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水利工程,具體涉及一種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
背景技術:
1、碾壓混凝土運輸入倉是混凝土壩施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相關技術中,碾壓混凝土水平入倉方式主要為壩后運輸車輛直接入倉。通常情況下,運輸車輛入倉需要通過填筑道路和跨倉鋼棧橋,但是壩后填筑道路需要有足夠寬的填筑場地或山體側有馬道,且需要提前在倉內澆筑混凝土道路輔助入倉。填筑道路需在臨邊側碼放鋼筋石籠護腳,在倉面上升過程中還需要采用吊車抬升鋼棧橋,成本高。此外,在倉內澆筑現澆路,需要占用直線工期。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能夠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成本。
2、本發明實施例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碾壓混凝土壩下游靠岸坡側施工一條預設層厚的膠結砂礫石道路;運輸車輛通過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將碾壓混凝土壩原料入倉;施工所述預設層厚的碾壓混凝土壩的壩體,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與所述壩體交替施工所述預設層厚至預設高度。
3、可以理解的是,在碾壓混凝土壩下游靠岸坡側施工膠結砂礫石道路,膠結砂礫石道路具有膠結性,不需要使用鋼筋石籠護腳,不需要單獨占用長時間工期澆筑,并且膠結砂礫石道路隨著壩體的升高而同步上升,通過膠結砂礫石道路可以直接使運輸車輛入倉,不需要使用跨倉鋼棧橋,提高了施工效率,節約了成本。
4、在本實施例中,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和所述壩體之間施工切縫。
5、在本實施例中,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切縫內嵌入填充物。
6、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壩體鄰近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一側向朝向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方向延伸1m~2m。
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預設層厚為27cm~33cm。
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對應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路基背離岸坡的一側安裝支撐模板;澆筑道路混合材料;對所述道路混合材料進行平倉;對所述道路混合原材料進行壓實。
9、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寬度方向上依次分為固坡區、自身膠結區和固坡區,所述固坡區和所述自身膠結區的所述道路混合材料分別進行澆筑。
10、在本實施例中,對所述道路混合原材料進行壓實的步驟包括:對所述自身膠結區的所述道路混合原材料進行碾壓;對所述固坡區的所述道路混合原材料進行振搗。
11、在本實施例中,在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寬度方向上,所述固坡區的寬度為0.5m~1m。
12、在本實施例中,在澆筑道路混合材料前,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施工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對道路混合材料的原料進行混合,混合的過程包括如下步驟:鋪第一層砂礫石料;剔除超過預設粒徑的大石;鋪灑第一層水泥和減水劑;鋪第二層砂礫石料;剔除超過預設粒徑的大石;鋪灑第二層水泥和減水劑;對所述道路混合材料的原料進行攪拌;向攪拌后的所述道路混合材料的原料加水并再次攪拌。
1.一種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和所述壩體之間施工切縫。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下步驟:在所述切縫內嵌入填充物。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壩體鄰近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一側向朝向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方向延伸1m~2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設層厚為27cm~33c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寬度方向上依次分為固坡區、自身膠結區和固坡區,所述固坡區和所述自身膠結區的所述道路混合材料分別進行澆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述道路混合原材料進行壓實的步驟包括:對所述自身膠結區的所述道路混合原材料進行碾壓;對所述固坡區的所述道路混合原材料進行振搗。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寬度方向上,所述固坡區的寬度為0.5m~1m。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碾壓混凝土壩運輸車輛直接入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澆筑道路混合材料前,所述膠結砂礫石道路的施工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