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小家電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0002]為了安全操作壓力烹飪器具,當壓力烹飪器具的內部在4KPa以上時,壓力烹飪器具不能打開,這就需要在壓力烹飪器具上裝有鍋蓋的止開裝置。現有技術中止開裝置通常采用鉚接的方式固定在鍋蓋上。
[0003]但是現有技術中的鉚接會使止開裝置的座體發生變形,導致止開裝置座體的高度不能保證。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烹飪器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烹飪器具的止開裝置在安裝固定時變形較大而不能保證止開裝置座體的定位精度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鍋體,用以盛放被烹飪食物;鍋蓋,鍋蓋設置在鍋體上,鍋蓋包括安裝通孔;止開裝置,止開裝置包括安裝在安裝通孔內并具有中心通孔的座體及設置在座體的中心通孔內的閥桿,當鍋體內有壓力時,閥桿被推至頂端位置,從而可以阻止鍋蓋轉動,座體具有周向外壁及設置在周向外壁的下端的定位臺階部,座體由下向上穿過安裝通孔后,在座體的位于定位臺階部以上的周向外壁上向下沖切形成內配合部及外翻邊結構,外翻邊結構與定位臺階部共同作用將座體固定在鍋蓋上。
[0006]進一步地,外翻邊結構的周向內側具有切口。
[0007 ]進一步地,座體還包括固定臺階部,固定臺階部位于定位臺階部的上方,沖切固定臺階部形成外翻邊結構。
[0008]進一步地,定位臺階部與鍋蓋之間設置有密封結構。
[0009]進一步地,定位臺階部上設置有用于容納密封結構的凹槽。
[0010]進一步地,密封結構為密封圈,凹槽為容納密封圈的環形凹槽。
[0011]進一步地,烹飪器具為壓力鍋。
[0012]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座體由下向上穿設在安裝通孔內,定位臺階部用于將座體定位在鍋蓋內,然后將座體的位于定位臺階部以上的周向外壁上沖切,并向外擠壓形成外翻邊結構。外翻邊結構與定位臺階部共同將座體固定在鍋蓋上。外翻邊結構是由于在局部進行沖切形成的,這樣不會對座體形成整體的壓力變形,上述結構不會導致座體的變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烹飪器具的止開裝置在安裝固定時變形較大而不能保證止開裝置座體的定位精度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3]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4]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烹飪器具的實施例的局部裝配示意圖;以及
[0015]圖2示出了圖1的烹飪器具的A處放大示意圖。
[0016]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0017]10、鍋蓋;20、座體;21、定位臺階部;22、固定臺階部;30、密封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8]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9]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烹飪器具包括:鍋體、鍋蓋10和止開裝置。鍋體用以盛放被烹飪食物。鍋蓋10設置在鍋體上,鍋蓋10包括安裝通孔。止開裝置包括安裝在安裝通孔內并具有中心通孔的座體20及設置在座體20的中心通孔內的閥桿,當鍋體內有壓力時,閥桿被推至頂端位置,從而可以阻止鍋蓋10轉動,座體20具有周向外壁、及設置在周向外壁的下端的定位臺階部,座體20由下向上穿過安裝通孔后,在座體20的位于定位臺階部以上的周向外壁上沖切,并向外擠壓形成外翻邊結構,座體20通過外翻邊結構與定位臺階部共同作用將座體固定在鍋蓋10上。
[0020]應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座體20由下向上穿設在安裝通孔內,定位臺階部用于將座體20定位在鍋蓋10內,然后將座體20的位于定位臺階部以上的周向外壁上沖切,并向外擠壓形成外翻邊結構。外翻邊結構與定位臺階部共同將座體20固定在鍋蓋10上。外翻邊結構是由于在局部進行沖切形成的,這樣不會對座體20形成整體的壓力變形,上述結構不會導致座體20的變形。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烹飪器具的止開裝置在安裝固定時變形較大而不能保證止開裝置座體的定位精度的問題。
[0021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外翻邊結構的周向內側具有切口,周向外壁剩余部分的被切外側面豎直向下延伸。上述結構設置緊湊,容易操作。
[0022]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座體20還包括固定臺階部22,固定臺階部22位于定位臺階部21的上方,沖切固定臺階部22形成外翻邊結構。具體地,座體20由下向上穿過安裝板的安裝通孔,定位臺階部21緊貼在安裝板的下表面,固定臺階部22形成的外翻邊結構壓緊安裝板的上表面,這樣座體20固定在安裝板上。上述結構設置緊湊、容易實現。
[0023]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定位臺階部21與鍋蓋10之間設置有密封結構30。上述結構避免了鍋體內部的食物泄露至鍋蓋內部損壞鍋蓋的元器件。
[0024]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定位臺階部21上設置有用于容納密封結構30的凹槽。上述結構能夠對密封部件形成較好的定位。
[0025]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密封結構30為密封圈,凹槽為容納密封圈的環形凹槽。上述結構設置容易,節省成本。具體地,在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中的烹飪器具為壓力鍋。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鍋體,用以盛放被烹飪食物; 鍋蓋(10),所述鍋蓋(10)設置在所述鍋體上,所述鍋蓋(10)包括安裝通孔; 止開裝置,所述止開裝置包括安裝在所述安裝通孔內并具有中心通孔的座體(20)及設置在所述座體(20)的中心通孔內的閥桿,當鍋體內有壓力時,所述閥桿被推至頂端位置,從而可以阻止所述鍋蓋(10)轉動,所述座體(20)具有周向外壁及設置在所述周向外壁的下端的定位臺階部(21),所述座體(20)由下向上穿過所述安裝通孔后,在所述座體(20)的位于所述定位臺階部(21)以上的所述周向外壁上向下沖切形成內配合部及外翻邊結構,所述外翻邊結構與所述定位臺階部(21)共同作用將所述座體(20)固定在所述鍋蓋(10)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邊結構的周向內側具有切□ 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20)還包括固定臺階部(22),所述固定臺階部(22)位于所述定位臺階部(21)的上方,沖切所述固定臺階部(22)形成所述外翻邊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臺階部(21)與所述鍋蓋(10)之間設置有密封結構(30)。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臺階部(21)上設置有用于容納所述密封結構(30)的凹槽。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結構(30)為密封圈,所述凹槽為容納所述密封圈的環形凹槽。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烹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飪器具為壓力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包括:鍋體;鍋蓋設置在鍋體上,鍋蓋包括安裝通孔;止開裝置包括安裝在安裝通孔內并具有中心通孔的座體及設置在座體的中心通孔內的閥桿,當鍋體內有壓力時,閥桿被推至頂端位置,從而可以阻止鍋蓋轉動,座體具有周向外壁及設置在周向外壁的下端的定位臺階部,座體由下向上穿過安裝通孔后,在座體的位于定位臺階部以上的周向外壁上向下沖切形成內配合部及外翻邊結構,內配合部的外側面為沖切形成的豎直面,外翻邊結構與定位臺階部共同作用將座體固定在鍋蓋上。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有效地解決了烹飪器具的止開裝置在安裝固定時變形較大而不能保證止開裝置座體的定位精度的問題。
【IPC分類】A47J27/00, A47J27/09, A47J36/06, B21D39/00, A47J27/08
【公開號】CN205125909
【申請號】CN201520934017
【發明人】張懷禮, 林達福, 歐陽樹華, 李云鋒
【申請人】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