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竹席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主要產竹地基本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安徽等地,這六省居多,竹席則主要產自浙江、四川、湖南、江西等,福建、湖南主要是麻將席,主要是優質毛竹為主料制作成形。這種麻將席在出售時尺寸是固定的,往往不能很好的與使用者家居相配合,因為家居設施在生產時的規格并不相同,而竹席、竹墊在生產時都是按常規尺寸生產,即生產后長度、寬度就無法調節,從而導致使用者不得不放棄竹席轉而采用其它墊子,大大影響到竹席的使用范圍和推廣效果。也有人將竹片編成長長15米或20米包邊襯底后,根據客戶所需長度再進行裁剪,但是這種席墊在裁剪后其剪口處容易松散,而且剪口邊不整齊,剪口處毛刺有時還會刮傷人體,大大影響使用效果,也有人為了美觀,自己采用縫紉設備進行縫邊防止松邊,但是這種方式缺點在于要投資設備,而且要專業人員進行縫制,其耗時長,成本高,縫制后效果較差,始終達不到理想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包邊條、包角器、鉚接件,其中,包邊條包覆在沙發墊剪口處2排竹片上,包角器包覆在包邊條和沙發墊剪口的轉角處,包覆后的包邊條、包角器分別通過相應的鉚接件鉚接固定。
[0005]所述的包邊條主體由包邊條上層和包邊條下層構成,包邊條上層、包邊條下層長度方向一側通過邊條連接形成一體,包邊條上層、包邊條下層長度方向另一側開口形成包覆區,包覆區一側的包邊條上層、包邊條下層邊緣處均通過鎖邊條包覆,鎖邊條上設有上下對穿的鎖孔,包邊條主體通過該鎖孔和鉚接件鉚接在沙發墊剪口處。
[0006]所述的包角器主體由一體注塑形成的包角上層和包角下層構成,包角上層和包角下層之間預留一定距離形成嵌合區,并通過該嵌合區嵌合在包邊條和沙發墊轉角處,包角上層和包角下層的外側邊緣處通過連接壁連接形成一體,包角上層、包角下層的內側邊緣均呈“S”形;且包角上層、包角下層的內側邊緣處設有上下對穿且相互配合的固定孔;包角上層內側邊設有傾斜的切邊,包角上層表面設有花紋或圖案。
[0007]所述的鉚接件包括有扣帽、鉚座、中軸,其中,中軸垂直固定在鉚座中心處,中軸端部設有圓錐形的插銷,插銷較大的一端與中軸端部連接,且插銷較大一端的直徑大于中軸端部直徑形成防脫卡環,插銷較小的一端設有球形的導向位;扣帽主體為圓環形,其中心孔為中軸固定孔,中軸固定孔外側擴展形成階梯狀的卡位,該卡位與防脫卡環相配合,中軸固定孔內側向下延伸形成導向套,導向套與中軸相配合。
[0008]所述的包邊條上層、包邊條下層均包括有由EV制成的邊條內層,邊條內層表面復合有花紋面料或真皮面料。
[0009]所述的包邊條上層、包邊條下層為一體成形,沿長度方向中心線對折后通過邊條鎖邊。
[0010]本實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沙發墊在根據使用長度進行裁剪后,將包邊條包在沙發墊的裁剪邊上,將包角器包在沙發墊轉角處,再通過鉚接件鉚緊即可,包角器可以對沙發墊的邊角和包邊條的邊角進行連接加強的作用,使邊角不再松散,采用本方案后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自行根據客戶需要長度對沙發墊進行裁剪,大大增加了沙發墊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0011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包邊條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包角器結構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鉚座示意圖。
[0015]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扣帽頂部示意圖。
[0016]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扣帽底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所有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為:參見附圖1至附圖6,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包括有包邊條A、包角器B、鉚接件C,其中,包邊條A包覆在沙發墊剪口處,包角器B包覆在包邊條A和沙發墊剪口的轉角處,包覆后的包邊條A、包角器B分別通過相應的鉚接件C鉚接固定。所述的包邊條A主體由包邊條上層Al和包邊條下層A2構成,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長度方向一側通過邊條A3連接形成一體,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長度方向另一側開口形成包覆區,包覆區一側的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邊緣處均通過鎖邊條A4包覆,鎖邊條A4上設有上下對穿的鎖孔A5,包邊條主體通過該鎖孔A5和鉚接件C鉚接在沙發墊剪口處。所述的包角器B主體由一體注塑形成的包角上層BI和包角下層B2構成,包角上層BI和包角下層B2之間預留一定距離形成嵌合區B3,并通過該嵌合區B3嵌合在包邊條A和沙發墊轉角處,包角上層BI和包角下層B2的外側邊緣處通過連接壁連接形成一體,包角上層B1、包角下層B2的內側邊緣均呈“S”形;且包角上層B1、包角下層B2的內側邊緣處設有上下對穿且相互配合的固定孔B4;包角上層BI內側邊設有傾斜的切邊B5,包角上層BI表面設有花紋或圖案。所述的鉚接件C包括有扣帽Cl、鉚座C2、中軸C3,其中,中軸C3垂直固定在鉚座C2中心處,中軸C3端部設有圓錐形的插銷W,插銷C4較大的一端與中軸C3端部連接,且插銷(34較大一端的直徑大于中軸C3端部直徑形成防脫卡環,插銷C4較小的一端設有球形的導向位C5;扣帽Cl主體為圓環形,其中心孔為中軸固定孔C6,中軸固定孔C6外側擴展形成階梯狀的卡位C7,該卡位C7與防脫卡環相配合,中軸固定孔C6內側向下延伸形成導向套CS,導向套CS與中軸C3相配合。所述的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均包括有由EV制成的邊條內層,邊條內層表面復合有花紋面料或真皮面料,所述的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為一體成形,沿長度方向中心線對折后通過邊條A3鎖邊。
[0018]本實施例的沙發墊在根據使用長度進行裁剪后,將包邊條包在沙發墊的裁剪邊上,將包角器包在沙發墊轉角處,再通過鉚接件鉚緊即可,采用本實施例后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自行根據客戶需要長度對沙發墊進行裁剪,大大增加了沙發墊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效果,在安裝時只需要一把普通的剪刀,一個小鉆子即可快速、方便的對剪口處進行包邊,轉彎處進行包角,其產品美觀、大方,包角器不但起到了連接、包角的作用,還起到高檔豪華裝飾作用。
[0019]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包邊條(A)、包角器(B)、鉚接件(C),其中,包邊條(A)包覆在沙發墊剪口處,包角器(B)包覆在包邊條(A)和沙發墊剪口的轉角處,包覆后的包邊條(A)、包角器(B)分別通過相應的鉚接件(C)鉚接固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其特征在于:包邊條(A)主體由包邊條上層(Al)和包邊條下層(A2)構成,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長度方向一側通過邊條(A3)連接形成一體,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長度方向另一側開口形成包覆區,包覆區一側的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邊緣處均通過鎖邊條(A4)包覆,鎖邊條(A4)上設有上下對穿的鎖孔(A5),包邊條主體通過該鎖孔(A5)和鉚接件(C)鉚接在沙發墊剪口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其特征在于:包角器(B)主體由一體注塑形成的包角上層(BI)和包角下層(B2)構成,包角上層(BI)和包角下層(B2)之間預留一定距離形成嵌合區(B3),并通過該嵌合區(B3)嵌合在包邊條(A)和沙發墊轉角處,包角上層(BI)和包角下層(B2)的外側邊緣處通過連接壁連接形成一體,包角上層(BI)、包角下層(B2)的內側邊緣均呈“S”形;且包角上層(BI)、包角下層(B2)的內側邊緣處設有上下對穿且相互配合的固定孔(B4);包角上層(BI)內側邊設有傾斜的切邊(B5),包角上層(BI)表面設有花紋或圖案。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其特征在于:鉚接件(C)包括有扣帽(Cl)、鉚座(C2)、中軸(C3),其中,中軸(C3)垂直固定在鉚座(C2)中心處,中軸(C3)端部設有圓錐形的插銷(C4),插銷(C4)較大的一端與中軸(C3)端部連接,且插銷(C4)較大一端的直徑大于中軸(C3)端部直徑形成防脫卡環,插銷(C4)較小的一端設有球形的導向位(C5);扣帽(Cl)主體為圓環形,其中心孔為中軸固定孔(C6),中軸固定孔(C6)外側擴展形成階梯狀的卡位(C7 ),該卡位(C7)與防脫卡環相配合,中軸固定孔(C6)內側向下延伸形成導向套(C8),導向套(C8)與中軸(C3)相配合。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其特征在于: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均包括有由EV制成的邊條內層(Al),邊條內層(Al)表面復合有花紋面料或真皮面料(A2)。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其特征在于:包邊條上層(Al)、包邊條下層(A2)為一體成形,沿長度方向中心線對折后通過邊條(A3)鎖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沙發墊剪口包邊、包角機構,它包括有包邊條、包角器、鉚接件,其中,包邊條包覆在沙發墊剪口處,包角器包覆在包邊條和沙發墊剪口的轉角處,包覆后的包邊條、包角器分別通過相應的鉚接件鉚接固定。采用本方案后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自行根據客戶需要長度對沙發墊進行裁剪,大大增加了沙發墊的使用范圍和使用效果。
【IPC分類】A47C27/00
【公開號】CN205386010
【申請號】CN201620090333
【發明人】莫賽輝
【申請人】莫賽輝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