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開折疊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門窗五金領域的折疊門,提供一種平開折疊門,采用在門框內設有主動門扇和折疊門扇;在門框上端一側固定一連桿座,在主動門扇上端固定第一門鉸,在折疊門扇上端固定第二門鉸;在連桿座下方設第一牽引臂和第二牽引臂;在第二門鉸上方設導向桿;采用鉚合方式將第一門鉸、第二門鉸和第二牽引臂和第一牽引臂樞接,構成第一個平行四邊形,實現折疊門扇平行開啟,且隨著開啟角度的增大而逐步同主動門扇折疊。采用鉚合方式將第一門鉸、導向桿、第二牽引臂和連桿座構成第二個平行四邊形,起到穩固第一個平行四邊形和防止折疊門扇關閉后從外側將門直接推開的作用。本實用新型具有節省空門、消除噪音和方便肢障人士和小孩的人性化優點。
【專利說明】平開折疊門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門窗五金領域,尤其涉及折疊門。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用的折疊門和平開門,是兩種不同的結構形式。平開門內外都可以開啟,操作方便,但開啟過程中掃掠空間大;折疊門節省了開啟過程中的掃掠空間,但開門后需要向另一邊橫向拉動才能折疊,與正常開門的習慣動作有明顯差別,較為不便,這一缺陷嚴重制約著折疊門的推廣和普及。如CN203160999U公開的一種折疊門,其在門框上端設置滑槽條,門框一側活動設有第一門板,第一門板的另一側連接有第二門板,第二門板的上端設置有與滑槽條的滑槽相吻合的滑軸。其結構簡單,打開時利用的空隙小,但其在操作上依然不能避免前文所述的折疊門所具有的缺陷。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平開折疊門,既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折疊門和平開門兩種結構形式的缺點,同時又具備了兩種結構形式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在門框內設有主動門扇和折疊門扇;在門框上端一側固定一連桿座,連桿座位于門框中部的一端向內延伸出一連桿固定臂、另一端向內延伸出一門鉸固定臂,連桿固定臂端部設連桿樞孔A,門鉸固定臂端部設門鉸樞孔A ;在主動門扇上端固定一第一門鉸,在折疊門扇上端固定一第二門鉸;第一門鉸一端設有牽引樞孔A并向外延伸出一外鉸臂,另一端設有導向樞孔A并向內延伸出一內鉸臂A,在外鉸臂端部設有門鉸樞孔B,在內鉸臂A端部設有門鉸樞孔C ;第二門鉸一端向內延伸出內鉸臂B、另一端向內延伸出內絞臂C,內鉸臂B端部設門鉸樞孔D,內鉸臂C端部設牽引樞孔F ;在連桿座下方設第一牽引臂和第二牽引臂;第一牽引臂一端設牽引樞孔B、另一端設牽引樞孔C ;第二牽引臂一端設牽引樞孔D并向內延伸一連桿活動臂、另一端設牽引樞孔E并向內延伸一導向臂,連桿活動臂端部設連桿樞孔B,導向臂端部設導向樞孔D ;在第二門鉸上方設一導向桿,其一端設導向孔B、另一端設導向孔C ;門鉸樞孔A與門鉸樞孔B鉚合樞接連桿座和第一門鉸,門鉸樞孔C和門鉸樞孔D鉚合樞接第一門鉸和第二門鉸,牽引孔E和牽引孔F鉚合樞接第二門鉸和第二牽引臂;連桿樞孔A與連桿樞孔B鉚合樞接連桿座和第二牽引臂;牽引樞孔A與牽引樞孔B鉚合樞接第一門鉸和第一牽引臂;牽引樞孔C與牽引樞孔D鉚合樞接第一牽引臂和第二牽引臂;導向樞孔C與導向樞孔D鉚合樞接第二牽引臂和導向桿;導向樞孔A與導向樞孔B鉚合樞接導向桿和第一門鉸;通過前述方式樞接在一起的第一門鉸、第二門鉸和第二牽引臂和第一牽引臂構成第一個平行四邊形,在門扇啟閉過程中,該平行四邊形以第一牽引臂為固定邊,其余三邊繞其作180度的轉動,在轉動過程中,第二門鉸和第一牽引臂作為一組相對邊,是一直保持相對平行的,本實用新型籍此實現折疊門扇平行開啟,且隨著開啟角度的增大而逐步同主動門扇折疊。通過前述方式樞接在一起的第一門鉸、導向桿、第二牽引臂和連桿座構成第二個平行四邊形,起到穩固第一個平行四邊形和防止折疊門扇關閉后從外側將門直接推開的作用。在主動門扇下端固定一主動門扇合頁轉動片,與之相配合的主動門扇合頁固定片固定于門框底部;主動門扇和折疊門扇下端分別固定折疊門扇合頁A片和折疊門扇合頁B片,兩片相互樞接。此外,在第一門鉸上裝有開門擋墊,可以防止門扇之間的碰撞和導向桿和第二牽弓I臂對主動門扇的碰撞,減小關門時的噪音。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方案,達到了多方面的有益效果:其一是,門扇在開啟時可以實現折疊,開啟扇幅小,不占空間;其二是,采用了防磨片、墊片、消聲擋片等構造,可進一步降低噪音;尤其是,關門扇可平行開啟、且前推幅度只有普通平開門的一半,特別有利于肢障人士或小朋友進出,充分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人性化設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5]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半開狀態立體視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全開狀態立體視圖;
[0008]圖3是本實用新型頂端部件分解狀態示意圖;
[0009]圖4是本實用新型啟閉示意圖;
[0010]圖5是本實用新型主動門扇合頁分解狀態示意圖;
[0011]圖6是本實用新型折疊門扇合頁分解狀態示意圖。
[0012]圖中標號所示為:
[0013]1-門框;
[0014]2-主動門扇,20-折疊門扇;
[0015]3-連桿座、31-連桿固定臂、311-連桿固定樞孔A,32-門鉸固定臂、321-門鉸樞孔A ;
[0016]4-第一門鉸、41-牽引樞孔、42-外鉸臂、421-門鉸樞孔B、43_導向樞孔A、44_內絞臂A、441-門鉸樞孔C ;
[0017]40-第二門鉸、401-內鉸臂B、4011-門鉸樞孔D、402_內鉸臂C、4021牽引樞孔F ;
[0018]5-第一牽引臂、51-牽引樞孔B、52_牽引樞孔C ;
[0019]50-第二牽引臂、501-牽引樞孔D、502-連桿活動臂、5021-連桿樞孔B、503-牽弓丨樞孔E、504-導向臂、5041-導向樞孔D ;
[0020]6_導向桿、61-導向樞孔B、62導向樞孔C
[0021]7-主動門扇合頁固定片、71-合頁樞孔A ;
[0022]70-主動門扇合頁轉動片、701-合頁樞孔B ;
[0023]8-折疊門扇合頁A片、81-合頁樞孔C ;
[0024]80-折疊門扇合頁B片、801-合頁樞孔D ;
[0025]9-鉚釘、91-防磨片,92-墊片,90-消聲擋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所述的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而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如下方式實施:
[0027]如圖1、圖2所示:在門框I內設有主動門扇2和折疊門扇20 ;在門框上I端一側固定一連桿座3,在主動門扇2上端固定一第一門鉸4,在折疊門扇20上端固定一第二門鉸40 ;在連桿座3下方設第一牽引臂5和第二牽引臂50 ;在第二門鉸40上方設一導向桿6 ;在主動門扇2下端固定一主動門扇合頁轉動片70,與之相配合的主動門扇合頁固定片7固定于門框I底部;主動門扇2和折疊門扇20下端分別固定折疊門扇合頁A片8和折疊門扇合頁B片80,兩片相互樞接。
[0028]如圖3所不:連桿座3位于門框中部的一端向內延伸出一連桿固定臂31、另一端向內延伸出一門鉸固定臂32,連桿固定臂31端部設連桿樞孔A 311,門鉸固定臂32端部設門鉸樞孔A 321 ;第一門鉸4 一端設有牽引樞孔A 41并向外延伸出一外鉸臂42,另一端設有導向樞孔A 43并向內延伸出一內鉸臂A 44,在外鉸臂42端部設有門鉸樞孔B 421,在內鉸臂A 44端部設有門鉸樞孔C 441 ;第二門鉸40 —端向內延伸出內鉸臂B 401、另一端向內延伸出內絞臂C 402,內鉸臂B 401端部設門鉸樞孔D 4011,內鉸臂C 402端部設牽引樞孔F 4021 ;第一牽引臂5 —端設牽引樞孔B 51、另一端設牽引樞孔C 52;第二牽引臂50 —端設牽引樞孔D 501并向內延伸一連桿活動臂502、另一端設牽引樞孔E 503并向內延伸一導向臂504,連桿活動臂502端部設連桿樞孔B 5021,導向臂504端部設導向樞孔D 5041 ;導向桿6 —端設導向孔B 61、另一端設導向孔C 62。門鉸樞孔A 321與門鉸樞孔B 421鉚合樞接連桿座3和第一門鉸4 ;門鉸樞孔C 441和門鉸樞孔D 4011鉚合樞接第一門鉸4和第二門鉸40;牽引孔E 503和牽引孔F 4021鉚合樞接第二門鉸40和第二牽引臂50 ;連桿樞孔A 311與連桿樞孔B 5021鉚合樞接連桿座3和第二牽引臂50。牽引樞孔A 41與牽引樞孔B 51鉚合樞接第一門鉸4和第一牽引臂5;牽引樞孔C 52與牽引樞孔D 501鉚合樞接第一牽引臂5和第二牽引臂50;導向樞孔C 62與導向樞孔D 5041鉚合樞接第二牽引臂50和導向桿6 ;導向樞孔A 43與導向樞孔B 61鉚合樞接導向桿6和第一門鉸4。牽引孔E503和牽引孔F 4021鉚合處和導向樞孔A 43與導向樞孔B 61鉚合處設有墊片92,其余各鉚合處都設有防磨片91卡于兩孔之間,用鉚釘9將兩孔鉚合樞接。在第一門鉸4上裝入開門擋墊92,可以防止門扇之間的碰撞和導向桿6以及第二牽引臂50對主動門扇的碰撞,減小關門時的噪音。
[0029]如圖4所示:通過上述鉚合方式樞接在一起的第一門鉸4、第二門鉸40、第二牽引臂50和第一牽引臂5構成第一個平行四邊形。在折疊門扇20啟閉過程中,該平行四邊形以第一牽弓丨臂5為固定邊,其余三邊可繞其作180度的轉動,在轉動過程中,第二門鉸40和第一牽引臂5作為一組相對邊,是一直保持相對平行的,本實用新型籍此實現折疊門扇20平行開啟,且隨著開啟角度的增大而逐步同主動門扇2折疊。樞接在一起的連桿座3、第一門鉸4、導向桿6和第二牽引臂50構成第二個平行四邊形。第二個平行四邊形起到穩固第一個平行四邊形和防止當折疊門扇20門關閉后從外側將其直接推開的作用。
[0030]如圖5所示:主動門扇合頁轉動片70的端部設有一合頁樞孔B 701,與之相配合的主動門扇合頁固定片7的端部設有一合頁樞孔A 71,合頁樞孔A 71和合頁樞孔B 701之間設一防磨片91并用一鉚釘9鉚合樞接。
[0031]如圖6所示:折疊門扇合頁A片8端部設有一合頁樞孔C 81、折疊門扇合頁B片80端部設一合頁樞孔C 801,合頁樞孔C 81和合頁樞孔D 801之間設一防磨片91并用一鉚釘9鉚合樞接。
[0032]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上方案,達到了多方面的有益效果,其一是:門扇在開啟時可以實現折疊,開啟扇幅小,不占空間;其二是,采用了防磨片、墊片、消聲擋片等構造,可進一步降低噪音;尤其是,關門扇可平行開啟、且前推幅度只有普通平開門的一半,特別有利于肢障人士或小朋友進出,充分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人性化設計。
【權利要求】
1.一種平開折疊門,在門框內設有主動門扇和折疊門扇,其特征是: 在門框上端一側固定一連桿座,連桿座位于門框中部的一端向內延伸出一連桿固定臂、另一端向內延伸出一門鉸固定臂,連桿固定臂端部設連桿樞孔A,門鉸固定臂端部設門鉸樞孔A ; 在主動門扇上端固定一第一門鉸,在折疊門扇上端固定一第二門鉸; 第一門鉸一端設有牽引樞孔A并向外延伸出一外鉸臂,另一端設有導向樞孔A并向內延伸出一內鉸臂A,在外鉸臂端部設有門鉸樞孔B,在內鉸臂A端部設有門鉸樞孔C ; 第二門鉸一端向內延伸出內鉸臂B、另一端向內延伸出內絞臂C,內鉸臂B端部設門鉸樞孔D,內鉸臂C端部設牽引樞孔F ; 在連桿座下方設第一牽引臂和第二牽引臂; 第一牽引臂一端設牽弓丨樞孔B、另一端設牽弓丨樞孔C ; 第二牽引臂一端設牽引樞孔D并向內延伸一連桿活動臂、另一端設牽引樞孔E并向內延伸一導向臂,連桿活動臂端部設連桿樞孔B,導向臂端部設導向樞孔D ; 在第二門鉸上方設一導向桿,其一端設導向孔B、另一端設導向孔C ; 門鉸樞孔A與門鉸樞孔B鉚合樞接連桿座和第一門鉸,門鉸樞孔C和門鉸樞孔D鉚合樞接第一門鉸和第二門鉸,牽引孔E和牽弓I孔F鉚合樞接第二門鉸和第二牽弓I臂,連桿樞孔A與連桿樞孔B鉚合樞接連桿座和第二牽引臂,牽引樞孔A與牽引樞孔B鉚合樞接第一門鉸和第一牽引臂,牽引樞孔C與牽引樞孔D鉚合樞接第一牽引臂和第二牽引臂,導向樞孔C與導向樞孔D鉚合樞接第二牽引臂和導向桿,導向樞孔A與導向樞孔B鉚合樞接導向桿和第一門鉸; 通過前述方式樞接在一起的第一門鉸、第二門鉸和第二牽引臂和第一牽引臂構成第一個平行四邊形,在門扇啟閉過程中,該平行四邊形以第一牽引臂為固定邊,其余三邊繞其作180度的轉動,在轉動過程中,第二門鉸和第一牽引臂作為一組相對邊,是一直保持相對平行的,本實用新型籍此實現折疊門扇平行開啟,且隨著開啟角度的增大而逐步同主動門扇折疊; 通過前述方式樞接在一起的第一門鉸、導向桿、第二牽引臂和連桿座構成第二個平行四邊形,起到穩固第一個平行四邊形和防止折疊門扇關閉后從外側將門直接推開的作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開折疊門,其特征是:在主動門扇下端固定一主動門扇合頁轉動片,與之相配合的主動門扇合頁固定片固定于門框底部;主動門扇和折疊門扇下端分別固定折疊門扇合頁A片和折疊門扇合頁B片,兩片相互樞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開折疊門,其特征是:在第一門鉸上裝有開門擋墊。
【文檔編號】E06B3/48GK203742391SQ201420049925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6日
【發明者】王保平 申請人:廣東名門鎖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