,緊固件73在非緊固狀態時,其上的固定部731是遠離車體側墻5的,固定部731處于水平狀態,在進行緊固時,如圖6并結合圖7所示,旋轉螺桿71,螺桿71上的絲母72通過螺紋在螺桿71上向車體側墻5的方向移動,同時,絲母72上的緊固件73通過外嚙合齒732與外窗框主體板21上的嚙合齒嚙合,固定部731繞絲母72上的安裝軸74轉動,并逐漸呈豎直狀態,從而可卡在車體側墻5上,將車體側墻5與外窗框2的第一車體固定板23卡緊在一起,從而實現外窗框2與車體側墻5的緊固。本實施例通過在外窗框2上設置緊固裝置7,實現了車窗與車體的機械式緊固,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僅靠粘結膠進行粘結,安全冗余量不足的缺陷。
[0044]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不,外窗框2的外緣與車體側墻5垂直的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定位隔墊9,用以外窗框2的周邊與車體側墻5之間的定位;外窗框2與車體側墻5平行且與車體側墻5固定連接的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定位彈墊8,用以外窗框23在垂直于車體側墻5的方向上的定位。本實施例通過在外窗框2上設置定位彈墊8及定位隔墊9,使車窗與車體的相對安裝尺寸得到保證,避免了調節工裝的使用。
[004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用窗框,通過將窗框設置為通過固定部件連接的內窗框及外窗框,可在拆卸車窗或更換窗玻璃時,拆除固定部件,將內窗框與外窗框分離即可,無需破壞窗框與車體之間的粘結膠,不僅方便,而且不會損壞車體。另外,本實施例還在外窗框上設置有緊固裝置,在車窗的安裝上使用機械式緊固,安全可靠。
[0046]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車窗,包括有窗玻璃及本實用新型任意實施例提供的車用窗框,窗玻璃安裝于所述車用窗框的內窗框上。
[0047]本實施例中,如圖4及圖5所示,窗玻璃3為雙層中空玻璃,具體包括外層玻璃31及內層玻璃32,其中,外層玻璃31位于車體外側,內側玻璃32位于車體內側。
[0048]本實施例中,為提高車窗玻璃的隔音及隔熱性能,外層玻璃31及內層玻璃32之間填充有氬氣,并通過結構膠33密封連接。
[0049]本實施例中,外層玻璃31的內側設置有黑色的絲網印刷,用以阻止紫外線對所述車用窗框上的粘結膠的老化。
[0050]下面結合圖4及圖5對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車用窗框的車窗在車體上的安裝進行詳細說明。
[0051]將車體側墻需要安裝車窗的安裝面清潔干凈;
[0052]將窗玻璃3通過粘結膠10粘結在內窗框I上,并將內窗框I與外窗框2通過螺釘4固定在一起;
[0053]將制作好的車窗水平放置,在外窗框2的邊緣處涂抹粘結膠,如圖4及圖5中的粘結膠11,為了使粘結膠填充更美觀,分布更均勻,應當使用成型的噴嘴涂覆;
[0054]使用兩個真空吸盤,將它吸附于車窗的窗玻璃3上(具體是吸附于內層玻璃32上),將車窗放置到車體側墻5上,利用定位隔墊9將車窗的周邊與車體側墻5進行定位,利用定位彈墊8將車窗在垂直于車體側墻5方向上進行定位;
[0055]操作外窗框2上的緊固裝置7,對車窗進行機械固定,具體是旋轉螺桿71,結合圖6及圖7,使緊固件73上的固定部731向上翻轉為豎直位置,將車窗從反向固定,完成這個過程后,外窗框2上的粘結膠11可以固化;
[0056]使用涂膠泵擠出密封膠6,填充并密封窗玻璃3與車體側墻5之間的間隙,在涂覆密封膠的過程中不得在涂覆膠層中遺留下氣泡,并清除多余的密封膠,密封膠固化后,車窗安裝完成。
[0057]對車窗玻璃進行更換的具體過程如下:
[0058]使用刀片對窗玻璃3與車體側墻5之間的密封膠6的邊緣進行切口處理,切口時注意避免對窗口空隙處的油漆造成損壞,然后清除掉密封膠6,或者通過螺釘4頭部的保護膠帶,撕下密封膠6 ;
[0059]使用拆卸工具,拆除螺釘4 ;
[0060]借助手持真空吸盤,將安裝有窗玻璃3的內窗框I與外窗框2分離,從而拆卸原窗玻璃3及內窗框I ;
[0061]借助真空吸盤將將安裝有新玻璃的內窗框I擺放到更換玻璃的窗口上,調整好相對位置后,安裝螺釘4,將內窗框I與車體側墻5上固定的外窗框2通過螺釘4進行固定;
[0062]在螺釘4的頭部粘貼保護膠帶,并在清潔后通過密封膠密封填充車體側墻5與窗玻璃之間的間隙。
[0063]該車窗更換過程,只需要將密封膠除掉,并拆除內窗框與外窗框之間的螺釘,不需要破壞窗框與車體側墻之間的粘結膠,就可實現車窗玻璃的更換,不僅方便,而且不會破壞車體。
[0064]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軌道車輛,包括有本實用新型任意實施例提供的車窗,所述車窗固定與車體側墻上,所述車窗與所述車體側墻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膠。
[0065]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車用窗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裝窗玻璃的內窗框及用于固定在車體側墻上的外窗框; 所述內窗框與所述外窗框通過固定部件固定連接; 所述固定部件為螺栓,所述內窗框與所述外窗框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用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包括外窗框主體板,所述外窗框主體板一側垂直設置有內窗框固定板,用于與所述內窗框固定連接; 所述內窗框包括內窗框主體板,所述內窗框主體板一側端部垂直設置有外窗框固定板,用于與所述外窗框固定連接; 所述內窗框固定板與所述外窗框固定板通過所述固定部件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用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上設置有緊固裝置,用于將所述外窗框緊固在所述車體側墻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用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主體板上相對于所述內窗框固定板一側的另一側垂直設置有第 一車體固定板及第二車體固定板,用于與所述車體側墻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與所述第二車體固定板之間垂直于所述外窗框主體板設置有支撐板; 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與所述支撐板之間的外窗框主體板上設置有多個嚙合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用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第二車體固定板分別通過粘結膠與所述車體側墻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用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裝置包括螺桿、絲母及緊固件,所述絲母通過螺紋套設在所述螺桿上,所述絲母上固定設置有與所述螺桿軸線垂直的安裝軸,所述緊固件套設在所述安裝軸上; 所述螺桿的兩端分別穿設在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及所述支撐板上; 所述緊固件的一端以所述安裝軸為中心,設置有多個與所述外窗框主體板上的嚙合齒嚙合的外嚙合齒,另一端延伸設置有固定部,用以所述螺桿旋轉時,所述緊固件上的外嚙合齒隨所述絲母的移動與所述外窗框主體板上的嚙合齒嚙合,以使所述固定部繞所述安裝軸翻轉將所述車體側墻與所述第一車體固定板壓緊。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車用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窗框的外緣與所述車體側墻垂直的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定位隔墊,用以所述外窗框的周邊與所述車體側墻之間的定位; 所述外窗框與所述車體側墻平行且與所述車體側墻固定連接的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定位彈墊,用以所述外窗框在垂直于所述車體側墻的方向上定位。
8.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車用窗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窗框及所述外窗框均為鋁型材。
9.一種車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玻璃及上述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車用窗框,所述窗玻璃安裝于所述車用窗框的內窗框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玻璃為包括有內層玻璃及外層玻璃的雙層中空玻璃。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玻璃與所述外層玻璃之間填充有氬氣,且密封連接。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玻璃與所述外層玻璃之間的邊緣設置有絲網印刷,用以阻止紫外線對所述車用窗框上的粘結膠的老化。
13.根據權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車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玻璃為灰色膠層玻璃,所述內層玻璃為鋼化玻璃。
14.一種軌道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權利要求9-13任一所述的車窗,所述車窗固定于所述車體側墻上,所述車窗與所 述車體側墻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膠。
【文檔編號】E06B3/67GK203420604SQ201320385413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7日
【發明者】谷緒地, 李東波, 熊建春 申請人: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