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蓄壓座便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座便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智能蓄壓座便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使座便器節水,通常借助于自來水的壓力實現沖便。目前實現的方法是借助自來水的壓力壓縮密封箱內的空氣,儲存壓能。沖洗座便器時通過扳動手柄釋放密封箱內水的重力勢能及壓縮空氣的彈性勢能實現沖便。這種沖便器簡稱為機械式的壓力水沖便器。機械式的壓力水沖便器固有的不足是水壓低時,蓄水量小加之水壓又低,雖節水,但沖不干凈;水壓高時,蓄水量大加之水壓又高,雖能沖洗干凈,但又費水較多。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能蓄壓座便器及其控制方法,保證即節水又能沖洗干凈。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蓄壓座便器,具有座盆總成、沖便器總成、微電腦控制器,所述的沖便器總成包括水箱總成、上噴水總成、下噴水總成,所述的水箱總成具有水箱、進水閥、泄水閥,水箱由上箱體、下箱體構成。所述的下箱體分隔有注水空腔、中心空腔,所述的注水空腔與上箱體的內部空腔相通,所述的中心空腔與進水閥、泄水閥相通,所述的中心空腔上端與注水空腔連接處封閉,所述的中心空腔下端開口,所述的中心空腔內壁具有階梯面,所述的中心空腔的階梯面下端開口處安裝有主沖閥活門,所述的主沖閥活門具有上部開口式密封部位和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所述的下箱體下端安裝有下托蓋,下托蓋開有主沖口,下托蓋的主沖口的階梯處安裝有橡膠圈,所述的進水閥開啟泄水閥關閉時,所述的主沖閥活門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與橡膠圈密封連接,所述的進水閥關閉泄水閥開啟時,所述的主沖閥活門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與橡膠圈脫離。所述的進水閥安裝在中心空腔的一側,所述的泄水閥安裝在中心空腔的另一側, 所述的注水空腔連接有上噴水閥。所述的進水閥、泄水閥、上噴水閥均采用電磁閥,所述的上水箱安裝有水壓傳感器,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包括控制部分、大沖鍵、小沖鍵,控制部分與進水閥、泄水閥、上噴水閥均控制連接,控制部分與大沖鍵、小沖鍵、水壓傳感器信號連接。所述的上噴水總成包括上噴水彎管、主沖閥泄水管、上噴水中接彎管,所述的上噴水彎管兩端開口,所述的主沖閥泄水管一端連接泄水閥,所述的主沖閥泄水管另一端連接上噴水彎管,所述的上噴水中接彎管一端連接上噴水閥,所述的上噴水中接彎管的另一端連接上噴水彎管,所述的上噴水彎管、上噴水中接彎管、上噴水閥構成上補氣通道。所述的下噴水總成包括接插頭、下噴水管、下噴水管橡膠密封圈,所述的下噴水管進水端與接插頭連接,所述的接插頭與下托蓋連接,所述的接插頭一側具有被動補氣管,被動補氣管內腔與接插頭內腔相通,被動補氣管外端安裝有補氣閥。所述的座盆總成包括座盆,座盆下方開有主噴水口、座盆上方開有上噴水口,座盆上方偏離上噴水口處開有泄壓口,所述的主噴水口與下噴水總成的下噴水管的出水端連接,所述的上噴水口內安裝上噴水總成中的上噴水中接彎管,所述的泄壓口內安裝上噴水總成中的主沖閥泄水管。進一步地,所述的上噴水彎管底部開有1個以上開口朝下的噴孔。進一步地,所述的主沖閥活門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為錐形,所述的主沖閥活門的外壁具有用于增大四周上下流動的水流阻力的橫向筋和/或用于導向定位的縱向筋。進一步地,所述的補氣閥包括凸芯閥蓋、橡膠罩,凸芯閥蓋的閥蓋部分與被動補氣管外壁連接,凸芯閥蓋的閥蓋部分開有用于補氣的進氣口,凸芯閥蓋的凸芯部分位于被動補氣管內腔,凸芯閥蓋的凸芯部分端部具有錐形凸芯,所述的橡膠罩安裝在凸芯部分與被動補氣管之間,所述的橡膠罩的罩蓋部分具有開口,所述的下噴水管內氣壓為正壓時,所述的橡膠罩的罩蓋部分的開口壓住凸芯閥蓋的錐形凸芯;所述的下噴水管內氣壓為負壓時, 所述的橡膠罩的罩蓋部分的開口脫離凸芯閥蓋的錐形凸芯,凸芯閥蓋的閥蓋部分的進氣口與被動補氣管相通。一種控制所述的智能蓄壓座便器的控制方法為(1)若控制部分接收到小沖鍵被按信號,則進行如下步驟(a)通過水壓傳感器測量水箱內水壓并將水壓信號傳輸給控制部分;(b)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開啟,水流經上噴水閥、上噴水中接彎管進入上噴水彎管沖洗座盆四周,設定時間到后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關閉;同時,若水箱內水壓低于設定水壓,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打開,主沖閥活門與橡膠圈密封連接,水流經中心空腔與主沖閥活門之間的空隙流向注水空腔向水箱內注水,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c)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開啟進水閥關閉,中心空腔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主沖閥泄水管、上噴水彎管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水流經下托蓋、接插頭、下噴水管進入主噴水口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關閉進水閥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2)若控制部分接收到大沖鍵被按信號,則進行如下步驟(a)通過水壓傳感器測量水箱內水壓并將水壓信號傳輸給控制部分;(b)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開啟,水流經上噴水閥、上噴水中接彎管進入上噴水彎管沖洗座盆四周,設定時間到后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關閉;同時,若水箱內水壓低于設定水壓,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打開,主沖閥活門與橡膠圈密封連接,水流經中心空腔與主沖閥活門之間的空隙流向注水空腔向水箱內注水,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c)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開啟進水閥關閉,中心空腔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主沖閥泄水管、上噴水彎管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水流經下托蓋、接插頭、下噴水管進入主噴水口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關閉進水閥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d)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開啟進水閥關閉,中心空腔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主沖閥泄水管、上噴水彎管第二次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水流經下托蓋、接插頭、下噴水管進入主噴水口第二次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關閉進水閥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進一步地,所述的控制方法還包括對水箱進行補氣的方法,具體為將所有的沖洗過程分為兩類(a)含空箱過程指在沖洗過程中最后一次放水階段時放完水箱中所有水使水箱形成空箱;含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控制上補氣通道對水箱進行補氣。(b)無空箱過程指在沖洗過程中任何階段均不放完水箱中所有水,水箱形成非空箱;無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對水箱不進行補氣。非空箱即水箱中含有部分水。設定一個臨界水壓值,當水箱內水壓低于臨界水壓值時控制部分實施含空箱過程,當水箱內水壓高于臨界水壓值時控制部分實施無空箱過程。所述的臨界水壓值為 1. 3 士 0. 2Kg/cm2。當水箱內水壓高于臨界水壓值控制部分實施無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統計連續的無空箱過程的次數,控制部分設定一臨界次數,當連續的無空箱過程的次數達到臨界次數后的下一次沖洗過程中,給水箱作最后補水時,當水箱內水壓到達臨界水壓值之前控制部分實施控壓,所述的控壓為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使水箱內的水壓保持低于臨界水壓值的狀態。所述的臨界次數為10士2次。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需水箱進水時,進水閥打開,泄水閥關閉,自來水由進水閥進入下水箱的中心空腔,主沖閥活門在上、下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迅速向下移動,主沖閥活門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壓緊橡膠圈,自來水進入中心空腔,再經主沖閥活門四周向下流入下托蓋、下箱體的注水空腔、上箱體的內部空腔。沖洗時,進水閥關閉,泄水閥開啟,中心空腔的水受壓由泄水閥排出經主沖閥泄水管,進入上噴水彎管,泄入座盆。主沖閥活門在上、下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迅速沖向上方,脫離橡膠圈,水流瞬間流出,進入下方連接的下噴水總成,由主噴水口噴出。本發明的主沖閥活門能夠瞬間上沖或下壓,使水箱中的水高速噴出,不需要過多的水即可沖洗,即節水又能沖洗干凈。另外,本發明的進水閥、泄水閥、上噴水閥均由微電腦控制器控制開啟或關閉,配合相應的水壓傳感器,來確定最佳的沖洗過程,如水壓低時,微電腦控制器可以通過增加進水閥的開啟時間來增加水壓,或者中途打開進水閥進水增壓,或者微電腦控制器控制泄水閥多次開啟來沖洗,水壓高時,微電腦控制器可以通過減少進水閥的開啟時間。因此,結合了微電腦控制器的蓄壓座便器,不僅能夠保證沖便干凈而且節約了水源。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發明中水箱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上噴水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中下噴水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4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其中1.進水閥,2.泄水閥,3.上噴水閥,11.上箱體,12.下箱體,121.中心空腔,13.主沖閥活門,14.橡膠圈,15.下托蓋,21.上噴水彎管,22.主沖閥泄水管,23.上噴水中接彎管,31.接插頭,32.下噴水管,33.下噴水管橡膠密封圈,34.補氣閥,341.凸芯閥蓋, 342.橡膠罩,343.進氣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一種智能蓄壓座便器,具有座盆總成、沖便器總成及微電腦控制器,沖便器總成包括水箱總成、上噴水總成、下噴水總成,水箱總成具有水箱、進水閥1、泄水閥2,水箱由上箱體11、下箱體12構成,上水箱11安裝有水壓傳感器。如圖1所示,下箱體12分隔有注水空腔、中心空腔121,注水空腔與上箱體11的內部空腔相通,進水閥1安裝在中心空腔121的一側,泄水閥2安裝在中心空腔121的另一側,注水空腔連接有上噴水閥3。中心空腔121與進水閥1、泄水閥2相通,中心空腔121上端與注水空腔連接處封閉,中心空腔121下端開口,中心空腔121內壁具有階梯面,中心空腔121的階梯面下端開口處安裝有主沖閥活門13,主沖閥活門13具有上部開口式密封部位和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主沖閥活門13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為錐形。主沖閥活門的外壁具有用于增大四周上下流動的水流阻力的橫向筋和用于導向定位的縱向筋。下箱體12下端安裝有下托蓋15,下托蓋15開有主沖口,下托蓋15的主沖口的階梯處安裝有橡膠圈14,進水閥1開啟泄水閥2關閉時,主沖閥活門13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與橡膠圈14密封連接,進水閥1關閉泄水閥2開啟時,主沖閥活門13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與橡膠圈14脫離。進水閥1關閉泄水閥2開啟時,主沖閥活門13的上部開口式密封部位與中心空腔121的階梯面密封連接。如圖2所示,上噴水總成包括上噴水彎管21、主沖閥泄水管22、上噴水中接彎管 23,上噴水彎管21為弧形,上噴水彎管21兩端開口,上噴水彎管21底部開有6 8個開口朝下的噴孔,主沖閥泄水管22 —端連接泄水閥2,主沖閥泄水管22另一端連接上噴水彎管 21,主沖閥泄水管22的入水口低出水口高,上噴水中接彎管23—端連接上噴水閥3,上噴水中接彎管23的另一端連接上噴水彎管21,上噴水中接彎管23入水口低出水口高,上噴水彎管21、上噴水中接彎管23、上噴水閥3構成上補氣通道。上噴水總成的出水由安放在座盆上方的上噴水彎管21噴入座盆四周,用來清洗座盆的四周,上噴水總成有兩路入水口,一路經上噴水閥3流入,構成上噴水通道及上補氣通道,一路經泄水閥2流入,構成主沖閥泄水通道。上噴水閥3開啟后,水箱內的水經上噴水閥3、上噴水中接彎管23、上噴水彎管21 噴入座盆內。上噴水中接彎管23成入水口低出水口高的彎曲形,這樣設置有2大好處首先,上噴水閥3開啟前,上噴水中接彎管23內存滿水,因此在上噴水閥3開啟后,大大減少了水流經空管的行程,增大了水流沖力。其次,降低了整個上噴水總成的安裝高度。上噴水彎管21、上噴水中接彎管22、上噴水閥3構成上噴水組以及實現向水箱內主動補氣的上補氣通道。當需要向水箱內補氣時,在水箱內產生負壓前打開上噴水閥3,在水箱內負壓的作用下,上噴水中接彎管23及上噴水閥3內原先存水流入水箱,與此同時,空氣經上噴水彎管21、上噴水中接彎管23、上噴水閥3進入水箱內,實現主動補氣。泄水閥2、主沖閥泄水管22、上噴水彎管21構成主沖閥開啟泄水組。泄水閥2開啟、中心空腔121內的水經泄水閥2、主沖閥泄水管22、上噴水彎管21泄入座盆,實現主沖閥活門13的快速開啟。主沖閥開啟泄水組采用單獨的通道,其好處在于泄水更順暢,主沖閥活門13的開啟更快。如圖3所示,下噴水總成包括接插頭31、下噴水管32、下噴水管橡膠密封圈33,下噴水管32進水端與接插頭31連接,接插頭31與下托蓋15連接,接插頭31 —側具有被動補氣管,被動補氣管內腔與接插頭31內腔相通,被動補氣管外端安裝有補氣閥34。下噴水管32出水端具有縮口形噴水口。如圖4所示,補氣閥34包括凸芯閥蓋341、橡膠罩342,凸芯閥蓋341的閥蓋部分與被動補氣管外壁連接,凸芯閥蓋Ml的閥蓋部分開有用于補氣的進氣口 343,凸芯閥蓋 341的凸芯部分位于被動補氣管內腔,凸芯閥蓋341的凸芯部分端部具有錐形凸芯,橡膠罩342安裝在凸芯部分與被動補氣管之間,橡膠罩342的罩蓋部分具有開口,下噴水管32 內氣壓為正壓時,橡膠罩342的罩蓋部分的開口壓住凸芯閥蓋341的錐形凸芯;下噴水管 32內氣壓為負壓時,橡膠罩342的罩蓋部分的開口脫離凸芯閥蓋341的錐形凸芯,凸芯閥蓋 341的閥蓋部分的進氣口 343與被動補氣管相通。補氣閥也可以采用帶有進氣口的其他形式的手動或電動開關的閥體,補氣閥的進氣口與被動補氣管在打開時相通。座盆總成包括座盆,座盆下方開有主噴水口、座盆上方開有上噴水口,座盆上方偏離上噴水口處開有泄壓口,主噴水口與下噴水總成的下噴水管32的出水端連接,上噴水口內安裝上噴水總成中的上噴水中接彎管23,泄壓口內安裝上噴水總成中的主沖閥泄水管 22。沖便時水流由主噴水口向排污管內噴入高速水流,將污物沖出座盆,水流經由上噴水彎管21向座盆上方噴水,用于沖洗座盆四周。進水閥1、泄水閥2、上噴水閥3均采用電磁閥。微電腦控制器包括控制部分、大沖鍵、小沖鍵,控制部分與進水閥1、泄水閥2、上噴水閥3均控制連接,控制部分與大沖鍵、小沖鍵、水壓傳感器信號連接。本發明的工作過程為進水閥1打開,泄水閥2關閉,自來水由進水閥1進入下水箱12的中心空腔121,主沖閥活門13在上、下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迅速向下移動,主沖閥活門13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壓緊橡膠圈14,主沖閥活門13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與橡膠圈14密封連接。自來水進入中心空腔121,再經主沖閥活門13四周向下流入下托蓋15、下箱體12的注水空腔、上箱體11的內部空腔。沖洗時,進水閥1關閉,泄水閥2開啟,中心空腔121的水受壓由泄水閥2排出經主沖閥泄水管22,進入上噴水彎管21,泄入座盆。主沖閥活門13在上、下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迅速沖向上方,脫離橡膠圈14,水流瞬間流出,進入下托蓋15下方連接的下噴水總成, 由主噴水口噴出。主沖閥活門13打開后,水箱中流入下噴水管32的高速水流,經下噴水管32的噴水口迅速注滿座便器的排污管產生虹吸,產生虹吸后,微電腦控制器控制泄水閥2迅速關閉,主沖閥活門13關閉,由于水流的慣性作用,下噴水管32內可能會產生負壓,負壓的存在將大大降低下噴水管32內水流向前流動的速度,大大減小水流沖力,而補氣閥34的設置避免了負壓的產生,保證了水流的最大沖力。當下噴水管32內氣壓為正壓時,橡膠罩342壓緊凸芯閥蓋341的凸芯,補氣閥34 即為關閉狀態。當下噴水管32內氣壓為負壓時,橡膠罩342與凸芯閥蓋341的凸芯分離, 補氣閥34即為打開狀態,由進氣口 343實現向下噴水管32內補氣,保證了下噴水管32內水流的沖力。另外,下噴水總成的補氣閥34可作為向水箱內主動補氣的下補氣通道,主沖閥活門13打開并持續一段時間直至水箱內水噴完,水箱內形成負壓,橡膠罩342與凸芯閥蓋341 的凸芯分離,由進氣口 343實現向水箱內主動補氣。—種控制智能蓄壓座便器的控制方法為(1)若控制部分接收到小沖鍵被按信號,則進行如下步驟(a)通過水壓傳感器測量水箱內水壓并將水壓信號傳輸給控制部分。(b)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3開啟,水流經上噴水閥3、上噴水中接彎管23進入上噴水彎管21沖洗座盆四周,設定時間到后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3關閉;同時,若水箱內水壓低于設定水壓,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1打開,主沖閥活門13與橡膠圈14密封連接,水流經中心空腔121與主沖閥活門13之間的空隙流向注水空腔向水箱內注水,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1關閉。(c)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2開啟進水閥1關閉,中心空腔121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2、主沖閥泄水管22、上噴水彎管21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13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14,水流經下托蓋15、接插頭31、下噴水管32進入主噴水口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2關閉進水閥1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1關閉。(2)若控制部分接收到大沖鍵被按信號,則進行如下步驟(a)通過水壓傳感器測量水箱內水壓并將水壓信號傳輸給控制部分。(b)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3開啟,水流經上噴水閥3、上噴水中接彎管23進入上噴水彎管21沖洗座盆四周,設定時間到后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3關閉;同時,若水箱內水壓低于設定水壓,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1打開,主沖閥活門13與橡膠圈14密封連接,水流經中心空腔121與主沖閥活門13之間的空隙流向注水空腔向水箱內注水,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1關閉。(c)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2開啟進水閥1關閉,中心空腔121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2、主沖閥泄水管22、上噴水彎管21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13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14,水流經下托蓋15、接插頭31、下噴水管32進入主噴水口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2關閉進水閥1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1關閉。(d)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2開啟進水閥1關閉,中心空腔121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 2、主沖閥泄水管22、上噴水彎管21第二次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13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14,水流經下托蓋15、接插頭31、下噴水管32進入主噴水口第二次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2關閉進水閥1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1關閉。控制方法還包括對水箱進行補氣的方法,具體為將所有的沖洗過程分為兩類
(a)含空箱過程指在沖洗過程中最后一次放水階段時放完水箱中所有水使水箱形成空箱;含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控制上補氣通道對水箱進行補氣。(b)無空箱過程指在沖洗過程中任何階段均不放完水箱中所有水,水箱形成非空箱;含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對水箱不進行補氣。非空箱即水箱中始終含有部分水。設定一個臨界水壓值,當水箱內水壓低于臨界水壓值時微電腦控制器實施含空箱過程,微電腦控制器控制空箱階段的時間,經蓄壓座便器的補氣通道對水箱進行補氣。當水箱內水壓高于臨界水壓值時微電腦控制器實施無空箱過程。無空箱過程時, 對水箱不進行補氣。臨界水壓值為1.3士0^Kg/cm2。臨界水壓值的確定與水箱的容積相關。當水箱內水壓高于臨界水壓值控制部分實施無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統計連續的無空箱過程的次數,控制部分設定一臨界次數,當連續的無空箱過程的次數達到臨界次數后的下一次沖洗過程中,給水箱作最后補水時,當水箱內水壓到達臨界水壓值之前控制部分實施控壓,所述的控壓為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1關閉,使水箱內的水壓保持低于臨界水壓值的狀態。所述的臨界次數為10士2次。本發明的進水閥1、泄水閥2、上噴水閥3均由微電腦控制器控制開啟或關閉,配合相應的水壓傳感器,來確定最佳的沖洗過程,如水壓低時,微電腦控制器可以通過增加進水閥1的開啟時間來增加水壓,或者中途打開進水閥進水增壓,或者微電腦控制器控制泄水閥多次開啟來沖洗,水壓高時,微電腦控制器可以通過減少進水閥1的開啟時間。因此,結合了微電腦控制器的蓄壓座便器,不僅能夠保證沖便干凈而且節約了水源。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蓄壓座便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座盆總成、沖便器總成、微電腦控制器,所述的沖便器總成包括水箱總成、上噴水總成、下噴水總成,所述的水箱總成具有水箱、進水閥、泄水閥,水箱由上箱體、下箱體構成;所述的下箱體分隔有注水空腔、中心空腔,所述的注水空腔與上箱體的內部空腔相通, 所述的中心空腔與進水閥、泄水閥相通,所述的中心空腔上端與注水空腔連接處封閉,所述的中心空腔下端開口,所述的中心空腔內壁具有階梯面,所述的中心空腔的階梯面下端開口處安裝有主沖閥活門,所述的主沖閥活門具有上部開口式密封部位和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所述的下箱體下端安裝有下托蓋,下托蓋開有主沖口,下托蓋的主沖口的階梯處安裝有橡膠圈,所述的進水閥開啟泄水閥關閉時,所述的主沖閥活門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與橡膠圈密封連接,所述的進水閥關閉泄水閥開啟時,所述的主沖閥活門的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與橡膠圈脫離;所述的進水閥安裝在中心空腔的一側,所述的泄水閥安裝在中心空腔的另一側,所述的注水空腔連接有上噴水閥;所述的進水閥、泄水閥、上噴水閥均采用電磁閥,所述的上水箱安裝有水壓傳感器,所述的微電腦控制器包括控制部分、大沖鍵、小沖鍵,控制部分與進水閥、泄水閥、上噴水閥均控制連接,控制部分與大沖鍵、小沖鍵、水壓傳感器信號連接;所述的上噴水總成包括上噴水彎管、主沖閥泄水管、上噴水中接彎管,所述的上噴水彎管兩端開口,所述的主沖閥泄水管一端連接泄水閥,所述的主沖閥泄水管另一端連接上噴水彎管,所述的上噴水中接彎管一端連接上噴水閥,所述的上噴水中接彎管的另一端連接上噴水彎管,所述的上噴水彎管、上噴水中接彎管、上噴水閥構成上補氣通道;所述的下噴水總成包括接插頭、下噴水管、下噴水管橡膠密封圈,所述的下噴水管進水端與接插頭連接,所述的接插頭與下托蓋連接,所述的接插頭一側具有被動補氣管,被動補氣管內腔與接插頭內腔相通,被動補氣管外端安裝有補氣閥;所述的座盆總成包括座盆,座盆下方開有主噴水口、座盆上方開有上噴水口,座盆上方偏離上噴水口處開有泄壓口,所述的主噴水口與下噴水總成的下噴水管的出水端連接,所述的上噴水口內安裝上噴水總成中的上噴水中接彎管,所述的泄壓口內安裝上噴水總成中的主沖閥泄水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蓄壓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噴水彎管底部開有1 個以上開口朝下的噴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蓄壓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沖閥活門下部封閉式密封部位為錐形,所述的主沖閥活門的外壁具有用于增大四周上下流動的水流阻力的橫向筋和/或用于導向定位的縱向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蓄壓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補氣閥包括凸芯閥蓋、 橡膠罩,凸芯閥蓋的閥蓋部分與被動補氣管外壁連接,凸芯閥蓋的閥蓋部分開有用于補氣的進氣口,凸芯閥蓋的凸芯部分位于被動補氣管內腔,凸芯閥蓋的凸芯部分端部具有錐形凸芯,所述的橡膠罩安裝在凸芯部分與被動補氣管之間,所述的橡膠罩的罩蓋部分具有開口,所述的下噴水管內氣壓為正壓時,所述的橡膠罩的罩蓋部分的開口壓住凸芯閥蓋的錐形凸芯;所述的下噴水管內氣壓為負壓時,所述的橡膠罩的罩蓋部分的開口脫離凸芯閥蓋的錐形凸芯,凸芯閥蓋的閥蓋部分的進氣口與被動補氣管相通。
5.一種控制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蓄壓座便器的控制方法為(1)若控制部分接收到小沖鍵被按信號,則進行如下步驟(a)通過水壓傳感器測量水箱內水壓并將水壓信號傳輸給控制部分;(b)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開啟,水流經上噴水閥、上噴水中接彎管進入上噴水彎管沖洗座盆四周,設定時間到后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關閉;同時,若水箱內水壓低于設定水壓,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打開,主沖閥活門與橡膠圈密封連接,水流經中心空腔與主沖閥活門之間的空隙流向注水空腔向水箱內注水,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c)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開啟進水閥關閉,中心空腔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主沖閥泄水管、上噴水彎管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 水流經下托蓋、接插頭、下噴水管進入主噴水口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關閉進水閥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2)若控制部分接收到大沖鍵被按信號,則進行如下步驟(a)通過水壓傳感器測量水箱內水壓并將水壓信號傳輸給控制部分;(b)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開啟,水流經上噴水閥、上噴水中接彎管進入上噴水彎管沖洗座盆四周,設定時間到后控制部分控制上噴水閥關閉;同時,若水箱內水壓低于設定水壓,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打開,主沖閥活門與橡膠圈密封連接,水流經中心空腔與主沖閥活門之間的空隙流向注水空腔向水箱內注水,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c)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開啟進水閥關閉,中心空腔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主沖閥泄水管、上噴水彎管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 水流經下托蓋、接插頭、下噴水管進入主噴水口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關閉進水閥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d)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開啟進水閥關閉,中心空腔內的受壓水經泄水閥、主沖閥泄水管、上噴水彎管第二次沖入座盆四周,主沖閥活門在上、下水壓壓差及水流的帶動下脫離橡膠圈,水流經下托蓋、接插頭、下噴水管進入主噴水口第二次沖去污物,設定時間到,控制部分控制泄水閥關閉進水閥開啟,水箱內水壓增加至設定水壓時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還包括對水箱進行補氣的方法,具體為將所有的沖洗過程分為兩類(a)含空箱過程指在沖洗過程中最后一次放水階段時放完水箱中所有水使水箱形成空箱;含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控制上補氣通道對水箱進行補氣;(b)無空箱過程指在沖洗過程中任何階段均不放完水箱中所有水,水箱形成非空箱;無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對水箱不進行補氣;設定一個臨界水壓值,當水箱內水壓低于臨界水壓值時控制部分實施含空箱過程,當水箱內水壓高于臨界水壓值時控制部分實施無空箱過程。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臨界水壓值為1.3士OJKg/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水箱內水壓高于臨界水壓值控制部分實施無空箱過程時,控制部分統計連續的無空箱過程的次數,控制部分設定一臨界次數,當連續的無空箱過程的次數達到臨界次數后的下一次沖洗過程中,給水箱作最后補水時,當水箱內水壓到達臨界水壓值之前控制部分實施控壓,所述的控壓為控制部分控制進水閥關閉,使水箱內的水壓保持低于臨界水壓值的狀態。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臨界次數為10士2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蓄壓座便器及其控制方法,智能蓄壓座便器具有座盆總成、沖便器總成、微電腦控制器。本發明的進水閥、泄水閥、上噴水閥均由微電腦控制器控制開啟或關閉,配合相應的水壓傳感器,來確定最佳的沖洗過程,如水壓低時,微電腦控制器可以通過增加進水閥的開啟時間來增加水壓,水壓高時,微電腦控制器可以通過減少進水閥的開啟時間來降低水壓。因此,結合了微電腦控制器的蓄壓座便器,不僅能夠保證沖便干凈而且節約了水源。
文檔編號E03D9/16GK102425218SQ20111038407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8日
發明者劉任先 申請人:劉任先, 常州市凱晟機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