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水再利用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水再利用系統,屬于廢水利用【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中水不能很好的再利用等技術問題。一種中水再利用系統,包括一水箱,再利用系統包括集水管、中水進水管、凈水進水管和中水供水管,集水管與中水進水管相連通,中水進水管、凈水進水管和中水供水管均與水箱相連通,再利用系統還包括一個根總水管,總水管具有一個污水端和凈水端,污水端和進水端之間連接有一污水凈化裝置,污水端上連接有一支管,支管與中水進水管之間連接有溢流管一,水箱與支管之間連接有溢流管二,凈水進水管與凈水端相連,凈水進水管上設有水表一,支管上設有水表二。本實用新型具有能夠節約用水、對中水進行再利用等優點。
【專利說明】—種中水再利用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廢水利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中水再利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再生水也是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水,一般為二級處理,具有不受氣候影響、不與臨近地區爭水、就地可取、穩定可靠、保證率高等優點。再生水即所謂“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叫法,通常人們把自來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質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間,故名“中水”.再生水雖不能飲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質要求不高的場合,如沖洗廁所、沖洗汽車、噴灑道路、綠化等。再生水工程技術可以認為是一種介于建筑物生活給水系統與排水系統之間的雜用供水技術。再生水的水質指標低于城市給水中飲用水水質指標,但高于污染水允許排入地面水體的排放標準。
[0003]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減輕水體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減少水環境污染,又可以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是貫徹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污水的再生利用和資源化具有可觀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解決水問題的必選。
[0004]在專利【CN202324088U】中公開了一種中水再利用裝置,該裝置包括:儲水機構、泵及到頭或斷開泵與電源之間的連接的第一開關機構,其中,儲水機構的進水口與外部的第一用水裝置的排水管相連接,儲水機構的第一排水管與外部的第二用水裝置的進水口連接,泵與第一排水管連接,第一開關機構包括:第一液位計和第一開關,其中,第一開關處于常閉狀態,第一液位計檢測到儲水機構中的液位低于泵容許的最低液位時,產生斷開信號,觸發第一開關斷開,該實用新型具有節約用水,節約資源等效果,但是,改裝置通過泵等電源件作為動力,無疑增大了中水的利用成本,而且,該裝置不能較好的普及,不能促使全民節水。·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中水再利用系統,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將家庭產生的中水進行再利用。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中水再利用系統,包括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利用系統包括集水管、中水進水管、凈水進水管和中水供水管,所述集水管與中水進水管相連通,所述中水進水管、凈水進水管和中水供水管均與水箱相連通,所述再利用系統還包括一個根總水管,所述總水管具有一個污水端和凈水端,所述污水端和進水端之間連接有一污水凈化裝置,所述污水端上連接有一支管,所述支管與中水進水管之間連接有溢流管一,所述水箱與支管之間連接有溢流管二,所述凈水進水管與凈水端相連,所述凈水進水管上設有水表一,所述支管上設有水表二。
[0007]本中水再利用系統工作原理如下:集水管有多根,可以連接家庭中的浴缸、洗手盆等用水工具的出水口,日常生活產生的中水,經過集水管和中水進水管進入到水箱內,水箱連接中水供水管,中水供水管可以連接便池等,在支管與中水進水管之間設有溢流管一,在水箱的頂端分別設置有溢流管二,溢流管一和溢流管二均連接到支管,支管上設置有水表二,然后接通總水管的污水端,當水箱內的中水滿了的時候,中水從水箱中溢流,并從支管進入到總水管的污水端,在支管上設置的水表二,對該用戶放流至總水管內的中水進行計數,總水管和污水進水裝置是小區或社區或城市的供水站的一部分,供水站可以根據水表二的數值對該用戶放流至供水站的中水進行獎勵;總水管的凈水端與水箱之間連接有水表一,該水表一是供水站對該用戶使用的凈水量進行計數;對小區或城市普及該中水再利用系統,采用上述的水管連接方式,可以大大的節約用水,而且對深化人們節約水、珍惜水的意識有積極的作用。
[0008]上文描述的污水凈化裝置是城市供水站常用的裝置,即通過除雜、消毒等工序,將污水進行凈化的裝置。
[0009]在上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中,所述中水供水管與水箱底部相連通,所述凈水進水管與靠近水箱底部的側壁相連通,所述中水進水管與靠近水箱頂部的側壁相連通,所述凈水進水管的端口處設置有一個浮球式水位控制閥一,所述中水進水管的端口處設置有一個浮球式水位控制閥二,所述水位控制閥一和水位控制閥二的浮球均設置在水箱內。水箱水滿,水位控制閥二關閉,水箱內的水因溫度等環境影響造成水位上升時,水箱內的中水由溢流管二排出,水位控制閥一位于凈水進水管與水箱的連接口處,當水箱內沒有中水或中水較少時,由凈水進水管提供沖廁用水。
[0010]在上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中,靠近所述水箱底部的側壁上還連接有一放水管,所述放水管與所述支管相連,且放水管、溢流管一和溢流管二與支管的連接口均位于水表二之前。因為中水比較是受一定污染的水,長期積留在水箱內,容易變質產生異味,放水管在水箱內中水長時間不用時開啟,將中水放流至支管。
[0011]在上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中,所述放水管與水箱的連接口設置有一延時開關,所述延時開關包括延時模塊、壓力模塊和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延時模塊和壓力模塊相連。放水管與水箱的連接口處設置的延時開關能夠選擇性的開啟,延時開關開啟的條件是:水箱內水壓在預設的時間內均處于某一水壓值范圍內時,判斷該用戶較長時間沒有使用中水,或該用戶長時間無人居住,這時,延時開關開啟,連通水箱和支管,將水箱內的中水全部放流至總水管,延時模塊設置的時間為在3?5天,壓力模塊設置的水壓范圍為大于水箱三分之二積水時的壓力,該延時開關連接電源。
[0012]在上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中,所述中水進水管與支管的連接口設置有一壓力閥,所述壓力閥在中水進水管內水壓達到預設值時開啟并連通支管和中水進水管。當水箱內水滿,而集水管不斷有中水進入時,中水進水管內的水壓將升高,這時,壓力閥開啟,將中水直接放流至支管內。
[0013]在上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中,所述水箱的側壁上還設有一水龍頭。該水龍頭是為了進一步的利用中水,如澆花等,可以用盛水器具從水龍頭處盛裝中水,用以澆花等。
[0014]在上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中,所述中水進水管具有一個傾斜端,所述傾斜端與所述水箱相連,所述傾斜端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3°?20°之間。該傾斜端的作用是讓進入水箱內的中水流速較為緩慢。
[0015]在上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中,所述水箱的頂部設有一通氣孔。通氣孔用于水箱水位變化時的通氣。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7]1、對小區或城市普及該中水再利用系統,采用上述的水管連接方式,可以大大的節約用水,而且對深化人們節約水、珍惜水的意識有積極的作用。
[0018]2、放水管與水箱的連接口處設置的延時開關能夠選擇性的開啟,延時開關開啟的條件是:水箱內水壓在預設的時間內均處于某一水壓值范圍內時,判斷該用戶較長時間沒有使用中水,或該用戶長時間無人居住,這時,延時開關開啟,連通水箱和支管,將水箱內的中水全部放流至總水管,延時模塊設置的時間為在3?5天,壓力模塊設置的水壓范圍為大于水箱三分之二積水時的壓力,該延時開關連接電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中水再利用系統的原理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再利用系統中延時開關的原理框圖。
[0021]圖中,1、水箱;11、通氣孔;12、水龍頭;21、集水管;22、中水進水管;22a、傾斜端;23、凈水進水管;24、中水供水管;25、總水管;25a、污水端;25b、凈水端;26、支管;27、溢流管一 ;28、溢流管二 ;29、放水管;31、水表一 ;32、水表二 ;41、水位控制閥一 ;42、水位控制閥二 ;5、延時開關;51、延時模塊;52、壓力模塊;53、電磁閥;6、壓力閥;7、污水凈化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3]如圖1所示,一種中水再利用系統,包括一水箱I,再利用系統包括集水管21、中水進水管22、凈水進水管23和中水供水管24,集水管21與中水進水管22相連通,中水進水管22、凈水進水管23和中水供水管24均與水箱I相連通,再利用系統還包括一個根總水管25,總水管25具有一個污水端25a和凈水端25b,污水端25a和進水端之間連接有一污水凈化裝置7,污水端25a上連接有一支管26,支管26與中水進水管22之間連接有溢流管一 27,水箱I與支管26之間連接有溢流管二 28,凈水進水管23與凈水端25b相連,凈水進水管23上設有水表一 31,支管26上設有水表二 32,上文描述的污水凈化裝置7是城市供水站常用的裝置,即通過除雜、消毒等工序,將污水進行凈化的裝置。
[0024]如圖1所示,中水供水管24與水箱I底部相連通,凈水進水管23與靠近水箱I底部的側壁相連通,中水進水管22與靠近水箱I頂部的側壁相連通,凈水進水管23的端口處設置有一個浮球式水位控制閥一 41,中水進水管22的端口處設置有一個浮球式水位控制閥二 42,水位控制閥一 41和水位控制閥二 42的浮球均設置在水箱I內,水箱I水滿,水位控制閥二 42關閉,水箱I內的水因溫度等環境影響造成水位上升時,水箱I內的中水由溢流管二 28排出,水位控制閥一 41位于凈水進水管23與水箱I的連接口處,當水箱I內沒有中水或中水較少時,由凈水進水管23提供沖廁用水。
[0025]如圖1和圖2所示,靠近水箱I底部的側壁上還連接有一放水管29,放水管29與支管26相連,且放水管29、溢流管一 27和溢流管二 28與支管26的連接口均位于水表二32之前,因為中水比較是受一定污染的水,長期積留在水箱I內,容易變質產生異味,放水管29在水箱I內中水長時間不用時開啟,將中水放流至支管26,放水管29與水箱I的連接口設置有一延時開關5,延時開關5包括延時模塊51、壓力模塊52和電磁閥53,電磁閥53與延時模塊51和壓力模塊52相連,放水管29與水箱I的連接口處設置的延時開關5能夠選擇性的開啟,延時開關5開啟的條件是:水箱I內水壓在預設的時間內均處于某一水壓值范圍內時,判斷該用戶較長時間沒有使用中水,或該用戶長時間無人居住,這時,延時開關5開啟,連通水箱I和支管26,將水箱I內的中水全部放流至總水管25,延時模塊51設置的時間為在3?5天,壓力模塊52設置的水壓范圍為大于水箱I三分之二積水時的壓力,該延時開關5連接電源。
[0026]如圖1所示,中水進水管22與支管26的連接口設置有一壓力閥6,壓力閥6在中水進水管22內水壓達到預設值時開啟并連通支管26和中水進水管22,當水箱I內水滿,而集水管21不斷有中水進入時,中水進水管22內的水壓將升高,這時,壓力閥6開啟,將中水直接放流至支管26內,水箱I的側壁上還設有一水龍頭12,該水龍頭12是為了進一步的利用中水,如澆花等,可以用盛水器具從水龍頭12處盛裝中水,用以澆花等,中水進水管22具有一個傾斜端22a,傾斜端22a與水箱I相連,傾斜端22a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3°?20°之間,該傾斜端22a的作用是讓進入水箱I內的中水流速較為緩慢,水箱I的頂部設有一通氣孔11,。通氣孔11用于水箱I水位變化時的通氣。
[0027]如圖1所示,本中水再利用系統工作原理如下:集水管21有多根,可以連接家庭中的浴缸、洗手盆等用水工具的出水口,日常生活產生的中水,經過集水管21和中水進水管22進入到水箱I內,水箱I連接中水供水管24,中水供水管24可以連接便池等,在支管26與中水進水管22之間設有溢流管一 27,在水箱I的頂端分別設置有溢流管二 28,溢流管一27和溢流管二 28均連接到支管26,支管26上設置有水表二 32,然后接通總水管25的污水端25a,當水箱I內的中水滿了的時候,中水從水箱I中溢流,并從支管26進入到總水管25的污水端25a,在支管26上設置的水表二 32,對該用戶放流至總水管25內的中水進行計數,總水管25和污水進水裝置是小區或社區或城市的供水站的一部分,供水站可以根據水表二 32的數值對該用戶放流至供水站的中水進行獎勵;總水管25的凈水端25b與水箱I之間連接有水表一 31,該水表一 31是供水站對該用戶使用的凈水量進行計數;對小區或城市普及該中水再利用系統,采用上述的水管連接方式,可以大大的節約用水,而且對深化人們節約水、珍惜水的意識有積極的作用。
[002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中水再利用系統,包括一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利用系統包括集水管(21)、中水進水管(22 )、凈水進水管(23 )和中水供水管(24 ),所述集水管(21)與中水進水管(22 )相連通,所述中水進水管(22 )、凈水進水管(23 )和中水供水管(24)均與水箱(I)相連通,所述再利用系統還包括一個根總水管(25),所述總水管(25)具有一個污水端(25a)和凈水端(25b),所述污水端(25a)和進水端之間連接有一污水凈化裝置(7),所述污水端(25a)上連接有一支管(26),所述支管(26)與中水進水管(22)之間連接有溢流管一(27),所述水箱(I)與支管(26 )之間連接有溢流管二( 28 ),所述凈水進水管(23 )與凈水端(25b )相連,所述凈水進水管(23 )上設有水表一(31),所述支管(26 )上設有水表二( 32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供水管(24)與水箱(I)底部相連通,所述凈水進水管(23)與靠近水箱(I)底部的側壁相連通,所述中水進水管(22 )與靠近水箱(I)頂部的側壁相連通,所述凈水進水管(23 )的端口處設置有一個浮球式水位控制閥一(41),所述中水進水管(22)的端口處設置有一個浮球式水位控制閥二(42),所述水位控制閥一(41)和水位控制閥二( 42 )的浮球均設置在水箱(I)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水箱(I)底部的側壁上還連接有一放水管(29 ),所述放水管(29 )與所述支管(26 )相連,且放水管(29 )、溢流管一(27)和溢流管二(28)與支管(26)的連接口均位于水表二(32)之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管(29)與水箱(I)的連接口設置有一延時開關(5),所述延時開關(5)包括延時模塊(51)、壓力模塊(52)和電磁閥(53 ),所述電磁閥(53 )與延時模塊(51)和壓力模塊(52 )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進水管(22)與支管(26)的連接口設置有一壓力閥(6),所述壓力閥(6)在中水進水管(22)內水壓達到預設值時開啟并連通支管(26)和中水進水管(2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I)的側壁上還設有一水龍頭(1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水進水管(22)具有一個傾斜端(22a),所述傾斜端(22a)與所述水箱(I)相連,所述傾斜端(22a)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3°?20°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中水再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I)的頂部設有一通氣孔(11)。通氣孔(11)用于水箱(I)水位變化時的通氣。
【文檔編號】E03B1/02GK203412047SQ201320452554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明者】林清輝, 周向陽, 汪洋 申請人:林清輝,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