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包含有與水管聯接的上水管(2)、設置在上水管(2)上并設置為與上水管(2)轉動聯接的水嘴(3),在上水管(2)上設置有與水嘴(3)連通的通孔,水嘴(3)設置為至少兩個并設置為沿上水管(2)上下分布,通過水嘴(3)在上水管(2)上的分布,可以開啟不同高度的水嘴(3),不再只開啟一個水嘴(3),因此改變了出水水流的高度,從而適應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專利說明】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
[0001]一、
【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出水裝置,尤其是一種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
[0003]二、
【背景技術】
[0004]水通過水管進入到家庭等使用場所,方便人們使用水,因此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是一種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在現有的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中,還都是使用水嘴直接與水管聯接,由于水嘴的高度是一定,不適合不同身高的人們使用,從而方便人們使用。
[0005]三、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因此改變了出水水流的高度,從而適應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與水管聯接的上水管、設置在上水管上并設置為與上水管轉動聯接的水嘴,在上水管上設置有與水嘴連通的通孔,水嘴設置為至少兩個并設置為沿上水管上下分布。
[0008]當使用不同的水嘴時,轉動對應的水嘴與上水管的通孔相連通,從而使水嘴噴出水流,由于設計了上水管和水嘴,通過水嘴在上水管上的分布,可以開啟不同高度的水嘴,不再只開啟一個水嘴,因此改變了出水水流的高度,從而適應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0009]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還包含有底座、水處理器、水池、導水板、掛鉤和水接頭,在底座的上端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凸緣體和上水管并底座的凸緣體和上水管設置為相互對應分布,在底座的凸緣體中設置有水處理器并在水處理器的側面設置有水接頭,在底座中設置有連通水接頭和上水管的通腔體,水嘴設置在上水管上并設置為與上水管轉動式聯接,水池設置在水嘴側面并在水池的一個內側壁上設置有掛鉤,導水板設置在水池中并設置為與掛鉤進行扣接式聯接。
[0010]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水嘴設置為通過齒形與上水管嚙合式聯接。
[0011]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上水管的通孔設置為沿同一條直線分布。
[0012]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在水接頭與底座接觸的部設置為凹形體并底座的凹形體設置為圓球的一部分,在底座的通腔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凹槽。
[0013]本實用新型設計了,底座的凸緣體和上水管設置為相互平行分布。
[0014]在本技術方案中,聯接在上水管上不同高度的水嘴為重要技術特征,在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的【技術領域】中,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0015]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17]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施例,包含有底座1、上水管2、水嘴3、水處理器4、水池5、導水板6、掛鉤7和水接頭8,在底座I的上端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凸緣體11和上水管2并底座I的凸緣體11和上水管2設置為相互對應分布,在底座I的凸緣體11中設置有水處理器4并在水處理器4的側面設置有水接頭8,在底座I中設置有連通水接頭8和上水管2的通腔體,水嘴3設置在上水管2上并設置為與上水管2轉動式聯接,水嘴3設置為沿上水管2上下分布的兩個,在上水管2上設置有與水嘴3連通的通孔,水池5設置在水嘴3側面并在水池5的一個內側壁上設置有掛鉤7,導水板6設置在水池5中并設置為與掛鉤7進行扣接式聯接。
[0019]在本實施例中,水嘴3設置為通過齒形與上水管2嚙合式聯接。
[0020]在本實施例中,上水管2的通孔設置為沿同一條直線分布。
[0021]在本實施例中,在水接頭8與底座I接觸的部設置為凹形體并底座I的凹形體設置為圓球的一部分,在底座I的通腔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凹槽。
[0022]在本實施例中,底座I的凸緣體11和上水管2設置為相互平行分布。
[0023]把水接頭8與水管連通,當使用不同的水嘴3時,轉動對應的水嘴3與上水管2的通孔相連通,從而使水嘴3噴出水流,根據不同水嘴3,把導水板6與不同高度上的掛鉤7聯接,保持導水板6與水嘴3之間的距離。
[0024]本實用新型的二個實施例,水嘴3設置為沿上水管2上下分布的四個。
[0025]本實用新型具有下特點:
[0026]1、由于設計了上水管2和水嘴3,通過水嘴3在上水管2上的分布,可以開啟不同高度的水嘴3,不再只開啟一個水嘴3,因此改變了出水水流的高度,從而適應不同身高的人使用。
[0027]2、由于設計了底座I和水接頭8,使從水管流出的水流進行了減緩,對水嘴3的沖擊力較小。
[0028]3、由于設計了水處理器4,保證了水質。
[0029]4、由于設計了水池5、導水板6和掛鉤7,通過導水板,保持了水流的下落距離,放置水花四濺。
[0030]還有其它的與聯接在上水管2上不同高度的水嘴3聯接的技術特征都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之一,因此在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技術領域】內,凡是包含有與水管聯接的上水管2、設置在上水管2上并設置為與上水管2轉動聯接的水嘴3,在上水管2上設置有與水嘴3連通的通孔,水嘴3設置為至少兩個并設置為沿上水管2上下分布的技術內容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與水管聯接的上水管(2)、設置在上水管(2)上并設置為與上水管(2)轉動聯接的水嘴(3),在上水管(2)上設置有與水嘴(3)連通的通孔,水嘴(3)設置為至少兩個并設置為沿上水管(2)上下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其特征是:還包含有底座(I)、水處理器(4)、水池(5)、導水板(6)、掛鉤(7)和水接頭(8),在底座(I)的上端端面上分別設置有凸緣體(11)和上水管(2 )并底座(I)的凸緣體(11)和上水管(2 )設置為相互對應分布,在底座(I)的凸緣體(11)中設置有水處理器(4)并在水處理器(4)的側面設置有水接頭(8),在底座(I)中設置有連通水接頭(8 )和上水管(2 )的通腔體,水嘴(3 )設置在上水管(2 )上并設置為與上水管(2)轉動式聯接,水池(5)設置在水嘴(3)側面并在水池(5)的一個內側壁上設置有掛鉤(7 ),導水板(6 )設置在水池(5 )中并設置為與掛鉤(7 )進行扣接式聯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其特征是:水嘴(3)設置為通過齒形與上水管(2)嚙合式聯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其特征是:上水管(2)的通孔設置為沿同一條直線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其特征是:在水接頭(8)與底座(I)接觸的部設置為凹形體并底座(I)的凹形體設置為圓球的一部分,在底座(I)的通腔體的內壁上設置有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與水管聯接的出水裝置;其特征是:底座(I)的凸緣體(11)和上水管(2)設置為相互平行分布。
【文檔編號】E03C1/048GK204059473SQ201420160175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3日
【發明者】徐一軻 申請人:徐一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