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消浪用竹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在進行湖泊生態修復時使用的消浪器具,特別是一種消浪用竹排。
背景技術:
我國大多數湖泊出現了較為嚴重富營養化現象,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富營養化已嚴重威脅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富營養化的防治,進行了外源污染的控制,但是由于我國出現的富營養化湖泊多數為淺水湖泊,同時受風浪作用較為強烈,不但對湖泊水生植物產生物理損傷,也易造成底泥發生再懸浮,降低水體透明度,增加水體污染物負荷量,因此湖泊富營養化治理效果不明顯,湖泊水生植被恢復難度較大。因此降低湖泊風浪強度就成為湖泊生態恢復的前提條件。目前為止,國內外采取消浪措施主要為筑壩,這顯然是有違于湖泊保護,因此必須開發具有中國特色消浪措施。現有技術CN02110776.9等建設與運行成本較高,有些不能在湖泊利用,特別是對一些臨時需消浪的區域,更是不便。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的一種消浪用竹排,利用自身的浮力和重力,通過水與竹排中毛竹的相對運動,產生的摩察及波面破損,將湖泊表面的波浪消除。。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消浪用竹排,其特征是將多根毛竹互相之間捆扎構成竹排單體,再將多個竹排單體沿毛竹的長度方向串聯聯結成竹排帶,設置于水面時,毛竹的長度方向與來浪方向垂直,竹排帶用錨索定位于水底。多根毛竹粗頭和細頭最好交錯排列。竹排單體可由90-100根長5米,平均直徑為8.5-9cm的毛竹通過剛度大的橫梁互相之間捆扎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效果利用竹排自身的重力、慣性及水體的浮力,造成與水體之間相對運動,促使波浪破碎,達到消除波浪目的;施工簡便,價格便宜,撤除容易,且我國竹資源豐富,取材方便。適用于湖泊、水庫、堤岸波浪削減。
圖1 是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可將90-100根長5米、平均直徑為8.5-9cm、粗頭和細頭交錯排列的毛竹互相之間通過剛度大的橫梁5捆扎構成約10×5米竹排單體1,再將多個竹排單體沿毛竹的長度方向用8號鉛絲串聯聯結成竹排帶,竹排帶的延長隨需消浪的區域范圍大小變化。其中沿竹排的長度方向的大梁2可用數根直徑12-14cm硬度大的毛竹,大梁間隔0.6-0.7m。在竹排四角毛竹與梁的捆扎點均用十字法系緊一直徑22mm尼龍錨繩3。錨可為1m×1m×1m鋼筋混凝土塊或為打入底泥0.5m-0.8m的25cm×25cm×5m混凝土樁4,在澆鑄鋼筋混凝土塊時預埋一直徑1cm鋼筋U扣。根據所需消浪水域水深和位置,將錨和錨繩用U型環和三角保護圈連接好拋入水中,然后將錨繩和竹排連接起來,形成竹排帶。毛竹的長度方向與來浪方向6垂直。
權利要求1.一種消浪用竹排,其特征是將多根毛竹互相之間捆扎構成竹排單體,再將多個竹排單體沿毛竹的長度方向串聯聯結成竹排帶,設置于水面時,毛竹的長度方向與來浪方向垂直,竹排帶用錨索定位于水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浪用竹排,其特征是多根毛竹粗頭和細頭交錯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浪用竹排,其特征是竹排單體由90-100根長5米,平均直徑為8.5-9cm的毛竹通過剛度大的橫梁,互相之間捆扎構成。
專利摘要一種消浪用竹排,其特征是將多根毛竹粗頭和細頭交錯排列、通過剛度大的橫梁互相之間捆扎構成竹排單體,再將多個竹排單體沿毛竹的長度方向串聯聯結成竹排帶,設置于水面時,毛竹的長度方向與來浪方向垂直,竹排帶用錨索定位于水底。
文檔編號E02B3/00GK2900621SQ20062007281
公開日2007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6日
發明者胡維平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