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屬于一種水下封底中央集料斗,適用于各類深基坑水下封底施工,包括中央儲料斗,連接于中央儲料斗下方的啟動開關裝置,設于啟動開關裝置下方的若干分料斗,以及固定支撐中央儲料斗和分料斗的固定底座,啟動開關裝置為一個,其與中央儲料斗轉動連通能夠繞中央儲料斗旋轉,將啟動開關裝置的下料口指向任一分料斗。本實用新型實現一個啟動開關裝置能夠實現所有導管封底的目的,從而為水下封底施工提供了便利,避免施工人員進入儲料斗內進行清理等工作,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安全風險,同時又加快了封底的時間,提供了封底混凝土的質量,降低了料斗的加工成本和封底施工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在橋梁施工領域深基礎施工以及地下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為確保深基坑內形成干作業條件,需進行大面積的水下封底混凝土澆注,為此專門設計的一種設有能夠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來進行混凝土封底澆注,屬于一種水下封底中央集料斗。適用于各類深基坑水下封底施工。
【背景技術】
[0002]在橋梁基礎施工中或在地下工程施工中,由于基坑位于深水中或基坑開挖較深,為確保基坑內能夠形成干作業施工,需在基坑內澆筑水下混凝土進行封底。由于基坑面積較大,封底混凝土往往需要采用中央集封底大料斗來進行澆注。
[0003](I)傳統的水下混凝土封底大料斗及其施工方法:
[0004]傳統的水下混凝土封底大料斗采用設有4個啟動開關裝置的中央集料斗。這類大料斗由中央儲料斗、啟動開關裝置和分料斗組成。其中分料斗和啟動開關裝置均為4個,分別設置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每個啟動開關裝置對應一個分料斗。其中分料斗上根據現場情況設有多個下料口(一般為3個),每個下料口均與一根溜槽連接,每根溜槽與一個小料斗連接,小料斗與一根封底導管連接。下料口采用插板控制混凝土的流向。
[0005]傳統的封底大料斗使用步驟如下:
[0006]I)將封底中央集大料斗架設在封底平臺中間并固定,安裝封底導管、小料斗和溜槽,使各溜槽與中央集分料斗上的出料口一一對應。
[0007]2)將中央集料斗下方的4個啟動開關裝置全部關閉,將分料斗上各出料口全部采用插銷板封堵好,只留下與首個封底導管的出料口不用關閉。
[0008]3)人工進入中央集儲料斗內,采用麻袋將3個啟動開關裝置封堵好,以免混凝土進入啟動開關裝置內,時間久了混凝土初凝將啟動開關裝置堵死了,只留下需要澆筑一側的啟動開關裝置不用封堵。
[0009]4)向儲料斗內輸送混凝土。
[0010]5)等儲料斗內混凝土儲料足夠后,開啟沒有封堵的啟動開關裝置,混凝土經過分料斗、溜槽流入小料斗內。
[0011]6)小料斗即將滿斗時,拔起環形蓋板進行首罐封底施工。
[0012]7)—根導管封底完成后,關閉啟動開關裝置和與該導管相連的分料斗的出料口,拔開與下一根封底導管相連的出料口。繼續向儲料斗內輸送混凝土。
[0013]8)按照步驟5、6的順序進行下一根導管封底施工。
[0014]9)等一側的首罐封底完成后,關閉該啟動開關裝置,人工進入儲料斗內用麻袋等將該啟動開關裝置封堵好,然后去除需要澆筑一側啟動開關裝置內的麻袋。
[0015]10)按照步驟4至步驟9的順序進行其它導管的首封施工,過程中進行各導管正常補料饒筑。
[0016]11)封底混凝土完成后拆除封底大料斗等。
[0017](2)傳統的水下封底大料斗的局限性:
[0018]I)使用不方便:傳統的大料斗設有4個啟動開關裝置,由于每次只能開啟一個啟動開關,其它3個啟動開關必須封堵好,以免混凝土進入將啟動開關封堵死,給后期澆注造成麻煩;且儲料斗底部為平面,容易淤積混凝土,每澆注一段時間就要派工人進行大料斗內進行人工清理。
[0019]2)安全風險高:采用傳統的封底大料斗進行封底,每封好一根導管,都需要工人爬到大料斗的頂部進入封底大料斗內底部進行清理和封堵啟動開關裝置,作業安全風險高。
[0020]3)封底進度慢、封底時間長:由于每間隔一段時間就需要工人進入大料斗內進行作業,且每次作業時間較長,該作業時間內無法在儲料斗內儲備混凝土,嚴重影響封底進度,造成封底時間長。
[0021]4)封底質量相對較差:由于水下封底混凝土單次澆筑方量大,一般封底時間相對較長,這對封底混凝土緩凝時間和施工組織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混凝土緩凝時間必須大于封底總時間,要做到這一點,一是延長混凝土的緩凝時間,而是減短封底時間。而采用傳統的封底大料斗封底,由于需要工人多次進入儲料斗內進行清理等工作,延長了封底總時間,這樣會影響封底的質量。
[0022]5)制作難度大、制作成本高:傳統的封底大料斗設有4個啟動開關裝置,而啟動開關裝置的加工精度要求較高,加工難度相對較大,這樣必然會加大封底大料斗的制作難度和制作成本。
[0023]6)容易堵塞啟動開關裝置,造成啟動開關裝置難于開啟:采用傳統的封底大料斗由于需要工人清理和封堵啟動開關裝置,經常會因工人清理不干凈或封堵不嚴實造成啟動開關裝置難于開啟,受工人影響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2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傳統的水下封底大料斗需設置4個固定的啟動開關裝置的局限性,進行改進發明,采用設置一個可以轉動的動開關的水下封底中央集大料斗,以實現一個啟動開關裝置能夠實現所有導管封底的目的,從而為水下封底施工提供了便利,避免施工人員進入儲料斗內進行清理等工作,降低了施工人員的安全風險,同時又加快了封底的時間,提供了封底混凝土的質量,降低了料斗的加工成本和封底施工成本。
[002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
[0026]—種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包括中央儲料斗,連接于中央儲料斗下方的啟動開關裝置,設于啟動開關裝置下方的若干分料斗,以及固定支撐中央儲料斗和分料斗的固定底座,啟動開關裝置為一個,其與中央儲料斗轉動連通能夠繞中央儲料斗旋轉,將啟動開關裝置的下料口指向任一分料斗。
[0027]作為選擇,啟動開關裝置包括上段圓形鋼管和下段圓形鋼管,用以轉動連接并連通上、下段圓形鋼管的鋼管卡,固定于下段圓形鋼管上用以轉動下段圓形鋼管的轉動把柄,下段圓形鋼管到方形下料口的過渡段,通過轉動軸承連接于下料口的用以封閉下料口的封閉裝置,開啟封閉裝置的啟動把柄。
[0028]作為選擇,鋼管卡上設有鎖緊上、下段圓形鋼管的卡扣,使得兩者不能相對轉動。
[0029]作為選擇,分料斗由4個組成,安裝在固定底座上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
[0030]作為選擇,中央儲料斗由上大下小的兩部分組成,上方部分為圓形或方形結構,下部為圓臺或菱臺結構。
[0031]作為選擇,啟動開關裝置設置在中央儲料斗的正下方正中。
[0032]前述本實用新型主方案及其各進一步選擇方案可以自由組合以形成多個方案,均為本實用新型可采用并要求保護的方案:如本實用新型,各選擇即可和其他選擇任意組合,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了解本發明方案后根據現有技術和公知常識可明了有多種組合,均為本實用新型所要保護的技術方案,在此不做窮舉。
[003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0034]I)將封底中央集大料斗架設在封底平臺中間并固定,安裝封底導管、小料斗和溜槽,使各溜槽與中央集分料斗上的出料口一一對應。
[0035]2)將中央儲料斗下方的啟動開關裝置關閉,將啟動開關裝置轉動到要進行首罐封底導管的一側,將鋼管卡的卡扣卡死。
[0036]3)向中央儲料斗內輸送混凝土。
[0037 ] 4)等中央儲料斗內混凝土儲料足夠后,開啟啟動開關裝置,混凝土經過分料斗、溜槽流入小料斗內進行封底。
[0038]5)—根導管封底完成后,關閉啟動開關裝置和與該導管相連的分料斗的出料口,拔開與下一根封底導管相連的出料口。繼續向儲料斗內輸送混凝土。
[0039]6)按照步驟4、5的順序進行下一根導管封底施工。
[0040]7)等一側的首罐封底完成后,關閉該啟動開關裝置,松開鋼管卡卡扣,通過轉動把柄人工將啟動開關裝置轉動到下一根要進行封底的導管側,將鋼管卡卡死。
[0041]8)按照步驟3至步驟7的順序進行其它導管的首封施工,過程中進行各導管正常補料澆筑。
[0042 ] 9 )封底混凝土完成后拆除封底大料斗等。
[004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進行封底,與傳統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0044]I)操作方便,不用工人進入儲料倉內進行作業,只需要站在大料斗下方松開鋼管卡、轉動啟動裝置就能實現一個開關裝置控制四個方向的導管封底。
[0045]2)安全性提尚,不用人員爬尚進入大料斗倉內。
[0046]3)封底進度加快,效率高。
[0047]4)封底質量更容易得到保證。
[0048]5)料斗加工更方便。
[0049]6)操作人員減少,造成施工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005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面不意圖;
[0051]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0052]圖3是圖1的封閉裝置部位大樣圖;
[0053]圖中,I為中央儲料斗,2為分料斗,3為固定底座,4為上段圓形鋼管,5為下段圓形鋼管,6為鋼管卡,7為轉動把柄,8為下料口,9為過渡段,10為轉動軸承,11為封閉裝置,12為啟動把柄。
【具體實施方式】
[005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55]參考圖1至3所示,一種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包括中央儲料斗I,連接于中央儲料斗I下方的啟動開關裝置,設于啟動開關裝置下方的若干分料斗2,以及固定支撐中央儲料斗I和分料斗2的固定底座3,啟動開關裝置為一個,其與中央儲料斗I轉動連通能夠繞中央儲料斗I旋轉,將啟動開關裝置的下料口 8指向任一分料斗2。作為選擇,如本實施例所示,啟動開關裝置包括上段圓形鋼管4和下段圓形鋼管5,用以轉動連接并連通上、下段圓形鋼管4、5的鋼管卡6,固定于下段圓形鋼管5上用以轉動下段圓形鋼管5的轉動把柄7,下段圓形鋼管5到方形的下料口 8的過渡段9,通過轉動軸承10連接于下料口 8的用以封閉下料口 8的封閉裝置11,開啟封閉裝置11的啟動把柄12。鋼管卡6上設有鎖緊上、下段圓形鋼管4、5的卡扣,使得兩者不能相對轉動。分料斗2由4個組成,安裝在固定底座3上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中央儲料斗I由上大下小的兩部分組成,上方部分為圓形或方形結構,下部為圓臺或菱臺結構。啟動開關裝置設置在中央儲料斗I的正下方正中。
[005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包括中央儲料斗,連接于中央儲料斗下方的啟動開關裝置,設于啟動開關裝置下方的若干分料斗,以及固定支撐中央儲料斗和分料斗的固定底座,其特征在于:啟動開關裝置為一個,其與中央儲料斗轉動連通能夠繞中央儲料斗旋轉,將啟動開關裝置的下料口指向任一分料斗。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其特征在于:啟動開關裝置包括上段圓形鋼管和下段圓形鋼管,用以轉動連接并連通上、下段圓形鋼管的鋼管卡,固定于下段圓形鋼管上用以轉動下段圓形鋼管的轉動把柄,下段圓形鋼管到方形下料口的過渡段,通過轉動軸承連接于下料口的用以封閉下料口的封閉裝置,開啟封閉裝置的啟動把柄。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其特征在于:鋼管卡上設有鎖緊上、下段圓形鋼管的卡扣。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其特征在于:分料斗由4個組成,安裝在固定底座上的東南西北4個方向。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其特征在于:中央儲料斗由上大下小的兩部分組成,上方部分為圓形或方形結構,下部為圓臺或菱臺結構。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可轉動的單啟動開關的中央集水下封底大料斗,其特征在于:啟動開關裝置設置在中央儲料斗的正下方正中。
【文檔編號】E02D15/02GK205576925SQ201620159326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日
【發明人】廖正根, 張國云, 何承海
【申請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