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蝸旋導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蝸旋導流器,確切地說是一種完成橫向排水與縱向排水的新 型合流順暢的建筑用排水管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建筑用排水管件使用比較普遍的是二通、三通或四通。由于水流間的撞擊, 水流與管件內壁間的撞擊,還有縱向水流與橫向水流間的撞擊,在排水時不但影響了水的 流量,還由于水的撞擊所產生的噪音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能夠最大 程度地降低橫向與縱向排水時水流的撞擊,進而降低噪音的新型蝸旋導流器。為實現上述 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蝸旋導流器,包括管體,主要由立式旋流器和橫向旋 轉進水器兩個部分組成。上述立式旋流器和橫向旋轉進水器的接合部設計有一個放大了 口 徑的進水結構,該結構能夠保證其有充足的合流空間,完成橫支管及立管水流的柔性合流。 上述管體下部的內壁沿縱向制有旋轉葉片,當橫支管及立管水流的合流后,再次通過旋轉 葉片結構導流,產生旋轉力,防止水流跳躍,保證水流螺旋狀下落,形成暢通的空氣柱,保證 水流順暢地流入下立管;上述橫向旋轉進水器的橫向旋轉進水型結構使通過橫支管的排水 沿管壁的切線方向流入,形成水流旋轉,保持水流螺旋狀下落的過程中與上層排水無任何 沖突地柔性合流,并保證與來自橫支管的水流順暢的合流。管體的上下部采用螺母擠壓密封圈連接方式,當層高不大于細時,可不設置伸縮 節,安裝便捷,只要插入立管后,擰緊蓋子就可以形成完整的水封結構。本實用新型由于其結構的合理性,通過優化設計的導流器使從立管落下的水流柔 性的導流進入蝸旋導流器,保證水流的螺旋狀下落,并通過蝸旋導流器完成橫支管及立管 水流的柔性合流,極大的降低了水流的撞擊,降低了管道系統的噪音,較好地解決了管件連 接部的噪音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技術難題,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本實用新型在使用 時,可不設計雙立管,采用單立管,省時省力,降低了管道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3是圖2中c-c向的剖視圖。圖4是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0011]參照圖1-4,蝸旋導流器,包括管體1,管體1的垂直方向構成立式旋流器8,橫向 構成了旋轉進水器7。管體1上分別制有立管連接口 2和橫支管連接口 3。橫支管連接口 3與端蓋4粘接;上下兩端的立管連接口 2分別與上蓋5和下蓋6螺紋絲扣連接。上述旋轉進水器的橫支管連接口 3是一個放大了 口徑的進水結構。上述管體1下部的內壁沿縱向制有旋轉葉片9。
權利要求1.蝸旋導流器,包括管體,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立式旋流器和橫向旋轉進水器兩個 部分組成,上述立式旋流器和橫向旋轉進水器的接合部設計有一個放大了口徑的進水結 構;上述管體下部的內壁沿縱向制有旋轉葉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旋導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的垂直方向構成立式旋流 器,橫向構成旋轉進水器,管體上分別制有立管連接口和橫支管連接口,橫支管連接口與端 蓋粘接;上下兩端的立管連接口分別與上蓋和下蓋螺紋絲扣連接。
專利摘要蝸旋導流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噪音大的技術問題。它包括管體,主要由立式旋流器和橫向旋轉進水器兩個部分組成。上述立式旋流器和橫向旋轉進水器的接合部設計有一個放大了口徑的進水結構,該結構能夠保證其有充足的柔性合流空間。上述管體下部的內壁沿縱向制有旋轉葉片,當橫支管及立管水流的合流后,再次通過旋轉葉片結構導流,產生旋轉力,保證水流螺旋狀下落;上述橫向旋轉進水器的橫向旋轉進水型結構使通過橫支管的排水沿管壁的切線方向流入,形成水流旋轉,保持水流螺旋狀下落的過程中與上層排水無任何沖突地柔性合流,并保證與來自橫支管的水流順暢的合流。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可不設計雙立管,采用單立管,省時省力,降低了管道成本。
文檔編號E03C1/12GK201901908SQ20102029386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7日
發明者李玉珊 申請人:沈陽平和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